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歌(校对)第9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4/1063

  还是随行而来的儒生们解释了缘由,原来晦翁居士已经仙逝了,临死之前将大儒的称号以及自己的衣钵传授给了傻子,让傻子获得了完整的灵魂,获得新生。
  儒生们说的话恰如天方夜谭,然而村民们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亲眼见到了傻子,傻子已经不再是傻子,而是叶飞。
  圣人的教诲真能让愚者聪慧,简直是神迹。
  傻子走进村子,孩童们围绕着他唱歌,傻子让路边的柳树化作拱墙,给孩童们游乐玩耍。傻子看着村民们,对他们每一个人颔首致意,傻子的心仿佛彻底敞开了,仿佛能包容万物,却又给人无与伦比的距离感,让你感到高不可攀。
  傻子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他见到了翠儿,翠儿看着他现在的样子喜极而泣。没错,翠儿哭了,她早有预见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傻子找回了过去的自己,甚至已然成圣。或许傻子从来与她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只是为了报恩才被她强行留住。
  “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叶飞!”傻子的笑容温和,然而却更加刺痛了翠儿的心,翠儿哭的很厉害,她知道分别的时刻即将到来了。
  “你什么时候走?”干脆直奔主题,面对离别她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强。
  “三个月后。”傻子耐心的回答。
  “能不走吗?”小翠鼓足勇气问,虽然早已知道了答案。
  傻子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摇头。
  小翠哭了,没有追问傻子是怎么恢复正常的,也不想问白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哭,仿佛即将生离死别。
  “我有一个很好的提议。”傻子的声音温柔,可是小翠听了却哭的更大声,或许她的难过是有道理的,毕竟距离大儒只有一枕之隔。
  傻子笑了,他的笑容能够包容万物,自然也能包容眼前的小翠:“随我去帝都吧,诚挚的邀请你。”
  “真的?”小翠总算止住了哭声。
  “当然!”傻子真诚的笑,笑容的幅度很大,却已不再痴傻。
  “你不许反悔!”小翠跑了过来,扑进傻子的怀里死死搂住他。
  傻子道:“有一个条件。”
  “说吧,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男女授受不亲!”
  “今天不行。”小翠破涕为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傻子搬出了小翠的家,去到山上去找寻晦翁居士曾经的住处,那是一个村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地方。
  傻子每天早上准时下山进入草庵教学,每天晚上下课后,都会去小翠那里,去和她聊聊天。
  小翠发现了,当傻子变成叶飞之后,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淡淡的笑容中含着难以道明的疏离,仿佛他与你身处于不同的世界。
  小翠知道,曾经的那个人已经找不回来了,傻子已然成圣,而她小翠,更喜欢的是过去的傻子,而非今日的叶飞,因为她知道,叶飞并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脚下的小镇。
  ……
  三个月后,皇帝亲临,叶飞像是早有预见,站在村口迎接。
  坐在车辇上的帝国皇帝,在见到叶飞的那一刻喊停了辇车,亲自下车迎上去,居然在叶飞面前弯腰作辑:“真的是你吗,叶道长。”
  叶飞看着眼前的人,发现他仍有曾经的影子,却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拓跋烈这些年老了很多,也瘦了很多,干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帝君认错人了。”
  眼见帝国皇帝见到叶飞以后亲自下车走来,像是老熟人一样互相问候,村民们和儒生们都惊呆了,激动的情绪难以平复,儒生们相比村民情绪安稳一点,毕竟眼前的人是他们心中的圣,是大儒。
  “叶道长,你不是叶道长吗。”
  “我已经离开了道家,正式继承晦翁居士的衣钵,是儒家未来的圣人,是九州现在的大儒。”叶飞的话听起来像是夸夸其谈,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深信不疑,仿佛他说的就是真相,是真理。
  “儒家?”皇帝倒吸一口凉气,抬起头在人群中找寻晦翁居士的身影。
  三个月前,他命令军队进入村庄,希望把晦翁居士请回帝都,没想到居士没有请到,反而有一幅画传回来了,画上的人可不正是失踪已久的叶飞吗!
