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07

  墙上的那张地图,密密麻麻的,已经贴上了上百面小红旗,包含着几十个大中城市。
  这就是说,云飞鞋厂已经有了上百个固定客户,有了固定客户,就意味着销路的稳定,鞋厂的经营终于上了规模上了渠道。
  为了稳定客户,资金也有了宽裕,金云飞采取了赊账销售。根据客户的采购量,金云飞把客户分为大中小三档,分别给予几千甚至上万的赊账。
  这年的年底,云飞鞋厂荣获全县十佳民营企业荣誉称号,在十佳企业里,云飞鞋厂是制鞋行业里的独苗。
  对于这个荣誉,金云飞喜忧参半,因为他怕“吃大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金云飞是懂的。
  颁奖大会的前一天,金云飞就和岳秀清一起来到县城,陪着岳秀清去医院做了一次产检。
  第二天是星期六,金云飞参加完颁奖大会,带着奖状和证书,还有三千元奖金和一朵用红布做成的大红花,回到了岳父岳母家。
  知夫莫若妻,岳秀清看出来了,金云飞没有兴高采烈,反而是眉角间有一点点隐忧。
  中午陪着岳父岳母吃饭时,岳母笑着说道:云飞,好事临门,你爸高兴,你陪他多喝几杯。
  金云飞应了一声,急忙向岳父敬酒。
  岳秀清笑道:爸,妈,他是表面上十分高兴,心里面恐怕只有五分的高兴。
  岳父问道:这是为什么?
  岳秀清道:怕吃大户,人怕出名猪怕壮呗。
  岳父说道:不会吧。咱们温林县没有大中型企业,若要致富,唯有发展民营企业,政府不会允许吃大户现象出现的。
  岳秀清道:他呀,是吃过这方面的亏的。
  岳父哦了一声:云飞,你说来听听,你吃过什么亏?
第0055章
腊月丰收
  金云飞说了几年前的一个故事。
  爸,妈,有生产队的时候,我当过生产队长。那年我们生产队早稻丰收,毎亩单产全县第三,县里奖了我们一台农用拖拉机。可后来,周边的生产队都来借拖拉机,我们还都不能得罪,都要客客气气的借给人家。结果呢,我们得搭上拖拉机手,搭上柴油,搭上维修费。最后一算,我们帮人家,还赔上了两百五十几元钱。一气之下,我们就把拖拉机卖了,我也打死也不再当这个生产队长。
  岳父岳母听罢,都笑了起来。
  岳父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云飞,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讲究的是发家致富,你说的吃大户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
  顿了顿,岳父说道:当然了,人的思想还没有充分解放,不良现象肯定还会发生。所以搞好关系很重要,有句话说得好,既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村里的乡里的,工商的税务的警务区的,还有广大同行,你都要搞好关系。
  岳父虽然只是银行的小负责人,但也是见多识广,他的话算得上是金玉良言。
  回到家里后,金云飞没把三千元奖金全部入帐,而是拿出一千元钱,一半捐给村里,一半捐给乡中学,又赢得了一片赞誉。
  腊月是鞋厂的丰收季节,一边结束一年的生产,为工人们结账,打发他们回家,一边是出门结账,欠别人的要付清,别人欠鞋厂的,也最好能都收回。
  为工人们结帐,主要由大妹负责,为了保证来年他们能够回来上班,金云飞吩咐大妹,平均发给毎个人奖金一百元,少部分表现好的员工,再加发毎个人一百元。
  给各个供应商结账,由二弟负责,这家伙见钱眼开,会磨嘴皮子,砍点钱很容易。
  二弟有打埋伏的小毛病,怕他将砍下来的钱往自己腰包里揣,金云飞派已经放假的三弟陪着他。
  三弟性子直,藏不住事,又与二弟有点不对付,正好可以互相监督。
  至于那些客户欠的钱,金云飞不急,腊月的上旬和中旬,不是收账的好时候。
  腊月廿一,客户们陆续上门结账。
  金云飞的结账方式,让客户们高高兴兴而来,痛痛快快而去。
  因为金云飞采用了让利的方式,不管童鞋女鞋男鞋,毎双让利零点一元。这一让不要紧,全年累计下来,总共达到了五万元之多。
  仅仅用了五天时间,一百多个客户,就只剩下七个还没来结帐,合计金额约为六万元。
