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1738

  “嗯,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二舅道:“可你一点都不着急啊。”
  蔡朝先道:“手哥,我跑一趟龙岙乡,咱赶紧招人吧。”
  “不急,不急。”白手问道:“你们说说,咱白村和周边各村,现在有多少人学做皮箱?他们的皮箱质量如何?他们的销售情况如何?”
  二舅反问,“手,你是想收购他们的皮箱?”
  “不是。”白手摇了摇头。
  二舅道:“你说的这些情况,水龙知道得最多。水龙,你说说。”
  陆水龙道:“咱们白村加上其他村,学着咱们做皮箱的,少说也有一百二十户。人员加起来,少说也有六七百。但我总结过,他们做皮箱,跟咱们比较,至少有五个缺点。”
  白手哦了一声,拿过笔记本准备记录,“是哪五个缺点?”
  “一是生产效率不高。咱们人多,一人管一道工序,他们一个人管好几道工序。咱们不用加班,平均每人每天能做六只皮箱,他们一个人一天顶多只能做四只皮箱。”
  “二是档次不高。咱们以生产仿真皮皮箱为主,泡沫皮皮箱已下降到五分之一。他们却以生产泡沫皮皮箱为主,好像只有少数几家,是在试着生产仿真皮皮箱。”
  “三,产品质量太差。他们的箱子大小不标准,木料烘干程度不够,粘合的两种胶水,也达不到要求。我特地留意过,只有一部分人家,做的皮箱能接近咱们的水平。”
  “四,价格低,利润薄。咱们对泡沫皮皮箱降价以后,他们也跟着降价。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卖得比咱们便宜,他们才有销路。所以我算过,他们卖出去的皮箱,每只的纯利,顶多只有一块到一块二。”
  “五,咱们有商标,他们没商标。这是咱们与他们最大的区别,有的人家想仿制咱们的商标,但没有办法做到。因为就目前来说,咱们温林县没有做商标的工厂,就是有也不敢轻易仿造。”
  听完记完,白手先思考了一会。
  “你们三个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单单做皮箱壳子,一号箱到五号箱混合计算,平均一只的成本,不包括人工费用,大约是多少?”
  蔡朝先笑了,“手哥,我啥都不懂,问我就是白问。”
  陆水龙思忖着道:“皮箱壳子的主要原料是木材,木材价格在慢慢的上涨。而其他钉子和胶水什么的,价格比较稳定,容易计算。”
  白手笑道:“水龙,我要你直接说成本。”
  “不包括人工费用么,大概是每只一块八到两块。”
  白手转向二舅,“二舅,你说说。”
  “我跟水龙的估计差不多。老手的话,一块八够了。要是新手,算得不准,浪费大,成本就会达到两块甚至两块以上。”
  白手点了点头,“我再问一个问题。单单计算皮箱壳子的生产,每只皮箱的人工费用,定在多少价位比较合适?”
  二舅道:“这个因人而异,还真不好定呢。”
  蔡朝先笑嘻嘻道:“我做别的还可以,让手做皮箱壳子,我就不行。我一天做不了四只,给我五角一只的话,我一天只能赚两块钱。”
  陆水龙道:“前阵子我试过。我一天能做六只,要加上晚上,我能做八只。一只给五角工钱,拼死拼活,一天顶多能赚三四块钱。”
  二舅道:“我一天大概能做八只。加上晚上,大概能做十只。这已是最快的速度,一二天还能做到,但长期是不可能的。”
  白手又问了一个问题,“那要是几个人或一家人配合呢?比方说三四个人,或五六个人?”
  二舅道:“正常速度,六到八只。”
  陆水龙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判断。
  白手还有问题,“一个人一天平均做六到八只皮箱壳子,每只赚五角钱,一天能赚三到四块钱。你们说说,有没有人愿意做?”
