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4/1738

  “不是。是这么一个事……”
  老爷子听罢,老脸严肃起来。
  白手不打扰,点上一支烟,默默的吸了几口。
  老爷子伸手要烟。
  白手看看老太太,犹豫一下,再把烟递到老爷子嘴边。
  老爷子眯着双眼,慢悠悠的吸了两三口。
  白手没让老爷子再吸,把烟拿回去,叼到自己的嘴上。
  老爷子思考了好一会。
  “小白啊,你对这方面了解不深,好在你的警惕性高,防范了不必要的麻烦。”
  “老爷子,我不需要你的表扬。”
  老爷子说道:“不要被人家的名头吓住,现在的社会很宽松,无数诸如此类的社会机构冒出来。说句实话,这种社会机构,十有八、九是骗人的。”
  白手点了点头。
  “你现在在二三十个协会里有地位,那是另一种存在。因为这些协会是本地的,是政府领导的。它们非常透明,你也对它们很了解。加入协会,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很有必要。”
  白手嗯了一声。
  “但是,在这鱼龙混杂、阿狗阿猫都会出来招摇撞骗的时代,你要记住两条。你不了解的东西,你最好不要去触碰,不管它的名头有多响亮。特别是从海外进来的,或有海外背景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接触,哪怕它给你送来巨大的好处。”
  白手点了点头,“老爷子,你的话我记住了。我想知道,你听说过这个中国经济研究促进会吗?”
  老爷子笑了,“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又怎么可能知道呢?但从你所说的这些信息看,我就知道他不靠谱。”
  “老爷子,你说说有哪些不靠谱?”
  老爷子指了指白手,“应该是你来说。”
  白手说道:“第一个不靠谱。我上网粗粗的查了一下,没有这个机构。一般情况下,抬头以中国二字的机构,网上肯定是有的,可它却没有。”
  “有道理。”
  “第二个不靠谱。即使我的腾飞公司是个民营企业,那也是全国知名企业。本人不才,那也是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他们要访问我的企业,也应该通过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最不济,也可以通过市建筑协会,可他们没有。”
  “细节决定成败,你这个细节抓得好。”
  “第三个不靠谱。这个机构自称有二十三个经济学家,我不相信,咱们国家的经济学家并不多。我讨厌这个家那个家的,凡自称经济学家的,我一般都不相信,因为现在的骗子太多了。”
  老爷子笑了,“你这是主观主义,但我欣赏。”
  “第四个不靠谱。据说他们中间,不少人是留洋回来的。我还听说,他们曾在上海指手画脚,指点江山。我更听说,他们还为我说过好话。但是,他们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却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所以我认为,这里面有名堂,至少市里并不是很认可他们。”
  听到这里,老爷子问道:“他们发了函件,你是怎么回复的?”
  “不回复。”
  “好,很好,非常好。”
  顿了顿,老爷子又问,“你会与他们见面吗?”
  “坚决不。”
  “如果有关部门出面,帮你们牵线搭桥呢?”
  “也是不,但我可能会让老顾他们出面接待。”
  老爷子笑了笑,“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吃了午饭,你忙你自己的事去吧。”
  如老爷子所说,白手吃了午饭,就带着小杨和冯晓莹回到公司。
  艾薇和尹伊然一起向白手汇报,她们调查中国经济研究促进会的初步结果。
  艾薇说道:“老板,我们没有查出这个机构的登记信息,包括部里和市里。我们打电话询问,有关部门都给了明确的答复,这个机构并没有注册。”
  尹伊然说道:“后来,我们在某大学的研究院,查到了这个机构。原来,这个机构是挂靠在该研究院名下,叫东方经济研究促进会,而不是中国经济研究促进会。”
  白手忙问,“你们有没有搞错?”
  艾薇摇着头道:“不会有错。函件上的二十三个经济学家名单,与东方经济研究促进会的会员,基本上没有出入。”
  听完汇报,白手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啊,有一项最重要的内容被你们疏忽了。”
第1350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艾薇和尹伊然二人,皱着秀眉想了老半天,也没觉得自己的调查还有什么疏忽。
  白手一个初中生,一本正经的提醒两个大学本科生,“两位,政治经济学里有两句最经典的话。一句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想请问,另一句是什么话?”
