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9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2023

  铸造钱币的是少府,冶炼铜铁的也是少府,就连王霄弄出来的纸张印刷什么的,还是少府。
  少府的收入能力,比起朝廷来说也是不逞多让。
  其麾下有大量的田地,就是皇庄,提供从粮食到肉食蔬菜瓜果一切产出。
  有着数不清的工坊,甚至还有直属的兵马。
  就像是现在工地上的这些监工,换上甲胄兵器,把苦工们都给组织起来,那就是能打仗的军队。
  “以后这种恶劣天气就不用开工了。”
  虽然从未想过要住进来,可这种给自己盖的墓地,还是让王霄很是不爽“控制损失率,苦工削减一半送阿房宫那边去。”
  秦汉时代里,讲究的是事死如生。
  蒙恬等人都对王霄如此轻视自己的身后事感到不解。
  不过这个时候的王霄,威望之高早已经是到了无人敢于质疑的程度,他们当即应声领命。
  “陛下,风雪越来越大了,不若去往甘泉宫暂且歇息如何?”
  随行的蒙恬,小声的劝说着。
  这不是大军出行,也不是皇帝移驻避暑。虽然就在咸阳城附近,可身边只有不足百人,还是这么大的风雪天。蒙恬本能的想要寻求安全。
  只是,身为马背上皇帝的王霄,哪里会在意这个。
  他可不是那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何不食肉糜的废物。
  离开了骊山皇陵,王霄眯着眼睛四下里打量一番,抬手指着远处的一座村落“去那边。”
  已经许久没有离开咸阳城,难得出来一趟的王霄,想要近距离看看此时大秦的百姓们,生活状态究竟是如何。
  来到村落前,当地里正已经带着村民手持刀枪堵在外面,警惕的打量。
  看到来人全都是秦军装束,这才松了口气的上前行礼。
  上百匹战马奔驰的威势,动静太大。
  “这里是咸阳城左近。”穿着常服的王霄询问“你们在怕什么?”
  里正有些唯唯诺诺,却是不敢说话。
  王霄转头看向了蒙恬。
  蒙恬叹了口气“冬日百物凋零,总有些咸阳城内的勋贵子弟闲着无聊到处惹是生非。”
  这么一说王霄就明白了,闲急了没事干,又轮不到上战场的勋贵子弟,就会四下里祸害咸阳城周边的百姓。
  虽然王霄一直在致力提高平民的地位,可这么多年的传统还是没办法一下子扭转的。
  贵族不把平民当人看这种事情,依然是此时的主流。
  点了点头不再言语,王霄翻身下马直接走进村子。
  风雪之中,并没有急着进屋,而是打量着脚下的道路,看着四周的房舍,甚至还进了人家的粮仓地窖,仔细查阅过冬的粮食储备。
  虽然只是穿着常服,可村里的百姓们,依旧是畏畏缩缩的躲着,不敢言语。
  “路修的不错。”王霄在不大的村子里转悠了一圈,最后终于是走进了里正的家里“说了这么多年的先修路,看来至少在咸阳城周边还是有用的。”
  “是,陛下。其实全天下各处郡县的路都修的不错。毕竟是百姓们的家门口。”
  里正家里人很多,几个儿子媳妇,外加十几个孙子孙女的很是热闹的。
  很明显,这些小一辈的都是王霄减税之后暴涨的人口。
  再过些年,等到他们长大起来,整个华夏的人口数量就会发生一次跳跃式的爆发。
  里正家里人都被赶去了屋里,王霄与随行的蒙恬等人坐在正堂围着火炉烤火。
  端坐在木板上的王霄,看着眼前的火炉笑了“你们去各家各户看看,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烧上火炉,再看看烧的是柴火还是烧的煤。”
  有王霄在,过冬神器的铁皮炉子,自然而然的会出现。
  而且他深知水土流失的可怕后果,所以早早的就在关中各地推广烧煤,逐步禁止烧柴火。
  外出的人回来禀报,全村八十户人家,七十二户烧火炉子用煤,那八户人家则是用火塘。
  王霄的面色有些沉凝“这还是在咸阳城附近,都没能完全普及。再远一些,估计一半烧煤的都没有。你说,原因是什么?”
  “陛下,烧柴的话,出去寻找就有。烧煤的话,是要花钱买的。”
  免费的和收费的,你会选哪个?
第七百零三章
进击的大秦
  “房梁上挂着腊肉咸鱼,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地窖里面还有过冬的菘菜。”
  王霄叹了口气“都这么有钱了,难道还买不起炉子,用不起煤炭不成。”
  与王霄关系很好的蒙恬,笑呵呵的接话“虽然煤便宜还好用,可人心喜好占便宜,总是会有人喜欢到处都是的柴。”
  随行的少府侍从,从马背上解下铁锅,就在里正家里的炉子上开始熬汤。
  王霄起身,敲了敲炉子上安装的直接通往屋外的烟囱“你觉得普及全国,得多长时间?”
  “非得二三十年之功。”
  铁皮炉子在冬天的好处,蒙恬是亲身感受过的。
  之前在九原郡的时候,冬日里滴水成冰。全靠屋子里点炉子来取暖御寒。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老秦锐士会被冻伤冻死。
  哪怕是现在,咸阳城内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
  “煤炭到是不缺。”王霄知道华夏那庞大的煤炭储量“不过运输是一个麻烦事情。”
  “这事情少府已经在做研究了。”说到本职,蒙恬认真起来“墨家的大匠们已经研究多年,现在已经是开始铺设从咸阳城到骊山甘泉宫的铁轨。”
  别误会,这可不是在做火车。而是秦时早就有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这是一种用马作为动力,拉着车板物资,沿着特定轨道前行运输的方式。
  只不过之前的轨道都是木质的,哪怕经过处理也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就会损坏。
  在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前提条件下,墨家的人开始研究把木轨换成铁轨,从而极大的延长使用寿命。
  “这个很难。”
  王霄对此却是直接摇头“没有特殊的防锈处理手段,就算是比木质轨道更持久,也是得不偿失。毕竟现在的钢铁产量,远远达不到可以随意浪费的程度。”
  科学技术,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事情。
  哪怕很不起眼的一个技术难题突破不了,那整个系统工程都得停下。
  别的不说,这个轨道系统改用钢铁质地的确是正确的研发方向,可一个简单的防锈就能挡住多年。
  防锈的技术肯定是有的,可问题是没办法用在如此漫长,如此大规模的系统上。
  单纯的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搞一个实验性质的道路,没什么意义。
  “这个村子不错。”王霄把话题转移回来“你觉得这样的村子,在全国之内有多少?”
  “陛下英明,必然是有许多。”
  王霄笑着抬手点他“你也学会说奉承话了。”
  “臣一直都会说的。”
  堂屋里的人都在笑,很是应景。
  儒家说秦楚不知礼,人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这话是错误的,人家其实什么都会。
  “少府要加大在技术方面的革新,尤其是大规模开采方面的技术。现在对于矿产的追求缺口很大,这方面一定要抓紧。”
  热乎乎的汤水翻锅,王霄喝了两碗,终于是把话题提到之前的事情上。
  “有个事情,已经酝酿很久了,你看看怎么能推广出去。”
  蒙恬正色跪坐“请陛下示下。”
  王霄抬起手,点了点身边的诸多亲卫,再点了点两侧的屋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话可不是山野之言,实际上是商鞅首先提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