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四目道长(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1926


九峰山崇山居后院。
徐君明坐在凉亭内,石桌上放着一个花篮,一根木杖,以及一块石印。
前两件得自那黄毛狐狸,后一件是周家家主周通的宝贝,一件八条灵禁的上品灵器。
三件灵器中以七宝花篮最为神妙。
通体以一根千年灵藤编织而成,花篮内蕴一个数千丈大小的空间,可以收拿镇压敌人。
花篮上的绿叶可以放出青木灵光,有祛毒疗伤的功效。
三朵花可以放出乾天烈火、月岚灵水和无边黄沙。
更妙的是,这株灵藤并未失去生机,它的根系就长在花篮内部空间。
只要不断以法力或灵气孕育,灵藤生长,七宝花篮的威力便能不断晋升。
拿起来把玩一番后叹了口气。
“这世界的底蕴果然不是华夏可比,一个小小的金丹都有两件灵器,一个攀附妖族的先天都有灵器傍身。”
摇了摇头,把花篮和木杖暂时放到一边,脑后闪过一道土黄色灵光,抓住石印后一绞。
僵持片刻,瞬间禁制崩碎,浑厚的土行灵气灌入戊土神光,让其威力瞬间提升了一截。
心中一动,赤金黄绿青蓝紫黑白,九道灵光从脑后浮现出来。
可以看出赤光、蓝光、绿光、黄光、金光和紫光最强,青光次之,黑白两色光华最弱。
这九绝神光,赤火神光、水绝神光、庚金神光、戊土神光、青木神光和雷霆神光,在上个世界的时候就攒够了渡劫的底蕴。
所以在徐君明恢复金丹修为后,就让他们一一度过了天劫,成为法宝。
巽风神光还差了一些。
纯阳神光和玄阴神光最弱。
体悟着九道神光,突然间徐君明飞身而起。
直上千丈,俯瞰着六百多里的九峰山洞天。
十一座庞然巨山,占据了九峰山洞天巨大部分天地。
除去最外围的镇魔山,每一座山峰都飞瀑流泉,苍翠欲滴。
看着自己精心构建的洞天,徐君明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片刻后,叹了口气。
“算了,法宝贵精而不贵多。”
心中一动。
脑后九绝神光冲天而起,转瞬间变换为一道千丈长,数百丈粗的庞然神光。
跨空而过数百里,神光轰然坠下。
顷刻间,九座大山拔地而起。
九座山分别作赤、金、黄、绿、青、蓝、紫、黑、白九色,除了青、黑、白二峰稍矮,只有三百丈外,其余七峰全部高达千丈。
九绝神光其实就是九座蕴含水火风雷的洞天,如今融合进九峰山。后者不提于吞了一剂大补药。
顷刻间,九峰山洞天风云激荡,迅速扩张起来。
七百里、八百里、九百里!
一盏茶的时间便达到了一千八百里。
最中间的第一峰高过万丈,占地近两百里,为九峰山之最。
第二山到第九山环绕第一山,也增长到了八千丈。
镇魔山、四海山增长到了六千丈,新增的九座山峰,也吸纳了九峰山金木水火土风雷阴阳九种力量增长到了六千丈。
九峰山洞天的强大,让内蕴的灵脉也增加了一倍多。
无穷的灵气转化而来,再加上凤凰卵从冥冥中得来的灵气,九峰山内的灵气浓郁了两倍。
各种灵药、灵植摇摆着枝叶,贪婪的吸食这骤然增加的灵气,长势越发快速。
看到这一幕,徐君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还不够。”
手中印诀变换,九峰山再起风云。
第二山、第三山、第四山和第五山缓缓分开,第六山、第七山、第八山和第九山向外退去。
渐渐的,前四座山分列四角,拱卫中间的第一山。
九绝神光所化的九座山峰,相互融合化为八座山峰,按照乾坤巽震、坎离艮兑的方位,形成第三环。
最后第六山、第七山、第八山、第九山、四海山和镇魔山逐渐缩小,又有六座小山峰重新长出来。
十二座山峰形成拱卫第一峰的第四环。
这样一来,九峰山地形大变。
除了最中间的第一山,仍旧高达万丈之外,第二环四座山峰变作八千八百丈。
第三环八座山峰化作六千六百丈。
第四环十二座山峰化作三千三百丈。
山峰落位后,徐君明开始布阵。
以第一山为阵眼,布下‘青木回天阵’。
以第二环四座山为阵眼,布下‘四象诛魔阵’。
以第三环八座山为阵眼,布下‘先天八卦阵’。
以最外围十二座山为阵眼,布下‘十二元辰大阵’。
阵与阵相互勾连,威力倍增。
“太始一元,万象无极,大阵成!”
双掌一合,无穷灵光绽放,肉眼可见,九峰山的气势直线上升,道道法则交织成网,弥合天地。
一股森然气度,弥漫开来。
正在第一山崇山居外面的夔牛看到这一幕,身体一颤,差点没跪倒。
高空中那森严的法网,威压实在太强了。
它只是看了一眼,就仿佛巨山压顶,生不起半点反抗的欲望。
“老爷越来越强了。”
大阵布成,体悟片刻,徐君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崭新的九峰山格局。
“再以数字称呼,就太不严谨了。”
简单考虑片刻,伸手一指,第一山半山腰‘轰隆隆’冒起一块巨大的石碑。
“以后你就叫‘太元峰’。”
再一指第二环四山,石碑升起。
“青龙峰、白虎峰、朱雀峰、玄武峰。”
第三环群山。
“乾阳峰、坤元峰、巽风峰、震雷峰、坎水峰、离火峰、艮土峰、木泽峰。”
第四环群山。
“子鼠峰、丑牛峰、寅虎峰、卯兔峰、辰龙峰、巳蛇峰、午马峰、未羊峰、申猴峰、酉鸡峰、戌狗峰、亥猪峰。”
“以后这处洞天不再以‘九峰山’称呼,改名为‘地皇山’吧。”
原本九峰山就就寄托了徐君明领悟的‘地皇道’,如今九峰山被他改的风格大变。
再以九峰山称呼,显然不合适了。
心中一动,身形瞬间消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