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2023

  之后出现了石磨,就磨成粉来吃。
  不过真正发挥其最具价值的油料身份的,还是要等到宋的时候。
  苏轼在‘物类相感志’里面提到了豆油,这是先关方面的最早记载。
  明朝时期大豆出油开始提高,真正成为了油料的主要供应来源。
  至于唐朝,现在是没有的。
  这个时候的实际上是菜油,大豆是被当作豆腐的原料。
  “好东西呀。”王霄看着大豆,眼睛里开始冒光。
  这玩意成本不高,毕竟原先大豆是华夏的主食。产量大,种植面积广。哪怕是在此刻这种高物价下,价格也比粟米便宜的多。
  可油就不一样了,能吃的油从来就没有便宜的。
  王霄绝非黑心商人,所以他决定按照成本投入的十倍来制定价格。只要不比荤油贵就行。
  这可是真正的良心价!
  王霄的小院子已经摆满了大缸,没地儿再放石磨。
  考虑了一会之后,王霄干脆直接暂时关了自己的小酒肆。把石磨直接安排在了店铺里。
  看着浑身肌肉的王霄推着石磨进店,对门卖馍馍的杨叔,宛如高老庄的高老太爷见到了猪悟能。
  这等强壮的劳动力,哪家都想要啊。
  工业化生产之前,想要榨油就是压,就是磨。
  这样那样的制取办法,区别不过是斤把斤的样子。
  王霄没去买大牲口,也没花钱雇人。就是他自己给石磨里加豆子,然后自己推着石磨榨油。
  以他的力量与身体来说,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八斤六两。”
  压了一石的大豆,王霄称量了一下榨出来的油料。
  虽然比不上工业化之前一石出十一二斤的程度,可也算上不错了。
  接连几天,王霄的铺子里都是连续不断的石磨转动声响。
  王霄拎着一大桶的油料去了油铺。出来的时候背着一包袱的铜钱,还抱着好几匹的布帛。
  抽空去了趟城外,王霄走了几家庄子定下了供应大豆与各式蔬菜的约定。
  他现在非常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庄子,想要种什么就种什么的庄子。
  只不过钱还不够,还得继续积累。
  哪怕是在大唐,做生意最稳定的依旧是衣食住行。
  先在这方面立下基础,别的事情才能慢慢的去做。
  王霄挑了批豆子泡起来做豆芽,榨干的豆渣可以做饼,可以做豆腐豆制品等等。
  其实用来喂牲口最合适了,可王霄现在全家上下就他一个,谁也喂不了。
  买豆,榨油,卖油。这些成了王霄每日里的必备功课。
  等到铜钱布帛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王霄就不再外卖豆油而是存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长安城内外也是风云变幻。
  先是突厥人趁机杀来,一路攻打到了渭水之北。
  李世民送上金帛,杀白马立盟约,这就是渭水之盟。
  当时长安城内风声鹤唳,西市上各家商铺都被征收了一笔税款。王霄这里哪怕是关着门也不行,还是交了一笔铜钱布帛。
  对于心高气傲的李世民来说,这是巨大的耻辱。
  可此时大唐内忧外患,他只能是先忍气吞声忍下来。不过几年之后他就报了这个仇。
  之后还有薛万彻等原太子与齐王府部众归顺,李承乾被立为太子等等诸事。
  众多大事件连续不断的时候,王霄正在翻新他的酒肆。
  之前破烂的桌椅都被劈了做了柴火,王霄买来木料工具,自己打造新的家具。
  修砌了新的灶台,找铁匠打造了新的生铁锅以及各种器具。
  门帘木板全都换成新的,买来桐油漆树的漆还有丹红朱砂自己调配,做成漆料涂抹。
  做了新的牌匾,自己写下‘珍馐轩’挂起来。
  王霄这里只是个临街小铺,当不得阁,楼这种称呼。只能说是个轩。
  要说最具创新性的改变,自然是他打造了铁皮箍的炉子,再做了长长的烟囱连接到外面去出烟。
  铁皮炉子烧煤可以提供热量,上面架上一个水壶在冬日里绝对是完美享受。
  没错,当王霄那闷了几个月的酱油缸可以出货的时候,长安城这里已经是入冬了。
  这天傍晚,西市市署下值的小吏们结伴回家。路过王霄小店的时候,有人惊异的说“王家小子这里,终于开门了。”
  无论皇位上坐着的是哪个,基本上都不会有心思去动这些市坊间的微末小吏。
  小吏们的待遇还算不错,以往也常常光顾王霄的小店吃上一碗羊汤。
  他这边关门了几个月,小吏们还是挺怀念的。
  一群人招呼一声,就想过来看看热闹再喝碗热腾腾的羊汤。
  来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珍馐轩’的牌匾。
  “这匾额不错,字写的也漂亮。”
  “墙柱都是重新上的漆,比起以前黑不溜秋的好看的多。”
  “别说这么多了,先进去再说。”
  撩开厚实的门帘,一群人呼啦啦的挤了进去。
  店内一点都不昏暗,王家小子不要钱似的点了好多油灯。
  之前地上凹凸不平的砖块,已经全部被平整光滑的大青石取代。店铺内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几张四角桌子,此时居然已经坐满了人。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食物香味。
  看到王霄端着餐盘出来上菜,小吏们嚷嚷“王家小子,快给我等寻摸个地方。”
  没用王霄说话,那些过来蹭火炉闲聊的人就纷纷起身,让出了两张桌子给他们。
  关中人还是很实在的。
  王霄让他们在这里蹭火休闲,那他们当然不会将其当作理所当然,阻碍王霄做生意。
  招呼小吏们挤挤坐下,王霄伸手指着挂在墙壁上的菜单“想吃什么自己点。”
  “咦?这一手正楷写的好看。”
  小吏们至少也是识字懂数的,否则也没办法在市署工作。
  他们首先看到的,自然是漂亮的字体。
  “黄豆芽炒腐竹,十五文。”
  “韭菜炒豆腐,十八文。”
  “肉末豆腐,三十文。”
  “韭菜炒鸡蛋,二十六文。”
  “鲜蒸河鱼,六十文。”
  “羊汤一碗,二十六文。”
  “肉夹馍一个,九文。”
  “……”
  “这都是什么啊?”小吏们有些不解。
  王霄笑着解释“都是本店能提供的菜肴,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现在还不是贞观盛世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