  皇帝马上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摆驾出宫,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走到村子,远远地看到叶飞的那一刻,他就全明白了。
  “晦翁居士他?”皇帝试探着问。
  “家师已经坐化了,随风而来,随风而去。我将代替他进入帝都,让圣人的教诲传遍天下。”
  “当真?”皇帝惊喜莫名,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叶飞的实力,叶飞愿意出山,那么他的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我已在此等候你多时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大儒晦翁居士的弟子原来是你叶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皇帝开心地笑起来,笑容是发自真心的,因为这些年他过的很苦,以至于不得不寻求改变,请动大儒是他改变的手段之一,没想到叶飞继承了当代大儒的衣钵,真是意外之喜。
  “他们随我一起走。”叶飞指指身后的人,那是草庵中一同学习的儒生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来面君。”
  儒生们在草庵上学习已久,胸有笔墨,气度不凡。上前面君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慌慌张张的样子,而是淡定从容,行儒家面君之礼。
  “好好好,你们都是叶飞的好弟子,一起来吧,未来的帝国必将由你们撑起一片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儒生们齐声说,他们心里是激动的,毕竟儒家最高的理想是入世,而他们现在与皇帝面对面,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上车吧?”
  “与君共乘,荣幸之至。”
  叶飞和皇帝相对欢笑,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一路上,皇帝向叶飞道明了这些年帝国的情况。
  此时已是天启十二年,换句话说,拓跋烈登基为帝已经整整十二年时间,然而这十二年时间他过的一点都不好,甚至可以说有点憋屈。
  首先,叶飞的道观毁了,毁在僧人的棍棒之下,道观里的道士全部公开处决,是僧人逼迫的,皇帝只能顺从。可是道观虽毁,道教在人国却没有就此覆灭,一个名叫方白羽的人来到了帝都,自称蜀山道统,灵隐寺主持对他非常尊敬,愿意与他平分天下,共享人国。
  人国本是皇帝的人国,此刻却跑来了两个人要将人国瓜分,甚至没有知会他一声,皇帝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
  更夸张的是,方白羽很快面君,要他重新颁布法令宣布道宗和佛宗平等的国教地位,并从国库里拿出巨额的钱财在帝国各处修建道观。
  本来佛道是对立的,皇帝可以居中制衡。现在可好,佛道两家团结一致一起欺负他,皇帝面对这些拥有大能的人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只能听之任之,成为了一个傀儡,心里的苦就别提了。
  其实他屡次三番邀请晦翁居士入世便在于此。晦翁居士是当代大儒,在儒生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希望通过邀请晦翁居士出关,让已经没落的儒家重新兴盛,起到制衡佛道两宗的目的。却万万没有想到,晦翁居士居然将自己的衣钵传授给了曾经的道士叶飞,而叶飞已经脱离道统,成为了儒家未来的圣人,当世的大儒。
  除了宗门侵扰之外,皇帝还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皇族人手中权力过大。当年帝都一战,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几位皇子死的死,跑的跑,可以说皇帝拓跋烈一家独大。
  然而上台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皇子们不过是明面上的势力,还有一股皇族势力盘根错节,隐藏在黑暗的帷幕中暗暗操控一切。这股势力的庞大令他感到恐惧,甚至能够操控官员的升迁和任免,操控各地军政分布,操控种种帝国隐秘的部队,分配帝国税收。他们隐藏在黑暗中看不到真身,但确实存在而且力量非常庞大,对于皇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天启帝这些年一直在与他们做斗争,可惜收效甚微,因为他们藏在暗处,像蛇一样伺机而动。
  “你知道的,儒家是入世之教,与宣扬出世的佛道两宗是完全不同的教派。你要我制衡佛道,便要给予充分的授权和信任,让我的弟子们遍布天下,掌管军队和政权。”
  “叶飞,我知道你的能力,我信任你!回到帝都后,帝国军政大权你都可以控制。”
  “此外,我需要你对外颁布一道皇令,告知天下我叶飞是你的老师,是帝师。”
  “没问题,都照你的意思做。”
  天启十二年玖月,一支车马进入皇城,站在城上的净灵和尚注视着辇上的叶飞,大有深意地笑了:“阿弥陀佛。”
