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校对)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175

  不过相比古代的战矛,苏鲁锭特殊的是矛身底座的銎部形成一个圆盘,盘沿一周有81个穿孔。
  这些穿孔用来绑扎着马鬃作为垂缨,然后固定在松柏杆上冲天而立于石头龟座之上,显示着神圣的威严之势。
  不过,此刻刘东眼前所见的苏鲁锭只有上半部分,也就是三根锋利的矛尖,以及底座的圆盘。圆盘周围的81个穿孔仍在,但垂缨却消失了。
  刘东并没有在盒子中发现马鬃腐朽的痕迹,显然是陪葬的时候,苏鲁锭就是刘东现在看到的这种形状。
  刘东小心的把这件对于蒙古人来说,重要性不次于“传国玉玺”和“禹王九鼎”之与汉人王朝地位的,代表神权和皇权化身的圣物,捧在手中细细打量起来。
  出乎刘东的意料,这件苏鲁锭的材质并不是他原本以为的黄金,而是一种刘东从未见过的材料。而这种材料的质地极为坚硬,不比今天的特种钢差。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苏鲁锭在传说中,可是成吉思汗手中的战矛,身为武器,坚硬而且锋利是必然的。
  但是到了后来,苏鲁锭武器的意义弱化,象征皇权和神权的地位变得突出起来。所以,它的表层被鎏了一层黄金,最终变成了刘东现在所见的这种状态。
  除了材质之外,刘东也看到了苏鲁锭底座上的一行文字。
  这种文字是蒙古最早的文字——“回鹘体蒙古字”!
  1204年蒙古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铁木真遂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则也直接来自回鹘文,故现在学术界也常称之为“回鹘式蒙文”。
  后来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后,才命令蒙元帝师,吐蕃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
  因为这种文字要配合元朝庞大的疆域,所以八思巴蒙古文,具备了蒙、汉、藏、回鹘、梵、波斯等十几种文字的特征。
  不过,不论是回鹘体蒙古字,还是八思巴蒙古字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蒙文是结合俄罗斯字母创立的基里尔蒙古字,在国内也称新蒙文。
  对于新蒙文,甚至是八思巴蒙古字,刘东都非常了解。但对于最早期的回鹘体蒙古字,因为过去了太长时间,再加上文献不多,应用的时间也短,所以刘东了解的并不多。
  捧着手中的苏鲁锭研究半天后,结合他所会的八思巴蒙古字连蒙带猜后,才推测这苏鲁锭底座上的文字大致内容应该是:长生天赐予阳光下最伟大的英雄,战无不胜的大蒙古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当然到底是不是如此,还需要请教那些真正研究回鹘体蒙古文的学者。但刘东相信,就算最后会有所出入,但也不会太大。
  因为时间不多,刘东简单欣赏了一下手中代表元朝蒙古皇权的“苏鲁锭”后,便收进了芥子空间,然后朝元昭宗尸身右脚的地方摸去,很快一尊被黄色龙纹丝绸包括的印章出现在刘东眼前。
  这是一件典型的汉族样式的蟠龙钮玉玺样式的印章。
  从底下阴刻的汉蒙两行文字辨认,这正是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身份印章!跟以前很多汉唐墓葬中,主人下葬后,会陪葬代表自己身份的印章的葬制相同。
  很显然,元朝皇帝从忽必烈以后,十几位皇帝都已经汉化了!
  除了代表皇权的“苏鲁锭”,以及代表身份的印章之外,尸身身边也陪葬着很多在当时看来并不重要,但在刘东眼中却件件无价的珍宝。
  像是挂在尸身腰间的顶级羊脂玉佩,一看就是元代宫廷皇家工匠的绝顶手艺,放到现在几乎已经是玉雕古玩中最顶级的存在了。
  还有死者手臂右侧陪葬的战刀,完全用古代稀少至极的沙罗铁,也就是陨铁铸造,锋利而又坚固。从上面阴刻的蒙文中明白,它是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随身佩刀。
  一件又一件的珍惜古玩被刘东从棺椁中简单收拾一下后,放进自己的芥子空间。
  等最后把穿在元昭宗身上的“织金锦”帝服和黄金面具,全都收进芥子空间后,看着静静躺在棺椁中的白骨,自语道:“既然拿走了你的东西,受了你的好处,我也帮你一把,让你免于打扰,静静的在这里沉睡吧!”
  话音一落,刘东跳下棺床,挥手间,原本被他收进芥子空间的棺木椁板“砰”的一声,重新落了下来,再次严丝合缝的封死了棺椁。
  然后用舍利元光,把整个棺床暂时收起,然后在棺床下面挖了一个足够容纳棺木的空间后,刘东把它重新放了进去。最后把棺床恢复原样后,除非有人拥有刘东一样的能力,否则再也没人找到,真正的墓主棺椁所在了!
  “咦,你们来的倒是挺快的!”
  刘东心中一动,停下了本来要去开旁边两座陪葬后妃棺椁的脚步。
  略作思索后,刘东直接用舍利元光,把两座后妃棺椁收进芥子空间,然后沿着原路退出了后室。
  当然,他并没有就此离开,刚才好奇主墓室中陪葬品,一路赶过来,中间八九个耳室还没有看呢。而且就算里面陪葬的东西,没有主墓室珍贵,但来一趟,也不能错过不是。
  “先让他们狗咬狗吧!”
