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7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0/1738

  “经济预测目的,是为未来问题的经济决策服务。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需要由预测提供有关未来的情报,使决策者增加对未来的了解,把不确定性或无知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并有可能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最优决策。经济预测是科学,它有科学基础,包括理论、资料、方法、计算等因素,依赖于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经济预测又是一门艺术,它还依赖于预测者能提出假设、选择方法、利用资料的技巧,和运用他自己的学识、经验、获得的情报进行判断的能力。经济预测有它的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同时在多数情况下还以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为基础。建立一种实用模型,根据一定的理论和事实,考虑到种种条件的假设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就可以进行经济预测。”
  余文杰头头是道,洋洋洒洒,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白手。
  白手也是爽快,笑着说道:“老余,咱们合作一把,你看行不行。”
  余文杰也笑了,“我当然愿意。但在座的还有三位教授,不知道他们同意不同意。”
第1785章
经济预测
  余文杰还告诉白手,经济预测通常分为三类。
  按预测的范围,有国民经济预测、企业经济预测,介乎两者之间的部门经济预测和地区经济预测及行业预测,另外还有世界经济预测。
  按预测的时效,有短期预测、长期预测及中期预测。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的划分,因预测对象的性质、预测的要求、各国习惯而有所差别。两者区别的实质性标志在于预测期内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等是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期预测则介乎这两者之间。
  按预测的性质,有质的预测和量的预测。只要求对预测事物有概括性的了解,描述其变化趋势,判断它出现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就采用质的预测。从一些经济指标的已知值推算另一些指标的未来值,进而说明达到这些数值的概率,就采用量的预测。
  这其中,预测的变量数值表现为单一数值,称为点值预测;预测的变量数值有一个幅度,处于上限和下限的区间之内,称为区间预测……
  有点深奥,白手不是很懂。
  “老余,给我推荐几本书,我要恶补一下。”
  “好的,我家里有,我给你拿几本。”
  “哎,要中文版的,我可看不懂外国字。”
  “没问题,我翻译过不少与经济预测相关的书。”
  吴教授看得明白,也有意撮合白手和余文杰,“小白,小余,我有个想法,你们二人加上小李,你们三个可以来个强强联手。”
  “我没问题。”白手看向余文杰。
  “我也没有问题。”李教授点了点头。
  余文杰说道:“我更没有问题。老白,李教授,我深感荣幸。”
  就这么说定了。
  李教授说道:“吴老,刘老,你俩也不能歇着啊。”
  刘教授说道:“没有问题,我和老吴给你们敲边鼓。”
  白手问余文杰,“老余,你能不能说说,经济预测学的发展现状?”
  “这个么。国际上,那些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完善的国家,经济预测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他们预测经济的发展,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正负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十。在咱们国内,经济预测也有,但还在发展阶段,准确率也不够高。至于理论方面的发展,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基本上也都是舶来品。”
  “关于准确率,这怎么理解?”
  “比方说,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是百分之十,如果有十家预测机构,有八家预测对了,准确率就是百分之八十,这说明预测方面已相当成熟。至于百分之十的误差,就是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一,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可以接受。但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误差,应该是百分之五以下。”
  “国内现有多少家预测机构?”
  “这个可说不好。官方机构和非官方机构,还有个人,都可以预测经济。但正儿八经的宣布自己是专业的预测机构,好像没有几家。而且国内的预测,靠谱的不多,不靠谱的却很多,预测结果也很离谱。咱们如果要搞,就必须搞得很专业,准确率必须相对准确。”
  白手继续问道:“那么,国内的经济预测与国外的经济预测相比,有没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市场经济为主,影响经济的外在因素并不多,所以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而咱们国情特殊,需要政府来管理经济,又有国企发挥作用,政策因素很多很大。所以在预测国内经济的时候,政策因素大于国外因素,而且必须摆在首位。”
  白手说道:“我倒是听朋友说起过,要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或某行业的未来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模型。而且这个模型,最好是数学模型,也就是量化预测。”
  余文杰点了点头,“老白,你也不是不懂嘛。”
  “我也就知道这点,请你继续说。”
  余文杰问道:“万事开头难,你想搞大的还是想搞小的?”
  白手反问,“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如果预测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那就是大。如果预测全国的房地产发展趋势,那也是大。如果预测咱们上海的房价趋势,那就是小。”
  “那咱们还是先从小处入手吧。”
  说着,白手看向吴刘李三位,征询他们的意见。
  吴刘李三位都点了点头。
  专家搞预测,十个九不准,这是经济学界最大的笑话,也是最不准的预测。
  提到上海的房价预测,余文杰笑了,“据我所知,上海的房价预测,始于十一年以前。从当时的三家,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家,一共发布过一千多次房价预测。而标准的准确预测,只有区区的十七次。现在公布出来的房价预测,公众都是当笑话看的。”
  白手问道:“老余,给句明白话,你同意不同意先从预测上海的房价开始?”
  余文杰点了点头,“同意。毕竟这方面你有优势,把握性更大。”
  “第一步怎么做?”
  “你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备,相当于注册一个号。我看这个号的名字,就叫白手发布。”
  白手发布。
  “接着呢?”
  “接着么,咱们搞一个数字模型,作为预测房价的基础。咱们要做到数据尽量准确,预测分项尽量多。”
  “老余,这一步你来完成。数据方面,我负责搜集。”
  “好。接下来是第三步,就是正式预测。关于这一步,咱们大家共同完成。”
  “还有吗?”
  “还有就是发布,以白手发布的名义,对外发布预测结果。按照约定俗成,一年可以发布四次,每个季度发布一次。原则上,这个季度发布对下一季度的预测。其中第四季度的发布,除了公布对下一年度一季度的预测外,还会公布下一年度半年和全年的预测。与此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五年或十年的房价趋势。”
  李教授说道:“也可以像老白五年前那样,大胆预测房地产行业的长远趋势。”
  余文杰点着头笑道:“老白,这就要发挥你的特别灵感了。”
第1786章
先测房价
  白手与余文杰合作,可以说各取所需。
  白手是要完成领导的重托,哪怕次次预测都被打脸,他也得硬着头皮而上。
  余文杰当然是追名逐利,但名利之外,他还有更迫切的使命,就是在上海站稳脚跟。
  海派经济学,也叫丁派,在上海遍地开花,根基牢固。
  余文杰来上海的时间,说短也不短,可至今还没有稳定下来。
  最残酷的事实就是,在国外小有名气、在北方很有名气的他,至今还没被学界接受。
  上海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竟没有一个伸出橄榄枝,正式聘请余文杰去授课。
  余文杰很郁闷,余文杰也很无奈,他做梦也没想到,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东方魔都,竟然如此排斥他这个经济学家。
  追根究底,就是以高教授为首的丁派在排挤他。
  当然,他的名气也不够大,实力也不够强。
  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排挤我,那我就与齐派的白手合作,我照样能在上海站稳脚跟。
  齐派不是派,其实就是派。
  齐再坤老爷子还活着,一百多岁了,还顽强的耳聪目明。
  白手风头正劲,有钱有能力,还有人脉,也深得领导信任。
  李淑敏教授已经崛起,隐隐然的已成为齐派的领军人物,名气已不输丁派领军人物高教授。
  还有吴教授和刘教授,门下弟子众多,且都站在了白手这边。
  参事二室,市经济研究所,还有七所大学,都几乎被齐派的人占领。
  余文杰对白手相当了解,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并不像表面那么慈善。
  只要有机会,白手肯定奋起一击,把丁派打压下去。
  跟着白手混,只要不出头,一定能获得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0/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