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07


第0033章
云飞鞋厂
  金云飞说:老婆,你没听懂我的意思。没有几个人能像你这样,一个捧着铁饭碗的人,敢于嫁给一个农民。那个刘西平当了五年的兵,那就是志愿兵,退伍后政府是要安排工作的,他等于有一个铁饭碗。
  岳秀清说:我懂了。你担心他反悔,更担心他父母反对,怕因此而伤害了大妹。
  金云飞点着头嗯了一声。
  老公,你想得周到。岳秀清小声说道。
  一声老公,让金云飞很受用,脸上也坏笑起来:老婆,咱不说了,还是办咱们的事吧。
  咱们,咱们什么事?
  嘿嘿,抓革命,促生产。
  呸,去你的,哎……
  第二天,岳秀清提前结束婚假上班去了。
  金云飞召集全家人开会,商量做鞋的事。
  说是开会,其实就是金云飞说了算,他早有计划,一旦定了,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金云飞决定,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及大姑,继续做布鞋,金家布鞋是立家之本,不能轻易放弃。
  金云飞自己,还有大妹和二弟,负责生产各类新鞋。
  这么一来,需要大量的人手,人多力量大么。
  金云飞想了个办法,专门从两个地方雇佣人手,以女工为主。
  一个地方就是金家村,男人出门打工,留守妇女不少,金云飞让母亲谢玉娟负责招募,一下子说好了三十几个人。
  这主要是待遇很好,每天干活十个小时,工资一元,中午还管饭,很多人抢着来。
  另一个地方就是衡丰街本地,衡丰街又叫衡丰街村,村民大多都是农民,有不少妇女特别是女孩闲在家里,招聘牌子一挂出来,就有几十人前来报名。
  金云飞还发现一个环节很重要,就是通讯问题,他很想装一台电话,无奈初装费太贵,需要一两千元。
  办法总比困难多,对门的杂货店有电话,而且对外服务,相当于公用电话,跟杂货店的老张做了一番“谈判”,约定每月给他五元,有电话找时负责喊人,电话费另算。
  这样一来,金云飞就堂而皇之地印了名片,名片上有了电话号码,名片才成为名片。
  七间临街的门面房,有五间租了出去,两间租给别人开五金店,两间租给别人开服装店,还有一间租给别人开小卖部,每间每月租金十二元,算是家里的一份固定收入。
  鞋厂要有厂名,金云飞很是慎重,想了好几天都没想出一个好名字。
  还是爷爷随口一句话,启发了金云飞,爷爷说不用东想西想,云飞二字挺好,就叫衡丰云飞鞋厂。
  厂名定了,接着就是去城东工商所注册。岳父岳东平有个老同学,正是城东工商所的负责人,有岳父大人帮忙,不仅顺利地注册成功,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岳父懂政策,也有些门路,又亲自出马去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手续也顺利拿下。
  正值春耕时节,家里的五亩多水田不能抛荒,金云飞拿出一百元钱交给父亲,让父亲回金家村,雇人把早稻种好。
  金云飞自己积极准备凉鞋的生产。
  当时的凉鞋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以鞋底作为区别,一类是橡塑底,需要胶水粘接,另一类是塑料底,鞋帮和鞋底的粘接不需要胶水,而是用线手工连接。
  金云飞有自知之明,当然选择生产后一类凉鞋,因为前一类凉鞋,不仅用到他从未接触过的胶水,而且鞋底必须手动加工,他不懂这两个技术环节。
  确定了方向,就抓紧时间付诸行动,这时于北洋老板就帮上了大忙。
  去哪里买鞋底、鞋面、鞋里子、鞋线、躺底,所有原料的采购,还有鞋楦的定制全靠于北洋指点。
  至于如何做凉鞋,金云飞心里有数,他在罗桥那边两个鞋厂考察过,大概的过程他早已了然于胸。
  这天下午,于北洋又来了,还带来了粘鞋帮用的普通胶水和电烫头。
  金云飞在街面房里搞了个办公室,像模像样的,看到于北洋,急忙让座,又是倒水,又是递烟。
  于北洋笑道:兄弟,有点样子了嘛。
  于哥,你见笑了,我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丑媳妇脸上涂脂抹粉,假装好看。
  于北洋哈哈大笑:哈哈……兄弟,你连说话都像老板了。
  金云飞笑道:于哥,不瞒你说,我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就是东风啊。
  于北洋指着那桶胶水和五把电烫头,说道:有了这两样东西,你就可以开始做凉鞋了。
  金云飞叫来大妹和二弟,吩咐道:大妹,这胶水是粘鞋帮和鞋躺底用的,由你保管,你先学会怎么使用,再找几个聪明的姐妹,负责教会她们。二弟,这电烫头你得学会使用,把鞋帮和鞋躺底粘到鞋底上,不仅你自己要学会,你还得至少教会三个人。
  于北洋道:也不复杂,我搞到了说明书,你们照着说明书做就行。
  大妹和二弟拿着胶水和电烫头去了车间,于北洋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墙上挂着的样品鞋,问道:兄弟,你既要做儿童凉鞋,同时还要做男式凉鞋和女式凉鞋,你忙得过来吗?
