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2023

  王霄落弓,目光转向一侧吕不韦那边“丞相,过来试试。”
第六百三十四章
丞相,你这么下去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别看吕不韦是一介商贾,可说到射箭也是丝毫不差。
  一连十支箭下去,九中靶心。
  当然了,他射的是六十步靶子。不过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你要是换做唐以后,哪怕是将门世家出来的,也不见得能做的更好。
  “丞相好箭法。”
  自己本身就是箭神级别的王霄,很是敷衍的拍着手。
  这份箭法,在他看来也就是勉强及格的程度。
  “大王才是真的好箭法。”吕不韦谦虚的说“古之神射手,哪怕是养由基来了,也不是大王的对手。”
  能在战国时期还说个古的,养由基绝对是够格。
  王霄微微一笑,招呼身边的那些寺人们“拿着这些陶片站远些,之后一起向着天上扔。”
  当着吕不韦的面,王霄表演了一把连珠箭。
  一射就是四箭,一个呼吸之间就是连射三次。
  不仅是射的快,更加是射的准。
  足足十二支利箭全部射碎了一块随意方向扔上天的陶块。
  如此神乎其神的神迹,之前把之前还维持着笑容的吕不韦给整懵了。
  战火绵延了数百年的战国时代,是华夏尚武精神最为强烈的一个时期。
  后世强烈压制尚武之风的儒家,在这个时代都是仗剑走天涯的代表。
  像是孔丘周游列国的时候,虽然说没带着三千乘战车去督导各国向善,可也是带着几十个徒弟,各个都是身上佩剑手中持弓,说不定还穿着甲胄的行走各国。
  与明清时代那些花架子似的读书人不同,孔丘的徒弟那都是真的练过。
  拔剑就能砍人,张弓就能射兔子。
  这么一大帮人游走列国传业授道,谁敢不听?
  儒家都是如此了,诸子百家的其他门派更是不用多说。
  民间都是如此了,那常年混战的各国之间更是尚武到了极致。
  可问题在于,再尚武的地方,也出不了王霄这样的神箭吧。
  一个呼吸,十二支箭就出去了,还全部都命中,还都是移动靶。
  吕不韦有些理不清楚现在的状况。
  “都走远些。”王霄挥手“本王要与丞相商议要事。”
  四周的寺人与甲士齐刷刷的远远避开。
  这种时候想要做个消息筒的下场会很惨,五匹马的那种惨。
  “丞相。”背手而立的王霄,面色平静,可在一旁的吕不韦看来,却是仿佛带着山岳般的压力“你对大秦是有功劳的。”
  没等吕不韦道谢,王霄就自顾自的说“邯郸的时候,你照顾先王。之后把太后和本王接回来,再后来又辅佐先王上位。现在是平定叛乱,扶持本王上位。之后还要操劳国事。”
  说到这里,王霄微笑上前,抬手拍了拍吕不韦的肩膀“丞相,你对大秦有功。”
  吕不韦感觉自己的肩膀仿佛是被铁锤给砸了一样疼。
  大王怎么会这么大的力气?
  王霄之前各种射箭,为的就是震慑住吕不韦。
  在这个时代里,武力才是最为重要的震慑力。
  之前吕不韦已经是有些飘了,王霄做的就是把他从半空之中给拉回来。
  而吕不韦这边,之前不过是把秦王当做了一个那么点小心思的孩子。大秦的权势现在几乎都掌握在他和赵姬的手中,区区一个孩子又能做什么。
  可王霄这段时间的表现,却是实实在在的给他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这哪里是什么孩子,这是妖孽啊。”
  吕不韦终于是低下了头“这都是臣的分内之事。”
  “之所以不喊你仲父,不是不给面子。而是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王霄没理会吕不韦身上的那份不甘,自顾自的说着“本王终究是会有亲政的那一天。除非你们发动叛乱,否则谁都阻止不了这一天的到来。”
  一旁的吕不韦没有虚伪的去请罪,表白自己绝对不会叛乱云云。
  他只是低着头,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听着。
  王霄也不在意“叛乱的话很简单,谁的刀子锋利的,谁的甲胄坚固谁说了算。如果不叛乱的话,本王可以给丞相一个体贴的收场。可以让丞相在晚年的时候,待在自己的府邸里看吕氏春秋。”
  吕不韦心惊,不是因为王霄的话。而是因为他最近才开始做吕氏春秋的筹备工作,理论上不可能和外界有什么联系的王霄,居然会知道。
  “在本王亲政之前,丞相可以继续手握大权。本王也会继续留在宫中读书射箭。”
  王霄的笑容愈盛“不要做让本王失望的事情。”
  看着逐渐远去的王霄,吕不韦默然不语,唯有一双眼睛愈发明亮起来。
  能做出奇货可居的事情来,不惜抛弃一切来到秦国这边。付出了那么多之后,这才成功上位成为了丞相。
  以吕不韦的心智来说,当然不可能被王霄忽悠几句就会纳头便拜。从此心甘情愿的做王霄小弟,等他亲政就把大权双手奉上。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了古人,吕不韦这样接近枭雄的人物,更加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摆平的。
  当然了,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吕不韦肯定会老实许多。
  他的猜测也没错,王霄的确是在王宫之中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
  说班底有些夸张,更多的是打听消息的渠道。
  他现在的身份,毕竟是大秦的王。
  王宫里的寺人与甲士们,天然都会选择投靠他。
  就像是王霄知道吕氏春秋,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霄过的很是平静。
  白天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看书,甚至还下了求书令,号召各家各户送孤本来给他。
  当然了,是要给钱的。
  不过很明显,这个事儿应者寥寥。
  因为这时代的知识都是被上层的人给垄断的。
  而且因为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作为载体的各类书籍竹简都是看管的极为严格。
  大王又怎么了,给钱也不卖。
  好在王宫里的藏书足够多,王霄又不是看网络版小说一目千行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文字简练至极,每个字每个词都要斟酌再斟酌,仔细的体会内里的含义,所以看的并不快。
  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之后还会去射箭,偶尔跑个马什么的。
  当然了,施以恩惠收揽人心的事情也没少做,最起码要保持对各处发生大事能够知晓。
  例如某个叫做嫪毐的人是否被送入宫中什么的。
  既然顶替了人家祖龙的身份,那人家的糟心事也得帮忙解决掉才行。
  正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嘛。
  说到祖龙的糟心事,他活着的时候还真是不多。
  毕竟横扫六合,一统八荒。拳打南山百越,脚踢北海匈奴的。
  从来都是给别人带糟心事去,能给他弄糟心事的还真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