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四目道长(校对)第1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926


在两个金甲侍卫的带领下,除了通明殿,看到了高卧重重云朵之上,宽达千丈,高数百丈,恢弘壮阔,祥云缭绕,威严无比的凌霄宝殿。
虽然之前隐匿在天庭的时候,已经看了不下百次,但都不如自己亲自走在御道之上,直视这座天界中枢时,那么直观而深刻。
拾阶而上,跨过巨大的门栏。
四根巨大的蟠龙金柱映入眼帘。
在金柱两侧是顶盔掼甲的天将,以及高冠博带的仙官。
顺着中间的丹陛,正中央可以看到,笼罩在一片仙光霞气中,身穿九龙袍,头戴平天冠,气度威严的天帝。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
又名‘玉皇大帝’。
“没想到他也在。”
看到站在左手第一位,身穿八卦杏黄道袍,头扎道髻,下颌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
徐君明心中暗暗惊讶。
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心绪,迈开大步,在无数审视、疑惑的眼神中,来到丹陛之下,躬身施礼。
“下界散人‘崇山真君’徐君明,参见大天尊,玉皇高上帝。”
“真君不必多礼,快平身。”
“谢陛下。”
“前日,朕观真君与下界白虎一族老祖白英斗法,平分秋色,令朕敬佩。太乙金仙斗大罗天仙,更是让朕惊讶于真君的胆魄和法力。”
“故而才令太白金星下界,抚慰一二,并招真君上界,不使能人贤士遗落于荒野。”
“徐君明微末本领,得陛下如此赏识,铭感五内,唯有忠于王事,勤勤恳恳,以报陛下礼遇。”
虽然不知此话真假,但当着这么多人,公开效忠,确实让玉帝心中高兴。
刚要开口,冷不防托塔天王李靖抢在了前面。
“真君既然感激陛下知遇之恩,何以用分身朝见?依我看,分明是藐视天威,当处以重惩。”
徐君明负手而立,正眼都没看他。
既然铁心投靠玉帝,当然要跟李靖划清界限。
被当众藐视的李靖怒火中烧。
“你…!”
“好了。”
玉帝打断了他的话。
“徐真君跟白虎老祖斗法,虽平局,但肯定受创不轻,本尊闭关,遣分身来此,也是情有可原,天王不必吹毛求疵。”
“陛下…!”
“御封下界大能,崇山真君徐君明为‘降龙伏虎大天王’,正一品,掌管八十万天河水军,凡天河周围三亿里,具为其管辖。”
“多谢陛下。臣必夙兴夜寐,勤于王事。只有一事还请陛下恩准。”
“爱卿请说。”
“天河广大,浩浩百万亿里,八十万天河水军想要掌控如此幅员辽阔之地,实在困难。故此,臣请陛下恩准,天河水军扩军三百万,方能掌握如此广阔之地。”
“陛下不可,天河在天界深处,只有几个宵小之辈偷盗水汽,并无大敌。八十万水军已经足够,再多实属浪费。”
李靖仍然第一个跳了出来。
不过这次不只是他,四大元帅也紧随其后。
道教众将看了看王灵官,后者犹豫了一下,看向老君。
看他老人家双目微闭,仿佛睡着似的样子,犹豫了一下王灵官迈步而出。
崇山书院再怎么说也是道家门派,徐君明也是道家一份子。
虽然明确投向了玉帝,但谁知道背后如何?
第八百五十九章三圣四王,三十六将
……
“起奏陛下,臣以为徐天王所奏在情在理,八十万天河水军,确实不足以管理天河。”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王灵官可是道家天将魁首,虽然威望不如李靖,但实力高深,并发出众。
其麾下天兵,更是天庭精锐。
他一开口,道家其余天将,纷纷支持。
很快天庭就分成了两派,佛门反对,道门支持。
但恰巧道门的支持,反而让玉帝变得疑虑起来。
会不会自己拉拢徐君明,加强了他的实力,反而提升了道门的力量?
但如果对方真心靠向自己,自己却拒绝了他扩军的提议,岂不是让自己少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棋子?
犯了多疑毛病的玉帝左右摇摆,沉吟片刻后。
“天河深处天界深处,不闻战鼓之声,确实不需要太多兵卒。但天河广大,八十万天兵也确实少了些。”
“这样吧,三百万削减为两百万。所需兵丁由天兵殿划拨,兵器铠甲由军械司置办。”
虽然三百万削减为两百万,但算上原来的八十万,数量也不少了。
磨炼一番,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多谢陛下,臣遵旨。”
徐君明恭声道。
托塔天王李靖明白,有王灵官支持,玉帝首肯,他就算在不愿意也改变不了结局。
正事说完,玉帝刚准备宣布散朝。
一直闭目无声的老君突然睁开双目,两道犀利的眼神,直射徐君明。
“徐道友,精通天机术数?”
“小有成就。”徐君明道。
“怪不得我始终推算不出你的过往,看来果然是你自己遮掩了天机。”
徐君明点了点头。
他以伴生青铜镜,遮蔽了天机。
这宝贝的玄妙,比他手里的青铜断剑还要玄妙百倍。甚至还在乾坤洞天所见太极图和乾坤鼎之上。
可见其强大。
太上老君毕竟不是太清道人,更不是那位坐看风云,历经无量量劫的圣人之尊。
最后看了他一眼后,老君身影逐渐消失。
玉帝宣布散朝。
太白金星带着徐君明前往天河水军大营宣旨。
“李道友,可否为本官讲一下天河水军的大概情况?”
“天王客气,此等小事,李长庚自然知无不言。”
组织了一下言语后。
“天河水军,除了统帅,麾下共有三圣四王,三十六将。”
“天罡大圣、混元大圣、四目大圣,九天杀童大王、高刁北瓮神天王、长颅巨兽大天王、威剑神王,七位都是太乙境大能,统领天河七渎。三十六将为元阳金仙,掌管三十六湖。”
天界并不是只有一条天河,七渎是天界汇入天河的另外七条河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