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507

  没想到蒋宗耀的办事效率这么高,金于二人埋头细看起来。
  还有三份书面资料,分别应对三地。
  看完,金云飞说好。
  于克非本想说些什么,见金云飞只说一个好字,他也就跟着说了一个好。
  蒋宗耀道:“你们俩什么意思,说点具体看法嘛。”
  金云飞坚决不说。
  于克非道:“老蒋,我们不管事,我们不能干扰你的工作。”
  蒋宗耀伸手指了指金于二人,叹道:“讲究,你们也太讲究了。”
  金于二人还是只笑不说。
  “好,你俩不说,我说总行吧。”蒋宗耀道:“这三块地上的房子造好后,大约有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以每户八十平方计算,可供四千户入住。土地价格约每平方五百元,建筑成本约每平方六百元,加上其他开支,总成本每平方一千两百元。我的计划是,销售价定在每平方两千元,咱们的毛利是每平方八百元,再刨去其他开支,净利应该在每平方六百五十元以上。”
  “咱们的注册资金是两千万,实有资金也是两千万,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有三,一是向银行抵押贷款,我已联系好了银行。二是施工单位带资入场,我也与王九旦说好,他将至少垫资五百万。三是实行预售制度,就是房子建到一定程度时,咱们可以提前出售房子,这样就能缓解资金困难。”
  “这是咱们的起步项目,我跟王九旦说好,工期越短越好,一年内必须竣工,最好是十个月内可以入住。对你们两个,我也有要求,你们可以不说话,可以袖手旁观。但当房子预售开始,需要大力宣传推广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站出来。必要的时候,你们要带头买房,和动员亲朋好友买房。”
  蒋宗耀最后说的要求,金云飞和于克非分别做了积极的表态。
  离开九旦大厦回家,于克非坐金云飞的车。
  “云飞,你的意思是,咱们是不管事的董事,不应该说话?”
  “对,隔行如隔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可是,是老蒋在问咱们,他不问,咱们不说,他问了,咱们为啥不能说呢?”
  金云飞笑道:“老于啊,老蒋搞的是海外那一套,他问咱们,是尊重咱们。”
  “咦,照你这么一说,咱们两个董事就是摆设了?”
  “不。”金云飞道:“在正式的董事会议上,咱们可以说,说什么都行。但就刚才的场面,咱就不应该说。”
  “噢,你说得好像蛮有道理。”
  金云飞道:“再说了,房地产你懂吗?我懂吗?咱们什么都不懂。既然什么都不懂,那要是说了,那就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
  “有道理,有道理。”于克非道:“云飞,幸亏你在旁边,我刚才差点犯错误了。”
  “呵呵……”金云飞笑道:“这不是错误,这是因为你还不了解老蒋这个人。以后呢,咱们有话,可以让咱们家的人去传达。我岳父代表我,你小儿媳代表你,他们有发言权啊。再不行,咱们可以跟王九旦说,让王九旦再去跟老蒋说。”
  “唉,老不如小,我不如你。云飞,受教了。”
  “呵呵,老于,咱俩还是回去操心老本行吧。”
  于克非也笑道:“还老本行?我家也正向你家学,要我交班。再过几年,恐怕老本行也没得干喽。”
  “老家伙,都奔六十的人了,你就乖乖的服老吧。”
  于克非笑笑,问道:“云飞,你对凉鞋季有什么看法?对下半年的秋鞋季又有什么想法?”
