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1175

  “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果然是汝窑瓷啊!”良久之后,李老才放下手电筒和放大镜,一脸满足的感叹道。
  “小东,我们李家三代都没有搜集的一件汝窑器,倒是让你这个小子先拨了头筹!”
  “呵呵,我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古玩街买到的!”随后,刘东把自己的得宝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不过其中一些细节略作修改,把自己的异能隐去不提。
  “哎,你这运气真是没得说!”
  看着李老摇头感叹的样子,刘东不禁暗自嘀咕道:“您老的运气才真叫好呢,三张世界名画两千块钱就到手了!”
  “小东啊,你这里还有什么好东西是我不知道的,快拿出来给我老头子看看!”看到这件价值万金的汝窑天青釉玹纹尊,李老对于刘东的收藏越发的感兴趣了。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您老既然相看,那我就带您看看吧!”说着,刘东带着李老走进了自己的工作室。
  刚进门的李老一眼,便看到了刘东放在床上的古玩。
  老爷子很有眼力,一眼就相中了刘东捡漏的来的赤霄剑。
  “呛!”老爷子把古剑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然后反复打量了一遍后,才慢慢的拔剑出鞘。
  不过,宝剑刚露出一截,一股森寒的杀气便扑面而来,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赤霄剑出鞘的瞬间,刘东便感觉到周围的温度下降了一两度。
第271章
初唐薛稷
  “小……小东,这是赤霄剑,刘邦斩白蛇的帝道之剑——赤霄剑!”等李老拔剑在手,看清楚剑身的纹饰,以及剑颚处“赤霄”两个小篆之后,老爷子激动的眉毛、胡子一起颤抖起来。
  老爷子家学渊源,半生混迹于古玩界,眼力自然高超,虽然只是看了一眼,心中便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断定这是一把古剑,最后稍加验证,心中便更加肯定了。
  “呵呵,老爷子我是从一根铁棍中得到这把剑的,虽然没斩铜钱,但是碗口粗的榆木,一剑而断,锋利非常!不过我没做过碳14鉴定,也没请人看过,所以具体是不是‘赤霄剑’我也不敢肯定。”刘东笑着说道。
  “肯定是,肯定是!我看过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和吴王夫差剑,上面的剑纹跟这上面一样。这肯定是赤霄剑!国宝啊,这可是国宝!”李老激动道。
  闻言,刘东笑了笑,他自然知道这是真正的赤霄剑。
  李老足足抱着赤霞剑反复查看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在刘东的劝说下放了下来,随后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又让老爷子激动了一把,这样的名家仿作,不比原作的价值差,特别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已经残损的情况下。
  接下来,清代三问怀表,谭延闿手书《曾国藩家书》,明代黄花梨圈椅,光绪“大雅斋”青花瓷,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李老品鉴了一番便放下了,这些古玩虽然不错,但李老自己的藏宝库里任何一件拿出来都不比期中任何一件差。
  其他,北魏释迦摩尼佛坐像,黄宾虹仿作《千里江山图》,虽然珍贵,但李老之前已经看过。
  接下来,真正让老爷子感觉到开了一番眼界的还是,明朝王叔远雕刻的八角舍利宝塔;乾隆铃印的“乾隆御笔之宝”并带刘墉批注的四书之一《论语》;以及刘墉手书并盖有铃印的四书之三《大学》《孟子》《中庸》和唐寅的《春山伴侣图》。
  “咦,这幅画不错,你从哪里得来的?”最后老爷子把刘东从黑虎帮宝库中收来的“鹤画”拿在手中细细看了起来。
  “哦,这是我从古玩街地摊上买的!”刘东看着“鹤画”皱了皱眉后,连忙答道,不过他可不敢让李老知道自己跟黑虎帮这样的黑道帮派有联系。
  “哦,这幅画的画工不错,不过这好像是一幅画的一部分啊,这右边明显少了一部分!”老爷子打量着手中的画作,自言自语道。
  刘东佩服的看了李老一眼,这幅画的上一个主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或许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把好好的一幅画叠在一起裱糊起来,而且把这幅画的名字,以及名人的提拔都掩盖在下面,致使一幅原本足以成为一级文物的珍品,变得籍籍无名。
  不过此刻刘东关心的还不是这些,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刚刚得到这幅画的时候,虽然画面没有破损,但是却有着大大小小的霉斑,让这幅画看上去非常破旧。但是现在一看,整个绢布虽然泛着古旧的黄色,但却丝毫的霉斑都没有,而且原本被这些霉斑掩盖的笔画也清晰的展露在了画布上。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这芥子空间还有修复古画的作用?”刘东心中暗自想道。不过现在也没时间让他证实自己的猜想。
  “‘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太白留笔!”
