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校对)第1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838

  没有等待三女多感慨嘘唏,萧影又迅速说道:“刚接到消息,楚皇已经接受了金刚王遗骸,大礼厚葬,谥号恒王(此恒,非彼桓)!并愧疚立誓终生绝不加害虞氏一族任何一人,包括大楚皇朝在内!这也是金刚王为虞氏一族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最后的谋划!”
  所谓恒王,就是楚皇项羽和大楚皇朝在世一日,虞子期永远是王者,项羽和大楚皇朝永远不会亏待虞氏一族!
  可以说,这是项羽逼死“多年来抛弃家族,忠心耿耿追随自己的虞子期”的愧疚、自责和承诺!
  虞子期追随项羽多年,对于项羽的性格自然了解。加上大楚众臣因为虞姬和虞氏一族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在提防和非议虞子期,此次楚皇项羽又试探性逼迫虞子期狙击大桓雄师,意图扰乱桓皇部署和心神,恶心恶心桓皇,虞子期干脆将计就计!
  不管是为了通风报信,为了不再痛苦选择,还是为了保全虞氏一族,虞子期可谓机关算尽,连自己的命也算在内。
  如此一来,不管两朝决战谁胜谁负,不管仙神大劫结局如何,虞氏一族都能保全!
  这是虞子期拿自己的命,换取虞氏一族的将来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是,虞子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任何人无法非议,只能由历史和时间去公论了!
  “哥哥……”
  听完萧影分析,三个感性的女人,心中悸动,泪眼迷蒙。
  男儿情怀,她们依旧不懂,却能感受到……
  这一刻,她们对虞子期没任何怨念、非议和评价,有的只是敬重、敬佩和感动!
  “时不待我!我们要立刻赶回皇都,若能说动大秦帝国和光明神国联手,尚能一搏;若是不能……”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帝之议
  大桓皇朝,九龙皇都,皇宫紫光殿。
  秦始皇和光明大帝早对大楚皇朝再添九九八十一位真仙忧心忡忡,一得到萧影传讯,便以极快速度赶来。
  除了萧影等三位帝皇外,大桓六妃,张良、萧何和城纱莉娜三位国司,镇武王蓝戈,韩信、田单、魏无忌、赵胜四位君侯,还有神将姬庚,齐聚紫光殿。
  直到萧影述说完,全场寂静一片,唯有呼吸加重的细微声响隐约躁动着,包括秦始皇和光明大帝,都被如此惊人的情报所震住。
  “未知的敌人才最可怕,世无无法解决之难题!既然黑暗中的敌军已经暴露,连具体部署也被我方得知,好好谋划便可应对,说不定我方因祸得福,因此一飞冲天,成千古霸业!”
  众人心中沉重沉默,谋圣侯张良率先缓缓说道,语速放得很慢,让人听不出到底是真心还是硬撑。
  不过,没人回应,理论上张良说得没错。但是,绝对的力量之前,任何谋划部署不过是镜花水月,毫无实际用处啊!
  没人回应,张良看了眼情绪不佳的仙后虞姬,赞道:“到时,金刚王将会是盘古天地最大的功臣,成就盘古天地万古盛世的先驱者!”
  帽子戴得挺高,众人也不否认虞子期以生命带来的辛秘的价值,但是,此时此刻,却没人为这光照万古的荣誉而动容,因为没人认为大桓皇朝逃得过此劫!
  “两位大帝怎么看?达到我等如今的境界,已经进无可进,甚至别无所求,最大的心愿就是追寻大道,或者到天地之外看看……”
  气氛沉闷凝重,萧影暗叹了声,看向秦始皇和光明大帝缓缓说道。顿了下,语气坚定接道:“无论如何,朕之谋划,势在必行,即便天塌地陷,万劫不复,也再所不惜!”
  “剑殇大帝所言极是,也正是在下(西方帝皇没自称朕)所想,否则在下岂会拉着整个光明阵营,随剑殇大帝豪赌一把!”
  光明大帝脸色一正,郑重应道。随即脸色一垮,苦笑道:“但是,形势比人强啊!面对千数仙神、诸多传说中的逆天大阵,我等又能如何?!顶多就是在恒古以来,为伐天而陨落的沉重历史,再添浓厚一笔,再增一批英魂罢了!”
