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5/1738

  “哈哈,他傻啊。”杨副主任笑道:“他总不能对警察说,他偷了你的成果,你再使坏报复他。这样的话,他就是不打自招,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白手说道:“老杨,这个事还是息事宁人为好。”
  “你给个解决办法。”
  “你去医院。对田教授说,他不追究了,我也不追究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杨副主任又笑了,“噢,人家的伤就白伤了?”
  “不白伤也行,我也去报警,我让他身败名裂,再也不能在上海立足。老杨,你知道我的实力,我能做到。”
  “嗯,嗯。”杨副主任点了点头,“可也有遗憾啊。你们花了那么大的功夫,好不容易才搞出的成果,就这样打了水漂了。”
  白手摊了摊双手,“就当是放了个炮仗吧。”
  “哎,领导问起我怎么说?”
  白手想了想,“我不知道,你看着办。”
  杨副主任替参事们擦屁股,忙前忙后,总算把事情消弥于无形。
  只有田教授还在医院里待着。
  小朱见事情过去,也一改惶惶状态,恢复了正常。
  余文杰不得不佩服白手,他估计恶作剧是小朱搞的,但他没有想到,白手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
  田教授偷窃研究成果,白手没有深究,原来是为了一报还一报。
  余文杰不禁在心里感慨,白手非常可怕。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像白手这样的人,有钱有头脑,还有点文化,方方面面通吃,最好不要去得罪。
  田教授这件事,受教育最深的还是高教授和潘教授两个。
  二人与田教授一样,首先认定恶作剧是白手所为。即使不是他亲手所为,也是他在幕后指使。
  既能当参事,还能玩下三滥,又有那么多钱,还能让领导重视。
  这样的人,除非他自己跌大跟斗,否则是九牛二虎之力也搞不垮的。
  知识分子的固有思维,让高教授和潘教授深深的认识到,不能与白手硬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和等待,等着白手自己犯错。
  就这样,参事二室雨过天晴了。
  白手他们推出了新的预测,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是白手的强项。
  但白手也知道,凭他那点理论基础,是搞不出什么大名堂的。
  白手向余文杰提出,还像第一次那样,与他还有李教授合作。
  这一次,白手更是主动提出,合作成果以“白手发布”名义发表,但会注明参与者的名字。
  这让余文杰喜出望外,急忙接住白手递来的美意。
  当然,吴教授和李教授也不会缺席。
  这一次,白手把杨副主任也拉出来。
  白手跑去跟杨副主任商量。一是作为正式课题,二是让杨副主任以个人名义参与。
  这个二,明显是为了讨好杨副主任。
  杨副主任岂能不知。关于一,他举双手支持,因为正式立项后,取得的成绩也有他一份。
  关于二,杨副主任坚决不肯。因为有严格规定,参事们的课题研究,不能有行政领导的署名,除非杨副主任自己也是参事。
  对杨副主任来说,参事二室成绩斐然,就是他个人的成绩。
  杨副主任在参事二室召开临时会议,当众正式宣布了这个课题,并且明确白手为这个课题的带头人。
  别的什么,杨副主任没有细说,甚至含糊其辞。
  这就给大家一种遐想,以为这个课题是上面提出来的。
  杨副主任这是在配合白手,让这个课题显得高大上。
  这一次也与上一次不一样,参与者就白手、余文杰、李教授、吴教授和刘教授五人,不用余文杰和李教授的学生。
  余文杰的研究所有十几个人,李教授带着十多个研究生,为了防止泄密,一个也不用。
  当然,瞒得了别人,瞒不了参事二室的其他参事。
  田教授还在医院里,但高教授和潘教授正常上班。
  中午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会议桌边,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或看报纸或翻阅杂志。
  白手也在,却是盘腿而坐,对着手提电脑,看着他感兴趣的网络新闻。
  看着看着,白手忍不住笑出了声。
  笑声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吴教授好奇,“小白,看到什么好笑的事了?”
  “呵呵……吴老你听听。针对某某市交通堵塞的情况,著名专家某某某提出一个建议,征收道路使用费。具体的办法就是,根据行车里程,每公里收取一毛钱的道路使用费。他还认为,适当提升油价,也能解决交通堵塞……”
  吴教授听笑了,“专家就是专家啊。”
  大家也都笑了。
  刘教授问道:“没说这个专家是谁吗?”
  白手摇摇头,“网上没说名字,只说某某某。”
  余文杰踱过来,在白手身边俯身看了看,笑道:“说这些话的这个专家,可能是我的学弟史最亮。”
  高教授微笑道:“老余,你这个学弟,可是一个明星专家哟。”
  余文杰点了点头,“没错,他总是这样,偶尔的发表惊人言论。我们给他的观点总结了一下,就是提价理论。”
  白手问道:“什么叫提价理论?”
第1791章
提价理论
  余文杰告诉大家,他的学弟史最亮,十几年都在创建他那个名叫“提价理论”的学说。
  提价理论的大概意思,就是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提价的办法解决。
  比方说,他认为地铁乘客太多,主要原因是票价太低,如果票价提升到十倍或几十倍,保证地铁不会拥挤。
  又比方说,大医院的病人太多,大医院不堪重负,他认为只要提价,诊费和药价都提,就能解决大医院的病人太多的问题。
  还比方说,每年的高考,考生们都想挤进重点大学,他建议重点大学的学费提价十倍,保证能让重点大学的热度降下来。
  总而言之,他认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价格,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用提价的办法来解决的。
  史最亮还认为,他是经济学理论海洋里的孤帆。
  因为没有同行支持他的“提价理论”,包括他的学兄学弟,以及他那位大名鼎鼎的恩师。
  但是,史最亮的观点没有人支持,在网上也是骂声滔滔,可他的名气却越来越大。
  现在的史最亮,风头几乎已经盖过了余文杰。
  所以提起这位学弟,余文杰也有点不爽。
  听了余文杰的介绍,大家都是有些感慨。
  能当上参事,都是治学严谨的学者和专家,对史最亮这种大嘴乱吹的同行,都是很看不起的。
  高教授问白手,“老白,你怎么看这位老余的学弟?”
  白手微微一笑,“老余,我倒是想先听听,听听你对史最亮的看法。”
  余文杰笑道:“好啊,咱们干脆来个讨论会吧。潘教授,你说呢?”
  潘教授捧着一份资料看,一直不吭声,经余文杰提醒,才点了点头,“同意。不过余参事,你那个学弟,像得了疯牛病似的,你可不要受到传染。”
  老太太说话有点冲,好在余文杰现在是参事二室负责人,不能随便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5/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