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507

  于克非真有意思,他不仅让金云飞带着泽谷镇城区规划图,还拿出一张罗桥镇城区规划区,也交给了金云飞。
  孔雀公司在工业区的另一边,金云飞沿着环区大道步行过去,用了十一二分钟。
  比起云飞公司,孔雀公司的建筑更洋气更高端,显得与众不同。
  蒋宗耀的办公室也很富丽堂皇。
  金云飞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蒋宗耀这个人,和他脑子里关于“投资”的知识。
  金云飞也直截了当,拿出于克非给他的两张图,并说明了来意。
  蒋宗耀看了看两张图,搁到一边,掏出一根雪茄烟,先冲金云飞示意,金云飞摇摇手,他便叼到自己嘴边,掏出打火机不急不徐地点上火。
  “云飞啊。投资方式多种多样,你我做鞋搞服装是做实业,是投资实体经济。你的兄弟搞娱乐业也是投资。咱们联手买地建综合购物中心,再租给别人,也是一个投资方式。买国债买股票也是掏资。拿钱去入伙参股也是投资。借钱给别人以赚取比银行利息高的利润也是投资……总而言之,你首先要确定,你主要以什么方式去投资,再确定投资什么行业。”
  金云飞只听不说,全神贯注。
  “关于我自己,我搞投资,是从长远考虑。我投资什么?我投资的是人,买你的商标专用权,与你合作综合购物中心项目,都是因为你这个人。不说其他,只说你我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看好综合购物中心这个项目。”
  金云飞微微点头,还是没有接话。
  “再说咱们的综合购物中心。其实,咱们是在投资两个板块,一是土地,二是地上建筑。土地是长期投资,每亩十六点五万元,可摊到五十年,每年才三千三百元。这个价格其实很便宜,每年每平方米才五元多,我敢说十年以后,至少会提升到每年每平方米五十元,甚至一百元多。至于地上建筑,则是短期投资,咱们每年都能赚到租金,是短期投资。”
  金云飞继续点头,继续不说话。
  “总的来说,以我个人的看法,在内地在目前,像综合购物中心这样的项目,是最好的最安全也是最稳定的投资。就我个人来说,我就准备继续进行这样的投资方式。”
  金云飞终于开口了,“老蒋,这种投资方式,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蒋宗耀先想了一会,然后说道:“说到注意的问题,那就复杂了。一,不要忘了主业,我做衣服你做鞋,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都要坚守。二,为坚守主业留足足够的资金,现金为王,永不能忘,这是一条基本底线。三,学点投资知识读点书,对你来说,知识不需要多,学有用的就行。还有,要多开开眼界。噢对了,两年半后,香港回归,我带你去香港考察考察。”
  “老蒋,我有一个疑问,我为什么知识不需要多,不是应该书读得越多越好吗?”
  “哈哈,不要误会啊。”蒋宗耀笑着说道:“一百个天生是读书的料,读出名堂的顶多只有几个,因为其他的都钻进书里出不来了。我蒋宗耀,马马虎虎算是读出来的一个。而你金云飞呢,天生是不用读书就能闯出名堂的人,书读得太多反而会束缚你。你读书能为你增添见识,增强力量,但读得太多,那肯定会成为你的包袱。”
  金云飞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蒋,谢谢你,请你继续赐教。”
  “四,投资有风险,入道需谨慎,投资时要有亏本的思想准备,要有随时割肉退出的准备,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准备。总之,要拿得起放得下,就是输得起。”
  “五,判断力,这非常非常的重要。就像咱们眼前的两张图,可投资的地方很多很多,哪些地方值得投资,哪些地方不值得投资,哪些地方未来的升值空间最大?等等。云飞,这一步几乎是投资过程中最关键的,要慎之又慎。”
  “六,你说做事就是做人,非常精辟。我说投资就是投人,与你的话异曲同工。想找我合作的人没有上千也有近百,我为什么单单选中你?就是这个道理,选择合适的合伙人,也是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七,跟六有关,选择合伙人越少越好。我为什么要求只与你一个人合作?因为你是合适的人。而内地现在的大多数有钱人,要么是暴发户,要么没有文化没有素质,很少有我看上的人。不赚钱要出问题,赚钱了问题更大。所以在现在这个阶段,合伙人越少越好,甚至可以单枪匹马去干。”
  “八,量力而行,绝不盲目。简单讲,就是多大的胃吃多少的饭。像你金云飞,如果有五千万,顶多拿出四千万去投资,那一千万你得留着,你得为你的鞋业公司留着。切记,千万别借银行的钱去投资,银行的钱是锦上添花用的。”
  “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综合购物中心就是你的一个篮子,你得继续找篮子,最好多找几个篮子。”
  “十,也是最后一点,当前的内地投资方向,就像咱们的综合购物中心。买块地,等着升值,搞点地上建筑,赚点租金,这是风险最小的投资项目。”
  金云飞点着头道:“老蒋,我有两个具体问题请教。”
  “云飞你问,我知无不言。”
第0201章
投资
投资
  “第一个问题,你认识我的邻居于克非,应该有点了解。你认为这个人如何?可不可以当合伙人?”