  “说不好,不好说。”金云飞思忖着道:“上半年也就这个样子了,我准备提前结束,至少提前半个月。至于下半年的秋鞋季,我更吃不准了。”
  “哎,听说曹顶贵要过来,你到时候向他请教请教。”
  “肯定的,我正等着他来呢。”
  曹顶贵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五十几岁的人了,下面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个个成才,都能独挡一面,他已用不着太多的操劳。
  早在去年上半年,顶阳鞋业公司已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曹顶贵老两口只留下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卸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只保留了名誉董事长的头衔。
  但曹顶贵已是公众人物,在各级鞋业协会都有职务,特别是全国鞋业协会副会长一职,让他不得不经常出远门。
  这一次,曹顶贵是去上海参加全国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他大名鼎鼎,不能缺席。
  提前几天出发,到金云飞这里坐坐,是曹顶贵喜欢干的事。
  曹顶贵不是一个人出行,还有金云飞的另两个朋友,鞋料供应商伍成杰和制鞋设备供应商乔宏胜。
第0259章
一点零时代
  乔宏胜现在的生意做得很大,不仅自产设备,还是海外七家鞋机生产公司的内地代理商,销售网遍及国内各大鞋类生产重镇。
  伍成杰就更不用说了,海外的鞋料,他代理经销着十多家,年销售额近两个亿。
  伍成杰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第一家民营的制鞋研究所所长,金云飞的每年五十万元的技术合同,就是跟他签的。
  三个老板,两辆轿车,四个司机,还加鞋研所的一个研究员。
  曹顶贵还是老习惯,先到云飞公司,让随从们参观云飞公司,自己和伍乔二人进金云飞的办公室。
  寒暄一会,金云飞带三人上楼,得意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花房。
  结果是引来曹伍乔仨人的嘲笑,尤其是乔宏胜,他父亲对花有研究,他耳闻目睹,从专业的角度,给金云飞的花房下了不伦不类的评语。
  金云飞大为泄气,瘫在椅子上埋怨道:“伤自尊了,伤自尊了。今晚的这顿接风宴,你们自己买单吧。”
  “我买单,我买单。”
  邻居于克非闻讯而来。
  这几年,于克非跟着金云飞,也做伍成杰和乔宏胜的生意,大家早已成了熟人。
  曹顶贵笑问于克非,“老于你说说,他这个花房,到底是什么玩艺儿。”
  于克非笑道:“我不懂花,但只知道一点,他这里的花,大部分都是从我家还有孔雀公司的蒋总那里顺来的。”
  曹伍乔三人哈哈大笑。
  曹顶贵笑道:“大家知道了吧,云飞的成功之道,就是脸皮不要太厚。”
  伍成杰笑道:“不错,当他大言不惭的时候,他的脸皮是最厚的。”
  乔宏胜笑道:“云飞,你的这个花房,可用一句俗话评论,狗长猗角闹洋事。”
  “不对,不对啊。”金云飞自言自语道:“老蒋两口子,对我的花房的评价,好像还是不低的嘛。”
  于克非哈哈笑道:“人家那是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
  提到蒋宗耀,曹顶贵道:“云飞,我跟蒋总是神交已久,可否带我们几个去拜访拜访?”
  金云飞道:“老蒋也早想认识你们三位。你们是客,我打电话,保证他会主动而来。”
  果然,金云飞打了电话二十多分钟后,蒋宗耀匆匆赶到。
  于克非负责给双方介绍,双方互递名片,说些客气话,又花了好几分钟。
  终于坐下,曹顶贵开门见山道:“蒋总,你对我们制鞋行业有什么看法和判断?”
  蒋宗耀沉吟了一下,眼前的都是行家,他隔行如隔山,还真不能随便开口。
  “曹总,伍总,乔总,因为你们制鞋行业门槛太低,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也不是太高,所以鞋业市场容易饱和。云飞说得对,三年前就饱和了。饱和后就进入竞争阶段,现在呢,已进入竞争的无序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利润率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大批量的倒闭。”
  于克非接着说道:“老蒋说得对,天州鞋协有三个数据。一是倒闭率高达百分之十七点三。二是利润率下降百分之四十二点七。三是现存企业的亏损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点五,特别是个体户,今年的凉鞋季应该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伍成杰点头道:“这三个数据,跟我们那边差不多。”
  蒋宗耀道:“但是,现在的这种无序竞争状态,对你们几位反而更有好处。因为你们是大户,做大做强,又大又强,就能屹立不倒。当然,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你们的制鞋行业,已经进入了一点零时代。”
  乔宏胜问:“蒋总,什么叫一点零时代?”
  “这是一种不专业但又很实际的说法。就是一个行业,它的利润率逐渐稳定在百分之十左右,没有暴利,比较稳定,但一不小心就会亏损。”
  伍成杰问:“蒋总,那一个具体的企业,又该如何屹立不倒呢?”
  “一方面就是做大做强。伍总,你有个鞋技研究所,你应该知道技术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说制鞋业技术含量低,是相对于其他行业说的,其实,要想把鞋企做大做强,技术和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向金云飞金总学。”
  金云飞笑道:“老蒋,不要把我当靶子啊。”
  “云飞,我是把你当成一只麻雀进行解剖。”蒋宗耀道:“云飞,你用了一个三妹,用了她的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上半年至少能省一百万元,你不否认吧?”
  金云飞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你们有固定的思维,发展到现在就是保守,需要有人来打破。就像云飞的三妹,她敢想敢做,没有束缚,正适合现在这种状况。云飞,我反正很看好你家三妹,照她那套搞下去,你只管掌舵,你的云飞公司肯定还能繁荣十年。”
  曹顶贵道:“蒋总,我去年就搞了股份制,我也正退下来,可我的公司起色不大啊。不瞒各位,上半年到目前为止,利润还没到三百万呢。”
  蒋宗耀道:“曹总,我估计你改得不彻底,或者是在假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