  于哥,我这是撒大网捕鱼,能捞什么鱼就是什么鱼。
  兄弟,你真有想法,不过你得注意销路,看你的架势,每天能做一二百双,不先找好销路可不行啊。
  金云飞笑道:于哥,不是有你么。
  兄弟,你这不是将我的军么。于北洋笑着说道:你在罗桥时也看到了,我在小商品市场有三个摊位,卖鞋只是其中一个,在我的生意里,连五分之一也不到。哈哈,你可别指望我一个人。
  金云飞笑问:那怎么办,请于哥给兄弟指一条明路。
  于北洋知道金云飞想要什么,笑道:放心吧,我不会要求垄断你的鞋在罗桥的销售权。只要你的生产进入正常渠道,我就带几个销售商过来,到时候就看你自己的能耐了。
  金云飞大喜,追问道:于哥还有什么要求?
  于北洋道:我知道你心比天大,想去罗桥发展,但我还是要劝你,先脚踏实地把鞋做好,打好基础才琢磨往外发展。
  这个道理金云飞懂,但金云飞心眼活,不会把销路全寄托在于北洋一个人身上。
  金云飞还有另外一条销路,是老婆岳秀清帮他找的。
第0034章
新销路
  送走于北洋后,金云飞正要去信用社接岳秀清下班,岳秀清就回来了。
  自从娶了岳秀清,金云飞多了一项任务,岳秀清值夜班时,他都要去陪伴。
  今天要去县城的娘家办事,岳秀清提前一个半小时下班。
  金云飞跟母亲说了几句,又冲着大妹和二弟吩咐了一番,再收拾了几双样品鞋后,推着自行车和岳秀清一起出门。
  岳秀清会骑车,也有一辆女式自行车,可自从成了金云飞的老婆,但凡小两口一起出门,她就不再骑车而是坐车。
  金云飞也不嫌累,老婆坐在后面,还是个有铁饭碗的老婆,他骄傲自豪。
  到了岳家,岳父岳母都在,看到金云飞骑车岳秀清坐车,金云飞额头上还冒着汗,岳母季玉英当面责怪岳秀清。
  秀清,你怎么回事,明明会骑车的,怎么当起大小姐来了。
  岳秀清嘻嘻一笑,说道:妈,你女婿有的是力气,你心疼什么嘛。
  季玉英又道:云飞,你可不要惯着她,她不会烧饭做菜,会让你妈她们烦的。
  金云飞笑道:妈,我们家人多,会做饭的人也多,轮也轮不到秀清。
  岳秀清笑道:妈,我现在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还胖了两斤,你就羡慕吧。
  岳父岳东平笑着问道:云飞,你娶了个什么都不会干的老婆,有没有后悔啊?
  金云飞道:爸,我不会后悔,永远不会。再说了,秀清除了上班,还经常帮家里做事。秀清现在是我们鞋厂的会计,把厂里的开支和收拾理得清清楚楚。
  岳东平又问:你爸妈还有爷爷奶奶,他们不讨厌秀清吗?
  金云飞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他们都是老思想旧传统,我奶奶说,女大三,抱金砖。所以,我爸妈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对秀清都很满意。
  岳秀清甩了甩一头秀发,笑嘻嘻的说道:爸,妈,你们听听,你们还用得着为我担心吗。
  正说着,有人敲响了门。
  来客正是金云飞和岳秀清小两口要等的人,岳秀清的同学方木兰和她老公邱泽林。
  方木兰是小学教师,邱泽林是县地方工业供销公司的业务科长,都是城关镇人。
  寒暄几句后,岳父岳母去了厨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