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1738

  之所以把自己说得这么懒,是要告诉施海阳,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管,我连自己的事都办不了,我不可能帮你办事。
  白手希望施海阳能听明白。
  性格所至,施海阳与黄石不同,黄石比较含蓄,施海阳太过直接。
  白手不想与施海阳走得太近,以免给外界造成误解,以为二人有什么猫腻。
  现在的房地产界,大家都互相盯着,谁谁要是联手,谁谁就会成为目标。
  “白手老弟,你对上海的房价走势有什么判断?我这个时候进来是不是合适?”
  白手说道:“先回答你的后一个问题,你赶上了好时候。如果一二年后再进来,很可能难以立足。”
  “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的房价,每平方平均只有两千五百块。当然,市中心已突破七千块。但是,看上海的房价,要看近郊区那个区域。那个区域的房价,至今还没超过两千块。”
  施海阳琢磨着白手的话,“你是说,房价有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对。能颠覆房价的东西就是土地。海阳兄,你知道的,现在的土地出让,还是以前的划拨制,价格是固定的。但一旦实行招拍挂制度,土地出让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土地价格就会火箭式的上涨。到那个时候,房价也必定水涨船高。”
  “这是肯定的。”施海洋点着头道:“可是,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千呼万唤出不来啊。”
  “不,应该快了。”
  施海阳顿时两眼发亮,“你有内幕消息?”
  白手点点头,但马上又摇摇头。
  施海阳有点懵,“几个意思?”
  “去年上海这边向上面申请过,进行土地出让方式的改革,就是实行招拍挂制度。不知道什么原因,上面没有批准。”
  施海阳点了点头,“我也听说过,南方某省也提出过类似的申请。”
  “我有四个估计。这个新政策一定会推出,这个新政策的推出为期不远,这个新政策推出之前应该会进行试点,试点的城市一定会有上海。”
  施海阳琢磨着白手的话,“老弟,难怪你说我来得正是时候。”
  白手说道:“你抓住了旧政策的尾巴,哪怕是兼并来的和收购来的,土地价格都是原来的价格。一旦新政策落地,你手头的土地价值,说不定能翻上两番三番。”
  “我明白了。”
  白手继续说道:“以你我为例。如果你在新政策落地以后进来,你购买的土地价格,是我手头土地价格的一二倍甚至三五倍,你拿什么跟我竞争?”
  施海洋再次冲着白手竖起大拇指,“白手老弟,我感谢你的提醒。”
  白手转移话题,“我啰嗦了。海洋兄,黄石兄露面了,你也来了,陈仑兄什么时候到啊?”
  “他啊。”施海洋笑了,“嘿嘿,他后院起火,后腿被拖住,恐怕他本人近期是难以南下喽。”
  白手微微一笑,“我可以知道吗?”
  “哈哈……你可以知道,你也应该知道,因为他的破事,与你还有一点点瓜葛。”
  白手不动声色的说道:“海洋阳,我胆子小,你可不要吓我。”
  “你是不是有个妹妹叫白雪,她是不是曾经有个男朋友叫姜波?”
  白手点着头不吭声。
  “陈仑啊,原来是有老婆的,老婆人也挺好,还有个十二岁的儿子。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叫姜英的女人。这个姜英,就是姜波的姐姐。这个老娘们应该四十多岁了,但还是单身。不知道怎么回事,陈仑与姜英好上了。”
  “我估计,陈仑是看中了姜英的背景,想找个靠山。所以他千方百计的要离婚,拼了命的要跟姜英好。当然,姜英这娘们长得也挺艳,从国外回来的么。打扮一下,能年轻十岁,肯定比陈仑的原配强。”
  “我们四通公司一分为四时,所有资产都打八折五,转让给乔任扬一人。我们三个手头掌握的都是现金,所有陈仑离婚时,给了他老婆一亿块。陈仑踌躇满志,准备春节后与姜英结婚,再来上海发展。但他因为离婚一事,耽误了时间,来上海发展一事还没有实质性的行动,不如我来得快。”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姜家突然垮掉,姜英也因为她弟弟与你妹妹的事,受到了刑事调查。所以现在的陈仑,正处于两难的选择。他来上海发展,是与一家央企合作的,他要是娶了姜英,可能就不会有合作。他不娶姜英,他会被人唾弃。万一姜家东山再起,他很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这里,白手问道:“我妹妹的事,海阳兄你已经知道了?”