  蔡朝先道:“一个月能赚一百块多,是我姑夫当乡长的工资的两倍,太有人做了。”
  二舅和陆水龙也都点了点头。
  “好,既然这样,那就定了。我要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把皮箱壳子交给别人去做。咱们收购他们的皮箱壳子,只管后面的生产工序,你们看怎么样。”
  陆水龙和蔡朝先明白过来,一齐叫好。
  二舅也频频点头,“手,你的想法真好。这样一来,咱们三十几个人,一天就能做五百只皮箱。加加班的话,一天能做出六百到六百五十只皮箱。”
  陆水龙道:“这样一来,不用增加人手,上海的订单和供销公司的订单,就是同时压过来,咱们都能按时完成。”
  蔡朝先提了一个问题,“手哥,人家愿意做皮箱壳子卖给咱们吗?”
  白手笑了笑,“水龙,这个问题你来回答。”
  陆水龙道:“做一只皮箱,就是卖出去,利润也只有一块钱。现在做一只皮箱壳子,利润就有五角钱。只要不是傻瓜,谁都愿意做皮箱壳子。”
  蔡朝先挠了挠后脑勺,笑道:“水龙哥,你的话里,把我也当成傻瓜了。”
  大笑了一阵。
  二舅道:“手,任务重,时间紧,要干就得抓紧时间。”
  白手点了点头,“必须要抓紧时间。关于价格,一号到五号,平均每只壳子两块五。”
  陆水龙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咱们如何确定生产户。”
  白手道:“我想出一个通告。小蔡,拿笔和纸,我说你写。”
第277章
钉是钉
卯是卯
  “通告:
  为了帮助广大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龙岙竹器厂龙牌皮箱分厂,决定自即日起,面向大家收购皮箱壳子。
  一,收购价格,一号到五号共五只一套,每套十二块五角。
  二,收购方式,当场验收,质量合格者,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三,收购地点,陈童乡白村白家前院。
  四,收购时间,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五,联系人,郭二桥,联系电话,636293。
  龙岙竹器厂龙牌皮箱分厂。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
  白手说完,蔡朝先也记完了。
  “怎么样,怎么样?我是不是出口成章?”白手得意的问。
  蔡朝先拍马屁,“手哥,你去了一趟上海,回来成大学教授了。”
  二舅郭二桥和陆水龙也都说好。
  白手吩咐陆水龙和蔡朝先,“小蔡,你再抄写一张。你们两个,各带一张,各带点钱,去乡广播站和各村广播站,把这个通告广播出去。一次念三遍,一个广播站至少要广播三次。”
  陆水龙道:“手哥,我不识字诶。”
  “笨啊。叫广播员广播,又不是让你去广播,你不识字也没问题。”
  陆水龙和蔡朝先领命而去。
  “手,咱们家里还有大批木材,前院的后院的,还有在木材厂的订货。我粗粗算过,至少能做两万只皮箱壳呢。”
  “二舅,你认为怎么处理好呢?”
  二舅道:“这样行不行。木材厂的订单,咱们通知取消。反正现在涨价,他们不愁卖不出去,还能多赚点差价。家里的木材,咱们暂时存起来,反正咱们不怕资金积压。木材存放个二三年,也不会坏掉。”
  白手同意二舅的建议,“二舅,就照你说的办。”
  “手,现在我有个担心。”
  白手递给二舅一支香烟,笑道:“二舅,有话直说么。”
  “我担心质量问题。咱们自己做皮箱壳,由我亲自把关,质量不是问题。但现在收购别人做的皮箱壳,我心里没底。”
  “二舅你继续说。”
  “皮箱壳的牢度、大小、木质,钉子的多少、位置,等等,咱们没法掌握啊。”
  白手思忖起来。
  二舅又道:“还有一点,咱不能谁的皮箱壳都收。我建议,挑选一批能认真做事的个体户,具体数量你定。咱们通过严格把关,逐步的固定下来,并发展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好建议,二舅,你的建议太好了。”
  “手,到时候,验收我来负责。但你得先搞出一套办法来,我也好照章办事。”
  白手道:“二舅,你先忙你的。我马上琢磨,一定琢磨出一套验收办法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