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1738

  外面有高工资,这里有稳定的收入,跳槽就是叛徒,留下来还能得到乡里的表扬。
  还有,别的老板不知道好不好,反正这里的老板很好。白手最大的好,就是拿工人们当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
  龙牌皮箱厂就像一个大家庭。
  蔡美红过来,就是打感情牌,她得了满分,接下来的几个月,四十几名员工,没有一个离开的。
  只要人不动,心动无妨,白手心想。
  蔡美红也得到了她想要的,白手尽量陪着她,车接车送,美哉美哉。
  三个新厂的动向,也不断的传到白手这里。
  水缸陈云海来送皮箱壳。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百五十只皮箱壳交给陆水龙验收后,水缸打发工人回去,自己找白手要钱。
  白手根据陆水龙开出的单子,拿出钱交给水缸。
  水缸点钱,再点头表示没错,把钱收入囊中。
  可水缸不走,反而自己倒水,还拿白手的烟抽,再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云海哥,你还有事?”
  水缸好奇道:“我向你通风报信,你不感兴趣?”
  “通谁的信,报谁的风?”
  “兄弟皮箱厂啊。”
  白手笑了,“棒槌陈云河是你的亲弟弟,四眼陈云峰是你的堂弟。你们毕竟是兄弟,你能把他们的消息告诉我?”
  水缸翻了翻白眼,“手,白振奇还是你亲三叔呢。”
  “好吧,咱俩彼此彼此。”
  “想不想听,想不想听?”
  白手把双腿翘到办公桌上,“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水缸道:“兄弟皮箱厂现在已经有十三名工人,他们决定走你的路子,直接向别人收购皮箱壳。具体的生产,是泡沫皮皮箱和仿真皮皮箱一起上,再根据销售情况进行调整。”
  “他们开始生产皮箱了?”
  “前天就开始了。但刚开始么,次品太多,十只有四五只是次品。我看他们的问题,主要是熟练工太少,只有三个人是做过皮箱的,但技术并没有过关。”
  “云海哥,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去找市场?”
  “已经去了。他们俩有分工,棒槌主内,四眼主外,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销售。就在前天,四眼带着皮箱出门,开始到各地跑业务。据说过两天,要专程去罗桥小商品市场,并把那里当作主攻方向。”
  白手笑道:“动作够快的啊。云海哥,你爸和你二叔也一定在帮他们吧。”
  水缸点着头道:“肯定的。实际上,就棒槌和四眼两个人,皮箱厂不一定办得起来,全是我爸和我二叔在发挥作用。现在他们跑业务,除了四眼,还有我爸和我二叔。”
  “云海哥,还有几个问题。他们的皮箱壳来自哪几家?他们的收购价格呢?他们一天能做多少只皮箱?他们的皮箱价格呢?”
  水缸一一做了回答。
  白手瞅着水缸,坏坏道:“云海哥,谢谢你,你是我最好的侦察员。”
  水缸笑了,“举手之劳,就隔着一道墙,趴在墙头就能看清楚。”
  白手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没向你买皮箱壳?”
  “嘿嘿,我不傻。他们提过,我不答应。我老婆说,卖给你是最放心的,卖给他们,说不定是肉包子打狗。”
  “呵呵,你老婆嘴狠,把你亲弟和堂弟当狗了。”
  “话糙理不糙,话糙理不糙吧。”
  “云海哥,知道他们为办厂投入了多少钱吗?”
  “这个还不大清楚,只是听说。听说棒槌出资一千块,四眼出资一千五百块,我爸出资一千五百块,我二叔出资两千块。另外,还从信用社贷款三千块。”
  “九千块,不少了。”
  “手,我就知道这么多了。等有新情况,我再来向你报告。”
  白手知道,水缸对亲弟和堂弟恨之入骨,有水缸当通信员,他不怕兄弟皮箱厂背后使坏。
  倒是另外两家,白手暂时难以知道真实情况。
  其实,白手多虑了,兄弟皮箱厂勉强起步,两合皮箱厂和双强皮箱厂刚开始试产。
  双强皮箱厂的老板沈振富和高东阳,都有办厂的经验,但做皮箱却不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工人招了九个,却都是生手,好不容易才从个体户那里挖了一个熟练工,才把生产程序搞明白。
  沈振富主内,高东阳主外,分工倒是明确。二人各投资五千块,资金也算充裕。人手不够,二人把家里人都调过来,加上工人也有十几个。
  他们也学白手,自己收购皮箱壳,集中精力直接做皮箱。试产好几天,勉强生产了第一批皮箱。
  不过,二人犯了一个大错误。
  二人认为,泡沫皮皮箱虽然利润低,但成本也低,生产简单,就一下子做了一百二十多只。
  可他们马上发现,按现在的销售价格,利润几乎为零。
  原来,个体户做泡沫皮皮箱,是自己和家人做,赚的是辛苦钱,而且精打细算。
  而他们是雇人生产,要付工资,浪费也大。
  两相比较,结果一目了然。
  双强皮箱厂的仓库里,不得不积压一批泡沫皮箱厂。
  与双强皮箱厂相比,两合皮箱厂更惨。
第308章
对手情况不太妙
  两合皮箱厂的老板是童运来和白振奇,两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外行。
  一个是司机,初中只读了一年。一个是挖煤的,才小学毕业。
  对商品经济的浪潮和奥秘,二人一窍不通,最起码的体会都没有。
  资金倒是有一些,二人买断工龄时,各得了两三千块。父辈都是退休职工,也各支持了一二千块。
  他们请了一个师傅,可实际是个半吊子。招聘了六个工人,来自周边各村。请了五六个亲戚,加上两家人,合起来也有十几个人。
  二人的想法,是盯着白手,白手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
  白手收购皮箱壳,自己不生产,他们照着做。
  白手已不再生产泡沫皮皮箱,他们也不做泡沫皮皮箱,直接生产仿真皮皮箱。
  白手不赊帐,采购和销售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他们也是这样,都用现金交易。
  可有一点,他们学不来,兄弟皮箱厂和双强皮箱厂也做不到。
  就是对工人的奖金制度。
  白手的皮箱厂,工人不仅有工资,每月还有奖金,这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关键。
  童运来和白振奇是从单位里出来的,每个月的工资不过才四五十块,加上各种福利,也不过才每月五六十块。
  可在民营企业,一个月才五六十块的收入,就不会有人给你干活。
  单位上班,一天也就八个小时,民营企业上班,一天最少也要十个小时,一般还都是十二个小时以上。
  上班时间长,相应的工资就高,你一天只上班八个小时,工人非跑光不可。
  在白手的皮箱厂,仅固定工资,就达到人均每月六十块以上。加上加班工资、各种补贴和奖金,每月人均最低收入,都在一百块以上,最低的有八十块,最高的能达到一百五十块。
  童运来和白振奇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况。
  两合皮箱厂开始做了一百多只仿真皮皮箱,结果有四分之一以上是次品。
  童运来和白振奇有点傻眼。
  他们悲哀的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次品与次品也是有区别的。
  白手的质量检测,严格得不能再严格,他最大的窍门,是把次品挡在门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