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023

  信件送出去,王霄坐在桌子前拿着纸笔写着些什么。
  “赚钱,蹴鞠联赛贩卖周边,开设押注抽头,庞氏骗局……军权,禁军战斗力可忽略不计,当另建新军……对付金兵需要新式武器……”
  王霄整理思路,默默的写着自己的各项计划。等到写满了十几张纸,外面的天色都已然黑了下来。
  仔仔细细的再看一遍,王霄点燃油灯将这些纸张全部烧掉。
  “大宋的故事,现在开始。”
  有了高俅这位太尉的支持,蹴鞠联赛的进展非常之快。
  大笔资金迅速到位,高衙内表示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禁军将门,此外还有达官贵人与汴梁城里的大商户。
  随后高衙内神神秘秘的表示,宫里的官家听说之后也很有兴趣,占了四股。
  高衙内没说皇帝投了多少钱,王霄也没问。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这四股是不用掏钱的。
  看似吃了大亏,可有皇帝做大股东的生意谁敢不开眼的来捣乱。
  场地方面更是简单,都门禁军在汴梁城里的军营校场多的是。按照尽可能分散的原则挑选好场地之后,改建的事情也是禁军一手包办。不但质量有保证建筑速度快,最重要的不要钱。
  一百多年的发展下来,都门禁军已经变成了一个怪物。
  打仗不是他们的主业,做厨子当农夫的,三瓦两舍里面吹拉弹唱的,拎着食盒送外卖的,汴河里面打渔的,车队之中运货的乃至各行百业都有禁军在操持。
  至于在将门之中做护院打手下人,更是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样的一支所谓军队,面对从白山黑水走出来的野蛮人军团,能打得赢才是真见鬼了。
  “汴梁城里许多家听说了这件事,都抢着要加入进来。”难得做件正经事的高衙内兴致很高,这种被人追逐重视的感觉正是他想要的“我看二十支太少了,干脆来一百支好了。”
  王霄鄙夷的看着他,想钱想疯了吧。
  “联赛可以分级的。”王霄伸手敲着桌子“顶级联赛二十支,次级联赛二十支,三等联赛还可以二十支。设立升降制度,每赛季成绩最差的几个队降级,最好的几个升级。联赛等级越高,奖励也就越高。”
  高衙内连连点头,接着询问“可现在如何确定谁是顶级谁是次级?大家伙可都是奔着顶级来的。”
  “很简单。”王霄笑容亲切“这个时候掏钱最多的二十个球队就进顶级。”
  高衙内用力一拍手“好啊!这还没开始呢,就有大笔银钱进账了。你可真是本衙内的财神。”
  王霄笑而不语,究竟是什么神现在说太早了。这事情呐,还得看以后。
第三十六章
想做事,先赚钱
  大宋的蹴鞠项目非常发达,绝对是当世最强。比起前唐时期的马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大宋的百姓比起前朝来说,日子也要好过的多。
  或许别的地方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汴梁城里的人却是还过的不错。
  哪怕只是在酒楼里做个跑堂的,每天也能轻轻松松赚上百多文钱,还包吃包住。
  解决了温饱问题,人的追求就多了。正好大家都喜欢蹴鞠,口袋里还能有个三瓜两枣的。所以当蹴鞠联赛出现之后,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让整个汴梁城都轰动起来。
  “外面那些满汴梁城到处贴告示,走街串巷宣传蹴鞠联赛的人是派出去的?”
  高俅的书房内,位高权重的大宋殿帅正在和王霄喝茶。
  “是。”
  王霄没多说废话,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看似平庸的家伙实际上是一个精明的角色。或许比不上岳大掌门,可比起左盟主来说却是相差无几。
  都是喜欢玩腹黑的,这点眼力劲王霄还是有的。
  “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三个等级的名额都有大量的队伍报名,现在正在筛选之中。”王霄也是才知道,汴梁城里许多大户人家都养着自己家的蹴鞠队伍。现在联赛一出,为了面子各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活动,生怕进不去被人笑话。
  “我听说入门费就要八千贯。”高俅皱起眉头“是不是太高了?”
  “有人走门路到殿帅这来了?”王霄笑了笑“殿帅发话直接进就是,不用再掏钱。至于那八千贯只是起步价,之后还要竞拍,价高者得。”
  高俅端起茶杯喝上一口“真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来参加这蹴鞠联赛?”
  “汴梁城里的大户人家穷的就只剩下钱了。”王霄出声解释“隔壁家的进了我没进,这面子上可挂不住。而且参加联赛有高额奖金,每场比赛还能两家平分一半的门票收入。无论是从面子上来说还是从实际好处来讲,这事没人能拒绝。保守估计,首批三个级别六十支队伍的名额,至少能拍出五十万贯以上。”
  高俅心中大为满意,事情还没开始就能先收入几十万贯钱。而且在缺钱的官家那里有功劳,在走人情的同僚这边有人脉。同时自己手中还能落下一大笔的收入。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
  “喝茶,喝茶。”高俅笑呵呵的抬手示意王霄喝茶“等下回去的时候去账房支五百贯钱,算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王霄心中鄙夷才这么点小钱,你堂堂殿帅还真好意思。不过面上却是感激连连“多谢殿帅!”
