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四目道长(校对)第1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0/1926


“饕餮!”
徐君明自语道。
太乙真君一收法力,光芒收敛,饕餮的身影逐渐消散。
“正是饕餮,而且跟我们得到的那张饕餮之皮同源而生,显然来自同一头饕餮。不过比起那张皮,这饕餮内丹乃是其修炼亿万年的精华所在,珍贵千百倍。”
婆娑着手中干瘪的内丹,太乙真君满脸的爱惜。
有了这宝贝,他以后亿万年内,不需要再每日辛苦打坐炼气,只要不断感悟吞噬大道,修为就能够不断提升。
真真正正的大机缘!
“这东西是蔡京送来的宝物,你得了它,也欠下了此人的因果。日后保他一命吧。”
“哈哈,包在我身上。”
太乙真君拍着胸脯道。
有了这饕餮内丹,别说是保他一命,就是三命,他也愿意。
“本尊,无事的话,我先走了。”
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徐君明挥了挥手。
抓着内丹,太乙真君瞬间消失。
他已经迫不及待参悟这枚重宝了。
………………………………
第七百四十八章百年之后
……
车辚辚马骁骁,来往行人把足有二十丈宽的官道,填得满满当当。
一个骑在马上的紫脸大汉,看着周围繁华的情形,神色中看不出喜怒。在他左侧跟着一个身穿青袍,头戴四方帽,气质儒雅的老者;而在其右侧则是一个身材高大,下颌留着长髯,神色肃穆,双目中透出威仪之气的半百老者。
三人骑在马上,随着赶路的商旅逶迤而来。
“进入朔方郡后,景色果然不同了。”青袍老者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仲平,那田中所种的就是黄粱米?”
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株高近一丈,穗子金黄,颗粒饱满圆润的高粱映入眼帘。
“正是此物。”
半百老者点了点头。
“仲平可尝过这黄粱米的味道?”
“尝过几次。”
“味道如何?”
“灵米自然不比凡俗之物,虽然对先天之上的修士作用不大,但对于还在筑基的修士而言,此物所含灵气中正温淑,杂质极少,是比黄芽丹更好的筑基之物。”
“…崇山书院门下弟子多用此物,故而即便是资质差,悟性不佳者,也可借助此物修行武道,进而成就先天。”
看着街道两侧,高大的树木间隔下,一望无际的高粱田,青袍老者皱眉道。
“如此一来,崇山门下弟子岂不是尽为先天?”
“崇山书院分为下院、中院、上院、总院四级,下院的毕业标准就是先天期。中院是金丹境,上院为元婴境,总院为元神境。”
“…以朔方郡为例,每一个县,都有一个下院;一个府则有一个中院;一个郡则有一个上院。朔方郡有三十二个府,四百九十七个县。”
“…朔方郡自崇山书院北拒辽国,西挡西夏后,人丁恢复较快,如今已有三百亿人丁,其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崇山书院培养的弟子。”
半百老者的话,让青袍老者和最前面的紫脸大汉尽皆变色。
先天武修在大宋是成为精锐士卒的标准,若是刚刚一切如他所说,朔方郡一郡之地的战争潜力就超过了大宋一道。
“主上,应当尽快在大宋各地推广种植黄粱米。”青袍老者肃然道。
“没用的。”
半百老者摇了摇头。
“自黄粱米出现,效用为天下所知后,天师道、神霄道等道门,甚至是臣,也曾暗中得来种子,尝试种植。但无论产量还是效用,皆不及崇山书院门下黄粱米,甚至连一半的效用都不到。”
“…而且灵气稀疏之地,都种不活此物。根本无法像朔方郡这样大面积推广。”
“这是为何?”紫脸大汉皱眉道。
“米种不行。”半百老者肯定道,“崇山书院弟子种植的米种,都是从上院分发下来,其中蕴含少许造化灵气,自然长得好,效用大。但这造化灵气,种上一代后就会消失。故而我等得来的米种,才难以相比。”
“造化灵气?造化道?”
“传闻崇山书院上院中有造化道功诀传授,但能进入上院学习者数量太少,而且多是崇山内门弟子,封锁严密,故而臣也不知其中虚实。”半百老者点头后道。
“未曾想崇山书院成立不过百年,就已经打下了如此雄厚的根基。崇山真君徐君明果然是一代雄才。”青袍老者叹道。
半百老者认同的点了点头。
百年前,崇山真君徐君明遣门下弟子虬髯剑圣燕赤霞,带着辽国南部七州的地图进献给朝廷的时候,天下震动,大宋威望达到顶峰。
徽宗陛下更是凭借开疆拓土之功,成了仅次于太祖的明君。
为了嘉奖崇山书院的功勋,曾经的辽国七州,现在的北地三道,四十九郡,三分之一成了崇山书院的封地。
但实际上,剩下的郡跟朔方郡一样,明面上是朝廷之地,实际上早就成了崇山书院的跑马场。
只是因为蔡京一党在朝中遮掩,才不至于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主上,崇山书院乃是我大宋国祚最大的威胁,而且还要甚于金、辽,需早做防范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声道。
紫脸大汉点了点头。
金、辽都是妖族,天然就没有统治人族的基础。
而且他们把人族视作人彘的历史,也让中原势力视他们为死敌。
崇山书院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人族势力。上有金仙祖师坐镇,下有亿万弟子夯实根基。
再加上一套完整的制度,已经具备了扩张,而后统治天下的基础。
说话间,前方出现了一座大城。
比起大宋境内的县城,这城市不仅没有城墙,而且占地面积也更大,沿路看去,随处可见八九丈高,六七层左右的恢弘建筑。
看挂在外面的招牌,有客栈,有酒肆,生活百业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唯独没有赌场和妓院。
宽阔的街道两侧人潮涌动,一派繁华。
“传闻在崇山书院封地中,超过百丈的高楼都有不少,只可惜他们用阵法隔绝内外,非崇山弟子不得入内,臣也无缘得见。”
紫脸大汉伸手一指。
“那是何物?”
半百老者转脸一看,一件没有车轮,而且前后呈流线型的马车映入眼帘。
此刻真有众多人流,从中走出来。
“那是‘飞车’,内蕴空间,可以承载数百人,以法力驱动,日行千里,崇山书院独有的法器。”
“崇山书院名为道门,却跟中原道家截然不同。”青袍老者诧异道。
“相国所言正是,崇山书院在臣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道家宗门,反而更像是汇集百家学派的大杂烩,不仅传授修炼之道,还传授畜养耕种之术,商贾经营之道,沙场征战之策等等。”
“…而且尤善于机关之术。木牛流马,飞车,飞舟在内的各种造物应用极广。”半百老者道。
“此地可有崇山书院下院?”紫脸大汉道。
“有。就在城东。”
“带我去看看。”
半百老者点头后引着一行人来到城东,比起商贾如云,繁华无比的主街,城东则人流稀疏,极为幽静。
看周围布置,显然都是居住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0/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