  心中一动,刘东用舍利元光直接从旁边墓中石壁上“扣”下一块巨石,挡住通往后室的主墓道后,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
  有舍利元光的存在,他也不怕这些人找到自己。
  ……
  “轰隆……!”
  高大坚固,完全用花岗岩石铸造的墓门被巨力从外面推到了。
  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墓室地面上大片的灰尘被震动起来,让人有置身于滚滚沙尘中的错觉。
  “呸呸……!”
  伴随着雪白而又刺目的灯光,打破沉寂古墓中近千年的沉寂,几个人人影挥舞着胳膊,吐着口鼻中的泥沙,踏着倒塌的墓门走了进来。
  当先一个,正是刘东刚到巴彦和林的时候,所认识的饭馆老板。不过此刻他已经不是身穿长袍,头戴毡帽蒙古人打扮。而是,头顶矿灯,一身耐磨的黑色帆布装,腰间挂着绳索,背后背着略显破旧的牛皮双肩包,脚下高腰黑色皮靴。双手拿着一根钢钎,显然刚才暴力打开墓门的时候,这玩意帮了不少忙。
  而紧跟着他后面钻进来的,并不是刘东见过的那个“店小二”,而是一个四十多岁,脸型偏瘦,双目狭长,顾盼之间,神情中露出几分阴狠之色的金发白人。
  “希鲁斯先生,看来我们找到了?”
  看着宽大的墓道,以及漆黑的仿佛照不到底墓葬,“店老板”神情兴奋起来。
  “没错,张!看这墓葬的大小,就算不是成吉思汗的墓葬,也一定是元朝或者蒙古国时期一位皇帝的墓葬。里面的陪葬品足以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发上一大笔财!”
  “那我们还等什么?”站在希鲁斯身后一个高壮的黑人同样兴奋道。
  钱,可是好东西。所有人都需要。
  闻言,希鲁斯和张姓中年人相视一笑后,前者挥了挥手,“戈麦斯,看着点,别踩坏了我们的‘美元’!”
  “哈哈,当然!”
  放肆的笑了笑后,黑人把背后的微冲端到手中后,小心的朝墓道深处走去。
  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这位虽然看似鲁莽,但内心深处还是很谨慎的。
第1212章
探阴
  ……
  “老三,你也去吧,小心点!”
  “放心吧,大哥!”
  在张姓中年人挥手下,原本站在他身后,眼中精光四射的“店小二”,外号“老鼠”的年轻汉子轻巧的走到了前面。
  不过,他并没有如黑人壮汉那样直接大步流星的向前走,而是先从身后的牛皮背包中,拿出了一截钢棒!
  随后就见年轻汉子双手抓住钢棒两头一拉,很快就见原本只有40厘米左右的钢棒,变成了一条长度接近150厘米左右的精钢长棍。
  满意的颠了颠手中的细长钢棍后,年轻人脚尖点地,快步来到黑人壮汉身后,用手中钢棍在地面和周围墙壁上敲打起来。
  不懂的人看着他敲打的地方毫无规律,仿佛盲人摸象一般,毫无踪迹可寻。但真正懂的人却能够发现,年轻汉子手中钢棍每一个敲打的方位都是有讲究的,基本上都是在两侧墙壁和地面上,按照八卦当中坤宫死门所在的位置敲打。而且每前进80厘米,就要循环一次。
  这种方法在盗墓,尤其是中国式的盗墓中经常被应用。整个过程有一个不怎么吉利的名字——“探阴”!
  之所以叫这个鬼气森森的名字,也是自古以来的摸金校尉们,希望能借用这种手段提前发现墓葬中墓主设立的机关,别让自己真的死在墓里,成了鬼!
  而这种拥有“探阴”手段的人,也往往是盗墓团伙中地位仅次于“大爷”领头人,“二爷”阴阳先生之外,第三重要的人。
  “张,你们这是干什么?”
  跟在后面的希鲁斯看着年轻汉子的行为有些诧异道。
  “当然是避免墓主人设下的陷阱!”
  虽然这么说,但张姓中年人心里也不是太有自信。
  毕竟阴阳八卦、风水堪舆在中国流行,却不一定在蒙古也这样。要是这个墓葬的皇帝墓葬是元代皇帝那还罢了,毕竟元朝皇帝受汉文化影响,在民族风俗上已经改变了很多,但大蒙古国时期的皇帝或者说大汗就不一定了!
  “有用吗?”希鲁斯忍不住问道。
  虽然他喜欢中国的文物,但对于中国的文化却了解并不多。至于连很多中国人都一知半解的九宫八卦,阴阳堪舆就跟不清楚了。
  “当然有用,这些年要不是靠它,我们兄弟几个恐怕早就不知道死在墓里多少回了!”张姓中年人毫不迟疑道。
  闻言,了然的点了点头后,希鲁斯尽管心中仍然怀疑,但并没有再多说。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话一直是希鲁斯信奉的人生经典!
  “中国人就是懦弱,这么一根破棍子能够探出什么?”
  早就被年轻汉子戳戳点点,而又看不出丝毫用处的行为,弄得心中火大的黑人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而这也是他在地下黑暗中,排解紧张情绪的方式之一。
  “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1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