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023

  此时的大明虽然内忧外患,可在这些西方人的眼中依旧是铺满了黄金的顶级强国。
  “这次找你来,是有事情让你去做。”感慨了一下,王霄开始转向正题。
  “请陛下吩咐。”
  “你去一趟澳门,从那里招募一批有经验的军官,尤其是炮兵军官。再招聘制造火枪火炮的工匠与技师,购买相关的工具与机器。尤其是燧发枪的技术与制造机器。所有人员待遇从优,钱不是问题。我只有一个要求。”
  王霄伏身向前看着汤若望“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微臣领命。”汤若望在京城待了这么久,必要的套路还是明白的。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不论有多困难都要先义无反顾的答应下来再说。
  不过困难还是要说的“澳门不大,陛下要求的人还有机器可能无法准备充足。从欧洲招募购买的话,需要很长时间。”
  “澳门没有可以去马尼拉找,马尼拉没有可以去巴达维亚找。实在不行,东印度公司肯定有。真要是都找不到,再去欧洲。”
  这年头船舶动力全靠风帆,而且苏伊士运河也没有开通。从西方去往东方,航程都是以年作为计量单位。
  王霄的话让汤若望惊讶不已,知道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人在大明不算少,可知道东印度公司的那就罕见了。更何况听说皇帝继位之前一直待在京城之中。
  汤若望将其当作是有其他欧洲来人靠近了皇帝传授这些知识,顿时心头冒出了危机感。
  “你可以用大明朝廷的名义要求葡萄牙人配合。告诉那些葡萄牙人,这件事做得好还可以继续在那边晒货物。做不好的话……”
  澳门面积狭窄,这么点土地实际上对于和西班牙依靠教皇子午线瓜分世界的葡萄牙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之所以如此看重澳门,那是因为可以通过这里与大明进行直接贸易,他们要的是贸易权。
  包括荷兰人数次攻打沿海岛屿,西班牙们多次进攻澳门其实本质都是如此,抢夺与大明的贸易权。
  毕竟这个时代里全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与出口国就是大明。
  瓷器,丝绸,茶叶都是让整个西方世界趋之若鹜的商品。只要运回去就能赚大钱。
  事关小钱钱,那重要性自然就非常重要。
  历史上葡萄牙人多次帮助大明,甚至提供教官和武器在登莱一带训练新军,为的就是能够维持这份贸易权。
  只可惜这支装备火器的新军因为登莱叛乱,非但没成为大明的拳头,反而是便宜了满清辫子们。
  汤若望离开去做出发的准备,王霄则是打量着他留下来作为礼物的地球仪与世界地图。
  “天圆地方乃是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这些蛮子居然说大地是圆的,真是不知所谓。”
  王承恩担心皇帝会沉迷于这些奇技淫巧,落下个和先帝一样的坏名声。忍不住的出头劝说。
  王霄随手拨动简陋的地球仪“你知道什么叫做创新吗?”
