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507

  这个利润,除了不包含次品和浪费,基本上是纯利润,至于利润率,放在二三年前,并不算高,但搁在不景气的现在,就有些偏高了。
  行有行规,业有业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温林鞋基本上形成了五个档次。
  最高的一档,当然以金云飞的公司为代表,全市不到五家,产品质量好价格高。
  二档以于克非的九鼎公司为代表,大约有十几家,同样的鞋,价格要比一档的低一元左右。
  三档的鞋企较多,也算是上规模企业,像金云飞另外两个邻居,李腾云和谭炎灯,还有二弟金云兴和那几个朋友,都属于这一档。他们的规模在一百人以上,同样的鞋,他们的定价,要比金云飞的鞋低一元五到两元五。
  第四档,是那些几十人的小鞋厂,全市约有两百五十家。这些小厂规模不大,但生存能力强大,做的都是手工鞋。他们以仿制大厂的鞋样,然后以低价销售的方式为主,价格要比金云飞的鞋低三元以上,甚至会达到四元。
  第五档,就是大量的个体户,全市至少在一千五百家以上。说白了,个体户就是家庭作坊,一个家一间房,再雇一二十人,就是一个鞋厂。个体户与规模企业相比,税费低,也没像样的设备,员工工资也低,也有自己的利润空间。
  个体户的鞋样来源,也以仿制大厂的鞋样为主,但要规规矩矩的仿制,是没有利润的。他们主要是偷工减料,以次料代替好料,有的还用减码法,就是缩小鞋的码数,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所以一直以来,温林鞋的名声并不太好,“礼拜鞋”这个名称,就是最典型的评价,意思是温林鞋顶多只能穿一个星期。
  金云飞道:“我认为,秀清定的价格高了。不,是太高了。”
  大妹问:“大哥,那你的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童鞋每双九元五,女鞋每双十三元,男鞋每双十六元。”
  大家听得目瞪口呆。
  金云飞的定价,把男女童三式鞋的利润,分别降到了三元、两元五和两元。
  这太不合常规了。
  作为温林市制鞋行业的龙头老大,最大的优势就是高价,云飞公司的鞋卖出高价,下面的企业和个体户才能有生存空间。名牌鞋的利润只有二三元,你让低档企业还怎么仿制,即使自设鞋样,你又让他们如何定价?
  与去年相比,金云飞给出的价格,平均下降了整整两元。
  可相而知,反对者众多,反对声强烈。
  唯有三妹,皱着眉头思忖着。
  金云飞笑问三妹,“怎么样?我的大招还行吧?”
  “大哥,我明白了。”三妹点着头道。
  “那你说说,我洗其恭听。”
  三妹道:“咱们一开始就压价销售,好处有三。一,不愁销路,咱们可以薄利多销。二,让所有仿制厂不敢仿制。三,赢得对同行的竞争,巩固龙头老大的地位。”
  “坏处呢?”
  “坏处也有三个。一,咱们的利润少了。二,千夫所指,被同行唾骂。三,以后市场好转,难以提价。”
  顿了顿,三妹又道:“但更重要的是,大哥此举,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市场不振的情况下企业的新生存方式,就是以低价赢得市场巩固市场。二是实现行业洗牌,因为咱们的低价销售策略,将压缩低档企业和个休户的生存空间。”
  金云飞道:“其实,咱们的利润率并不低。要知道,咱们所用的鞋料,百分之七十是出厂价,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如果把这个因素算进去,咱们三式鞋的利润,应该是两元五、三元二和三元八。”
  “我同意。”岳秀清第一个改变自己的想法。
  金云飞补充道:“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如果市场状况还是不行,明年还得继续降价策略。”
  市场行情,大家都知道,金云飞这是无奈之举,大家转变想法,支持了金云飞这个大招。
  最后,金云飞强调,这个大招要严格保密,保密到秋鞋试销开始。
  但有两个人,金云飞不敢隐瞒,一个是福建的曹顶贵,一个是隔壁的于克非。
  对于克非,不用马上告知,而对曹顶贵,就得马上告知。
  第二天上午,办公室,金云飞打通了曹顶贵的电话。
  “呵呵……老曹,我听说,我听说你终于把自己给搞退休了?”
