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校对)第9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0/1838

  王朝晋级为皇朝,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不足以吸引全天下势力的眼光。即便对于剑殇或桓国来说,此次放弃“晋国大典”,以后一样可以再次举行,并非说此次放弃,就再没晋级皇朝的机会!
  但是,冥冥中剑殇感觉此次“晋国大典”极为重要,万万不可放弃或取消。这是种极为玄妙的感觉,并非直觉或个人感性意识,而是似乎来自天地的一种无声的提醒。
  特别是剑殇处于婆娑古树之下,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婆娑古树很可能是这片天地中,至今仅存的唯一一颗天地灵根,而且是偏向天地大道玄理的天地灵根,本身没有直接性的药性,所以玄理更深!
  另一方面,帝皇之道更为注重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
  “继续晋国大典?!适时取消?!”
  剑殇心中极为矛盾,进一步很可能会万劫不复,退一步,也不一定会海阔天空。
  继续嘛?!
  以不死势力驾临九龙王城的恐怖阵容,别说桓国,估计就是整个华夏神州的强者联合起来,也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不死势力强者;
  适时取消嘛?!
  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齐聚九龙王城的诸强没有爆发的引子,九龙王城躲过此劫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马绍尔群岛”,及时增援,也有很大可能守住。
  只是,桓国和桓王会成为天下笑柄,还有失去未知、潜在的东西,甚至会失去桓国的前程和桓王的前景,连帝皇之道也可能因此中断。
  进退之间,看似很简单,就如“人”字一撇一捺般好写,有时却无法选择,很难决定!
  ……
  辽阔的九龙王城,鳞次栉比的恢弘宫殿群某处。
  此处宫殿是桓国安排给大秦帝国代表团的栖息之地,明面上只有帝妃帝失出面。其实千古一帝秦始皇、大秦丞相李斯、卫尉尉缭等大秦名人,已经暗中抵达。
  不只是大秦帝国,便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及各自的左膀右臂,都已经暗中抵达九龙王城,只是没向桓国进行正式报备而已。无论三位王者到底是因为什么心思潜入九龙王城,聚集天下目光的桓国的“晋国大典”,可谓群星璀璨,英豪齐聚。
  何况,如今齐聚九龙王城的大帝级别人物,至少十位,各种传奇人物、不死怪物、巅峰强者,更是云集而至,三位帝王又岂会甘心错过?!
  帝失平时艳光四射,媚视烟行,在秦始皇面前,却是极为端庄娴静,更不敢丝毫造次,凤目涟漪间疑惑问道:“帝主!区区王朝晋级为皇朝的大典,用得着帝主尊驾亲临吗?如今九龙王城群雄汇聚,藏龙卧虎,更可能成为诸雄陨落之地,如此浑水,我方何必来淌?”
  此时的秦始皇,势若巍峨山岳稳坐席榻,却如融入天地般让人察觉不到任何气息,若非亲眼看到,根本不知道秦始皇的存在。
  定睛一看,凝心感应,又会感觉秦始皇如苍穹般伟岸磅礴,让人不由得生出卑微渺小之感。
  这是种极为高深的境界,随时可以破碎虚空,飞升成仙。
  可想而知,间隔多时,复生后元气大伤的秦始皇,修为实力已经基本恢复,甚至比“始皇南巡”时更上一筹。
  秦始皇雕像般纹丝未动,浑厚声音凭空响起:“群雄如狗,有何可期?!朕亲临九龙王城,不过是想看看桓王的选择罢了!”
  “只是等待桓王的选择?!帝主不是前来参与群雄争霸的盛典?扬威天下?”帝失凤眼圆睁,意外疑惑紧紧盯着秦始皇。
  以帝妃帝失的通天智慧,想了无数种可能,没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竟然不是为了“扬威盛典”,而是仅仅为了等待桓王的选择!
  什么选择?!
  以帝失的多智近乎妖,也想不明白了!
  至于群雄如狗,也只有秦始皇敢这么鄙夷天下英雄!
  “当年,朕选择了退避,屈服天威……有负先辈……如今,如不第一时间亲眼看到桓王的选择,吾心不甘啊……”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典开幕
  创世六年二月,大桓三年二月,桓国正式召开“晋国大典”,风云齐聚!
  创世四年二月,桓王剑殇正式开国,两年后的同一月同一天,召开王朝晋升皇朝的大典。
  天下第一异人剑殇,流传天下的传奇事迹无数。花费四年时间南征北战,开创桓国。又历经了两年,稳固桓国,向皇朝级别势力发起冲击。
  旭日初升,和煦光明普照大地,天清气明,是个万事皆宜,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天气、好日子!
