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歌(校对)第9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6/1063

  原来,新法宣布人分九等,匠者最低,又不允许民间似藏兵器,导致各地铁匠铺纷纷关闭,铁匠铺关闭除了让刀剑不能生产,还让农具也停产了。除此以外,由于太子师被罚事件,导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抄家风潮,这股风潮的掀起自然是为了响应吧唧叶飞,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变了味,导致一些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也被划归到武器之列,遭到抄没,导致一个个无辜家庭破碎,家主承受无妄之灾成为残疾,失去行动能力。一时间民不聊生,各地的地主和农户,都将自家的农具埋进地里不再使用,使得粮食进入丰收的时令而无法快速收割,粮食由此减产,粮价暴涨。
  如果说盐价的上涨是有人故意为之陷害叶飞,那么米价的上涨则完全是政策执行不利导致的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纷纷咒骂新法是乱政,一时间民怨沸腾。
  这两件事情已让叶飞焦头烂额,没想到节骨眼上还发生了第三件棘手的事情。由于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城主为代表的地方官位被裁撤取消。一部分不甘心就此失势的城主动起了歪脑筋,居然策划暗杀行动,很多新上任的官员刚到地方,没过几天就遭到了鸿门宴被暗杀了,进入七月已有多地新官惨死,死状凄惨,累及家眷。
  要知道,现阶段科举制度尚未彻底恢复,叶飞手中能够使用的人很少,不断有中央下派的官员遭到暗杀,除了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不好的风潮,还让叶飞的用人越发紧张,没有人去推进他的新法,各地政权就会陷入崩溃,就会自立,人国将进入瘫痪状态。
  三件事情,三记重拳,拳拳到肉,让新法备受非议,让叶飞腹背受敌。现在的关键是,必须稳住粮价和盐价,让老百姓吃得上饭,不会叛乱闹事。
  为了降低盐价,叶飞启用了一个人,这个人是神组织成员,是诸王之一名叫叶腾。叶腾和叶飞一样,是罗刹遗孤,是王室血脉的唯二继承者。
  当年帝都一战,大皇子失势,叶腾眼见大势已去,离开帝都云游四海,继续为罗刹族复国各处奔走。后来正邪大战,兄弟拔剑,叶飞被赶出了汝阳,灰心绝望之下建立神组织。叶腾主动找到了叶飞,愿意追随他寻求罗刹族的复国,叶飞答应了,叶腾就此成为神组织一员。
  诸王铁戒锻造完成以后,叶飞将骨龙戒指交给叶腾,宣布他成为死亡与悲痛之王。
  诸王之中,叶腾是杀心最重的,他非常乐于杀人,常以杀人为乐,做事手段狠辣,且在人国具有一定的人脉。与之前出场的几位王不一样,叶腾这个死亡与悲痛之王和叶飞虽然同族,但对叶飞并不是绝对的信服,而是互相依靠,因为叶飞拥有的实力愿意推崇他做领袖,愿意追随他。
  其他人都是冲着叶飞的人格魅力来的,叶腾是寄希望于叶飞能够复国,所以追随。
  在办事能力上,叶腾绝对是一顶一的。
  新法推进困难的时候,叶飞先是带着叶腾进入皇宫面见了当今圣上,紧接着借着皇帝的口下达了一道政令——任命叶腾为帝国巡查使!
  要知道叶腾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是大皇子的旧部,与尚未完全没落的慕容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帝国中很多人是老相识。叶腾重新被启用,代表着天启帝释放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叫做为我所用者既往不咎。
  那么帝国巡查使是一个什么官位呢?