  “‘古今画鹤者,薛公当魁首!’华原范仲立!”
  “李白、范宽的提拔!”老爷子又激动起来。
  原本这两行提拔以及一些鉴赏章和闲章已经霉点掩盖,现在全都显露出来,而且还挺清晰,一下子让老爷子全都看在了眼中。
  “这么多名家手笔,这幅画的作者到底是谁,画史上到底是谁画鹤非常出名?”看着老爷子抓耳挠腮,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刘东连忙在旁边说道:“薛稷!初唐四家之一的薛稷,便是以画鹤而闻名于世!”
  “对,对,薛稷!”这时候,老爷子也想了起来。
  “画史上记载,薛稷画鹤形神兼具,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曾经得到李白、杜甫,和宋代大家米沛的称赞!对,对,这肯定是薛稷的真迹!”说到这里,老爷子又变得激动起来。
  刘东理解老爷子的激动心情,刚刚得到这幅画的时候,刘东也是如此,盖因薛稷在绘画一道上成就太高。
  特别是画鹤,薛稷画鹤成就很高,影响也很深远。《历代名画记》载:“屏风六扇鹤样,自(薛)稷始也。”“样”,即画图的范本,薛稷能够创“样”并为社会所接受,说明了他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后“六鹤图”成为一种定格,五代时黄荃曾绘六鹤于偏殿壁上,此殿遂改称“六鹤殿”,直至一千余年后,清代宫廷中还绘有六鹤屏风。历来学薛稷画鹤的人很多,著名的如唐代蒯廉,能“深得其妙”。十代花鸟画家黄荃,“鹤师薛稷”,并且后来居上,有出蓝之誉。
  除了画鹤之外,薛稷的人物画和杂画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前人赞誉他画踪如阎立本。
  他曾为新安郡(治今安徽歙县)西安寺画西方佛壁画一铺,笔力潇洒,风姿连秀。被《唐朝名画录》列为神品,认为可与曹不兴、张僧繇相匹敌。
  而曹不兴、张僧繇、陆探微和顾恺之并成为“六朝四大家”,由此可见,薛稷在绘画一道上的成就!
  另外,薛稷还绘有西方净土变壁画一铺,杜甫写诗赞道:“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淡壁飞动,到今色未填。”可知此画不曾填涂颜色,属于所谓“白画”,但是仍然神采飞动,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并且,这种白画正是后代由李公麟所创始的“白描人物”的先驱,由此也可以看出薛稷非凡的造型和线描能力。
  此外,成都静德精舍有薛稷人物乌兽壁画二铺,态状生动,乃一时之尤者也。工部尚书厅有其树石壁画,成都府衙院有其青牛壁画等,也都“并居神品”。
  当然最重要的是,至今为止薛稷还并没有什么书画作品真迹传世,如果刘东这幅被世人承认是薛稷真迹的话,那么他这幅画很可能就是存世的唯一幅薛稷的画作真迹。可以想象这幅画是何等的难得了。
  有道是“物以稀为贵”!
