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507

  “子冬,你既有智商,也有情商,又有关系,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所有因素。像你我这样的人,算得上是稀有品种,如果不干企业,那就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于子冬笑了,“云飞,你又说笑了。什么稀有品种,什么人类的巨大损失,说得也太高了吧。”
  金云飞道:“我没说笑,我是认真的。咱们国家最缺什么?技术资金都缺,但我认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里最缺什么?最缺的是企业家。现在大学生每年毕业几百万,硕士和博士,少说也有几十万。可企业家没法从学校培养,不像养猪种菜,想养多少就多少,想种多少就多少。”
  “有道理,云飞,说得精辟啊。”
  “我继续。现在的社会,企业家的数量,表面看是不少。据我掌握的数据,勉强能称得上是企业家的,大概也就三百万个吧。”
  于子冬又笑了,“三百万,没这么多吧。云飞,你把那些员工才几十个的老板也算进去了。”
  点了点头,金云飞道:“三百万,滥竽充数的至少一百万。没资金没技术没良心没运气的,至少也有一百万。剩下的一百万,有智商没情商没关系的,至少有三十万,有情商没智商没关系的,至少三十万,有关系没智商没情商的,至少三十万。”
  “噢,只剩下十万了。”
  “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剩下的十万,有智商有情商没关系的,至少有三万。有智商有关系没情商的,至少有三万。有情商有关系没智商的,至少有三万。”
  “只剩一万,你我都在这一万之内?”
  “还有呢。在这一万个当中,上述所有因素都已具备。但是,至少有一半是没有以往成功经验的。而你和我,我有以往的成功经验,你没有但你父亲有,我们都是这五千精华中的一分子首发
  于子冬点着头道:“云飞,你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啊。”
  “荣幸吧?”
  “非常荣幸。”
  金云飞道:“我还有话呢。像咱们这样的家族式企业,已经做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哪怕你我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也至少还能维持个三五年甚至十年。也就是说,你我就是躺着息着,也还能赚不少钱。”
  于子冬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啊。”
  “请问于子冬同志,你还想着把九鼎公司卖掉吗?”
  “不了,不了,我坚决不卖了。”
  金云飞双手一摊,“现在你可以走了。”
  于子冬真起身要走,柳玉兰和陈春莲叫住了他。
  柳玉兰道:“于子冬,杂志的事还没完呢。”
  于子冬噢了一声,笑着坐回原位。
  陈春莲问道:“云飞,杂志社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个还真有点麻烦。”金云飞思忖着道:“互联网兴起,纸媒影响力下降,这是大势所趋,非人力能挡。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同行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减少,这也是大势所趋,也非你我之辈所能扭转。”
  “云飞,你就直接说解决办法吧。”于子冬催道。
  “子冬,花点钱,为鞋业通讯杂志搞个网站。具体怎么搞,你可以找我公司的几个秀才商量商量。至于总的思路,就是互相利用,杂志利用互联网,互联网也利用杂志……”
  于子冬点了点头,“云飞,我试试你的办法。”
  刚送走仨人,金云飞还没喘口气,就接到了老朋友邱泽林的电话。
第0623章
老朋友上门,也得留一手
  老朋友见面,少不了一番寒暄。
  邱泽林向金云飞道喜,夫妻双双考上大学,还因此名扬全国。
  金云飞也祝贺邱泽林,他的鑫苑房产公司这两年顺风顺水,被评为温林市房地产五佳企业之一。
  邱泽林个人也有巨大变化,自从与前妻方木兰离婚后,他一直单着,直到今年初才喜迎人生的第二春。
  以前,金云飞对邱泽林不信任,总是敬而远之,但现在已基本上恢复了最初的友情。
  作为县级市,温林市是全国首批房地产试点县级市之一,这些年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要说房地产公司,全市至今诞生过五十几家,可大浪淘沙,商海沉浮,活到现在的不过十来家。
  邱泽林的鑫苑公司非常神秘,绝大部分股东不是本地人,资金更是来路不明,邱泽林本人只见百分之五的股份。
  现在有所不同,邱泽林占股百分之十五,虽然不是控股,但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已经算是堂堂正正。
  “老邱,言归正传,你找我是什么事?”