第0305章
行业洗牌
  “云飞啊,你就笑话我吧。退体退休,差点退到阴沟里去喽。”
  金云飞问得有趣,曹顶贵的回答也很搞笑。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曹顶贵有三儿五女,都已成家立业,也个个都有出息。
  可是,一开始竟没有一个愿意接曹顶贵的班。
  曹顶贵为此焦头烂额,甚至气急败坏,宣称要关闭公司。
  经过大半年的僵局,最终接班的人,是已经当了公务员的四女儿。
  但四女儿提出的条件,也够让曹顶贵为难的。
  四女儿不仅要当公司总经理,还要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任公司董事长和法人代表。这个要求,别说其他儿女,就是曹顶贵自己也不愿意。
  曹顶贵的想法是学金云飞,让四女儿冲在一线,自己掌控全局。
  可毕竟情况不同,接金云飞班的是他妹妹,不可能讨要控股权,金云飞也随时能收回管理权。
  曹顶贵的四女儿是真正的接班,是一步到位,从此将一言九鼎。
  家里人都反对,这事就僵在那里,直拖到今年的凉鞋季。
  后来是曹顶贵采取主动,只留百分之七的股份,其他七个子女,每家百分之六,为此,曹顶贵自己出钱,补偿给其他子女各一笔钱。
  就这样,曹顶贵成了名誉董事长,兼总经理顾问,算是彻底的交了班。
  其实,曹顶贵心里是高兴的,六十二岁了,还能干多久。
  “老曹,恭喜啊,这是好事。不干活,能活一百岁啊。”
  “哈哈,谢谢你的吉言。云飞,我现在是学你,手头那点闲钱,也搞点投资,但也不去掺和。你还别说,轻松愉快啊。”
  “这就对了。老曹,什么时候和老嫂子过来,在我家住几天,我陪你钓鱼去。”
  钓鱼,象棋,看戏,是曹顶贵的三大爱好。
  “行,我记住你这句话了,别到时候又不兑现。你告诉我,最近又在搞什么投资。”
  金云飞说了自己入股六合地产公司的事。
  “云飞,你比我干得欢干得猛,我甘拜下风。”“
  老曹,听你的口气,评价不高嘛。”
  “哪里,我只是提醒你。一要守住本业,二要谨慎择主。”
  “提醒得好,老曹,谢谢你。不过请你放心,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都不会放弃制鞋行业。同时,我也有足够的资金准备,用于应付制鞋业的困境。至于投资,你是知道的,我看准了蒋宗耀这个人。到目前为止,我的投资都是绑在他的车上的。”
  “这就好,谨慎为上嘛。噢对了,你打电话是什么事?”
  金云飞一五一十,说了自己的大招,以及自己的分析和理由。
  听了金云飞的通报,电话那头的曹顶贵,半晌没有开口。
  “云飞,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哪个企业,敢像你这么做啊。”
  “我知道,我会被很多人骂。但是骂过之后,他们照样会跟着我做。”
  “这倒也是,市场规律,不可抗拒嘛。”
  “老曹,我这样做不对吗?”
  “你没错,你是换一种活法,你是带头让行业洗牌,甚至推倒重来。”
  “这正是我的初衷。”
  “那你找我是什么意思?让我跟进?为你呐喊助威?”
  “呵呵,不是跟进,更不是呐喊助威,而是并肩战斗。因为在制鞋行业,你是老大,你比我更有号召力。”
  “哈哈,你少来这一套。你小子,这也行那也行,就是拍马屁的水平不行,六十分都没有。”
  “说吧,干不干?老曹,我一家企业,肯定掀不起大浪,顶多是往水里扔一颗石子,溅起一点浪花而已。”
  “嗯,你一家肯定不行。”
  “老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啊。”
  “好,我这边我带头,召集几家大企业,一致采取降价策略。”
  “我这边,叫上于克非,再找几家有实力的同行,也一齐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