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8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2023

  一个是镐京。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的那个镐京,也是被犬戎攻破,抢走了褒姒的那个镐京。
  实际上呢,镐京与另外一个西周的都城丰京,就在咸阳城的隔壁。出城走上一天半天的就到了。
  镐京这里,基本上就可以代表西周时代的历史了。
  王霄若是想要寻找什么古籍书册的,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说为什么是古籍书册最好的选择,那是因为西周再往前推那就是商朝了,而商朝用的可不是竹简,人家用的是乌龟壳。
  第二个地方,自然而然就是殷墟。
  那都已经是被传成神话时代了,王霄是真的想要好好查阅发掘出来的资料,寻找看看是否有得道飞升的好东西。
  如果继续再往前推到夏朝,又或者是更前边的三皇五帝,三代之治什么的。
  因为哪怕是在这个时代之中,这些都是属于传说的级别。
  殷墟就是安阳,现在位于赵国境内。王霄暂时没办法去发掘,那就只好是让自己招揽来的这些专业人士先拿镐京练练手。
  王霄走进偏殿,之前就跪在这里的专业人士们,纷纷重重行礼。
  “拜见大王。”
  王霄上座,挥舞衣袖“抬头。”
  众人战战兢兢的抬起头,移开目光让大王仔细打量自己。
  这些人都很年轻,最小的甚至嘴上还有未曾褪去的绒毛。
  “具体的事情,李郎中已经和你们说过了。你们既然来了,那就要守规矩,要听从安排。若是有谁违背了约定,那就不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良家子。
  他们实际上都是源于古老的,传子不传女的手艺行当。
  家里是做摸金的。
  摸金这种事情,实际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过了。而到了春秋时期,更是因为厚葬的习俗而大肆发展起来。
  毕竟百样米养百样人,林子大了,做哪一行的都有。
  王霄没去赦免那些被抓的摸金们,而是找到了这些人的家人,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大王做事。
  不愿意的话,就当没人来过。愿意的话,他们被抓的家人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赦免,也就是从五匹马的待遇转为终身徭役去修长城。
  做摸金这一行的,真的是家传的生意。那都是妥妥的父子相传,兄弟相帮。
  所以被问到的人,没有一个是拒绝的。
  无论赦免不赦免的,活着总比死了强。
  “愿为大王效死。”一群人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就是头也不抬的大喊。
  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场合上,都不会过时。
  “好。”王霄缓缓点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统一天下,非大秦莫属。不过前有姬周八百年教训在前,如何使得大秦万载永固,这就要从姬周的历史之中寻找答案。”
  王·浩然正气·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本王命尔等去往丰镐二京旧地,挖掘姬周史册典籍,用来为我大秦万世基业做参考。”
  摸金们都有些被震住,毕竟如此光明正大的走上台面,这可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王霄嘿嘿一笑“尔等若是做的好,本王也不会吝啬校尉之职。”
  在大秦,校尉实际上是含金量很高的职务。
  出兵在外的时候,校尉一般可指挥万人军团,个人的卫队也是高达千人之多。
  所以后世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校尉,却是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男人都求之不得的高位。
  当然了,王霄不可能真的给这些摸金们封个校尉的高职。
  他又不是穷疯了的曹老板。
  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
  摸金不带校尉二字,读着都感觉别扭。
  “那就去吧。”王霄用力挥舞着自己宽大的衣袖“本王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汉服的确是好看,有历史的沉淀感。
  只是这袖子,实在是太大了些。
  难怪历史上祖龙被荆轲追的时候,慌乱之下拔不出剑来。
  这么宽大的袖口,说不定惊慌之下摸了半天都没能摸到剑柄在哪儿。
  摸金们恭恭敬敬的离开,各个面上都带着喜悦之色。
  能够在阳光下做事,谁愿意黑灯瞎火的去干活啊。
  偏殿很快安静下来,只有卫士们的沉重气息声响回荡。
  许久之后,一阵脚步声惊醒了闭目养神的王霄。
  “大王。”成熟了许多,不再是往日里愤青模样的李斯上前行礼“吕丞相拒绝任命臣为御史,而是选择了王绾为御史。”
  王霄平静的问他“你是不是很生气。”
  “臣并未生气。”李斯摇头“臣从未在意过官职大小。因为臣有本事,自然有相应的官职在等着臣去做事。只是,吕丞相并没有丝毫交接权柄的意思……”
  “我知道。”王霄摆手,站起身来“他再拖,又能拖得了几年。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在乎。”
  王霄走向殿门“现在大秦国力稳步提升,实力愈发雄厚。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本王自然不会着急。等时候到了,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至于这次御史的事情。”王霄的目光看向了李斯。
  李斯拱手向着王霄行礼“大王,臣是真的未曾在意过御史之位。”
  王霄缓缓点头“那就下诏,命王绾为御史。他也还算是个能拎的清楚的聪明人。”
  “至于吕不韦,他现在做的还不错。等到最后忍不住的时候,再一起收拾。”
第六百五十三章
骊山脚下
  大秦的邸报非常受欢迎,在大秦国内,已经扩展到了关中各处郡县。
  哪怕是巴蜀之地,月余的时间之后也能收到。
  这种新颖的方式,成功的让秦王的声音下到了村镇之中。
  百姓们可以通过邸报得知,自己心中敬仰的大王最近在做些什么。
  祭祀,阅兵,劝农桑,接待外国使节。
  秦国大王整日里差不多就是这么些事儿。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秦的百姓们可不知道朝堂上的故事。他们的消息都是从别读的邸报上得知的。
  邸报上只有大王的消息,百姓们当然也就只认大王了。
  至于兢兢业业为大秦操劳,一个月要去三次郑国渠视察的吕不韦,则是被华丽丽的无视了。
  这就是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了。
  吕不韦一心想要在朝堂上夺权,甚至不惜通过嫪毐与赵姬携手对王霄进行压制。
  可效果方面,实在是说不上好。
  而且王霄的邸报一出,他在中下层的声望瞬间就被王霄全部拿走。
  大秦的百姓可不是宋明时期的屁民,这个时代的百姓拿起兵器披上甲胄就是锐士。每年都是要打仗或是戍边的。
  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时代里,得到了这些百姓们的忠诚,王霄振臂一呼,立马就能集结大军。
  关东诸国合纵,最危险的一次都打到咸阳城外了。当时就是整个关中的百姓们都被动员起来,拿着兵器锄头生生逼退了联军。
  若是后世的蛮族入侵的时候,遇上的是这样久经战火考验的军民一体的百姓,那真的是无论来多少人,都别想活着出去。
  管你什么满万不满万的,来多少也都给你吞了。
  邸报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甚至于各国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到邸报,然后快马加鞭的送回本国研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