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9/2023

  看着成片的讨逆军倒在了城墙下边,前方甚至隐隐有即将崩溃的征兆。
  王霄的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穿着金甲的崇祯,对他比划了一个打枪的姿势。
  崇祯点点头,当即下令让火枪兵们上前进行火力支援。
  王霄废除了奴籍,曾经那些在工部与兵仗局名下出工不出力的工匠们,都恢复了正式的民人身份。
  随后他们与工部和兵仗局重新签订了工作契约,计件赚取奖金。
  与之前爱怎样都无所谓不同,现在每一件枪炮兵器都有完整的记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终端,倒逼着工匠们精心打造。
  因为奖金开的很高,所以工匠们都是非常投入与认真,再加上王霄提点的技术升级换代,大明的火器再度精良起来。
  其实这并非是王霄的首创。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工匠们就是用的这种方式。
  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自己打造的兵器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被找到按照严酷的秦律来制裁。
  比起秦国来说,王霄添加了高额的奖金,而并非是用严刑峻法去威吓。
  现在新军火枪兵们使用的火枪,就是最新款的好东西。
  铁器经过水力锻造机锻造更加坚固,之后还有王霄弄出来的土法拉膛线。
  虽然在现代世界里依旧是属于古董级别,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得的技术进步。
  需要艰苦训练三年起步才能培养出来的弓箭手,与数量远远多于他们,只需要三个月就能上战场的火枪兵对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轮轮的火枪齐射之后,城头上再也没有了敢于探身射箭的身影。
  士气大振的讨逆军们,蜂拥着爬上了城头。
  无数的当地百姓们,淹没了这座代表着权势的都城。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联谊宴
  “都注意点啊,别太过分了。”
  汉阳城外明军大营内,坐在马扎上的王霄,看着一车车送过来的粮食财货,还有一队队各大世家门阀送来的女眷,懒洋洋的喊了这么一句。
  一旁拿着账册盘点缴获的崇祯,先是应了一声是,然后他在心中嘀咕‘讨逆军杀进城里都三天了,这个时候才说什么别过分,城里的那帮子勋贵大臣们,还有谁能听得到。’
  此时已经是汉阳城破三天之后,那些之前温顺老实的当地百姓们,杀入城中之后就开始发泄心头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怒火。
  如果不是明军的执法队大举入城,那些世家门阀的女眷也必然下场凄惨。
  本想继续清查物资的崇祯,突然之间脑海之中闪过一抹灵光。
  ‘是了,城里的那些人必然不可留。可若是我大明亲自动手反倒是落了下成,现在由当地人处置掉,我大明顶多也就是个监督不利。不愧是祖爷爷,学到了。’
  王霄侧头,目光睥睨的看着崇祯“想什么呢?”
  回过神来的崇祯连忙摇头“无事。”
  “那还不快点安排人手进去清理。虽说现在天寒地冻的,可时间久了一样会有染瘟的风险。”
  “是是,现在就去办。”
  拿下了汉阳城之后,朝鲜这里成建制的抵抗就算是彻底被打垮。
  至于更南边的那些道,只需要一支明军偏师,带着规模庞大的讨逆军去平定即可。
  现在天寒地冻还下雪的,自然不适合大军远行。
  王霄没打算撤军,而是将主力兵马都集中在了汉阳城四周修整。
  他也没闲着,虽然暂时不打仗了,可政务上的事情却是更多。
  “之前的道什么的全部撤销。”
  汉阳城内,洗刷干净通风了多日之后没了异味的王宫内,王霄正在教授崇祯为君之道“这里设一行省即可,省制就设在这汉阳城。之后分设府县,按照大明的模式走就行。”
  “今后几十年里,教化上的事情最为重要。那什么正音坚决要废除,所有人都要行汉礼说汉话,要让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世间只有大明,再无朝鲜大王。”
  崇祯认真听着,甚至还拿着炭笔在做笔记。
  炭笔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这玩意早就有了。
  毛笔写字的确好看,可要求较高而且长时间写毛笔字,会导致手腕酸痛。
  而稍微改良之后的炭笔,却是非常适合书写。
  讲了下大方针,王霄随后非常干脆的瘫在了椅子上“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做,你都知道了吧?”
