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1838

  至于昌文君,本就出身楚国,从秦昭王的时代就开始在最前线作战的纯粹战士,而后战功积累到封侯,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虽然情况与昌文君明显不同,比较忠于大秦,但大秦也是只下令其回京叙职。
  昌文君心中坦荡,欣然受令,而昌平君则做贼心虚,直接反叛了!
  “朝廷的难处,我等自然理解。但是,我等情况跟武桓王类似。如今蒙武将侯打算及早出兵,镇压叛乱,免得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是否说明,我蒙氏一族也背叛大秦,背叛朝廷了?”
  听迟尉腾这么说,蒙恬颇具怨气嘲讽般反问道。
  “休得胡言!”
  听蒙恬少年气盛般的怨言,蒙武脸色一变,立刻厉声呵斥道。
  “太子殿下变了!如果有机会回京,我倒想看看太子殿下如今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蒙恬心中一凛,自觉失言,不过还是不敢置信脱口说道,因为他跟扶苏太子关系最好,所谓朝廷、朝廷如何,其实还不都是扶苏太子说的算?
  “马上有机会了!”
  蒙恬话语刚落,一位身材魁梧,头顶束发,身穿精巧盔甲,背披黑色披风的将领,在函谷关诸将阵营中站起,高声接道。
  看其人,身材魁梧精壮,气势彪悍内敛,显然修为境界极高。
  “赵佗?!”
  看那将领站起,那将领背后一人不由不悦呵斥道,同样是个气息彪悍高深的将军。
  “屠大人,末将不过是听命行事,难道屠大人想违抗军令?”
  赵佗眉头大皱,语气不悦且严厉看向出声的屠睢反问道。
  “赵佗?!屠睢?!”
  蒙武父子脸色一变,讶异对视一眼,之前两人混在函谷关诸将中,还没发觉。如今两人站起,蒙氏父子虽然不认识人,却知道名字。
  根据异人历史,赵佗,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号称“南越武帝”。
  秦末,朝廷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后来天下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当时,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赵佗按照任嚣关于“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的临终嘱咐,封关,绝道,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建南越国,号称南越武帝。
  之前,剑殇还以“赵佗”叛乱为借口,如果知道赵佗如今还是大秦将领,还未率军平定岭南,估计心思就活络开了。
  毕竟之前剑殇诸事繁忙,连修习功法都没时间,哪有时间特别关注“赵佗”这个后世鼎鼎大名,如今却碌碌无名的历史名士。
  “末将奉朝廷密令!如果蒙氏父子妄动大军,则接管五十万大军兵权,出关镇压叛乱。之前通武侯已经亲口说出,众人皆可作证!”
  不待众人多想,赵佗大手一翻,一块紫黑令牌入手,举起,环视在场众人高声说道。
  “啊?”
  在场众人大骇,屠睢脸色一变,迟尉腾却苦笑沉默,显然早就知道这事了!
  “太子殿下连末将也不相信?”
  蒙武脸色大变之际,蒙恬却不敢置信脱口而出。
  “太子殿下亲笔签发的密令在此,相信以通武侯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应该认识他的字迹!”
  赵佗冷笑一声,伸手入怀掏出一卷纸帛,甩手丢给蒙恬说道。
  “哧……”
  凌厉破空声起,纸帛如箭,展现了赵佗深不可测的修为实力。
  “……”
  蒙恬探手抓住纸帛,双手颇为颤抖立刻展开查看,随即神情一僵,脸色煞白。
  看蒙恬表现,也知道赵佗所说是事实了。
  蒙武等蒙氏将领顿时齐齐内心一沉……
  气氛一时寂静而沉重、压抑。
  “此事无关乎信不信的问题。毕竟关内五十万雄师,确实是精锐之师,又无军务在身,用以镇压叛乱最为适合。而将侯父子,一门四名将,族内皆是将军,留在关内以应变化确实是上佳之策!”
  看蒙氏诸将脸色变,迟尉腾心中苦笑,语气平静劝解道,或者说是安慰。
  “无论如何!事实如此,不知蒙武将侯和蒙恬侯爷,是否愿意交出兵权?”
  不管蒙氏诸将怎么想,赵佗却是收起令牌,语气平静问道。顿了下,看向迟尉腾及关内诸将、屠睢等将领接道:
  “别忘了!武桓王不日便会抵达此处,事情不可拖延。”
  “罢了!罢了……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我蒙氏一族,世代忠良,岂能毁于我等之手!”