  金云飞开门见山,邱泽林也是直奔主题,“云飞,你们云九耀和六合两家公司,联合开发市里的旧城改造项目。我听说你们为了加快项目速度,正在对外招商,我就腆着脸皮前来找你。”
  “嗯,我们是在对外招商。我们想把整个项目分成两个大块,一个大块自己开发。另一个大块,再分成若干小块,承包给别的同行,让他们参与开发。”
  “云飞,给句话,我们鑫苑公司可以分一杯羹吗?”
  “当然可以。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带资五千万,并接受我们的质量管理。”
  “这没有问题。”
  “成交。”
  金云飞是旧城改造项目的总协调人,他给邱泽林出具了证明,还给项目实际负责人吴彩云打了电话。
  “老邱,我们要找五个合作伙伴,你已经是其中的第三个了。”
  “谢谢。云飞,能与你再次合作,是我邱泽林的荣幸。”
  “老邱,我也是。”
  邱泽林没有起身告辞,看着是还有事要说。
  “老邱你还有事?”
  邱泽林沉吟了一下,“云飞,我有一事请教。你所在的几家公司,都正把重心转向外地,特别是省城。我想知道你们的发展思路,如果可以说的话。”
  “这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要把重心转向大中城市。简单讲是三个字,走出去。”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金云飞反问道:“老邱,你们鑫苑公司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云飞,我们鑫苑公司有点特殊。你的云九耀和六合是注册在温林市,我们鑫苑是注册在省城,却发展于沿海各小城市。因为资金不多,最初的定位,就是有点小打小闹的想法。”
  点了点头,金云飞道:“你们的这个思路,现在应该调整了。我们也是,以前着眼于本地,赚的是稳当钱。但现在看来,如果不调整思路,就会陷入死胡同而出不来。”
  “云飞你说,我请教了。”
  “不敢当,互相探讨而已。我啊,现在认准了一个理,就是国家的希望在发展大城市。对咱们做企业的人来讲,发展的希望也在大城市。城市越大,希望越大,越早去大城市扎根,企业就越能成功。”
  “云飞,这个判断相当超前啊。”
  金云飞道:“我也是看到了咱们小城市的发展瓶颈,才有了去大城市发展的想法。拿咱们温林市来说,适合新公司和小公司,但不适合大公司发展。”
  “这个观点,我们也很认同。”
  “所以嘛。”金云飞摊着双手道。
  邱泽林问道:“你认为,我们鑫苑公司也该去省城发展吗?”
  金云飞笑了,“呵呵,老邱啊,我不知道你们公司有多少实力,又有多少潜力,我怎么能乱讲呢?”
  “什么实力什么潜力?你指的是资金吗?”
  金云飞点了点头。
  邱泽林道:“我们现在的资产,至少也有一个亿。银行方面,我们也有一个亿的额度。另外在必要的时候,股东们也能调动两个亿左右。”
  “老邱,你行啊。”拍了拍桌子,金云飞道:“以你们这个实力,完全有能力在省城立足,不抓紧时间去省城,你将来会后悔的。”
  “那么,那么……”
  “咦?有话直说么。”金云飞盯了邱泽林一眼。
  邱泽林道:“我们鑫苑公司去省城发展,想请你们的合作发展银行给我们托底。”
  金云飞噢了一声,笑而不语。
  邱泽林说的托底就是担保,这可不是小事,金云飞能作主,但不敢作主。
  “怎么?云飞,有问题吗?”
  “有问题。”金云飞直截了当的说道:“老邱,我明说吧。市里的旧城改造项目,你们如果参与,如果你们带资五千万,我们合作发展银行就能给你托底。以我的资格和权限,我可以当场拍板。”
  “到了省城那边,你就不行了?”
  “不行了。”摇了摇头,金云飞道:“不瞒你老邱,银行有严格规定。省城那边,银行的业务刚刚开始,我也还没过去,一切都没有定数。所以,老邱,对不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