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1738

  白手和另一位副总裁乔教授,一起召见一建到六建的六位新总经理。
  董事长办公室。
  白手和乔教授并肩坐在两张单人沙发上。
  六位总经理分坐在两边的两张长沙发上。
  秘书艾薇、尹伊然和冯晓莹三人,为坐着的八位泡好茶,然后退出办公室。
  白手笑道:“为了保护教授的健康,大家不要抽烟,就请喝茶吧。”
  大家笑着,都端杯喝茶。
  白手指了指六位,问乔教授,“教授,你看看他们,与前任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六位有共同之处,就是原任常务副总经理,这次是标准的按顺序接替。
  但是,白手就是白手,人事调整也不按部就班。
  一建的副总调到二建当总经理,二建的副总调到三建当总经理……以此类推,六建的副总调到一建当总经理。
  水不流不清,人不动不灵。
  一建牛金宝,三十九岁,浙江金华人,白手的半个老乡。
  二建刘乐,三十六岁,江苏人。
  三建贾玉坤,三十五岁,河南人。
  四建吴风雷,大学生,三十二岁,安徽人。
  五建赵卫国,三十三岁,江西人。
  六建冯久良,三十三岁,中专生,上海人。
  乔教授道:“一建牛金宝,原在市五建工作,当初老白和我家老李一起挖来的。二建刘乐,原在李玉宝老板手下,是老白陪李老板打牌赢来的。”
  大家笑声顿起,因为刘乐确实是赢来的。
  “三建贾玉坤,原包工头,自愿加入腾飞公司。四建吴风雷,原市二建工程师,是老白拿一个项目,从市二建魏国平那里换来的。”
  大家又笑,因为吴风雷真的是白手拿项目换来的。
  “五建赵卫国,愿包工头,自愿加入腾飞公司。六建冯久良,原市一建工程师,是老白在市一建当了一个月的总经理后,市建委老主任给老白的奖品。”
  大家再笑,因为冯久良确实是老主任的奖品。
  当然,冯久良与老主任有点沾亲带故,是冯久良先提出来要去腾飞公司,老主任再以奖励的名义,顺水推舟而已。
  白手说道:“你们六个,来自六个省市,正应了五湖四海的说法,这是一。二,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老牛的文化水平最低,也读过一年高中,至少也比我强。三,你们六个都不是我初创时期的人,这就意味着,你们是腾飞公司真正的第二代创业者。”
  牛金宝最敢说话,他笑着说道:“老白,你就直接敲打我们吧。”
  说着,牛金宝还带头鼓掌。
  其他五位也跟着鼓掌。
  吴风雷说道:“在建筑行业,我的大学文凭顶多是一张糊面纸。老白,我喜欢听你讲话,你给我们多讲讲呗。”
  白手先呵呵的笑了笑,“中国有句古话,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还有一句古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要是不把那六个婆赶走,你们成不了婆,要是不把六个旧的踹走,你们六个新的也冒不出来。”
  大家笑声连连。
  白手继续说道:“新人新气象,这是我的期望。但规矩还是规矩,比方说责任和利益对等。按照规定,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能享受总经理的待遇,工资和分红等等,跟着都水涨船高。待会你们在聘用书上签字,你们的待遇就都有了。”
  “那么与此同时,你们的责任也得承担起来。首先是一年的试用期,我会紧盯着你们。其次是业绩,年终总结,我希望你们都能完成任务。我呢,不干涉你们的工作。包括增添一名副总经理,都由你们自己挑选,选得好选得不好,也是我对你们的考核内容之一。”
  说罢,白手让大家提问。
  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白手当场拍板,由乔教授负责落实。
  问题还真多,有十一个问题不能马上拍板,白手都记在本子上。
  乔教授和六位新总经理走后,白手把三位秘书叫进来。
  三位秘书的分工,一直都是白手很重视的事。
  艾薇比尹伊然和冯晓莹年长一岁,又是早一年进公司工作,所以她是秘书组的组长。
  现在公司多了五个分公司,还有一个龙山项目,所以白手决定调整三个秘书的分工。
  “小艾,小尹,小冯,你们对重新分工有什么想法?”
  仨姑娘都很乖巧,一齐摇头,因为她们都知道,虽然老板用商量的口气,其实应该早已想好。
  “这样。小冯,你以后负责联系五个市的五家分公司。小尹,你以后负责联系六家建筑公司,和设备工程公司及石雕公司。小艾,你以后负责联系龙山项目,以及总公司的各个部门。”
  仨秘书一齐点头。
  “以前呢,是一个月一次报告,现在我改了。你们发个通知下去,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公司,除了每月一次的月报以外,还要增加一周一次的周报。”
  艾薇问道:“老板,这样的话,各公司各部门会不会有意见?”
  白手笑道:“肯定有意见,但这是老板的决定,他们必须执行。”
  艾薇说道:“那这个通知,我们不以秘书室的名义发,就以老板的名义发。”
  “呵呵……可以可以。”
第1305章
我想骂人
如果允许的话
  这时的商品房市场,又陷入了低迷和动荡。
  每年的商品房生产能力,短时间内增加到三十万套以上。
  而潜在的购买者,一年大概在十三万套左右。
  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白手曾向市建委新主任提出的整顿建议,没有得到回应。
  不是新主任不想,是他不能。
  能人在体制内,新主任岂能不知,但阻力重重。
  阻力不是来自上面,而是来自下面。
  几百个没有资质的开发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那可都是有实力的家伙。
  你敢整顿他们,他们死了,他们背后的力量会让你死。
  老主任串通白手,大肆收购,稳定市场,那样的好事来不了第二回。
  市场萧条,停工潮出现。
  停工潮,意味着民工的失业。
  市建委召集几十家骨干企业开会。
  与以往一样,白手没去,让乔教授替他开会。
  下午四点半,乔教授开会回来,向白手汇报。
  “市里强调了三条。一,在售商品房价格不得大幅下降,但允许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降价,降价前要向市住房委报备。”
  白手评价道:“这条有点晚,应该在春节前推出并落实。”
  “二,在建楼盘不得轻易停工,凡停工者,市住房委要给以严厉的惩处。”
  白手又开口评价,“简直是岂有此理。”
  “三,从现在开始,暂停批准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白手大摇其头,“新的不让进,这措施一点用也没有,笼子外的不是问题。关键是笼子里的,四百六十几家,上千个楼盘在建,这才是大问题。”
  白手说的几个楼盘,是行内的俗称,不是指几幢楼,而是指几个小区。
  比如说腾飞公司,下属六个建筑公司,每家都在开发一个小区。
  六个小区,每个小区三千套房子,加起来就是一万八千套。
  建设周期是两年半,平均每年七千两百套。
  现在公司月销商品房三百套左右,按这个销售速度,正好一年的生产,需要两年才能销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