  将侯蒙武闭眼片刻,睁眼,吐出口浊气,语气落寞叹道。
  话落,伸手入怀就要拿出蒙氏五十万大军的虎符……
  “……”
  迟尉腾眼皮一跳,张嘴想反驳朝廷没有要覆灭蒙氏一族的意思,是蒙武的想法偏激,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暗叹了声,沉默。
  赵佗、屠睢等将领,却是眼皮一跳,颇为激动,蒙氏一族五十万大军的强悍,天下皆知,如今乱世之相隐现,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啊,手握兵权最实在,其余都是虚妄!
  蒙氏诸将则是脸色大变,心思各异……
  “慢着!”
  就在此时,原本一直沉默的李信忽然起身喝道。
  因为王宁没跟随大家返回大秦帝都,深怕一回帝都就被冷藏或遗忘,所以留在函谷关等待建功立业,振兴家族。受老将军王龁所托照顾王宁的李信,就跟随留在函谷关了。
  这事,本来跟李信、王宁等都没关系,但是,李信、王宁等人跟蒙氏一族,与及武桓王,却都关系匪浅。
  “朝廷为何莫名其妙不让武桓王出关?大家心照不宣,因为一句话……亡秦者胡,乱秦者武!别忘了,赵将军有南越武帝之称!”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单骑闯关
  “咦?”
  李信话音刚落,一阵惊疑声起,众人顿时齐齐看向赵佗,心思各异。
  “你什么意思?”
  赵佗内心一沉,强制压下心中慌乱,恼怒皱眉说道。
  因为“南越武帝”的称号,赵佗如今的生活,确实被极大影响了,其中有好有坏,但朝廷的警惕却是事实,否则以赵佗的修为实力和军事政治能力,不会如今还碌碌无名。
  “什么意思……在场各位将军不会不明白吧?所谓乱秦者武,不一定便是武桓王,带着‘武’字的人都有可能。退一万步说,赵佗将军就独身一人,而蒙氏一族的族人都在帝都,世代忠于大秦,天下皆知。相对来说,明眼人都会相信蒙氏一族,而非赵将军吧?”
  李信毫不在意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说道。顿了下,又补充道:
  “秦末,朝廷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详见上一章)。如今一切吻合,这五十万大军,原来是来自蒙氏一族!既然如此,就更不能让屠睢将军和赵佗将军带走五十万蒙氏雄师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
  听李信这么说,在场绝大多数顿时纷纷点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毕竟,如今在场诸将,包括迟尉腾、屠睢等,都是忠于大秦帝国的人,李信所说也是事实,想反驳都没法反驳。
  “胡言乱语!别忘了蒙恬侯爷的封晧是通武侯,照你所说,蒙恬侯爷也有乱秦的可能了?”
  赵佗脸色微变,怒不可赦出声讽刺道。
  “自然有可能!但是,通武侯蒙恬手中并无兵权!”李信微微一笑,煞有其事应道。
  “那将侯大人呢?”赵佗冷笑追问道。
  将侯蒙武,名字就带着个“武”字!
  “自然也有可能!所以,末将建议,蒙氏雄师的兵权,干脆交到迟尉大人手中,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朝廷也放心!”
  李信依旧面无异色,一副大公无私的气势缓缓说道。
  “……”
  蒙武和蒙恬,与及蒙氏诸将等,顿时齐齐无语,照这么说,蒙氏父子全都被绕进去了?
  “强词夺理!国之大事,岂能如此糊涂!难道你等想违抗军令?”赵佗大怒,只能再次搬出朝廷令牌警告道。
  “便是国之大事,所以更该慎重!不怕老实说,末将很怀疑赵将军手中的军令,到底如何而来?”
  李信脸色一正,语气严肃坦然与赵佗对视,连声反驳道。顿了下,看向在场众人冷笑接道:
  “大家别忘了!依照赵将军所说,此次率领五十万蒙氏雄师者,将是以屠睢将军为主将,赵佗将军只是副将。为何朝廷的令牌和军令,却在赵佗将军手中?而且大家也看到了,之前屠睢将军喝止过赵佗将军,为何他会如此急迫?不知道谁能为在下解惑?朝廷之令,自然要遵从。但是,世上作假之事还少吗?太子殿下与通武侯的极佳关系,众人皆知,不但从小一起长大,而且亲如兄弟,老实说,末将真不信太子殿下会怀疑通武侯!国之大事,还关系到五十万雄师的未来,岂能如此糊涂决定?还是验证清楚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18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