  “如此不也无憾一生了吗?”萧影微笑反问道。
  “呃……”
  光明大帝神情一怔,一时哑口无言,脸色变幻不定。
  万古以来,伐天明道是每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每个时代的落幕悲歌,无数天地英豪前扑后续,至死不渝。但是,无论成败,他们都名传青史,光耀古今,虽然那些失败者都是负面声名,但确实是无憾一生了!
  能身为其中一份子,能成为“名传青史,光耀古今”的天地英豪中的一员,确实诱惑不小,令人热血沸腾,心绪亢奋。
  但是,明知必死还要往前冲,还真需要不小的勇气!
  秦始皇看了眼光明大帝,看向剑殇沉声说道:“剑殇大帝既然让我们前来商议,肯定不仅仅是告知我等仙神之事,打击我等信心吧?如今已是同一条船上之人,有什么部署和想法,直言无妨!”
  光明大帝眼神一亮,迅速反应过来。
  对啊,如果剑殇大帝没有应对之策,已知无望,又怎么会叫上他们商议,告诉他们如此惊人辛秘?那不是打击他们,使得情况更糟糕吗?!
  萧影笑而不答,看向张良等三位国司,示意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论修为境界,三位大帝的真实战斗力,恐怕不弱于绝大多数降世仙神。特别是吾皇,估计普天之下,包括降世仙神在内,击败吾皇或许不难,击杀的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这也是降世仙神阵容如此逆天,却依旧暗中部署,意图一击必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良等三位国司对视一眼,由问天侯萧何率先出声分析道。
  “三位大帝若是联手,十几二十位仙神估计要沉沙折戟;百八十位仙神也就能击退、击败三位大帝而已;即便是如今千数仙神,没完善部署和谋划,恐怕也留不住三位大帝!”
  光明大帝怔了怔,颇为惭愧坦诚说道:“问天侯过奖了,在下惭愧,能应对三五位仙神就是极限了!”
  三位大帝,目前来说,以剑殇大帝的战斗力最为凶悍,身怀诸多至宝和宝典,被剑殇大帝斩杀、击败、吓跑的降世仙神,难以计数。
  其次是秦始皇,一直以来,秦始皇都顶着“天下第一人”的光辉,未曾一败,而且来来去去就是一掌对敌,就曾经现出过一次擎天彻地的返祖真身,真实战斗力谁也无法估量。
  最后就是光明大帝,明显是垫底的份,对上两三位仙神还可以,再多就要落荒而逃了,如果对上十几二十位仙神,逃都没法逃。
  至于千数仙神……光明大帝可不敢跟剑殇大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一起发疯!
  萧何自信一笑,反问道:“光明大帝妄自菲薄了!若是光明大帝仅能对付三五位仙神,为何至今为止,还没被降世仙神击杀?还没降世仙神逼降光明神国?若是千数仙神就能为所欲为,无所不能,为何至今还未杀到皇都,直接灭杀吾皇,覆灭我朝?!”
  光明大帝一愣,又听萧何迅速接道:“别忘了三位大帝和降世仙神的最大差别。论修为境界,三位大帝已至极限,与仙神并列,即便力有未逮,也自保有余,降世仙神只能以量取胜。但是,论数量,三位大帝先是大帝,而后才是真仙之境,还怕他们以众欺寡?!”
  光明大帝恍然大悟,随即摇了摇头否决道:“问天侯的意思,在下明白。但是,差距悬殊,再多的数量,也无法弥补质量啊!我光明神国即便全速扩军,又能挡下多少位仙神?十位?五十位?一百位?百位便是极限了吧,而且只能起到牵制作用,落败是迟早之事,根本于事无补!”
  萧何毫不犹豫迅速笑道:“光明大帝做不到,但吾皇可以啊!在吾皇帐下,十万大军成阵便可围困一位仙神,百万大军成阵便有围杀一位仙神的底气;千数仙神,不过才需要一亿大军就能围困,十亿大军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再加上三位大帝的帝皇之道,三大帝国人口全部加起来,几近千亿,区区千数仙神,有何惧哉?!”
  “切……”
  光明大帝一怔,方才明白大桓皇朝的底气所在,随即呲之于鼻,干脆不再理会。
  理论上问天侯所说确实没错,而且有很大可行性。
  但是,现实和理论总是差距极大,千亿子民确实可以以帝皇之道牵引力量。但是,十亿大军,剑殇大帝指挥得动吗?估计一亿大军都无法如使臂指指挥,更别说组成阵法了。能以千万大军成阵就算高看剑殇大帝了!
