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738

  龙岙公社一万余人口,却只有一个上千人口的乌龙街,也叫龙岙街,是全公社的经济中心。
  其余的村庄,散散落落,或三五家,或十来家,甚至一家成一村。
  四人快步赶路,进乌龙街而不入,直奔岙底而去。
  剥棕榈也就是收购棕榈,就得从最里面开始。
  从白村到乌龙岙的岙底,整整二十六里路,四个人走了约四个小时。
  天已大亮,只是山高岙深,太阳还没上山。
  四个人坐在溪坑边喝水,水壶也装得满满的。
  入岙前已吃了两个饭团,每人的布袋里都还有四个饭团,中午两个,下午两个,现在还不能吃。
  都还是孩子,不懂怎样与人打交道,更不懂做生意。
  除了白手。
  白手在前,其他仨个在后,朝山坡上的一户人家走去。
  独门独户,屋前屋后都有棕榈树,至少十棵以上。
  院子里有人,正在吃早饭。
  但白手不急着叩门。
  白手装得很内行的样子,踱到门前的几棵棕榈树下,仰着脖子看了起来。
  白手确认,这些棕榈树早该剥了,大概主人不急着用钱,或想卖个好价钱,这才留在树上。
  “干什么的?”
  院子里走出一个男人,手里捧着半碗稀饭。约三十岁,面相较善,看外貌看皮肤,不像是下地的农民或上山的山民。
  “这位大哥,我们是剥棕榈的。”
  “大哥?”男人笑了。
  白手道:“大哥,对不起啊。你看着这么年轻,跟我大哥差不多,我就顺口叫了。”
  “你大哥多大?”男人好奇的问。
  “我大哥二十二。”
  “哈哈……”男人冲着院门笑道:“老婆,今天稀罕,太稀罕了。”
  院子里出来一个女人,同样手捧饭碗,同样约三十上下的年龄。
  白手看得仔细,论打扮论气质,这个女人不是农妇。
  白手心里有数了,冲着女人甜甜的叫道:“大姐好,我是剥棕榈的。”
  女人也笑了,“哧哧,叫我大姐?你才多大啊?”
  还别说,白手脸皮真厚,腆着脸,很快就与人家两口子混得像老熟人似的。
  男人把碗递给女人,自己索性蹲在院子门口,笑道:“小同志,看你们这个样子,看你们的年龄,以前没干过这行吧?”
  白手实话实说,“第二次出门,第一次上门。”
  这话更引起了人家两口子的兴趣,“这是什么说法?”
  白手绘声绘色,添油加醋,把昨天早上的遭遇说了一遍。
  人家两口子笑得不行不行的。
  白手趁机道:“大哥,大姐,我一看你们就是好人,知书达礼的大好人,就让我们四个开开张吧。”
  男人笑道:“好吧,我就一个条件。你说我们是好人,那你再说说,我们是干什么的。只要你说对了,我家的棕榈你尽管剥。”
  女人也道:“还有我婆家的和我娘家的棕榈树,你都可以去剥。”
  白手想了想。
  这俩口子肯定不务农,是吃商品粮的。院子里有辆自行车,这年头能买得起自行车,基本上都是上班领工资的。
  龙岙公社没有工厂,除了公社干部,就是学校的、卫生院的、信用社的、供销社的和林业站的。
  林业站的人要出野外,风吹日晒,脸不会这么白,所以可以排除。
  男人的衬衣兜里,插着两支钢笔,十有八、九是公社干部。
  女人说话比较文气,白手猜测,不是老师就是医生,但老师的可能性更大。
  “大哥,你是公社干部。大姐,你可能是老师。”
  俩口子互相看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男人笑道:“全猜对了。我叫肖国兴,本地人,在公社上班。我妻子叫蔡美红,本地人,龙岙中学老师。”
  白手嘴快,“肖大哥好,蔡大姐好。”
  蔡美红笑道:“这称呼该改改,我们是两口子,你这一个大哥一个大姐,不合适吧。”
  白手脑子转了转,“不改了,就是肖大哥,就是蔡大姐。”
  俩口子又笑。
  白手也笑,但眼睛却没再看俩口子,而是歪着脑袋盯着棕榈树。
  蔡美红道:“老肖,别逗人家孩子了。”
  肖国兴点点头,挥手笑道:“我上班去了。小同志,树上的棕榈页都归你们了。”
  “谢谢肖大哥,谢谢蔡大姐。”
  肖国兴骑上自行车走了。
  蔡美红要去拿梯子,白手哪敢让她亲自拿,抢先一步去搬梯子。
  白手带头,小哥四个忙乎起来。
第86章
挑担子
走长路
  肖家正好有两张梯子,一张木制,一张竹制,哥四个分成两组,一个扶梯,一个上梯。
  十几棵棕榈树,每棵都剥了十余页棕榈,共有一百四十多页。
  每页棕榈,梗和丝的重量约为一两半上下,总重量就有二十斤以上。
  白手用陈家桥老人教的办法,扎成两捆,正好一担。
  蔡老师好客,拿来茶壶和碗,让小哥四个喝水。
  剥了棕榈喝了水,主客双方这才想起来,居然没有讲棕榈的价钱。
  蔡老师笑了,白手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蔡老师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名字呢。”
  白手一一介绍,“……我叫白手,我们都是陈童公社白村大队人。”
  “噢,姓白名手,好名字。你们都是在校生吗?”
  “不是,我弟弟白当还在初中读书。我去年初中毕业了。他们两个,就基本没上过学。”
  蔡老师点了点头,微笑道:“好了,现在谈价钱吧。”
  白手道:“蔡老师,我们是第一次剥棕榈,对行情不了解。还是,还是蔡老师你先讲个价钱吧。”
  “哧哧,我不先说,这是惯例哦。”
  “蔡老师,是这样的。我们的师傅说,棕榈以单幅也就是单页计价,不以重量计价。计价方法是把棕榈分为三个档次,三等每幅四分到五分,二等每幅五分到六分,一等每幅六分到七分。”
  “这我知道,你就说说我家的棕榈价钱吧。”
  “嗯,每幅六分半,蔡老师认为如何?”
  白手当然要把价格往上说,因为要为下一次着想。更重要的是,蔡老师说过,她婆婆家和娘家也有棕榈待割呢。
  蔡老师道:“我家的棕榈我知道,我只要每幅五分半。”
  “这个……低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