  王承恩愣神,他哪懂这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死抱着祖先传下来的东西,那就等于是给自己画了个圆圈关起来。这样永远都只能是在圆圈里转悠。不努力创新的话,终将被历史淘汰。”
  火枪火炮在大明并非什么稀罕物,甚至早在永乐年间就建立了神机营。
  与丰臣秀吉的大军在釜山决战的时候,甚至爆发过东方最大规模的炮战。
  王霄聘请教官,为的是欧洲全新的战术。购买机器和技术,为的是能够大规模生产燧发枪。
  比起火绳枪来说,燧发枪的历史洪流是无法阻挡的。
  大明的工匠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可残酷的待遇环境与官府的XX导致的结果却是大明自己生产的火器成为了只能看着热闹,犹如烟花的笑话。
  欧洲的技术和机器,全新的火器战术编练新军。这就是王霄需要的技术与创新。
  依靠腐烂透顶的卫所与私兵家丁,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忘了件事情。”
  王霄的手指点在南美洲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东西要买。
  转身嘱咐忧心忡忡的王承恩“你去告诉汤若望,让他采买玉米,土豆,花生,辣椒,番茄,陆地棉,烟草还有别的。算了,你等等。”
  王霄来到北斋这边,口述这些重要农作物的样子与描述。让北斋画下来并且写上标注。
  足足画了数十份图纸,交给王承恩让他带给汤若望去大量采买种子。还是那句话,钱不是问题。数量质量还有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辛苦你了。”看着北斋额头上的汗珠,王霄为她端了杯茶。
  北斋目光之中满是感动之色“能为陛下做事,未觉辛苦。”
  自认为有从龙之功的东林党都在等着皇帝的奖励,等着惩戒阉党外加裁撤让他们憎恨不已的锦衣卫与东厂。还有人把主意打到了皇帝的小金库上,想要弄钱出来花销。
  对于这些,王霄一概不理。
  对于朝中大臣,那些营营苟苟的全都按上阉党的罪名治罪。毕竟现在想要给他们挂罪名最为简单不过。
  这些人抄家也为王霄贡献了不少的银两。
  加上之前天启皇帝的积蓄,王霄此时手中已经有一千三百多万两的积蓄。
  这笔钱看着的确是不少了,可惜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各地赈灾,河道修缮,发放官吏俸禄什么的就是个无底洞。
  更别说还有辽饷。
  每年至少六百万的辽饷就是个吸血鬼,趴在大明的身上敲骨吸髓,一直吸到大明灭亡为止。
  这些钱王霄是准备用来编练新军掌握枪杆子的,谁也别想动。
  “众正盈朝。”
  看着手里的奏章,王霄笑的直拍桌子。
  明末的时候有许多在后世称为笑料的故事。像是头皮痒,水太凉什么的。
  不过其中最为可笑的,就是这个众正盈朝。
  东林党的大忽悠们就是用这句话弄垮了大明朝。一群伪君子真小人硬说自己是正面人物,忽悠皇帝拱垂而治,将整个国家都交给他们打理。
  崇祯皇帝相信了,然后大明就灭亡了。
  现在这些人又把这个话题扔到了王霄的面前,准备忽悠他把整个国家交给这群伪君子们败光。
  在王承恩疑惑的目光注视下,王霄拿起朱笔在这份奏章上写下了一个字。
  “滚!”
第一十七章
名臣猛将
  “王大伴。”
  扔下奏章,王霄端起茶杯“你觉得魏忠贤怎么样?”
  王承恩顿了下,躬身回应“此人罪无可恕。”
  “的确是罪无可恕。”王霄拨动茶碗“不过却是一个对于皇帝来说有用的人。”
  王霄放下茶杯看向王承恩“你愿不愿意做一个对皇帝又用的人?”
  王承恩抖衣服下跪行礼“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魏忠贤以前做过的事情你都接起来,不过阉党什么的不好听,以后改成保皇党。秉笔太监也由你兼任。”
  王霄面色平静的看着他“以后皇宫里的事情都交给你负责。不过一个鸡蛋一两银子,换个窗户二百两这种事情就别拿来忽悠我。”
  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何不食肉糜听着可笑然而实际上是这些皇帝们真的不懂市场行情。
  皇宫里面的太监们各种糊弄,无论是买什么东西都要远比外面的贵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这些事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想要糊弄王霄那肯定是不可能。
  “徐光启现在在哪?”
  王承恩仔细想了想“陛下所问可是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徐大人?”
  “嗯,就是他。”
  王承恩虽然刚上任,可对于朝中大员的动向还是有过了解的。
  身为信王身边得用的心腹,王承恩知道自己肯定会得到重用。这些情报也是早早的就开始了解。
  “徐大人在松江老家。”
  王霄可是很看重徐光启的,这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下诏给他,诏复起他为工部尚书,即刻入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