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07

  岳秀清摇着头说:绝对不会。他跟我说,因为结婚而高兴,所以才放纵一下。
  岳东平又问:秀文说他诡计多端,这是真的吗?
  岳秀清说:那是智慧,就比如结婚前一天的事,有个女人上门挑衅,他处理得就很有智慧……
  岳秀清把林彩莉骂街的事,和金云飞的应对过程,向父母和妹妹说了一遍。
  全家人都轻轻的笑起来。
  笑过之后,岳父岳母退出,小姨子却不肯离开。
  岳秀文问:姐,你到底看上他哪一点了?
  岳秀清反问:你不觉得他有很多很多优点吗?
  嗯,优点很多,人长得帅,高大威猛,性格也好。可他毕竟是农民,家里还那么穷。姐,将来你们的孩子也是农民哟。
  秀文,我用你姐夫的话回答你,凭我们两个人的智商,我们的孩子考上大学不成问题,所以我们的孩子照样可以跳出农门。
  嘻,这倒也是,这话也就是他敢说。
  秀文,你还不了解你姐夫,你了解的是十几岁的他。我觉得他有担当,责任心强,敢想、敢做、敢当。当他答应帮我演戏时,我就被他吸引住了。他还尽职尽责地把我送到家里,毫无怨言,我就觉得,这样的男人最适合做丈夫。
  姐,就是你被他给迷住了呗。
  妹子,你这样说也对。
  哼,要是事先征求我意见,我肯定不答应。
  为什么呀?姐,他是我高中同学,我以前都是直呼其名。现在倒好,我得叫他姐夫呢。
  突然,金云飞怪声怪气地叫道:小姨子,你叫了吗。快叫,快叫我姐夫。
  岳秀清和岳秀文都吓了一跳。
  岳秀清忙问:你没喝醉呀?
  金云飞坏笑着不说话。
  岳秀文笑着说:姐,你看到了吧。装醉,就是诡计多端的具体表现。
  金云飞解释说:我都敬了一圈酒,你那几个亲戚还不放过我,我不装不行啊。再说了,我答应过你姐,以后酒尽量少喝,喝也不能喝醉,我不能违反啊。
  岳秀文笑了:哟,还是模范丈夫呢。
  金云飞说:尽量做到,尽量做到。
  岳秀文说:金云飞,噢不,姐夫,你要对我姐好。如果对我姐不好,我爸妈饶不了你,我也饶不了你,我会发动咱们全班同学饶不了你。
  金云飞一本正经的举起右手说:请小姨子放心,我定对你姐好,她说一我不说二,她让我往东,我决不往西。
  正说笑间,金云飞突然嚷道:哎呀,差点忘了明天的大事了。
第0031章
百路千桥万家市
  原来,金云飞与于北洋约好,明天去黄延县罗桥镇,于北洋带他考察罗桥的小商品市场。
  这的确是件大事,金云飞要办鞋厂,不是小打小闹,他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金云飞想先回家,明天早上再从衡丰街出发去罗桥。
  岳秀清也要跟着回家,岳东平和季玉英两口子也不拦着,女婿有事业心他们支持,只好目送女儿女婿披星戴月的离开。
  回到家已是深夜十点半,只睡了四个小时多,金云飞就得起床,衡丰街离罗桥有三十几里路,去晚了看不到集市的盛况。
  可岳秀清也要跟着去。
  金云飞怕她累着,劝她说:秀清,几十里路,来回就是七八十里,你能骑车去吗?
  岳秀清哧哧一笑:你骑车,我坐车,能去不?
  金云飞拗不过,只好说:好吧,谁让我是有老婆的人呢。
  小两口正要出门,大妹金晓玲和二弟金云兴也冒出来,也说要去罗桥看看。
  罗桥是整个天州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谁都想去看看,现在有了自行车,倒还算方便来往。
  金云飞同意,和二弟各推一辆自行车出门。
  才凌晨三点多,天很黑,金云飞吩咐二弟说:老三,你带你姐走前面,咱们抄小路走,可以少走十里路。
  金云兴问:为什么我走前面?大哥,咱俩出门,一向都是你在前面的。
  金云飞说:我怕摔着你嫂子。
  金云兴叹了一口气:唉,有了老婆忘了弟弟妹妹,大哥,你真行啊。
  岳秀清和金晓玲窃笑不已。
  骑自行车走夜路,还是二三米宽的土路,真是一门技术活。
  金云飞有办法,在车前绑上手电筒,加上他车技好,所以才放心地带着岳秀清。
  兄弟二人披着夜色出发,一路蹬车,一路斗嘴,倒也不觉得累。
  罗桥镇是温黄平原的中心部分,背山面海,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河道纵横,水网密布。
  罗桥的文明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境内曾发掘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罗桥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凭借五代时开凿的南官河水运之便,逐渐成为商贸重镇,宋时便“商贾云集,车辆辐辏”,清代乾隆年间,更是成为浙东南沿海的著名商埠,“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有着“百路千桥万家市”的美誉。
  赶到罗桥时,天刚蒙蒙亮,四人在街边小摊吃了馒头稀饭,再找人打听一个叫“卖芝桥”的地方。
  金云飞与于北洋事先约好,八点钟在卖芝桥碰面。
  于北洋如约而至,一看金云飞还带着老婆和弟弟妹妹,便笑着说:好大的阵势,兄弟,你是来者不善啊。
  金云飞也笑着说:于哥,你说对了,这次我要带点东西回去。
  于北洋带路,一行人穿街过巷,来到了罗桥小商品市场。
  于北洋介绍说:兄弟,这是全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这里有一万多种小商品,凡是穿的用的包括鞋子,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金云飞问:这就是说,我卖给你的鞋,你也拿到这里来批发了?
  于北洋点着头说:对,这个市场上的所有小商品,都是像我这样的商贩收购过来,再放在这里转卖。我本人就在这里有三个摊位,当然,也有不少厂家,是自己把产品拿到这里来销售。而来这里采购小商品的商贩,来自本省和外省的都有,集市日多达上万人,平时每天也有几千人之多。
  一边走,一边聊,大家来到了专门卖鞋的地方。
  卖鞋的区域,足足有两百来个摊位,鞋类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金云飞一行来回转了两遍,回到原来的地方。
  于北洋问:兄弟,你有什么心得?
  金云飞说:不看不知道,市场太奇妙。一句话,谁的鞋都比我的布鞋高档。
  于北洋笑了:这么说来,我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金云飞先把两辆自行车存放在于北洋的鞋摊上,再蹲下来,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刷刷的写了起来。
  于北洋凑过来一看,赞道:好家伙,过目不忘啊。
  金云飞写罢,撕下来交给大妹,吩咐道:你和你嫂子一起,照着我写的鞋子,毎样买一双。人家不一定零售,所以你们用普通话说,装成外地人。
  金晓玲和岳秀清走后,金云飞又吩咐二弟金云兴:云兴,你鬼点子多,我给你一个任务。你去蹲摊,看看哪些鞋畅销,哪些鞋不畅销。注意,用心点啊。
  二弟应声而去。
  于北洋冲着金云飞竖起了大拇指:兄弟,你真有心。
  金云飞笑着问:于哥,还得麻烦你,带我去原料市场看看。
  于北洋点点头,起身就走。
  原料市场与小商品市场仅一街之隔,这里销售的包括了做鞋的原料。
  在鞋料市场转了转,金云飞跟着于北洋返回卖鞋的地方。
  金云飞蹲在地上琢磨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金云飞才起身伸着懒腰。
  兄弟,想明白了没?于北洋问道。
  想明白了,现在是春天,正是做夏季鞋的好时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