  按照官阶来说,帝国巡查使是正二品官阶,比宰相低一级。从权力来说,帝国巡查使是皇帝在地方的延伸,拥有尚方宝剑傍身,可以临场处置决策,必要时候甚至能够斩杀皇亲国戚而不用上奏,权柄之大难以想象。从地位来说,帝国巡查使和宰相一样是可以直接面圣的,是天启帝的支系部队。你可以这样理解,宰相在朝中统筹兼顾负责颁布种种律法政策,负责人事任免;帝国巡查使对外监督政策的实施是否到位,如有欠缺可当机立断进行处置。宰相和帝国巡查使,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相当于叶飞竖起了一个在权力上和他不相上下的人。
  帝国巡查使任命完成,叶腾走马上任,领军兵三千沿河而下,他的任务是解决了盐价和米价日益高涨的问题。
  身为罗刹族人,又在边疆之地找寻到力量之源,以叶腾的实力可以说是不会被任何地方势力暗害的。不仅如此,他还很有手段,否则当年的大皇子也不会如此信任他,愿意对他委以重任。
  沿河而下,叶腾去的第一个地方叫做金陵,接待他的是金陵城三大家族之首慕容白石,简单叙旧之后叶腾将叶飞的话转述给对方。
  “第一,慕容家可以在你手中再次兴盛;第二,盐价必须得到控制;第三,叶飞准备成立官盐,地方几个大的漕运可以主动选择被收编或者抵抗到底,官盐的长官叶飞觉得慕容白石很适合,条件是盐价必须降低到原来的水平。”
  慕容白石当即跪下,愿意做东召集各大漕运首脑在金陵城商议此事,叶腾答应了。
  许多人看到了金陵城的繁华,殊不知最是繁华的金陵除了表面生意,还有漕运鱼帮等等的暗流。这些生意都是需要武力维护的,当年令狐悬舟在的时候一度做的很大,令狐悬舟死了,漕运生意也逐渐没落,到现在基本只能占地为王了,而漕运正是各大盐商运盐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大的盐商都有些漕运背景。
  作为帝国巡查使的叶腾,沿河南下第一个来到的地方就是金陵,第一个找到的人就是慕容白石,建立官盐并让实力不是最强的慕容白石做长官,其中的诱惑不可为不大。
  更关键的是,慕容白石清楚的很,如果他不妥协的话,以叶飞和叶腾的手段,利诱不成一定会威逼,到时候会死的很难看。
  三天后,各大漕帮帮主齐聚金陵,他们坐在慕容白石的家宅中,围着一个半径五米的圆形木桌。漕运帮主们都很奇怪,为什么坐在正位的是慕容白石而不见帝国巡查使本人,直到人员到齐,叶腾从门外走来反手关上了门。
  众人坐着,叶腾站着,叶腾的眼中有着猎人才有的杀气。
  没人知道那场密议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人们只看到结果,密议结束后,从那间封闭的屋子里抬出来三具惨不忍睹的尸体。转天盐价就下落了,又过了一个月官盐成立,官盐的行政长官是慕容白石,下设九位副职,都是各大漕运的帮主,这些黑帮背景的人算是被政府正式收编了,大家和气生财。
  解决了盐价的问题,叶腾没有等到官盐正式成立,就马不停蹄地去往了人国粮仓锦州。
  锦州是人国最大的粮食出产地,每年丰收的粮食占帝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它位于人国中部,是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叶腾来到锦州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叫做开仓放粮。
  实际上,人国是有粮食储备的,这些储备的粮食要供给军队和帝国高层,关键时刻也可以赈济灾民。之前叶飞连续下了几次命令,锦州的城主就是拒绝放粮,甚至连派至锦州的行政长官也被暗杀了,城主以当下形势危急为由拒绝调任新地。
  叶腾来了之后,城主甚至拒绝打开城门,大有武装对抗的意思。
  叶腾可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直接化作火鸟冲进城中,取下锦州城主的人头打开城门,开仓放粮。
  锦州一旦放粮,其他四个帝国主要粮仓也开始放粮,全国粮价一下子就被打下来了,一降到底再没有激起任何波澜。但开仓放粮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遏制粮价上涨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叶飞下达政令,宣布取消地方所有铁匠铺,由官方出面在帝国五十个地点设立打铁城,专门打造镰刀、锄头等农具,并通过漕运的渠道以低价售卖。
  至此,粮价也平稳了。
  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接连稳定了盐价和粮价,叶腾的声望一时无两,几乎争走了叶飞的所有风头。