  “不行。”蒋宗耀的回答直截了当。
  “为什么?”金云飞追问道。
  “很简单,他年纪有点大。过了几年,他退下来,就是他的儿女接班,你能想像会有什么麻烦。”
  金云飞马上抓住了蒋宗耀的漏洞,毫不客气的说道:“老蒋,别忘了你也年过五十,与于克非肩挨着肩。按照你的观点,我也不该跟你合作吧。”
  “说得好。”蒋宗耀道:“但我退了,我还有我老婆苏玉茹,你还不了解我老婆,她比我优秀十倍。我想请问,于克非有我这样优秀的老婆吗?”
  金云飞笑了,蒋宗耀自己也笑了。
  “第二个问题,这两张图上,有哪些地方最值得投资?”
  “云飞你稍等。”
  蒋宗耀起身离开办公室,找来了一个放大镜。
  两张规划图都是缩印的,字体小,金云飞看得清,蒋宗耀既是近视又是老花眼,还真得借助放大镜。
  拿着放大镜看了一会,蒋宗耀拿出圆规和铅笔,在两张图上又划又画又写。
  “云飞,几个圆里的地块,相对的投资价值高。而这其中,商住两用最高,商用次高,住宅三高。至于工业用地,咱们不投实体经济,可以不去考虑。”
  金云飞也认真的看了看,他不得不佩服,姜是老的辣,老蒋不愧是个行家。
  “云飞啊,眼光要放远一点。在咱们温林县,你的老家衡丰镇,咱们现在住的泽谷镇,还有县城城关镇,都有投资价值。这个罗桥镇就更不用说了,咱们天州地区改为天州市后,罗桥镇改为天州市罗桥区,将无可争议地成为天州市的商业中心。也就是说,未来的罗桥区将会寸土寸金,只要你有钱,闭着眼睛投资都亏不了。”
  金云飞点着头问道:“那么,咱俩要不要继续合作?”
  “哈哈,这回我不跟你合作了。”
  “怎么,老蒋你几个意思?”
  蒋宗耀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因为我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你这一个篮子里。”
  “呵呵……”金云飞释然,收起两张规划图,道声谢,转身走。
  冲着金云飞的背影,蒋宗耀喊道:“老弟,留点钱,明后年我带你去省城投资去。”
  金云飞回家后,向老婆岳秀清“汇报”了蒋宗耀的“教导”。
  没想到,老婆比金云飞还热切,积极鼓励金云飞去搞投资。
  两口子还有分工,金云飞继续投资类似于综合购物中心的项目,岳秀清投资股票。
  金云飞对股票有成见,但不好反对,两口子经过协商,决定拿出五百万去买股票,岳秀清也答应只买不炒。
  另一方面,金云飞也把蒋宗耀说的告诉了于克非,一点都不保留。
  与此同时,金云飞也告诉了李腾云和谭炎灯。
  但金云飞坚守一个原则,可以交流,可以同行,但决不合作。
  这个春节及其前后,比以前更加忙碌,金云飞在泽谷镇和罗桥区来回跑,拿出几千万投资了不少项目。
  金云飞没忘了好朋友王九旦,他的大多数投资项目,王九旦都知道。
  王九旦也很厉害,金云飞投资,他也投资,不是合作,而是跟风。他的财力不如金云飞,金云飞买整幢商住楼,他买半幢,金云飞在罗桥区五金城买了六十个铺面,他也买了三十个。
  金云飞的小算盘打得响,王九旦是搞建筑工程的,有他在旁边,质量不是问题。
  这个冬天不太冷,但金云飞心里有点冷,扔出去这么多钱,他心里有一点点虚。
  春节前夕,二弟一家人来了,还要在大哥这里过年。
  添了个儿子,儿女双全,二弟高兴,大包小包的,买了很多礼物,人人有份。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很高兴,对张玉翠的态度至少转变了一百七十九度,因为母以子贵。
  除夕夜,吃大餐,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
  唯有金云飞不凑热闹,看完新闻联播和气象预报,他就溜出二楼大客厅,来到一楼办公室,审阅姑嫂两位副总交上来的秋鞋季经营报告,和岳父岳母交来的全年财务报表。
  不得安宁,金云飞坐下不久,二弟金云兴和小弟金云华就冒了出来。
  两个弟弟还拿着白酒和花生米猪头肉。
  五瓶白酒,把金云飞吓了一大跳。
  两个弟弟“报仇”来了。
  金云飞灵机一动,先发制人,脸刷地黑了起来。
  老招没用,二弟笑道:“大哥,你能不能换个招啊。今天是除夕,大家都在高兴,你的黑脸是装的。”
  “谁说我装了,谁说我装了。”金云飞道:“你们大姐回婆家过年,三弟在部队,二妹和大表妹在国外,大姑去省城大表弟家过年,三妹留在学校……咱们家已经四分五裂,不拿我这个大哥当大哥,我能高兴得起来吗?”
  四弟坏笑道:“不是理由,大哥,你这是没理找理,强词夺理。”
  “四弟,你来得正好。”金云飞道:“从你的成绩单看,你没有进步。你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你的学习还要抓紧。四弟,再过半年你就要参考高考,何去何从,你自己应该心里有数吧。”
  “嘿嘿,大哥,我能否采访你一下?”
  金云飞笑骂道:“臭小子,有话就说,别学我的口头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