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507

  这个家庭会议收获不少。
  半个月后,第二期鞋业通讯如期发行,根据实际情况,第二期的发行量达到了六千五百册。与第一期相比,第二期就精美多了,特别是广告图片和插页照片,张张都很漂亮。
  第二期厚达五十一页,各领导各部门的贺词和名单就占了十二页,洋洋洒洒,多达五百人或单位。
  金云飞知道,从此,这本鞋业通讯已站稳了脚跟,只要用心栽培,鞋业通讯杂志将成为业内的引领者。
  至于请求订购的电话,几天之内就打进五六百个,鞋协和杂志社两部电话,几乎就没停过。
  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增印三千册,也被一销而空。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成果,把鞋业通讯杂志做大做强,金云飞建议召开鞋协理事会议,让大家献计献策。
  鞋协没有自己的会议室,需要开会时,就租用工业区服务中心的会议室。
  三十一个理事全体出席。会长于克非主持会议。
  首先是选举秘书长,于克非特别指出,副会长金云飞提议由陈春莲担任秘书长。
  结果是一致通过,因为谁都知道,以前金云飞与陈春莲关系紧张,现在金云飞不计前嫌,谁还会不同意。
  再说陈春莲确实有能力,也有时间,大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第二个议题,是讨论通过鞋协章程和规章制度及工作条例。
  这些大家早就看过,也基本上达成共识,拿到会议上,无非是走个程序。
  于克非道:“还有一个问题,金云飞副会长建议,把鞋协章程、规章制度和工作条例分期刊登在杂志上。请同意的举手。”
  也是一致通过。
  下一个议题,是行业自律公约,于克非宣读了全文。
  “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没有不同意见。
  于克非再问:“这个自律公约也将刊登在杂志上,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这个就更没人反对了。
  接着,于克非拿出了由金云飞起草的协会议事规则,主要是规定,每个月召开一次理事会议,或一天或半天。规则还有,每个理事都有权利提出议题,也有义务提出议题。
  经过热烈讨论,这个议事规则也得以通过。
  下一个议题是协会的财务问题,公布上届协会的财务支出,讨论新一届协会的财务制度。
  其中两条引人注目,一是除了招聘人员外,从会长到理事,所有人为协会工作,都是义务的,也就是没有报酬的。
  这一条够狠,义务为鞋协工作,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与上届截然不同,上届鞋协,凡理事都有工资,难怪开支很大,难怪要向会员们收钱。
  于克非道:“各位,我是很支持这一条的。”
  柳玉兰道:“我也非常支持,也愿意义务的为鞋协工作。”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陈春莲道:“这个规定,只说理事们义务为协会工作。我补充一点,干脆,凡会员为鞋协工作,都算义务,都不付任何报酬。”
  对陈春莲的补充建议,大家都表示同意。
  通过这个决定后,金云飞却提出了一个临时动议。
  “各位,我提一个临时动议。虽然为协会工作不领工资,但如果财务上有宽裕,年终可以发点补贴。特别是柳玉兰和陈春莲两位副会长,几乎天天在协会坐班,发点补贴是必须的。对其他理事和会员,凡为协会工作的,都要登记在案,年终时也该发点福利。”
  这个建议,除了柳玉兰和陈春莲,大家都表示了赞成。
  财务制度上另一条引人注目的内容,是鞋业通讯杂志社成立半个月以来的收支情况。
  大家很感兴趣,没想到办本杂志还能赚钱,于克非建议金云飞,把杂志社的经营原则和赚钱的诀窍讲一讲。
  金云飞道:“大家不要以为办杂志能赚大钱,但能以杂志养杂志,这一点我能保证做到。现在之所以一开始就赚了几十万,是因为我投机取巧的结果。前五期,纸厂免费提供纸张,印刷厂免费提供印刷,这就节省了大笔开支。前五期过后,他们只收成本价,咱们的成本就要增加了。”
  “还有,杂志赚钱的窍门就是拉广告,在广告上做文章。目前杂志上有十六个广告,每期收入能固定在七万元以上。这个收入,基本上能满足印刷费用和纸张费用及其他开支。下一步呢,我们会适当提高广告费,并在杂志中间再开辟八个广告位。所以请大家放心,这份杂志的经营,至少不需要协会出钱。”