  “是。”
  崇祯放下了纸笔,先是规规矩矩的行礼,之后才开口说话“检派随军的寒门士子与培训学堂出来的学生,分赴各处上任,推行教化。”
  “这是长期的事情,短期内的事情也要抓紧。”
  “是。如今分地之事快要进入尾声,基本上投效我大明的当地人,都已经分到了田地宅院。”
  成功拓土三千里的崇祯,明显情绪有些亢奋“各地缴获物资都已经陆续向着汉阳这里集中。最新统计数据,缴获各类粮食当在七百万石以上,金银财货当值千万两。此外还有大量的山参马匹布帛绸缎宅院古董字画等等没能完全统计出来。”
  王霄闭着眼睛,直接葛优瘫的靠在椅子上说话“嘿,这么多的世家门阀,号称百年乃是千年传承的积累,才这么点东西?”
  崇祯闻言也是有些感慨“朝鲜国库里穷的能让耗子搬家,朝鲜王的内帑也没多少财货。至于当地百姓,衣不蔽体吃树皮啃草叶者更是遍地都是。国中财富钱粮土地全都集中在了这些世家门阀的手中,真是该死!”
  王霄悠悠然的来了一句“大明也是这样。”
  崇祯目光坚定的抬手拍着桌子“祖爷爷说的对,这样的大明就该完蛋!一定要再造一个没有世家门阀,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的新大明!”
  睁开眼睛的王霄,看着陷入了自嗨之中的崇祯,没去打击他的信心。
  毕竟按照人的天性来说,百十年之后肯定还会逐渐出现问题。
  什么样的祖训,到了那个时候都成了摆设。
  ‘小伙子难得这么有干劲,就别给他泼冷水了。’
  王霄摇摇头,转而开始讲实际操作的事情。
  “粮食按照计算好的方式,分发给当地百姓,让他们能够坚持到明年收粮。”
  崇祯有些犹豫“七百余万石看似很多,可咱们还要留下部分做军粮,而且随军民夫和当地人这么多……”
  “粮食不够那就从辽东运粮过来,去年难得没有什么大的天灾收获很多,从百姓手中买粮就是了。”
  王霄坐直身子“再给他们分发番薯去种植,扛过这段时间就行。”
  “宅院都分掉,先把好的分给那些愿意留在这里的有功将士们,再把次一些的分给那些定居的民夫。剩下的那些发卖,卖给那些发了财的讨逆军们。”
  “马匹全部入军,其余牲口都分给咱们留下的人。古董字画都送宫里去,现在乱世战火纷飞的,也卖不出什么价来。留到日后可以给子孙多条后路。”
  王霄歇口气,端起一旁桌子上的茶水一口灌下,甚至就连从大内带来的茶叶,也是嚼吧嚼吧给吃了。
  这些都是顶级的贡茶好茶,不能浪费了。
  “布帛绸缎酒水什么的,全都作为奖赏分发给将士们。至于人参,让船队运到江南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户们。”
  崇祯笑着说“可挑些顶级好参留给祖爷爷用。”
  “放屁。”
  王霄面色一沉“我是需要用参补身子的人吗?老子龙精虎猛,用不着这些玩意。”
  崇祯心念微动,想起了还在顶风冒雪在深山老林里追缴鞑虏的吴三桂送来的礼物“祖爷爷,今晚城内还有联谊之宴,要不要去看看?”
  王霄先是犹豫了一下“不好吧。”
  之后才熬不过崇祯那只有一句的劝说“好吧,就当是与民同乐。”
  所谓联谊之宴,不过是为了好听而已。
  实际上就是将那些世家门阀家里的妹子们,许配给愿意留下来的明军,以及那些随军民夫光棍们。
  取这么个好听些的名字,不过是崇祯还做不到抬手一抹脸,就能翻脸不认人的程度。
  他还想要些面子,可实际上做皇帝最不需要的就是面子。
  崇祯的皇帝教育进程,还是任重而道远。
  傍晚时分,寒风吹动城内军营校场上的无数火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9/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