  有从官家到禁军的全力支持,有热切期盼的百姓翘首以待。蹴鞠联赛的事情进展的极为顺利。
  就像是王霄说的那样,为面子为了钱。进入联赛的资格争夺极为激烈。
  哪怕是三千贯起步的第三级别联赛,最后的入门费也被炒到了上万贯之多。而五千贯起步的次级联赛争夺更加激烈,平均名额的拍卖价已经高达近两万贯。
  就算是在这遍地金银的汴梁城里,这也是一笔巨款。
  之所以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因为,王霄宣传说今年是初创所以各级球队可以直接加入。等到明年想要再加入,就只能是从第三等级联赛降级的四个名额中去争取。
  毫无疑问,争夺六十个名额与争夺四个名额的竞争力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明年就算是争到了还要从最低级别打起来。
  为了面子,为了钱。
  在顶级联赛的二十个名额拍卖之中,各方已经是抢出了火气。尤其是多家球队走通了官家,高俅,蔡京以及其他高层的路线报送之后。看着越来越少的名额,真真是打出了狗脑子。
  等到蹴鞠联赛正式打响的那一天,整个汴梁城内万人空巷。无数人涌入各处由禁军校场改造的简易球场观看蹴鞠比赛。
  场面极为火爆,哪怕是最便宜的十文钱的入场竹签都被炒到了数十文之多。至于包年高达二百贯的包厢更是早早就被出售一空。
  王霄雇佣了众多当地人满城的去做各种宣传,其中一项就是球场包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蹴鞠球场上连个包厢都没有的人,肯定算不得什么大人物。
  这种说辞在汴梁城里流传开来之后,但凡是认为自己是个人物都会掏钱买个包厢证明身份。
  光是这笔钱就收入近十万贯,而且这还只是一年的。高俅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
  “大人,各处的盘口都已经收回来了。”
  王霄带来了二十个阳谷县的厢军,这些人全都被他留下来转调入禁军之中做他的手下。
  能从乡下来到汴梁城,还有了一份可传于子孙的铁饭碗,厢军们对王霄绝对是感激涕零。
  球场上的比赛开始之前,王霄让他们在各处球场外开设了盘口。
  看着眼前被木质栅栏围起来的球场,王霄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收入“总数是多少?”
  “大人,我们总共收了八万贯!”
  厢军说话都不利落了,这么大的一笔巨款他们往日里就连想都没有想过。
  王霄笑着“不全都是咱们的,人家压中了还要赔出去。而且上边的人也要打点,谁知道最后落手里能有多少。不过不论最终如何,都不会亏待兄弟们。”
  这番话说着让厢军们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自己都是想为王霄效力,好处什么的都无所谓。
  可实际上王霄怎么可能会赔钱,他可是早上就结束了盘口仔细计算赔率,而比赛却是下午举行。这段时间就留下了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在这个规则与制度都非常原始的联赛里,想要进行操控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王霄又不是真心想要发展大宋的蹴鞠事业,他做这些都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再说了,就算是大宋的蹴鞠发展的好又能如何。几年之后金兵南下,难道要靠蹴鞠和金兵一决雌雄不成。
  蹴鞠联赛正式开始,盛况空前。就连赵佶都忍耐不住好奇心来到了外面亲自观看了一场。现场旌旗招展,锣鼓喧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今天是上元灯节。
  比赛进行的很成功,投钱入股的人都大赚一笔。有头有脸的人物认为自己证明了身份地位。普通百姓们没花费多少钱就享受到了一场欢乐盛宴。
  甚至就连赵佶,也是罕见的不但赚了钱还享受到了民众的欢呼。
  唯一不满的,也就只有那些掏钱押注最终却是输了钱的。
  从统计学与概率学上来说,买球几率最高的就是胜负平,因为起码有百分之33的几率能赢。
  而那些王霄提供的猜比分,猜谁能进球,甚至是猜谁会受伤下场的选择。别看赔率极高,甚至一赔一百多的都有。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花上个几文钱想要搏一搏运气。结果自然是全都贡献给了王霄。
  出身于现代世界的王霄了解的知识极多,为了避免有人里应外合借用这些超高赔率坑自己。所有的场外押注都有上限,就算有人做局也坑不了王霄多少。
  除此之外,王霄还联络了众多汴梁城内的商贩们。以特许经营的模式允许他们在蹴鞠球场内外做生意。至于代价,则是需要向王霄支付费用。
  上下打点,支付各种费用,球队分成等等。
  等到把所有的开销与支出都交付完毕,王霄清点了下手头居然落下了一万三千贯的隐秘收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