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1738

  老杜顿时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过了一会,老杜一拍大腿,高声说道:“好主意,好主意,小白,你这是废物利用,是个天才的好意啊。”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搞一个工业区,搞招商引资。”
  “嗯,上面正有此意。你跟我来。”
  白手跟着老杜来到他的书房。
  老杜拿出几份文件和资料,“小白,你好好的看一看。”
  市里和县里都有关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的决定和决议,及其有关规定和优惠政策。
  白手如获至宝,埋头认真的看了起来。
  直到关素勤叫吃午饭,白手才刚好看完。
  坐到餐桌边后,白手要给老杜敬酒。老杜乘机冲着关素勤道:“小白敬我的酒,我不能不喝。”
  关素勤笑道:“有小白在,我放宽政策。但是,只许喝啤酒。”
  老杜大喜,为了多喝几杯,抢先冲白手敬酒。
  “小白,你当上了村主任,我祝贺你,我敬你。”
  白手也很配合,“敬我就得敬三杯。”
  老杜早已喝掉一杯,“三杯就三杯,看看谁怕谁。”
  一老一少,各喝三杯啤酒。
  关素勤也不阻拦,老杜好酒,医生说不能多喝,但这时候肯定得尽兴。
  轮到白手敬酒,“老杜,我三弟大妹小妹的事,我得谢你,我敬你一杯。”
  “不是三杯?”老杜喝了酒,意犹未尽。
  “你老人家刚才指点了我,我得谢你,我敬你一杯。”
  “哈哈,我喝,我喝。”
  白手还没有完,“我想聘请你老人家当我白村村民委员会的顾问。不发工资的顾问,你老要是同意,我再敬你一杯。”
  “同意,同意。”
  关素勤笑看着,这时看了白手一眼。
  白手心领神会,不再敬酒,埋头吃菜。
  老杜正在兴头之上,“没了?”
  “没了。”白手点头道。
  “想,再想个由头。”
  “呵呵,最后一杯,你得答应我这是最后一杯。”
  “好吧,就算最后一杯。”
  白手道:“老队长他们,要我个人出钱,请戏班去白村唱戏,我答应了。我现在正式邀请你和阿姨,去我那里看戏。你老要是答应,就请再喝一杯。”
  老杜二话不说,又喝了一杯啤酒。
  “痛快,痛快啊。”
  老杜放下酒杯,抹着嘴大声的慨叹。
  酒足饭饱。
  老杜一点醉意都没有。
  关素勤想起了什么,“小白,你们请戏班的事定了吗?”
  “不知道,是老队长他们在找戏班。不过,他们没找我,应该还没定下来。”
  关素勤冲着老杜道:“老杜,县越剧团正闲在家里,何不把她们介绍到白村去。”
  老杜点着头道:“好主意,好主意。”
  白手笑道:“堂堂的县剧团,愿意自降身份去乡下演出吗?”
  老杜道:“他们以前光鲜,现在不行了。再没演出,再没收入,他们就要解散喽。”
  关素勤道:“小白,我马上帮你联系,你看怎么样?”
第336章
戏班那点事
  为讨老两口欢心,白手当然答应,反正都是自己掏钱,那就干脆请个好的戏班。
  白手赶紧打电话到村部,接电话的正是支书童国君。他让童国君立即去找老队长,说他已找好了戏班,让老队长不用再找了。
  等白手打完电话,关素勤再打电话到县越剧团,让剧团的负责人李玉莲来家里一趟。
  原来,李玉莲是老杜两口的干女儿。
  李玉莲出现在杜家,让白手协眼一亮,他以为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二三十岁的美女。
  白手更不知道,李玉莲是县越剧团的头牌,八岁学戏,曾在全省会演时获得过冠军。
  李玉莲未婚,实际上已经三十几岁,只是保养得好,才看着像个二十几岁的妇人。
  李玉莲三年前当上剧团团长,正逢戏曲行业不景气,剧团人才不断流失,她惨淡经营,勉强才维持不倒。
  相反,这几年社会上的私人戏班,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不计较名气,也不怕吃苦,广泛出没于农村,搞得红红火火。
  老杜介绍了白手和李玉莲,也说了自己的意思,“玉莲,我觉得你们剧团应该改变思路。靠那点财政拨款,你们是维持不了的。靠在县城剧院的那几场演出,你们是吃不饱饭的。你们应该抹掉面子,像民间剧团那样,主动的走出去,到广阔的农村去。”
  李玉莲道:“干爹,干妈,我也想走出去,可万事开头难,我的第一步不知道怎么迈呀。”
  关素勤指着白手道:“小李,你向他学习,他来自农村,他懂得多。”
  白手忙道:“这方面我也不懂,我只是道听途说。”
  “白主任,你给说说呗。”李玉莲道。
  “我们农村呢,文化生活贫乏,除了乡电影队放露天电影,其他几乎是零。也就这几年,有了民间剧团,成了农村最火热的文化生活。”
  “民间剧团多吗?”李玉莲问道。
  “不多。据那些喜欢看戏的老人讲,咱们县只有三四个,其他县好像蛮多的。他们的产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首的几个人,是从正规剧团出来的。他们或出于生活,或出于热爱,拉起一帮人,搭一个草台班子。只要去文化部门和工商部门注册一下,一个剧团就产生了。”
  “农村人喜欢看戏吗?”
  “这个绝无问题,相反,他们是渴望之极。农村的年轻人,很少有看过戏的。农村的中年人喜欢看戏,而最喜欢看戏的是老年人和妇女。往往一个村请戏班唱戏,周围最少十里方园的戏迷,都会踊跃而来。”
  “也就是说,演出市场应该不成问题?”
  “嗯,这肯定不成问题。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也愿意花钱了。一般来说,经济条件好的村子,都有这方面的需求。据他们讲,像咱们温林县,有近八百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半的行政村,有能力请戏班唱戏。”
  “白主任,你懂戏班的运作吗?能不能跟我说说?”
  白手看了老杜和关素勤一眼,有点不情愿继续说的样子。
  关素勤好奇的问道:“小白,你怎么知道这方面的事情的?”
  老杜瞪了老伴一眼,“这还用说,他父亲就是办戏班的。”
  这里面有故事,李玉莲看出来了,却不敢开口。
  白手轻叹一声,“不瞒二老和李团长。我父亲在天州市那边混日子,认识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当地越剧团的演员。他们一起生活,还有了两个孩子。现在政策宽了,他们组建了一个剧团,活跃在当地民间。”
  “原来是这样。”李玉莲点着头道。
  “两年前,我们知道父亲在外面有女人后,我父亲就不敢再回家来。除了一个人,他与我们家和我们村里人也都断了联系,这个人就是老队长。老队长闲着没事,被我父亲偷偷的请去,跟着戏班待了不少日子。所以,老队长知道戏班的运作,我所知道的,都是老队长告诉我的。”
  李玉莲道:“白主任,如果方便的话,请你多跟我说说。”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民间的戏班,讲究的是精干和效率,还有吃苦耐劳。戏班一般不超过三十个人,人太多了,分钱的人也就多了。但是,戏班虽然不养闲人,可有两个职位,不用唱戏,却缺一不可。”
  “两个什么职位?”李玉莲问道。
  “一个人管后勤管生活,还得会烧菜做饭。当然,精打细算的话,可以让演员或后台兼职。另一个人是业务员。这个人最好有点人脉,能说会道。他必须出去拉活,让剧团有演出,剧团才能有经济效益。”
  李玉莲一边点头,一边道:“白主任,请你继续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