  “杂志能赚钱,还有另外两个措施。一是不发稿酬,就是所有的文章一律免费,连邮票钱都是作者自己负责。二是杂志对外批发零售,除了一个会员一册是免费外,其他人索要杂志和会员多拿杂志,都要付钱,每本五元的价格也不会改变。”
第0240章
下水岸塞漏洞
  金云飞继续道:“还有一个情况,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到目前为止,订购咱们杂志的人和单位,已经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人,零售也能卖出七百多份。也就是说,加上会员人手一册,咱们的杂志每期至少需要印刷五千五百册。”
  “现在有三个问题,请各位理事讨论决定。一是杂志社编辑部人手不够,只有我与于子冬和谭炎灯三个,我希望大家推荐几个人来当编辑。要求也比较简单,业内人士,义务劳动,文化程度高中以上,自愿参与的。”
  “二是再招聘两名工作人员。现在咱们有小杨和小方两位,实在是忙不过来。再招聘两人后,四人共同工作,才能确保鞋协和杂志社的正常运营。”
  “三是杂志的稿件。从长远看,咱们最缺的就是稿件,只有数量上去了,才能保证质量。所以,我要求各位理事带头写稿,要保证每个月写一篇稿子。”
  经过讨论,金云飞的三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同意。
  尘埃落定,金云飞放心了。
  于子冬和谭炎灯,特别是于子冬,办杂志的劲头很足,三天两头待在杂志社,金云飞有心培养他,便慢慢的当起了甩手掌柜。
  到第四期杂志,金云飞已经完全交给了于子冬和谭炎灯。
  回过头来,已到秋鞋季的结束时分,云飞公司开始放假,来自外省的员工已陆续回家。
  同往年一样,不管远近,回家的车票由公司出钱,而且由公司负责买票。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云飞公司号召员工留在公司过年,并额外奖励两倍的回家车票钱。
  这是因为公司又接了一单外贸生意,一百万双单鞋,在春节后一个半月内完成。
  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又必须完成。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金云飞有两个措施,一个就是尽量留住员工,在春节后尽量提前开工。
  另一个措施是让邻居帮忙,他给于克非和谭炎灯各分了十万双,给二弟十万双,给林和平和杨青柳两个同学各五万双。
  贴牌生产,你情我愿,金云飞也不客气,每双扣除两元五,只给这些代工者留下每双三元五的利润。
  再进一步,金云飞决定也给另一个邻居李腾云十万双。
  可自从鞋协换届,李腾云没当上副会长,心里埋怨金云飞没有帮忙,已经好久没来云飞公司坐坐,连个电话也没打过。
  金云飞不想把关系搞僵,只好主动打电话给李腾云。
  “老李,难道你连钱也不想赚了吗?一个月,十万双,三十五万元啊。”
  “真的?你不会是拿我找开心吧。”
  “腊月寒冬,我犯得着找你姓李的开心吗?”
  “你等着,我马上过来。”
  听说有钱可赚,李腾云屁颠屁颠而来,只用了十二三分钟。
  看到李腾云气喘吁吁,金云飞笑骂道:“狗日的,有钱赚时,跑得比我家那几条狗都还要快。”
  “对,有钱赚,骂我是狗都行。”李腾云腆着脸道。
  “那就请提前做好准备。”金云飞道:“一个月十万双,每天三千三百双,对你来说也不容易。老李,我会在春节后把整套鞋样和刀模给你,鞋底由我或苏宁海供应,原料也从我这里拿,你可以直接生产。你要做的,是春节后开工时,员工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到位。做得到做不到,你现在给句话。”
  “放心,我一定做到,生意上我不会开玩笑。”
  “呵呵……不生气了?”
  “哼。”李腾云气道:“这次鞋协换届,你没支持我,我生气,我失望。”
  金云飞笑着说道:“老李,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我不反对你,但我并没说过我要支持你。”
  李腾云一愣,想了想,还真是这样的,不反对和支持可差得老远了。
  “老李,选会长选副会长,我确实没支持你。但天地良心,选你当理事,我是支持你了的。”
  “云飞,既然如此,我向你道歉,向你表示感谢。”
  对于金云飞的这个决定,有两个人反对。
  一个是大妹金晓玲。
  别看大妹性格温和,也不爱串门,人缘却颇好,公司里的不少女人,与她都姐妹相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