  而他还有第三个任务,就是巡查地方,监督科举会试运营站点的建立,监督新郡县府衙的建造。
  叶腾成为了叶飞的眼线,成为了皇帝的眼线,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员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他挑出点毛病,以至于叶腾声望急剧攀升。
  当叶腾在外面狐假虎威的时候,叶飞也没闲着,他又宣布了一条法令,叫做郡县官员地方遇刺,当地城主无论是否退位立杀九族,当地世家大户族长全部关进大牢处死。
  这条政令刚下达的时候,人们以为是在开玩笑,但当叶飞连续杀了两位城主的九族,将两个地方的世家大族族长全部杀光之后,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人们怕了,打那之后再没有中央任命的官员到了地方遭到暗杀的事情发生。
  天启帝十三年十一月,帝国局势恢复平稳,新政有力推动,再没有人敢在明面上反对叶飞了。
  眼见新政推动顺利,叶飞腾出手脚,开始完成自己的计划。
  他来到帝都推行新政,建立儒家政权是表面计划;暗地里还有一个计划,是他真正的目的。
  叶飞要揪出通天教的幕后黑手,找到通天教在帝都的内应。
  实际上,早在叶飞刚入城的时候,净灵和尚就来找过他,两人开门见山,直接亮出底牌。
  净灵和尚说:“可以默认叶飞在帝都胡作非为,前提是要替他将通天教主揪出来,并且连根拔起。”
  叶飞答应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叶飞之所以要根除了通天教,主要是因为从教义层面来说,通天教和神组织是背离的。
  通天教教众的力量来源除了符箓之术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妖兽的控制,甚至是人妖合成。可是所谓的妖兽正是古神遗孤,是叶飞的同族,叶飞要恢复神族的兴旺需要将古神团结在一起,不能允许通天教不断拿他的族人做惨无人道的实验,所以叶飞一定要把通天教揪出来,将他们连根拔起。
  为此他来到帝都,帮助天启帝,借此推动儒教复兴掌控政权,然后完成自己真正的计划。
  通天教一直都是隐藏在暗处的组织,想要揪出它的主谋非常困难。当年在帝都皇城杀死老皇帝的时候,本来以为那就是当代通天教教主,通天教至此崩溃。没想到叶飞想错了,原来老皇帝也只是通天教推向前台的一个傀儡而已,还有权柄更大的人隐藏在暗处。
  过去的时间叶飞一直在想,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是谁有如此大的能量可以建立槐村,帮助通天教隐蔽身份呢。
  后来叶飞想明白了,这个人未必是皇室宗亲,这个人一定是距离皇帝最近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人。
  他是一个太监!
  通天教绝对和宫中的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皇帝可以换,但是太监不能少。几乎每一个皇帝身边都有一大帮服侍自己的太监,太监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可以代表皇帝发号施令,可是做一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太监明面上看是图钱,实际上可能是某国,因为有些人明面上是太监,背地里可能有着更险恶的身份。
  趁着推行新政的功夫,叶飞查遍宫中人员清单,发现皇宫之中隐藏着三大特点。
  第一,太监都姓刘,因为都是前任大太监刘易的干儿子。第二,拓跋烈登基之后,与之亲密的太监入宫接管掌印太监的职位,本以为宫中太监就此改朝换代,一代新人换旧人。没想到过了不久,那名太监居然死了,接替他位置的人仍然姓刘,是大太监刘易的干儿子之一,叫做刘喜,听说有些道行,能够护卫皇帝安全。第三,宫中所有的宫女每个月都要承受一次惨无人道的折磨。她们要在月经之前辟谷两天,保证月经的纯净然后被太监采经,采去的经血据说是为皇帝炼药去了,但明显数量上不对。皇帝用药也就是一两颗,可是太监们每个月采集的经血有几十斤,数量对不上。
  每次进宫的时候,叶飞都有意和宫中的太监们攀谈一会儿,表面上为了和他们拉近关系,顺便送些银子;实际上却是借此探查他们身上有无能量波动。令叶飞纳闷的是,这些人其中一些确实是有功夫的,但绝不是通天教的邪功,也绝没有进行过人妖融合,就连天启帝身边的刘喜也是一样,最多就是一身武功而已。
  难道他们也仅仅是通天教安插在帝都的棋子吗,还是另有解释?