  施海阳点着头说道:“姜家不垮,你妹妹的事就不会被人知道,知道的人也不会说。姜家垮了,你妹妹的事肯定会传开。”
  “京城的人对此有何评论?”白手继续问道。
  施海洋反问,“我听说,你选择了刑事和解?”
  白手点了点头,“对,我想减少些麻烦。”
  “白手老弟,对你的评价很高啊。”
第1378章
四公子的来历
  施海阳告诉白手,京城人评价他的处理,是既大气又智慧,基本上杜绝了后遗症的发生。
  也可以说,白手歪打正着,在京城多了一些名气。
  以前,白手在上海的名气再大,也仅局限于上海及其周边。
  在京城,也就同行知道上海有一个了不起的白手。
  没想到因为妹妹的遭遇,因为姜家的风波,让更多京城人知道了白手。
  白手对此不感兴趣。
  白手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利益,因为几个公子的到来,会不会受到损害,以及如何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正月十三晚上,蒋长风请客。
  白手的朋友圈,每月有一二次聚餐,大家轮流做东。
  不过,白手与蒋长风通电话,他与蒋长风对换,改由他做东。
  因为白手请的是两桌人。
  一桌是蒋长风、魏国平、李玉宝、汤云平、曾玉山、董培元和谢洪水。
  一桌是罗汉、陈玮、周末端、陈明、贺鲁生和田野。
  白手还请了老顾、老余、老肖和杨进明。
  加上白手自己,一共十八人,每桌九个。
  请客的地方,当然是蒋长风的长风饭店。
  还是白手专用的一号包厢,挪走沙发和茶桌,正好能摆下两张中型圆桌。
  这其中,罗汉曾久未露面,因为那点男女破事,差点栽进深渊爬不出来,现在已经缓过劲来了。
  还有一个魏国平,眉头紧锁,估计心里有什么事。
  一桌坐白手、蒋长风、魏国平、李玉宝、汤云平、曾玉山、董培元和谢洪水,再加一个老余。
  另一桌坐罗汉、陈玮、周末端、陈明、贺鲁生和田野,再加上老顾、老肖和杨进明。
  菜上了,酒倒好。
  白手举杯,先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再请共同举杯,大家共饮。
  每一次聚餐,都会有一个主题,由做东的人提出。
  这次也不例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白手问道:“你们谁,能说说四通公司四公子的事?”
  大家议论纷纷,因为白手送的那份资料,根本就来不及看。
  不过,也有看完了的。
  陈玮不愧是教授,不仅看完了,还有点心得。
  “我来说,你们补充。”
  坐在陈玮身边的周末端,给陈玮倒酒,“教授,你先说,我来补充。”
  陈玮先喝了小半杯白酒。
  “从资料上看,他们四个去海南的时间,比老白你第一次南下还要早。去得最早的是乔任扬,海南刚建省时,他就去海南了。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念,这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基础。”
  “他们都是大学生,都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乔任扬和陈仑还是硕士。去海南前,他们都是公务员,都有正式工作。到海南后,也都有固定的工作。老白去海南是为了赚钱,他们去海南,只是调动工作。但是,他们很快被开发海南的浪潮冲醒。他们走到了一起,决定下海。”
  “海南的炒地,大的有两次,老白你都经历了。但四公子只经历过后一次,前一次炒地时,四公子刚走到一起,四通公司也刚刚诞生。他们当时没有资本,眼睁睁的看着机会转眼即逝。但他们断定,一定还会有第二次,于是他们开始了融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