  两个美女异口同声的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白手冲着两个美女竖起了大拇指。
  “老板,你是说我们还应该查他们的资金来源?”艾薇问道。
  点了点头,白手说道:“他们二十三个人,加上随行人员,少说也有三十个吧。他们上蹿下跳,走南闯北,坐飞机或火车卧铺,住的是高档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咱们想想,他们一天开销多少?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尹伊然说道:“老板,我懂了,查清他们的资金来源很重要。”
  白手继续分析,“既然是非盈利机构,那他们就不敢经商,或明目张胆的收费。他们是挂靠在人家名下,人家肯定不会划拨经费。没有正式注册,国家也不会给钱。这些人自诩为经济学家,道德水准不一定很高,所以也不会自掏腰包。从这些人的经历看,其中没有大款,更证明他们不能自己掏钱……你们想想,他们的活动经费是从哪里来的呢?”
  尹伊然说道:“他们名气大,每到一地,都是当地买单吧。”
  白手摇了摇头,“当地买单肯定有,但不可能照单全买。你吃饭,你住宿,当地还能负担。但你玩乐瞎逛,当地不可能买单。”
  艾薇说道:“那就只有一种情况,有人愿意出钱,他们接受捐助。包括明的暗的,甚至包括干净的和不干净的。”
  白手拿手拍了拍大板台,“查,查他们的经济来源。你俩记住,以后无论是查人查单位,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查他们的资金来源。”
  艾薇和尹伊然都面露难色。
  尹伊然说道:“老板,以我们的手段,只能查到这一步了。”
  艾薇点了点头,“不过,我有两点建议。”
  “说,直接说。”白手催道。
  艾薇说道:“一方面,让肖副总裁出面,通过全国建筑协会,对这个机构进行横向调查。肖副总裁当过市建筑协会会长,与全国建筑协会联系很多,应该不成问题。”
  “好主意,那另一方面呢?”
  “市里有个接待办,这帮人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肯定与市接待办有过联系。老板,你可以动用关系,了解一下市接待办的接待情况,再从中分析这个机构的经济状况。”
  白手眼前一亮,笑道:“小艾,你比以前厉害了。”
  白手打发艾薇和尹伊然出去,接连打了两个电话。
  一个给肖长河,让他马上联系全国建筑协会。
  另一个给那位神秘的朋友,委托他联系市接待办,了解这个机构在上海的活动情况。
  晚上,白手在家,正要上床睡觉,两路调查先后都有了反馈。
  老肖先打来了电话。
  “老白,有结果了。但我委托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又委托他的朋友,细节上可能有出入。”
  “没关系,你说。”
  “三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人,一个经济学博士,两个经济学硕士,决定组建一个研究机构。但他们的注册申请被驳回,原因不详。他们找到几个同样是海归的同行,再联合国内校友,再次发出申请,但再次被驳回。”
  “第二次驳回,原因有三。一是资金来源不清,二是服务范围不明,三是非盈利机构,不能注册为法人机构。于是,他们又召集了几个同行,向某大学提出申请,挂靠在该大学的研究院。他们有三块牌子,一是中国经济研究促进会,二是东方经济研究促进会,三是东方经济研究所。”
  “据说,某大学研究院与这个机构,签有非常严格和明确的协议。不提供一分钱,也严禁以某大学的名义进行活动。如果出了问题,某大学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这个机构靠什么生存,外界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们平时的活动内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与企业联谊,二是在大学演讲,三是编写经济学书籍……”
  “总之,没有外部资金的支持,他们是很难支撑的。可因为他们是挂靠,又是非盈利机构,所以没有帐目可查。但据知情人透露,他们的资金来源有这么几个。一是朋友捐助,二是企业赞助,三是出场费,四是邀请单位出资,等等。还有,据说还有来自海外的资金支持。”
  听到这里,白手说道:“老肖,你把最后一句话再说一遍。”
  “据说,还有来自海外的资金支持。”
  白手沉吟了一下。
  “老肖,辛苦你了。我有电话进来了,咱们回头再说。”
  紧接着打进来的电话,正是来自那位神秘的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4/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