  当月,皇宫之中连下三道诏书:第一,赞美当代大儒叶飞博古通今,运筹帷幄,并且任命他为帝师;第二,宣布儒教为国教,地位与道教和佛教齐平;第三,行政任命叶飞为右宰相,左宰相位置悬空,由叶飞全权掌控帝国军政大权,是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天启十二年十月,帝国开始改革,改革令由叶飞草拟,由天启帝签署,改革方案总共十八项。第一,增加盐税;第二,矿产归公;第三,降低田税;第四,增加人头税;第五,增加贸易税;第六,打造官船出海交易;第七,取消城主制度;第八,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第九,取缔人国境内所有赌场和斗技场;第十,禁止贩卖奴隶;第十一,禁止圈养妖兽;第十二,禁止个人拥有马场;第十三,禁止家宅私藏兵器;第十四,人分九等,圣人最高,皇帝第二,士人第三,儒生第四,农人第五,医生第六,商人第七,伶人第八,匠人第九;第十五,海外之民登陆必须签订通关文书;第十六,收回地方铸币权;第十七,收回皇室宗族铸币权;第十八,恢复科举制度,帝国官员选拔由任命制和科举制双管齐下。
  十八条法令一经宣布,马上引起轩然大波,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法令实在是动了太多人太多人的奶酪。增加盐税,盐商们利益必然受损,要知道每年人们吃盐花掉的铜钱几乎和吃米花掉的铜钱对半,换句话说盐的价格非常高,盐商贸易利润相当可观,大多是由地方帮派把持。如此巨大的蛋糕以后要收税,那这些人的奶酪势必要被割掉一大块。矿产归公。现今人国境内所有矿山,除了少数为公有,其他都是私人享有,矿山上开采出的铁矿、金矿、铜矿,它们产生的利润都进入了个人的腰包,现在直接宣布矿产公有,分明是明抢;降低田税。如今帝国财政主要收入在于田税,田税的收取令耕田者早出晚归苦不堪言,现在要降低田税,而且是大幅度降低,对于田农是重大利好。增加人头税。世家大户妻妾成群,子嗣众多而不用上税,增加人头税就是强迫人国境内的每一个人都要交税,都要劳动,都要为自己消耗的资源买单。增加贸易税。现在商人往来不收税,人国鼓励商人交易。以后商人每进入一个地方就要按照货物总量收取一定税收,一方面限制了货物倒买倒卖,另外一方面限制了商人的收入,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打造官船出海交易。海上贸易和陆地上的贸易一样,官方非常支持从来不会干涉,贸易的多少是地方自觉,官家无法从中得到好处。以后不一样了,帝国要打造官船出海进行贸易,这样做一方面限制了私人贸易,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税收。取消城主制度。人国行政区域划分非常混乱,城主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际上是地方豪强不断做大催生出的产物,他们大多已和当地的势力勾结,成为了独霸一方的恶霸,所以将之取缔。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按照叶飞的设想,天下九州,人国独占其三,下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尉和监各一人。守主掌地方行政大权,负责地方管理维护地方秩序;尉主掌地方军事大权,防范土匪豪强和地方反叛;监是监督者,负责监督守和尉,防止他们为非作歹。郡下设县,治下满万户或管理土地千亩设一县令。令为一县之首,掌管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和丞。尉掌管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助手,掌管全县司法。县以下设乡、村和亭。乡是行政机构,乡以下为村,司法治安归属亭管辖,亭长由乡长任命。郡守、郡尉、郡监、县令都由皇帝亲自任命。取缔人国境内所有赌场和竞技场。取消赌场和竞技场说到底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人民每天处于赌博产生的巨大收益的快感之中无法自拔,如果人民每天观看残忍血腥的斗技比赛,那么帝国社会将产生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应该取消。禁止贩卖奴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地方县官平头百姓,禁止圈养贩卖购买奴隶,取消奴籍。禁止圈养妖兽。禁止圈禁饲养妖兽,或是从事与妖兽有关系的一切活动。发现妖兽地方无权处理,应该马上通知附近的寺庙和道观,或者迁移当地百姓。禁止个人拥有马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地方县官平头百姓,禁止拥有马场,禁止私自繁育马驹,现有的马场一律充公。禁止家宅私藏兵器。兵器包括枪、刀、斧、剑、锤等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地方县官平头百姓,不允许家中私藏兵器,不允许民间铸造兵器。人有贵贱,位有悬殊。人分九等,圣人最高,皇帝第二,士人第三,儒生第四,农人第五,医生第六,商人第七,伶人第八,匠人第九。换句话说,圣人是传说中的存在,叶飞或许可以成圣,但是成圣之后就存在于人们心中,不再享有人世间的富贵和荣华。