  也正是想到了这些老爷子才如此的激动,这幅画如果真是薛稷的真迹,那价值可不比他收藏的吴道子真迹《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逊色分毫。
  “这应该是薛稷的真迹无疑,不过我主要的精力是在瓷器鉴定上,古画鉴定只是二流,所以想要鉴定这幅画的真假,还要让其他人出手才行!”说着,李老脸上流露出一丝思索之色。
  过了一两分钟后,李老神色一定,显然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小东你这几天有什么重要事吗?”
  “重要的事情?”略作思索之后,刘东摇了摇头。
  公司的事情有冯建辉、杨科和王蔷,不用他担心。李云峰和周斌都回了京城。跟威猜·沙旺素西翡翠原石交易也还有半个月。跟谢忠林合伙的赌石公司也用不到他。张老答应帮他找一个玉雕大师做师傅,结果现在过了一个月了也没动静,刘东也不知道到底结果如何了。这么一想,他现在身边还真没什么棘手的事情。
  看到刘东摇头,李老又道:“既然如此,三天以后你跟我一起去一趟京城!”
  “去京城?”刘东诧异道。
  “嗯,去找能给你鉴定这幅画的人,到时候也顺便让人家把这幅画,还有你这副黄宾虹的仿作重新裱糊一下!正好你现在也有时间!”
  “您老也一起去?”
  “是啊,好多年没回去了,现在也是该回去了!”说着李老眼底流露出一丝复杂释然之色。
  “李老,我想跟您说件事!”刘东略作犹豫后,开口道。
  “什么事,你说吧?”
  “李老,您也看到了,现在我住的地方实在太小,也每个放东西的地方,这些珍贵的古玩就这么放在这里,实在是不安全,所以我想放到您老那里去,您看成吗?”当然这只是刘东的托词,关键是李老密室里那近四千件真品古玩把他给馋坏了,今天下午只是匆匆看了一遍,连李老收藏的二十分之一都没有看到。所以,刘东想继续去看。
  另外,经常接触这些真品古玩,也有利于他鉴定水平的提高。真东西见多了,自然能够轻易分辨出赝品。
  “哈哈!”
  看着刘东眼巴巴看着他的样子,李老笑着点头说道:“好,我答应了!正好我那藏宝库里还有好几个架子没放什么东西,就留给你吧!”
  “太好了,谢谢李老!”
  “嗯!”点了点头后,老爷子接着道:“小东啊,知道今天下午我为什么找你,还带你去我的藏宝库吗?”
第272章
来到京城
  ……
  听完李老的话,刘东愣了一下后,也猜到了老爷子的目的,毕竟之前这件事,龙叔在走之前,曾经跟他提过。
  “您老是想回京城定居?”刘东试探问道。
  “不错,我跟你奶奶僵持了几十年了,现在也应该有个了结了!而且老龙一走,我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再呆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顿了一下后,“不过京城你李奶奶不喜欢我鼓捣这些古玩,所以我们李家三代积累的古玩我也不准备带回去,就留在泉城好了。”
  “而且,我走之后,我想让你带我照顾这些古玩!你能答应吗?”
  听完老爷子的话,刘东连忙道:“李老,这样的事,我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李哥不是挺喜欢古玩吗?您怎么不让他继承李家的这些珍藏!”
  “云聪?他不行!”说着,老爷子摆了摆手。
  “云聪干什么事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且他心性浮躁,不适合学古玩鉴定。”顿了一下后,李老继续道,“哎,就是因为我嗜好摆弄古玩,在文革的时候差点惹出大祸,所以整个李家二代,三代都不喜欢这个行当。”
  说完后,李老神色无奈的摇了摇头。
  听到这里,刘东也不好说什么。
  知道看着李老的脸色恢复之后,才继续问道:“那您老就没想过把它们捐给博物馆?”
  “博物馆?我看还是算了吧。每年故宫博物馆里因为缺乏修缮经费而损坏的文物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博物馆更过分,博物馆工作人员居然内外勾结,公然倒卖文物。我李家三代花费心血收集起来的文物不能够毁在这些蛀虫手里!”李老声色俱厉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11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