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校对)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1838

  要知道,刘邦势力的三大王城,跟其他王城不大一样,处于号称“人类摇篮”的黄河附近,是繁荣昌盛之地,绝非偏僻贫瘠的武桓势力所谓王城能比拟。
  这也是张良说帝王府得到一王城,就能堪比武桓王的主要原因,否则区区一个王城,如何比得了坐拥蕴龙郡、衡山郡、岭南等辽阔地域的武桓王。
  “先生所言当真?”惊喜讶异之余,杜无离确认追问道,随即看向刘邦。
  毕竟做主的还是刘邦,张良只是个军师。
  刘邦脸色数变,迟疑片刻应道:“先生的话,自然便是本座的话,无需怀疑!”
  “但是,以如今蕴龙城聚集的军力,加上武桓势力的实力,想要破坏称王大典,阻止武桓王称王,光凭我帝王府根本做不到!”
  杜无离大喜,随即苦笑遗憾说道。
  惊喜归惊喜,杜无离并不傻,也知道己方根本做不到。
  “若是简单,足以让我方拿出王城当筹码吗?”
  张良举盏轻啄,语气平静坦诚说道。顿了下,迅速接道:“当然,既然让你们做,就不会毫无希望。相信想要对付武桓王的异人势力,不再少数,只要帝王府有能力说动他们,自然办得到。况且,我方已经联系过大秦帝国和项氏一族,意思跟我方差不多,你等尽可联手,又不是让帝王府独自出手!”
  “好!那就此说定。不过,属下做不了帝王府的主,会立刻回报!”
  杜无离倒也是个果断之人,爽快应道。
  “那就抓紧时间吧,明天便是武桓王开国大典!”张良放下手中茶盏说道。
  “属下告退!”杜无离也知道时间紧急,爽快告辞。
  “先生这是为何?三大王城是我方立足的根本、争霸的依仗……”
  杜无离等异人退走,刘邦朝曹参示意了下,曹参会意疑惑看向张良问道。
  “你们认为异人势力和实力如何?”张良不答反问。
  “确实不弱。光是此次聚集到蕴龙郡的异人大军,综合战斗力不弱于大秦帝国和张楚势力,不可小觑!”曹参毫不犹豫应道。
  如今天下公认的最强势力,就是大秦帝国和张楚势力,项氏一族、武桓势力、刘邦势力、彭越起义军等等,都明显不如。
  陈平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以往就知道异人得天独厚,乃异数之人,不可小觑。没想到竟然隐藏了如此恐怖的实力,此次若非因为武桓王开国立朝而展露,我等还真没料到!”
  “所料不差,异人势力的形势,可能比如今天下形势还混乱。此次展露在天下人面前的三百多万异人军卒,应该是分别掌握在十大顶级异人势力手中,至少不会是单独一个势力掌握。而帝王府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异人势力,其中占据的分量肯定不少。我方应该改变对待异人势力的态度了,至少不能当成类似江湖势力的存在,否则早晚会吃上大亏……”
  张良看似回答曹参,却是看向刘邦郑重说道。
  “先生的意思是?”刘邦皱眉沉思片刻,问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属下从异人口中听得一种斗争策略……以夷制夷!”张良微微一笑,应道。
  “以夷制夷?!”众人讶然。
  “就是让异人对付异人。毕竟异人太过神奇、神秘,即使我方已经尽力去了解,也是冰山一角。加上如今已知,异人势力并不是可以随意拿捏覆灭的强大势力。我方要扼杀武桓王,肯定代价不小,不如让帝王府去做,借刀杀人,让他们自相残杀。”
  张良颇为自信解释道,停顿了下让众人消化自己所说,又接道:“如果帝王府计划成功,自身也会损失惨重,自然更会倚重我方,我方让出一座王城,便能继续利用帝王府,利大于弊。毕竟我方只是让出一城令帝王府主政,并不是完全给予,还是属于我方,只是让帝王府帮我方治理,分担我方压力罢了,正好能让我方抽出力量争霸中原,利益最大化;
  第二,如果帝王府计划失败,貌似我方也没什么损失,反而会让武桓王敌人更多、压力更大,何乐而不为?”
  “好!妙计!”刘邦还没反应过来,陈平却是眼神一亮附和道。
  “帝王府能成功自然好,不管如何,武桓王确实是我方大敌,不弱于大秦帝国和张楚势力!”
