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校对)第10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838

  一国之后,独一无二,天下无双!一国双后,这算什么意思?
  明显是戚姬向虞姬示好,看似无争而心灵剔透的虞姬,却想不通戚姬的用意了。或者说,桓后戚姬,是真的宽容大量,善待诸位姐妹,真的没其他用意在内。
  “拜见仙后,德善圣妃,万岁万岁万万岁!”
  仇公公双手托起印有“大桓帝玺”的御旨,躬身高呼。
  “皇恩浩荡,桓后仁德!”
  虞姬沉思了下,出列躬身拜见,方才接过御旨,面向群臣。
  细节表明了一切,“仙后”的特皓,君王果位,仇公公的躬身等,都表示西宫娘娘终究是西宫娘娘,还是比不上一国之母,只是桓皇宠溺,皇后善待,所以给予名义上的平等对待。
  但是,一国体制乃是天定,一国果位也是帝皇大道所定,巅峰之果位有且只能有两个,一男一女,一阳一阴,一刚一柔,即便虞姬特封为后,依旧也只能享有君王果位!
  这就是差别!
  当然,册封大典礼仪上,入主西宫的虞姬原本只需向桓皇谢礼,额外加上个“桓后”,算是虞姬的投桃报李,率先承认桓后的身份地位!
  “拜见仙后,德善圣妃,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大桓重臣反应过来,迅速跟随仇公公的称呼。
  “拜见仙后,德善圣妃,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外数万大桓文臣武将紧随高呼。
  之后,皇宫内禁卫军、御林军,皇都内戍城军、大桓军士,大桓子民等,一时愣住,也没这么个礼仪,就没再附和拜见了!
  “奉天承运,吾皇诏曰:
  花千黛,淑逸闲华,恬静贤淑,超凡脱俗,恪守大桓,功于社稷……封德惠邪妃,特皓邪后,享君王果位,赐王印银绶,掌邪光殿,入主武部,钦此!”
  “啊……”
  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来一个,一国三后!
  大桓皇朝的此次“册封大典”,跟令人疑惑的“晋国大典”类似,也算是别出心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邪妃花千黛是仅次于戚姬、虞姬的桓皇最宠爱的女人,大家心知肚明,也没意外。但是,特封“邪后”,使之与两女名义上平级,就值得揣摩了。
  还有……武部是什么,貌似大桓皇朝没这么个部门啊?大桓皇朝主张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而非三省六部啊!
  不过,邪妃花千黛乃武林神话沧海君之女,这个人尽皆知,在华夏武林中威名赫赫,却甚少插手大桓军事政务,看在飞升上界的武林神话沧海君的份上,给予个“后”位以便镇服武林倒也可以理解,仔细揣摩,重在御旨中的“超凡脱俗”,算是种法外特赐!
  “拜见邪后,德惠邪妃,万岁万岁万万岁!”
  疑惑归疑惑,该有的礼仪还是得照样进行,反正有仇公公引领,大桓文臣武将等,跟随进行就对了!
  “奉天承运,吾皇诏曰:
  崇师妾,贤淑才情,秀外慧中,治理越州,威慑天下,功于社稷……封德荣龙妃,享君王果位,赐王印银绶,掌九龙殿,入主越州;
  李嫣嫣,兰心蕙性,贤淑淡雅,德服泗水,力敌狼帝,功于社稷……封德贤琴妃,享君王果位,赐王印银绶,掌仙乐殿,入主武桓殿;
  钦此!”
  之后二妃,明显就没虞姬和花千黛的厚赐待遇了。不过,大桓三后是原本桓国三妃的晋级,崇师妾和李嫣嫣再不甘也说不出理来,而且桓皇并未亏待他们,除了皇妃执殿待遇外,一个入主越州,一个入主武桓殿,入主和执掌可完全是两码事,也对得起她们的付出和功绩了!
  与此同时,琅琊郡,诸葛山庄……
第九百二十三章
诸葛灭族
  就在大桓皇朝举行册封大典,皇威浩荡,举国同庆之时,背后却也有不少黑暗之手在行动。
  琅琊郡阳都县,诸葛山庄,隐居世外,声誉颇佳的诸葛一族族地。
  由大桓皇朝定南王蓝戈执掌而专管武林诸事的大批武者驾临诸葛山庄,背后还有不少大桓皇朝的暗桓卫精锐秘密跟随,四面八方涌向诸葛山庄,引得诸葛山庄紧张忧虑举族相迎。
  “拜见桓皇,千秋万载,威震古今!”
  一番基本礼仪拜见客套之后,做为大桓定南王蓝戈代表的蓝凤凰,直接拿出大桓御旨,面对诸葛一族数百族人,引得诸葛一族惊骇震撼之际,不得不拜倒高呼。
  不过,因为诸葛一族并非大桓皇朝臣属家族,所以礼仪上无需依照大桓皇朝规定,还是偏向武林礼仪多些。
  容颜倾城,娇躯玲珑火爆的蓝凤凰也不在意,迅速摊开御旨,运气高喝:
  “奉天承运,吾皇诏曰:
  诸葛圭,温文尔雅,德才兼备,满腔热忱,声传于世……特封忠武侯,享侯爷果位,赐金印蓝绶,特赐举族即刻迁往九龙皇都,沐浴皇恩,钦此!”
  因为时隔多年,专修《百战图录》的蓝凤凰已经晋级散仙之境,修为惊人,又是故意运气高喝,所以声传数十里远,便是没在诸葛山庄而关注诸葛一族的有心人,也能清晰听闻。
  “啊?!”
  “不会吧?难道我们族中有人暗中联系大桓皇朝了?!”
  “怎么回事?今日不是大桓皇朝册封大典之时吗?怎么会有大桓皇朝的钦差前来宣旨册封?”