  叶飞找不到通天教的马脚,与此同时翠兰轩那边不断传来消息,也没有关于通天教的只言片语,使得找寻通天教的愿望始终难以达成。
  不过后来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叶飞开窍了,让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那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有一次皇上一个喜爱的妃子久病难愈,叶飞不忍天启帝伤心,就毛遂自荐进入后宫给妃子瞧病。臣子是很难进入后宫的,叶飞每次进宫都要走主路直接去上书房面见皇上,不能随便乱走,更不能乱入嫔妃居所。
  这一次因为要诊病进入了后宫闺阁。这里他曾经来过,第一次来到帝都的时候就进来过,当时是给贵妃献丹。今日又来了,表面上看是要借机讨好皇帝,实际上叶飞也想进后宫看看,看看是否有自己遗漏的地方存在。
  走这一趟真的走对了,路过浣洗坊的时候,叶飞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这里的太监虽然看起来干的都是粗活累活,但是身边那些地位更高的太监似乎不敢对他们过于严苛。
  叶飞再仔细探查,果然发现他们身上充斥了妖气。
  叶飞瞬间懂了。平日里见到的那些威风八面的太监,类似于掌印太监、执笔太监等等,他们其实都是通天教的小角色,是马前卒,真正有实力的人都躲在浣洗坊里。这个地方专门干粗活累活,位于皇宫的角落之中,里面的太监基本上是见不到朝臣或者帝国僧人的,他们大可以蹲在此地暗中发号施令。
  叶飞终于想通了,驻足的那一刻却马上遭到了浣洗坊太监们的猜忌,他们的感知力非常敏锐,敏锐到叶飞不得不赶紧低头离开,再不敢逗留半步以免打草惊蛇。
  从那以后叶飞就留意上了浣洗坊,他不敢打草惊蛇,而是暗地里将这个消息捅给了净灵和尚。
  净灵和尚知道这是叶飞在请求帮助,便询问应该怎样配合,叶飞直言不讳:“让庙里的和尚进宫驱魔,直接捅了他们的老巢。”
  净灵和尚有些犹豫,毕竟和尚不能随便进宫,也不能随便介入人国政务。
  叶飞劝道:“通天教的势力越来越大你是知道的,如果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对盘踞人国的佛宗是最不利的。”
  净灵和尚终于点头。
  其实叶飞心里明白,以净灵和尚的智慧和神通,一定一早知道通天教就盘踞在后宫浣洗坊里,之所以按兵不动,要么就是另有所图,要么就是在等一个将他们连根拔起的机会。
  叶飞现在是天启帝眼前的红人,能为僧人入宫大开方便之门,是铲除通天教的最好时机。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的人间佛国外有道宗的咄咄逼人,内有通天教的虎视眈眈,处境艰难,对佛宗来说,带着儒家王者归来的叶飞反而比较顺眼。更何况邪恶的通天教不止是叶飞的眼中钉肉中刺,对净灵和尚而言也是必须铲除的对象,因为通天教所从事的事情实在过于险恶歹毒了,他们存在九州一天,极乐净土就一天难成。
  由此,两人摒弃前鉴一拍即合,叶飞在皇帝面前进言允许和尚进宫驱邪,帮助皇上心爱的妃子尽快好起来;净灵和尚则亲自带队入宫,将浣洗坊内潜伏的通天教妖孽连根拔起。
  天启十三年腊月,皇宫之中传来一桩惊天秘闻,说是奉命入宫驱魔的灵隐寺高僧,在后宫浣洗坊发现了化成太监的通天教妖邪,佛门高僧与之大打出手,当场杀死九人,活捉三人。
  随即,叶飞引兵入宫护驾,将天启帝身边的太监全部抓了起来,打入大狱,包括大太监刘喜。
  针对太监的审问连夜开始,那三人之所以能够被原地活捉,是因为中了净灵和尚的发梦之术,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此刻,他们就平躺在帝国监狱的铁床之上,即将迎来的可能是生不如死的折磨。
  一身洁净的净灵和尚站在乌烟瘴气的牢狱之中,双手合十念诵:“善哉善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6/10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