  两大军师这么说了,刘邦也不反对,只是颇为期待、遗憾叹息道。
  在刘邦心中,普天之下,唯有武桓王是自己的对手,其余都不足为惧,毕竟自己是真龙之主,而武桓王是九龙之主兼异数之人。这也是刘邦惧怕武桓王,却也不得不总是未雨绸缪、扼杀压制武桓王的主要原因。
  可以的话,刘邦也想化敌为友。只是世事无奈,随着事态发展,双方的冲突只会越来越大,根本没和解的可能。
  “是啊!武桓王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势霸道!没想到武桓王竟敢对散仙下杀手,匪夷所思啊……”曹参点了点头,颇为惊叹说道。
  “这样也好!之前商山四皓虽然意外地出山协助,却总是倚老卖老、自以为是,如今被武桓王当头棒喝,他们也该反省了。至少在对付武桓王的事情上,会主动得多!”刘邦却是颇为期待且幸灾乐祸连声说道。
  “主公想多了!就算排除武桓大军和武桓王的实力。武桓王身边就有四大散仙,根本不怕商山四皓!”
  张良苦笑摇了摇头打击道,顿了下,迟疑着接道:
  “所谓散仙不得参与世俗之争。主公不会当真了吧?之前有这规矩,那是他们脸上贴金而已,散仙只是散仙,又不是神仙,太高看他们了!”
  “啊?”刘邦、陈平等人错愕看向张良。
  “或许你们难以想象。但是,别忘了我师本身就是散仙,而且是散仙中的佼佼者,自然清楚散仙的规则。之前散仙定下不得参与世俗之争的规矩,只是被天下无敌的秦始皇逼迫而已,不是他们不能插手,而是不敢插手!”
  张良嘲讽般解释道。随即长叹一声接道:“如今,我师等顶级散仙飞升,秦始皇和邪王陨落,已经没什么力量威胁得了这些散仙。他们插手世俗之争是早晚的事,否则……主公真以为商山四皓那么好请吗?不就是想沿着我师等成功飞升的老路,突破桎梏,破碎虚空吗?”
  “不可能吧?神话传说中飞升仙界的强者不少,有必要参与世俗之争吗?!”陈平眉头一皱,明显怀疑问道。
  “春秋时代以来,又有几人成功飞升仙界?难道我们这些后代,真的不如先辈?差劲到如此地步?”张良不答反问。
  “上古至今还真没人飞升!不倒仙翁墨翟(墨子)、天言真人王诩(鬼谷子)、掌天尊者许行等传奇,本身就是上古存在至今的恐怖人物,却是拖到如今,确实有点想不通!根据古籍记载,飞升仙界确实很难,但也不会难道如此地步才是!”
  相对于刘邦、曹参等,陈平确实知道得较多,不由疑惑应道。
  以张良的出身,自然会知道很多他们不知道的辛秘,倒也不怀疑。
  “无他!太古末期,天地大变,无数太古大能争斗,打碎了天地,破坏了法则,使得这片天地灵气大失,根本无法诞生真正的真仙,几乎断绝了世俗界飞升之路,自然没人可以飞升!包括我师在内的成功飞升者,其实依靠的不是自身力量,而是残存的天地法则……”
  张良沉思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缓缓揭开太古时代以来的巨大辛秘。顿了下,看众人疑惑不解神情,自嘲一声接道:“这么比喻吧!神话传说中的以力证道和功德证道,你们应该知道吧?上古时代之前,那些大能飞升类似于以力证道;而包括我师在内的散仙,走的便是类似于功德证道之路。那是天差地别,却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认真说来,应该是气运证道,利用残存的天地法则,以气运争夺仙果,而非功德……”
  “啊……”众人错愕,满脸的难以置信。
  难道古籍记载的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是真实存在?
  “张兄口中的浩劫是……太古末期的浩劫,就是大商覆灭之劫?异人口中的‘封神演义’,封神之劫?”陈平头皮发麻追问道。
  “嗯!”
  张良也不藏拙,点头应道。随即沉思了下,看向刘邦不留情面接道:
  “若非如此,主公真以为属下为什么出山全力辅佐主公?别忘了,真正说来,主公跟我师的约定,并未完成。属下之所以全力辅佐主公,一方面是师命不可违,一方面是想辅佐主公登上真龙之主的宝座,借助气运得到仙果而已!”