  俯瞰九龙王城,在光线下光彩万千,加上悬浮王宫正上方的霞云,隐见霞云中九龙蜿蜒,咆哮天地。特别是无数大小不一的高台分置王城各处,一座座如擎天巨柱,撑起了桓国这片天地。
  九龙王城中部。
  将会成为桓王祭天之用的辽阔演武广场,一座三百丈六尺五寸高,数里广的建筑,如擎天巨柱直插云霄,这就是晋国大典中心……祭天台,整体呈八卦梯形,撞入无数个八卦堆砌而成!
  祭天台最底部基层,镇压着桓王数次逆天事迹的宝物……八门天锁阵阵图。
  祭天台最高处祭祀台,除了牲畜果物等祭品,还供奉着光毫如霞的三件宝物。
  第一件是迎风招展的旗帜,一面绣着“桓”字,一面绣着周天星辰,这自然是新炼制的“星辰仙幡”;
  另外两件是威传天下的至宝……射日神弓和周天星劫殿。特别是周天星劫殿,一直悬浮九龙王城正上方从未变过,如今却化为数尺大小宫殿群模型,置于祭祀台上。
  演武广场四周,三十万披甲持戟的精锐军卒,气势肃穆警戒,这是桓国守护王宫的精锐之师……大桓御林军。
  祭天台八方,距离祭天台都为六十四里之处。
  有八座高约两百四十丈的擎天巨台,同样是八卦状,如八方守护着祭天台。八座擎天巨台顶部,各有一杆星辰仙幡,一面绣着周天星辰,一面绣着代表着八座擎天巨台坐镇者的旗号。
  仔细看那八杆星辰仙幡,分别代表着桓国三妃:邪妃花千黛、龙妃崇师妾、琴妃李嫣嫣;桓国三君:信陵君魏无忌、焚武君田单、平原君赵胜;臣服桓国的两位女神:智慧女神城纱莉娜、纷争女神莉莉丝。
  除却代表邪妃的擎天巨台部署着数千武林强者守护,龙妃和琴妃是数千大内高手。桓国三君是各自的部曲,信陵君的凌云精骑、焚武君的火牛狂骑、平原君的胡服赵骑。两大女神则是各自的圣斗士和邪斗士。
  祭天台九台周围,遍布九龙王城各处,又有共为三百六十五座的九九八十一丈高的高台。
  细看这些遍布九龙王城的高台,其上“星辰仙幡”旗帜,其实分别代表着桓国文武百官,以桓王为首,桓王五妃次之,而后是三君十三侯,三公九卿,过百大将,数百文臣等等。
  这近四百座高台,其实代表着支撑起桓国的文武支柱。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晋国大典”若是召开,桓国的力量将会前所未有地高度集中,文武百官全部齐聚九龙王城。也代表着,将会是九龙王城外,桓国各处驻地最空虚的时候。
  唯一没有旗帜的桓国重臣,便是四大护国法王。
  各个势力不难猜测,此时桓国四大护国法王,肯定在马绍尔群岛坐镇。就四大护国法王就想抵挡米加联军?完全是笑话啊!
  ……
  “当……”
  随着旭日升起,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一阵响彻王城的洪亮钟声掠起,如晴天霹雳震醒整座王城。
  “咕噜噜……”
  九龙王城四方城门大开……
  “得、得、得……”
  沉重的脚步声和铁骑声回荡王城各处,潮水般的桓军涌入王城,有骑兵,有步兵,还有遮掩半空的铁羽魔雕等妖兽为主,沿自桓国越州的飞行兵种。
  涌入王城的桓军,迅速如潮水般渗透王城,遍布大街小巷,镇压王城,数量约若千万,威势盈城,气势盈天。
  “当……”
  又是一声响彻王城,回荡天地的钟鸣。
  “踏、踏、踏……”
  大地震颤的整齐如一,势若擎天巨人踏步的声响起。
  无数泥塑石雕的石像,宛若活物涌入九龙王城,渗透整座王城,数量比桓军还多上十数倍,密密麻麻,化为无数等人高的石墙,遍布王城大街小巷,与精神焕发的桓军形成鲜明对比!
  “大秦兵马俑?!大桓兵马俑?!”
  “桓国竟然有这么多兵马俑?!”
  “早料到了,桓王是异人,又不是残暴奢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怎么会开国之前就无缘无故建造皇陵,原来是为了大桓兵马俑?!”
  “藏得够深啊!看样子,大桓兵马俑早就存在,只是桓国从未动用过而已!这是想震慑天下吗?”
  “哼!震慑天下?!主动暴露出深藏多年的底牌,晋国大典的危机,可想而知!”
  ……
  随着那无数兵马俑涌出,对华夏文明稍有了解者,迅速猜到了这些兵马俑的本质和来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如暗流汹涌在九龙王城各处!
  “当、当、当……”
  一阵阵响彻王城的钟鸣掠起,整整六六三十六声,节奏极慢,足足耗费了数个时辰时间,直到日上三竿!
  “当……”
  随着第三十六声钟鸣掠起,代表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0/18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