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2023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除了朝政军权,还有王宫之中的格局也是发生了变化。
  楚国一系在宫中的力量被清洗,嫪毐在宫中的力量被清洗,韩国在宫中的力量被清洗。王宫里面基本上已经全都是王霄的天下。
  现在的王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秦国第一人。
  当然了,为了让这一切都名正言顺起来,王霄要行冠礼。
  冠礼,是古之华夏男儿的成年礼。
  只有行了冠礼之后,才算是被所有人认可的成年人。
  历史上的祖龙,被生生逼到了二十一岁,实在是没办法再拖延下去了才举行的冠礼。
  按周礼来说,男子是在二十岁行冠礼。
  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像是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祖龙被逼着拖到二十一岁,完全是因为吕不韦,嫪毐,赵姬三个人不愿意放弃权势。
  这也不怪祖龙亲政之后,下手那么重。
  之前逼迫人家的时候,就应该会想到这种结果才对。
  老实人被逼急了都会发狠,更别说经历坎坷的祖龙了。
  至于习惯性泼黑水的,祖传技能就是泼黑水的儒家。根本就是无视了之前那些人做过的一切,死命的说祖龙是坏蛋。
  冠礼只是一个仪式,王霄并没有多么在乎,他甚至就连雍城都没去。直接就是在章台宫,当着宗室贵族,文武百官的面加冠。
  原本赢子楚死了,就该是仲父吕不韦来行冠礼。
  可吕不韦没了踪迹,就只好从宗室里面挑了个人出来。
  看到宗室想要给自己戴冠,王霄直接伸手抢了过来。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自己给自己戴上。
  老秦人只是楞了一会,就齐声高呼“大王万岁~~~”
  从这一天起,王霄正式执掌战国最强大秦的所有权势。
  是不是以为王霄拿到了所有的权势,接下来就是出兵出兵再出兵的横扫六国?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秦国是全民皆兵,打仗是要讲究季节的。
  春耕的时候,秋收的时候是没办法打仗的。因为要农忙,这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
  王霄比起历史上的祖龙,提前了一段时间掌握大权。而这个时候郑国渠还没有彻底修建完成。
  修建几百里长的郑国渠,动用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再加上边境不安稳,之前联军杀入关中又大肆破坏了一番。
  这种情况下,出兵打仗可以,但是想要打灭国之战,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而在打仗之前,王霄首先要解决的是朝堂上的问题。
  丞相都没了,许多人也被清洗出去。现在大量的位置急需人来填补。
  王霄亲政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行确定丞相。
  还是在章台宫,偌大的大殿内唯有王霄一人高坐于台。
  这一次,他的身边没有了监国太后赵姬。他的左手下方没有了仲父吕不韦。
  一番行礼见礼之后,王霄直接就是开门见山。
  “都别吵了,也别争了。丞相,就由王绾来做。”
第六百六十六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不想当丞相的臣子那就不是好臣子。
  这时代的丞相,是有着真正的相权。国家大事,尽操于手的那种。
  想想之前的吕不韦,一言就可让一位上将军黯然退隐。谁不稀罕这种权势?
  历朝历代的政争,说白了也就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相权到了巅峰,那就是权臣。一言可以废立君王的权臣。
  明朝的内阁,满清的军机处。本质上就是分散相权,避免出现权臣的一种手段。
  王霄现在搞不了内阁军机处什么的,他的选择是将相权一分为二,分为左右丞相。
  简化的说,就是分成门下中书二部分。
  一个负责起草政令,一个负责审核盖章。而不是之前吕不韦那样,自己起草然后自己再给自己盖章。
  吕不韦为啥宁愿勾连诸国来合纵,捣乱秦国的发展。就是因为这种自己说啥就是啥的权势,实在是放不下啊。
  王霄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出现,哪怕王绾忠心耿耿也不行。
  “王卿,你为右丞相。”
  解释了一番自己将丞相一分为二的借口,王霄无视了下边的议论纷纷,直接开始任命“主政务制定。”
  “冯去疾。”王霄接着喊另外一个名臣“卿为左相,主审核驳回。”
  大秦尊右,所以右丞相名义上高于左丞相。
  冯去疾也是名人,历史上做了多少年的丞相。儿子冯劫更是做到了大将军的高位。
  他祖上也有名气,是献出上党,导致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的冯亭的后人。
  而要说到冯去疾自己的后人,同样还是很有名气。
  那句大名鼎鼎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冯唐就是他的后人。
  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是史书留名的人物,甚至还有冯亭这样直接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
  至于说为什么不封李斯为丞相,实际上李斯出任左相,那是在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
  历史上李斯的名气很大,可更多的是因为逼死韩非,与赵高联手毁了秦国的事迹。
  他本身对于秦国来说是外人,哪怕受到始皇帝重视,也是一步步从底层奋斗多年升上来的。
  王霄这要是直接一步到位的封李斯为丞相,这章台宫内马上就能打起来。
  电视剧里的朝会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顶多是互相喷唾沫。
  可实际上的情况,在汉以前互相殴斗那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就连打死人也不是没有过。
  赵王偃用乐乘取代廉颇的时候,廉颇当场就痛殴了乐乘一顿。
  回去之后越想越是生气,廉颇干脆发兵去攻打乐乘。直接就把乐乘给打跑路了。
  电视剧里面和和气气的场面,真不是常态。
  王霄若是直接把还是个弟弟的李斯推丞相位置上去,李斯必然被当场痛殴,会不会打死那就不知道了。
  冯去疾有些差异的看了眼昌平君,之后出列行礼。
  资历上来说,昌平君是比他更高的。
  昌平君低着头没有说话,不过能清楚的感受到他内心的怒火。
  “昌平君。”王霄看向这位楚系力量的首领,扶苏的外公“卿当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被称为半相,乃是三公之一,同样是位高权重。
  不过半相他也不是丞相,昌平君心里是非常不满的。
  只不过现在的环境下,他没办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高台上的那位大王,让他根本就看不透。
  昌平君走出来,恭敬的行礼“臣,谢大王。”
  王霄点点头,这位楚王这辈子别想做丞相。也别想去他的封地,这都是为了他好。
  毕竟现在大秦的株连法下,一个人犯事,牵连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三公之中最后的是太尉,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不过现在不叫太尉,而是叫做国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