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1738

  蔡美红笑道:“外婆依赖症,你倒挺会发明创新的。”
  “姐,我的发明创新多了去了。”
  “噢,另一个疑问是什么?”
  “另一个么……”白手不说了。
  蔡美红走进厨房,凑到白手身边,“你看到了床头柜上的药,对吧?”
  白手点了点头,“对不起,姐。”
  “没关系。老肖得这个病,已经有好几年了。看了无数医生,吃了无数药,都无济于事。唉,我看妇科,就是与他的病有关系。”
  白手道:“姐,我有偏方,也许能治老肖的病。”
  蔡美红苦笑起来,“小白,你别安慰我。你还会治病,你万能呀。”
  “真的,姐,待会吃饭时我跟你细说。”
  “嗯,小白,你真好。”
  一边缠绵,一边烧菜,白手还是第一次享受。
  吃饭时,蔡美红去柜子里拿酒,“小白,你要开车,就喝一瓶老酒吧。”
  白手却反客为主,自己又去拿了一瓶,还笑道:“姐,我可能今天不回去了,喝醉也没关系。”
  “真的?”蔡美红又惊又喜。
  “真的,我真有事要办。既办事,又办你,一举两得。”
  蔡美红俏脸变红,一边伸手打了白手一下,一边为他倒酒。
  白手大模大样,喝了一盅,指了指空盅。
  蔡美红嫣然一笑,又为白手倒酒。
  白手再喝。
  酒过三巡,蔡美红道:“吃菜,吃菜。”
  “姐,我家的童爷爷,我跟你说过的,现在我越来越佩服他老人家了。他是石匠,他还是说书人。但他棋也下得好,还会木匠活、泥匠活和篾匠活,他甚至还懂点中医。”
  蔡美红心里一动,“你说的偏方,是你童爷爷留下来的?”
  “对,他老人家驾鹤西去时,留给我们家一角三分钱。但是,他老人家悄悄的留给我一只铁皮箱子。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却有几本手写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本,就记录了七十多个民间偏方。”
  “哦,你看过?”
  “我没细看,只翻过几次。但这些偏方的用处,我大概还记得。其中有四个还是五个,就是专门治男人的病的。没错,是专门针对男人的偏方。”
  “好,你什么时候告诉我,我让老肖试试。”
  “就这么说定了。姐你放心,我相信那些偏方,一定能治好老肖的病。”
  “嗯,你喝酒,你吃菜。”
  在吃的方面,白手从不客气,更何况在自己人面前。
  吃好午饭,蔡美红在厨房洗碗洗筷,白手在客厅看报纸。
  “小白,你说有事要办,到底是什么事呀?”
  “老肖不在,我怕办不成啊。”
  蔡美红探出脑袋,冲着白手问道:“我出面也办不成?”
  白手笑了,讨好道:“对啊。对对,我姐出马,一个顶仨,作用不亚于老肖。”
  “说,是什么事?”
  白手道:“我想把我的皮箱厂,挂靠有你们龙岙乡的竹器厂名下。”
  蔡美红道:“这是好事呀。小白,我记得老肖曾拉拢过你,你没有答应,怎么现在又回心转意了。”
  “呵呵,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所逼,不得不做。”
  “狡猾,你以前不挂靠,是为了省钱吧。”
  这是事实,白手点头承认。
  挂靠在别人名下,是要交管理费的,少则一个月几十块上百块,多则两百块几百块,能省当然要省。
  “姐,如果让我选择,我情愿拿钱给你买衣服买化妆品,也不把钱当挂靠费送给别人。”
  “哧哧,这话我爱听。”
  “姐,下午你得陪我去。”
  “没问题。但待会我得去学校请个假。”
  蔡美红高兴,出门前换衣服,穿得有点少,也蛮鲜艳的,身材凸显得相当分明。
  白手摇摇头,“姐,你换换衣服,换身严肃认真的。”
  “什么意思?这也是我平常穿的衣服呀。”
  “呵呵,今天不平常,你是陪我出门。”
  蔡美红笑了,“小白,没想到你这么保守。”
  白手一本正经道:“不错,我这个人,喜欢听话的美女。”
  这话很有份量,蔡美红不敢轻视,回到屋里,能换上一套衣服,平时给学生上课时穿的。
  去学校请了假,白手带着蔡美红,驱车驶向乡竹器厂。
  一男一女,令人瞩目,让人稀罕。
  其实让人稀罕的不是人,是摩托车,当时全乡还没有一辆私家摩托车。
  因为肖国兴,乡里和街上大多认识蔡美红,她认了个干弟弟,也早已不是新闻。
  龙岙乡竹器厂,位于龙岙街外的龙湾溪边。
第248章
二百五啊
  竹篱笆的围墙,十几间破旧的瓦房,厂牌挂在那里,龙岙乡竹器厂六个字,被风吹雨淋日晒成了“尤夭乡竹哭一”。
  白手站在厂牌前,一边看,一边乐个不停。
  可是,要是小看了龙岙竹器厂,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经的龙岙乡竹器厂,是五十年代创办的乡级企业,全县第一。当年就是把全县所有企业摞在一起,它也能排进前十。
  竹器销遍全国各地,远销海外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与龙岙毛竹一起成为温林县的名片,这就是龙岙乡竹器厂曾经的辉煌。
  厂长沙国庆,五十多岁,从竹器厂成立开始,就是竹器厂的一分子,见证了竹器厂的辉煌和衰落。
  现在的竹器厂,正式员工只剩二十余人,大多的活都承包给个体户和个人,基本上成了一个收购站。
  就是去年上半年,厂里生产还行,白手的二弟白当和好朋友陆水龙,还曾在这里混过。
  没有喧闹,冷冷清清的,哪还像个工厂。
  听说大名鼎鼎的白手来访,小老头沙国庆小跑着出迎。
  老沙不仅知道白手,还认识白手。
  白手办饼干厂时,在区里先进企业表彰大会上,他们就已经认识。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原区工商所所长,现在的县工商局副局长候景魁。
  既然是熟人,闲话不说,坐下来点上烟喝口茶,就能直截了当,直奔主题。
  “老沙,我想把我的皮箱厂挂靠在你的竹器厂名下,你同意不同意?”
  “必须同意啊。”老沙两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小白,你能给多少挂靠费?”
  白手笑了,“够直接的。但是,老沙你得说明白,是挂靠费还是管理费?”
  “哈哈,挂靠费是管理费他爸,明白了吧。”
  当然明白,就是挂靠费包括管理费,白手交挂靠费,竹器厂替他交管理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