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07

  金云飞怀里揣着一千三百元钱,船上岸后,他独自去胖子年糕店,找陈冬华的父亲陈小秋。
  陈小秋也是憨厚的人,他很热情,跑东跑西,但有一点不明白。
  大侄子,那片待售的房子中,木器社的房子是最差的,那是解放前的房子,为什么被你给偏偏相中了呢?
  金云飞笑道,陈叔,我告诉过你家冬华,他知道为什么。
  陈冬华说道,爸,他是鬼精一个,哪能干吃亏的事。他是看中木器社后面的空地,说将来能派大用场。
  木器社共有七间房子,三间二层楼四间平房,每间长十二点五米,宽三点五米。房子是木质结构,木器社解散时,二层楼的楼板和楼梯,还有门窗,都被那些员工拆掉拿回了家。
  可当陈家父子带着金云飞,把这七间房子看了个遍后,金云飞是越来越喜欢。房子前面临街,后面还有一个后院,面积差不多有三百平方米。
  从后院出去走十来米,就是金云飞常来摆摊的操场。
  再次看了房子,回到胖子年糕店,木器社的方主任来了。
  方主任带来了相关的书面材料,还有一份书面协议,一式三份。
  金云飞仔细的看了一遍,没有遗漏,便向方主任表示认可。方主任,我全部同意,包括房子的价格,现在我建议签字。
  方主任也说,好,小金,你爽快,我也爽快。
  双方在房屋买卖协议上签了名字,陈主任盖了木器社的公章和自己的私人印章,金云飞没有私章,便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协议的中间人是村委会,已经盖章签字,金云飞建议,让陈小秋陈冬华父子也当中间人,方主任欣然同意。
  于是陈家父子也签了字按了印。
  协议由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交给陈家父子保管。
  拿到了协议和其他材料及房契和土地证明,金云飞才拿出钱交给方主任,不管层数每间一百五十元,一共一千零五十元。
  方主任数好钱,收起来放进包里,再给金云飞开了收条,收条上同样签字盖章,中间人签字按印。
  一切手续都已办好,方主任起身告辞。
  金云飞送方主任,从年糕店侧门离开。
  门外是条弄堂,金云飞看看前后没人,从裤兜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五十元钱,塞到方主任手里。
  方主任推了几次,金云飞坚持要给,方主任这才收下。
  金云飞道声谢谢,还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方主任说,小兄弟,你会做人,我记住了。
  这个方主任也是可怜,四十多岁的人了,以前是作为退伍兵安排到木器社工作的,也算是一个铁饭碗,现在木器社解散,他只能回家种田。
  金云飞回头又谢陈小秋。陈冬华笑道,大飞,谢我老爸很简单,两瓶酒两条烟,就算搞定。
  陈小秋笑骂儿子,臭小子,哪有你这样的朋友。
  金云飞说道,陈叔,今天先口头表示感谢,等过了年,我再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
  小金,你别考虑我,你是冬华最好的朋友,我帮你是应该的嘛。
  金云飞问道,陈叔,你们村里人也帮了我,你看我是不是表示一下?
  陈小秋嗯了一声,说道,可以稍稍表示一下,不过现在不用,等你把房子修建好,你住进去以后再说吧。
  陈叔,听你的,过了年,少不了还要麻烦你啊。
  没关系,没关系,以后就算是一个村的人了,互相帮助,互相帮助嘛。
  这陈冬华看着墙上的挂钟,对金云飞说,都快九点了,王九蛋还没到,这家伙架子越来越大了。
  金云飞说,不急,我等他,人家现在好歹是包工头,手下十多个人呢。
  王九蛋名叫王九旦,是金云飞和陈冬华的初中同学,也是二人的死党,衡丰乡前王村人,祖上三代都是泥瓦匠,他子承父业,初中毕业也当了泥瓦匠,只是他比父辈厉害,搞了个小工程队,偶尔能把生意做到县城那边。
  这一年,王九旦一直在其他乡镇干活,很少回家,金云飞和陈冬华还没与他照过面。
  正说着,一个小个子男青年,穿着蓝色工作服和喇叭裤,一头长发,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正是金云飞和陈冬华口中的王九蛋。
  三死党见面,嘻笑怒骂,你打我闹,先狠狠的开心了一阵。
  陈冬华一个劲的挤兑王九旦,还拿金云飞做挡箭牌。
  九蛋,读书的时候,每回你受欺负,都是大飞帮你,这回你有报恩的机会了。
  王九旦拍着胸脯说道,没问题,没问题。大飞,还像那时候一样,你指那,我打那,绝无二话。
  金云飞笑了笑,领着王九旦和陈冬华,再次来到木器社。
  看了看房子,王九旦倒吸一口凉气。
  大飞,你买的不是房子,你这就是买了几个木架子么。
第0021章
贷款
  金云飞笑着说,九旦,要是小修小补,我也不会劳你的大驾。
  王九旦忙说,大飞,你言重了,咱兄弟仨人,谁跟谁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陈冬华说,这话敞亮,我爱听。
  王九旦问道,大飞,你说,你打算让我怎么干?
  金云飞说,一,你说的这个木架子不能改动,也就是从外面看,不能有任何变化。当然,屋顶的瓦片要加一些,要保证不能漏水。
  王九旦拿出一个小本子,一支圆珠笔,记下了金云飞的话。
  二,在里面砌砖墙,用水泥不用石灰,一层的还是一层,两层的还是两层,就着木架子再来一遍。
  王九旦一边记录,一边说:我知道,这活我干过。
  三,所有的门还是木门,所有的窗都换成玻璃窗,楼板用木材,用最便宜的木材,楼下的泥地改成石板地。
  王九旦说:好么,木匠石匠都派上用场了。
  四,我要你一个月内帮我完成。
  王九旦说:没问题,只要有钱有原料。
  金云飞说:关于钱和原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九旦,你先帮我算算,大概需要多少钱。
  大飞,你得先跟我讲讲,你如何安排房子的内部结构。
  想了想,金云飞说:楼下么,中间隔墙,我准备前面出租,后面自用。楼上呢,你得帮我整出八个小房间来。噢对了,你还得在后院帮我整一个厨房。
  王九旦听了,先不开口,而是前前后后的再转了一遍。
  大飞,我不赚你的钱,你也得花两千元才能搞定。
  金云飞怔了怔,半晌没有说话,两千元,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
  王九旦说:大飞,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一般情况,两千五也不够。
  陈冬华说:王九蛋,你别把大飞给吓坏了。
  金云飞思忖着说:我还真被吓着了。我原以为,千把元就够了呢。看来,我得找信用社开口喽。
  陈冬华说:大飞,我借你五百元。
  王九旦也说:大飞,我帮你垫五百元。
  都是好兄弟,但金云飞不领情。
  也不是金云飞不领情,而是他有长远考虑,虽说年纪不大,社会经验不足,但金云飞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朋友之间,如果掺杂经济因素,那是相当危险的。
  以前金云飞向陈冬华借过钱,那是五元十元的,借了就还,绝不拖欠,无伤大雅。
  现在要向陈冬华借五百元,五百元是大钱,陈冬华作不了主,得经他父亲点头,这是金云飞不愿意的根本原因。
  王九旦的钱更不能用,让他帮着修建房子,他不赚钱,已是最大的帮助,再让他垫钱,最好的朋友关系也会埋下隐患。
  金云飞决定,这两千元钱,要千方百计的向乡信用社贷款。
  过了春节的初一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也就是“拜岁”。
  以前都是父亲带着几个小家伙出行,父亲瘸了腿后,都是金云飞带着弟弟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