  “看气息、旗号、服装等,不像假的啊?好像是大桓皇朝定南王所辖势力之人,怎么会派他们前来,大桓皇朝这是什么意思?”
  “这些是岭南百族的蛮夷,大桓皇朝号称华夏正统,为什么派这些蛮夷来宣旨,这是什么意思?”
  ……
  蓝凤凰宣召声落,恭敬迎接的诸葛一族数百族人,齐齐错愕莫名,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更是不绝于耳。
  为首的诸葛一族族长诸葛玄等诸葛一族主事者、长老等,更是脸露惊恐,心中忐忑万分。
  大桓皇朝的突然之举先不说,诸葛圭只是诸葛一族默默无闻,碌碌无为的一员,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更没大桓御旨中所言的“温文尔雅,德才兼备,满腔热忱,声传于世”等光辉,可大桓皇朝偏偏无视诸葛一族风云人物,连族长诸葛玄也没册封,就是册封诸葛圭!
  更诡异的是,诸葛圭直接封侯,可谓皇恩浩荡,可封晧却是“忠武侯”!
  诸葛圭就是个老实书生,并未习武,可谓手无缚鸡之力,大桓皇朝随便一个普通军卒就能打得诸葛圭满地找牙,何来“武”字啊?!
  “三弟,怎么办?桓皇这是什么意思啊?收编我诸葛一族?或者是来者不善?”
  议论声中,诸葛一族长老诸葛德悄悄向诸葛玄询问道,脸色更是明显的惶恐惊疑,便是其他诸葛主事者,反应也差不多。
  诸葛玄心思剧转,心跳如雷,强制压抑着俏声回应道:“无需猜测了!桓皇是冲着异人所说的诸葛孔明那傻小子而来……”
  诸葛一族诸位长老、主事者惊愕,诸葛德更是恼怒谩骂:“啊?!不是吧?冲着诸葛孔明那傻小子而来?多说了,那傻小子早该逐出家族!如今好了,给家族带来灾祸了!诸葛圭一脉根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异人所说能当真吗?”
  诸葛玄暗叹了声,无奈回应道:“别忘了异人所传谣言!忠武侯封晧的由来,桓皇就是故意的,否则二哥如何跟‘武’字扯得上关系?”
  根据异人历史,诸葛孔明生前受封武乡侯;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这也是后世之人尊称诸葛孔明为武侯、诸葛武侯的由来!
  如今好了,桓皇无视诸葛一族众人,就封诸葛孔明的父亲诸葛圭,而且封号是其子诸葛孔明死后的谥号,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诸葛德脸色大变,惊恐失措连声问道:“那怎么办?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看样子,这些岭南蛮夷封赐是名,明显是想绑架我诸葛一族,举族逼往大桓皇朝,而且直迁九龙皇都,明显是想控制、监视、软禁我诸葛一族啊!”
  在诸葛玄、诸葛圭这一代,诸葛德排名第一,是此代大哥,诸葛圭排第二,诸葛玄排第三,才华横溢,被破格提拔为族长,举族服从,便是大哥诸葛德也没什么其他心思,自愧不如。
  “大家的意思呢?”诸葛玄脸色数变,呼吸加剧悄声朝身后诸位诸葛一族的主事者、长老等传音询问。
  “是否要接旨?若是接旨,就代表我诸葛一族从此投向大桓皇朝了,那大秦帝国、西楚、汉国等怎么应付?三位龙儿已经投向三大势力了啊?”
  “桓皇是出了名的好色昏庸,暴戾厮杀,并非良主!恐无前途可言,加上态度不善,若是我族接旨,恐怕会万劫不复,值得三思啊!”
  “是啊!不说投向大桓皇朝的前途如何,以桓皇的态度,恐怕不会善待我族!三思而后行啊……”
  “但是,若不接旨,看大桓钦差架势,恐怕无法善了啊……”
  ……
  一时间,诸位诸葛一族的主事者、长老、执事等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或紧急传音。
  “诸位长辈感觉如何应对?”诸葛玄知道指望这些执事长老没用,便看向十数位白发苍苍的佝偻老者询问道。
  此次大桓皇朝钦差驾临,诸葛一族便直觉不妙,确实是礼仪隆重,连隐世不出的太上长老等老一辈,也尽皆出关相迎,也是预防情况不妙的话,借助这些家族古董!
  诸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番议论后,由诸葛一族太上大长老诸葛荣耀语气郑重回应道:
  “每个家族的崛起,都伴随着血腥和骸骨,这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由来。一个家族想要崛起,肯定要有牺牲,我们这些老人,已经没用了。大桓皇朝也不过是出动一位散仙,而且如今是是大桓皇朝册封大典之时,恐怕也只能出动一位散仙,放手一搏吧!由我们这些老骨头拦截,你迅速带领族中精英,特别是年轻一代,突围离开,以后再为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复仇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身份地位仅次于诸葛荣耀的诸葛荣光,迅速附和道。
  “真要如此?”诸葛玄脸色瞬间煞白,迟疑不定追问道。
  诸葛荣耀做了个深呼吸,语气郑重叮嘱道:“对了!异人乃异数之人,所言虽不中亦不远矣。孔明这傻小子懵懵懂懂,混混沌沌,却多次化凶为吉,化险为夷。恐怕真是具有打气运之子,突围记得带上他,保护好他。说不定日后诸葛一族崛起,真要靠他了!”
  “还有,此次突围,别带上诸葛圭,最好设计让他死于此次诸葛大劫之中。反正他也没什么用,就当为家族尽一份力吧!如果孔明这傻小子真是卧龙蛰伏,将来崛起,便与大桓皇朝有杀父灭族之血海深仇,就更会为我等复仇!”诸葛荣光眼露凶光,忽然插言传音道。
  “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8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