  二弟金云兴建议,对这七个客户进行上门讨账。
  金云飞没有同意,等到腊月廿七,又有四个客户前来结账。
  直到腊月廿八,金云飞才派二弟三弟出门讨账。
  剩下的三个客户,今年没赚到钱,资金紧张,暂时难以结清欠款。
  按照金云飞的吩咐,金云兴没有收钱,只是要三个客户写了欠条,让他们来年再说。
  这个腊月,金云兴对大哥满肚子的意见。
  腊月的最后一天,全家人都在忙碌,一帮人负责大扫除,一帮人上街采购年货,一帮人准备年夜饭。
  大娘舅和大娘妗,不想回家过年,被金云飞顺势留在家里。
  办公室里,会计岳秀清和出纳大妹金晓玲正在算账。
  金云飞正在整理鞋样,准备过了年后的生产计划。
  二弟金云兴一脸的不高兴,坐在旁边生闷气。
  金云飞没看二弟,但嘴上愉快地讽刺着:老三,马上就过年了,为了今年的收获和明年的兴隆,你得高兴点。
  大哥,你对别人太好,对自家人不好,我有意见,我很有意见。
  岳秀清和金晓玲只是笑笑,他们兄弟二人斗嘴,本就是很有趣的事。
  老三,有意见直接说意见,别象咱奶奶似的,先表演一番悲情。你记住,你这样不能讨女人喜欢,更不能讨女孩喜欢。
  金云兴说:工人们你发了一万多元奖金,客户们你让利五万多元,而咱们只从供应商那里便宜了三万元。这一里一外,咱们多支出三万元,大哥,你这是明目张胆的败家行为。
  金云飞唔了一声,笑着问:老三,我有几个问题请教。第一,在衡丰乡及周边,咱们云飞鞋厂是什么地位?
  这还用说,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绝对的第一啊。
  那么第二,这个第一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这个么,是大家的努力,你、我、他。当然,也包括工人们。
  第三,我为什么要招山里人来厂里做工,为什么要给他们发奖金?
  嗯,对他们好,是希望他们能安心的待在厂里,过了年能回来继续工作。如果他们不回来,或跑到别的厂去,咱们要招新工人,又要培训他们,这会严重影响咱们的生产。
  说得好,这就是说,我给他们发奖金是对的。
  大哥,对是对的,就是……就是发得有点多,我心疼啊。
  老三,继续回答问题。第四,咱云飞鞋厂和衡丰街的制鞋业,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大哥,这你难不住我,我这些日子经常往罗桥跑,道听途说,我也长了不少见识。
  直接说,不要啰嗦。
  是这样的。咱们衡丰街的制鞋业,顶多是未入门将入门的水平,就咱家的鞋厂,能算是入门的水平,也就是刚进入一楼。而罗桥那边,相关的行业比较齐全,算是到了二楼。文州市那边算是三楼,但与福建泉州和石狮及广东那边比,那边应该是四楼的水平。总而言之,与人家比,咱们这边的制鞋业简直就是小儿科。
  第五,既然咱们的水平差了人家三四层,那为什么咱们的鞋还能这么畅销呢?
  这个么……是因为,是因为咱们生产搞得好,又有广大客户捧场。
  第六,也是最后一个问题。生产靠咱们自己,销售靠广大客户。那我的让利措施,稳定客户群体,是不是非常正确非常必要?
  噢……大哥,我被你给绕进去了。你的让利措施,就相当于钓鱼放鱼饵,你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大哥,我服你了。
  不料,金云飞踹了二弟一脚,笑骂道:臭小子,说话时最好嘴巴放干净点。
  这边哥俩斗嘴,旁边岳秀清和大妹也算清了一年的帐。
  大妹问道:大哥,二弟,你俩猜猜,咱们今年总共净赚了多少?
第0056章
家庭先进工作者
  哥俩猜了好几次都没猜着,金云兴催道:大姐,你就说出来吧。
  金晓玲道:二十一万三千两百二十九元五角七分。
  金云兴愣住了:这,这么多啊。
  岳秀清补充道:这是净收入,如果包括投资建设和家庭开支,咱们今年应该赚了三十万以上。
  金云兴愣了老半天,才瞅着金云飞,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大哥,咱,咱翻身了。
  可是,金云飞却是云淡风轻,脸上没有笑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