  “咳、咳、咳……”
  听到张良如此坦诚的话,刘邦老脸一红,不由得一阵干咳。
  世上没无缘无故的爱,张良的坦诚,倒让刘邦疑心尽去,对张良的戒心少了许多。
  一直以来,刘邦也在怀疑,博浪沙之战,自己并未完成跟武林神话沧海君的约定,为什么张良等十个师兄姐,还会全力辅佐?
第四百九十三章
开国大典(一)
  翌日,武桓王公告天下的开国立朝之日。
  这一天,旭日初升,潮水般的军队涌入蕴龙城,充斥蕴龙城大小街道,使得中城级别城池的蕴龙城,主街道达到了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严密警戒状态。
  如此大的声势,自然引得世人注意,越来越多的人跟随武桓大军涌入蕴龙城,几乎充斥了每个空间,甚至有不少江湖人士或先天强者,直接登上蕴龙城中的建筑屋顶,而且是数量众多的密密麻麻。
  紧随着,武桓势力中名闻天下,但很少人亲眼见到的强大特殊兵种,纷纷出现在世人面前……
  武桓王仗之起家的贪狼禁卫,在“始皇南巡”中收服的魏武卫;名传青史的信陵君魏无忌的凌云精骑、平原君赵胜的胡服赵骑、战龙龙且的楼烦精骑、信虎季布的信义虎骑、狂君田单的火牛狂骑……等等,至少十几万特殊兵种一起出现,展现了武桓王开国立朝的惊人底蕴。
  毕竟,就算眼睛看不出特殊兵种的具体品级,但是,根据特殊兵种的常识,一般特殊兵种所穿戴的披风颜色和规模,代表的就是其品级。
  再则,顶级特殊兵种,便是大秦帝国也没武桓王这么多,更别说张楚势力、项氏一族等等起义军了。会不会训练特殊兵种的秘法是一方面,能否组建得起来又是另一方面。
  比如传说中跟随武桓王从草莽崛起的李同的大赵死士、养凝的飞鹄羽骑、高龔的金虎铁骑等等,都是最近几月才组建起来。
  武桓势力的大军和特殊兵种的出现,就展现了武桓王此次开国大典的布局,却是以正规军稳定蕴龙城形势,以特殊兵种部署在武桓王执行开国程序的道路上。
  “武先生!我方真要行动吗?以武桓王此次出动的大军,我方根本没什么胜算。别的不说,光是这些特殊兵种,就能轻而易举覆灭我方了……”
  蕴龙城主街道某处酒楼上,项氏势力十数人齐聚一堂,一位身穿紧身侠客服的中年人,皱眉看向此次项氏势力总负责人武涉确定道。
  “项声将军怎么看?”武涉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项氏嫡系派来辅佐自己的项氏询问道。
  “武先生是此次负责人,本座自然全力辅佐。不过,主公和范先生既然如此决定,想必自有其想法,尽量照办吧!况且,此次并非只是我方,我方也不是主力……天下之争宛若棋局,不在乎一棋一步,也不在乎过程……”
  项声眉头一皱,沉思片刻,一语双关缓缓应道。(前文介绍过此人,历史名将)
  “此次行动者,乃项氏精英,若是行动,折损是肯定之事!根本在下所知,范先生似乎并不赞成此次行动,只是少将军力主此事而已,若是我项氏精英,在此损失过重。恐怕在大秦帝国和张楚势力决战中,影响深远……”
  项声的言外之意,武涉自然清楚,却是颇为不忍提醒道。顿了下,深怕项声多想,迅速接道:“当然,为臣者,忠君之事。何况在下乃文臣,主公和范先生本就不让在下出面,所以此次行动成败与否,其实在下都影响不大,只是为大局着想而已,将军明鉴!”
  “明白!”
  项声一怔,苦笑一声点了点头应道。再看向周围众人,明显都神情复杂,显然不想行动,不由摇头叹道:“再说吧!反正我方不是主力,静待事情发展。若是事有可为,便不惜一切,至少也得严重打击、压制武桓王,若能破坏开国大典,万死不辞;若是真的事不可为,无谓牺牲自然没必要!”
  武涉的意思,以项声的智勇双全,自然明白。毕竟武涉是军师,被认为为此次行动主持者,就是因为武涉的智慧才能,不管行动失败与否,武涉都不用出面,也不会牺牲。所以武涉的说法和理智,项声倒是不会怀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18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