  “说得好听,真当本大帝是傻子呢?”光明大帝心中暗自毁谤!
  秦始皇沉思片刻,眉头紧皱看向萧影说得:“剑殇大帝的意思是……让大秦帝国和光明神国提前臣服大桓皇朝,凝聚力量与降世仙神决一死战?!”
  光明大帝一惊,迅速又急又惊呼喊道:“什么?提前臣服?按照约定,我等两大帝国,会在大桓皇朝晋级为大桓帝国后,才臣服大桓,助大桓晋级为天朝,伐天明道!此乃关系到帝国社稷之事,岂能出尔反尔,轻易更改?!”
  “光明大帝是怕我朝战败,让光明神国陪葬吧?”萧影冷笑一声缓缓问道。
  光明大帝沉默了下,坦诚高声应道:“没错!即为大帝,自然不能太过自私,这可是关系到帝国社稷亿万生命啊!岂能轻率?”
  顿了下,光明大帝语气放缓,语气无奈接道:“不可否认,此次大桓若是战胜,晋级帝国势在必行,即便晋级天朝也指日可待。但是,千数仙神,而且携带着远古传说中的逆天奇阵,胜率实在太低了!要不……我等再从长计议?!”
  说到最后,光明大帝显然开始打退堂鼓了。毕竟之前一直是大桓皇朝在牵头,伐天明道之罚落下,那也是针对大桓皇朝,不一定会对付光明神国。
  有得有失,大桓皇朝要大秦帝国和光明神国臣服,好处极大,坏处也不小,如今自然就要承担领头羊的责任!
  话说到这份上,萧影也不强求,看向秦始皇问:“秦始皇怎么看?”
  “确实太冒险了!不过,相信剑殇大帝也不是鲁莽无智之辈……娶了华庭公主,朕可以提前把大秦帝国交给你;否则……朕顶多就是借兵与大桓,无法参与其中!”
  秦始皇沉吟片刻,郑重缓缓应道,顿了下,暗叹补充道:“毕竟朕身为秦帝,也要为大秦帝国负责啊!”
  “华庭……”
  萧影心中咯噔一声,莫名情绪纷杂,迅速压制下儿女情长心绪,转移话题微笑问道:
  “若是无需两大帝国臣服呢?其实之前所议,不过是表示抗衡千数仙神的希望罢了。两大帝国提前臣服,自然胜算更大;若拒绝提前臣服,朕也会奋力一搏,并非没有胜算。只需两位大帝始终坚定立场,莫忘约定,并在某些小事上尽力支持便可!”
  “哦?!看来剑殇大帝另有谋划,颇具底气啊?”秦始皇一怔,讶异看着萧影疑惑道,随即语气肯定接道:“至于立场,大桓尽可放心!君无戏言,朕身为大帝,岂是朝令夕改,背信弃义之人!何况无需臣服,劫难已经被大桓承接,我等不过是保持立场而已,有何惧哉?”
第一千零九十章
血祭瀛洲
  “这个自然,剑殇大帝尽可放心。只要大桓尚在,无论形势如何危急,乃至无望,我光明神国都不是背信弃义之人,更不会出尔反尔,调转枪头!”
  光明大帝沉吟了下,紧随附和道,随后迟疑问道:“不知道剑殇大帝所言小事……到底是何事?”
  不同的回复,便可看出秦始皇和光明大帝对待大桓皇朝的不同心态。
  认真说来,秦始皇能如此回复,已经是对大桓皇朝仁至义尽了。
  至于光明大帝,跟大桓皇朝和桓皇萧影,其实也没太多纠葛和情义,没被吓得当场离去,就已经是意志坚定,心性尚可了!当然,更主要还是光明大帝也极想伐天明道,不想再呆在这个清晰可闻的天地牢笼中,就如萧影所说,如今光明大帝除了飞升,几乎别无所求了!
  萧影也不卖关子,紧盯两位大帝说道:“目前来说,朕希望两位大帝能向黑暗议会施压,使之从华夏神州退兵,否则不但会成为我朝晋级帝国的一大障碍,而且再接下去的部署中,会牵制我方不少军力,影响极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8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