圣人之下是皇帝;皇帝之下是士人,所谓士人就是通过选拔和任命挑选出的当官的;士人之下是儒生,儒生是士人的后备力量,除了皇家任命之外,修儒是你入朝做官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儒生之下是农人,就是耕田的人,换句话说鼓励耕种。农人之下是医生;医生之下是商人,商人的地位是排在农人和医生之后的,可见帝国未来准备抑制通商;商人之下是伶人,伶人就是戏子,吹拉弹唱都是戏子,他们的地位很低;伶人之下是匠人,匠人是最末位的,降低匠人的地位是为了控制地方打铁行业,防止兵器泛滥外流。海外之民登陆必须签订通关文书。海外之民自然指的是岛民,过去岛民登陆非常自由,现在不行了,岛民进入人国的港口,必须签订通关文书。收回地方铸币权。过去地方是有铸币权的,名义上地方铸币权听从中央的调配,实际上泛滥成灾,现在收回地方铸币权。收回皇室宗族铸币权。过去皇室宗族也是有铸币权的,名义上听从皇帝的调配,其实泛滥成灾,现在收回皇室宗族的铸币权。恢复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兴盛又落寞,落寞又兴盛,人国历朝历代,科举制度断断续续,现在叶飞掌权,他要恢复科举制度,让帝国官员的选拔任命由任命制和科举制双管齐下。
  可以看出,这十八条帝令下达之后,几乎把所有现有利益的掌控者都得罪了一遍,是对人国的一次大清洗,其决心不可谓不小,但是难度非常大。
第1036章
大刀阔斧的改革
  比如说恢复科举制度。以前帝国任命官员都是举孝廉,也就是你有优秀的品德我举荐你,可是优秀品德谁来发现呢,自然是那些当官的,所以形成了官官相护,沆瀣一气的局面。现在不允许举孝廉了,要用科举制和皇帝直接任命的方法选拔官员,地方官员的生杀予夺,他的决定权一下子回到皇帝手中,皇帝权力独大,其他人权力都受了影响,他们自然不愿意。比如说收回皇室宗族和地方的铸币权。谁不知道皇室宗族和地方豪强手中是有铸币权的,利用手中的权力烂发货币是常有的事,导致一文钱本来能买一块猪肉,现在只能买一根猪毛,导致百姓手中的财富被掠夺,收回铸币权几乎相当于断了皇室宗亲和地方豪强的钱袋子,他们很可能是要拼命的。比如说人分九等。你会发现九类人中,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的职能作用,你只有具有职能,才能获得相应的地位。这代表什么,代表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地方恶霸和皇室宗亲,他们如果继续守着财富坐吃山空的话,将成为失去了身份和地位的人,他们的存在将逐渐被历史遗忘,将成为帝国中被唾弃和厌恶的一类人,这是从身份地位上打压了他们。比如增加贸易税。谁不知道,除了皇亲国戚,人国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地方豪强,而地方豪强又分为地主和巨贾。地主好理解,手中有很多很多的田地,地主几乎是此次法令中唯一没有被打压反而变相收益的既得利益者,因为田税减少了。而巨贾呢,由于增加了盐税、贸易税、矿产归公、人分九等等等这些制约,商人的地位不仅降低了,商人的贸易也遭到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商人成为了帝国上层不欢迎的存在,这直接让身为巨贾的地方豪强被剥掉了一层皮。比如禁止贩卖奴隶,禁止圈养妖兽,禁止拥有马场,禁止私藏兵器。这些制度明显是在规避某些人身上的特权,避免他们越做越大,大到尾大不掉的地步。
  如此这般,几乎所有的制度都是针对皇亲国戚,地方豪强的,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触动了他们的原有利益,必然招致强烈的反扑。
  那么新增的这些税收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很简单,用于军队!
  叶飞大力增加军队人数,特别是增加皇城禁卫军和边疆守卫军的人数,军队的规模几乎扩大了三倍。
  叶飞是神,人国是人,叶飞为什么要帮助人国增军呢,这不是变相的为神族复辟增加困难吗。其实不是的,因为凡人对神的威胁很有限,真正能对神产生威胁的是仙、佛和魔。增加军队数量就是增加皇权统治力,变相的打击了佛和道在人国的势力,让他们有了掣肘,这样神族的发展才有希望。
  绝少有人知道,等待皇帝到来的三个月时间,叶飞偷偷地离开了晦翁居士所在的村子,去了一个地方——冰原!
  现在的天启山以北已经化作炼狱,地火漫漫,太阳不出,毒气密布。他非常担忧,一路找到阿尔汉高地时才松了口气,这里得到自然神的庇护,俨然如同世外桃源一般,遭到方白羽和一众上仙们摧毁的生态环境几乎顷刻时间就好转过来。
  诸王和新神们见到叶飞消失多年终于归来,喜不自禁,和他拥抱在一起。
  令叶飞欣慰的是,诸王留守原地帮助新神们恢复生产,并没有就此离去。
  叶飞将封印球中从槐村解救出的九黎部众全部释放了出来,他们的数量大概有一千人,年纪都不大,有些甚至还是孩子,以后神庙就是他们的家。
  叶飞想好了,神族复辟主要针对的目标不是人国,而是佛和道,他们是阻挡神国复辟的最大障碍。现在的九黎先要休养生息,然后储存力量,利用诸王在九州行走,等到关键时刻再与佛和道开战。神国一旦做大,他们是不会坐视不管,开战是早晚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4/10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