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住院医(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


他要这里有吃的!
他要这里有一切……
等言非凡苏醒过来,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昏迷了多少时间。
得知这个时间是一年三个月又十一天,言非凡是愣怔不已,思绪万千。
他在自己的意识世界,感觉可是度过了百年千年那样长久。
这让他深切感受到,古人所说的黄粱一梦百年,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
言非凡洗漱完毕,在餐桌旁坐下,伸手端起身前的一碗白粥,禁不住抽动了一下鼻子。
“糊了!”
言自若瞪了他一眼,生气的道:“吃现成的,还这么挑剔?”
“爱吃不吃!”
她又愤愤的道:“这段时间,可都是你起来做饭的,怎么今早就没起来?”
“我不得不赶紧的淘米煮粥,又去小区外面买了你爱吃的烧麦。”
“回来后,我还得忙着梳洗……”
此时的言非凡,埋头喝粥吃烧麦,没有半点搭理言自若的意思。
言自若对此,早已经是习以为常了,继续叨叨着解释,“煮粥的锅一时没照顾到,也是正常的。”
她忽的又露出了迷人的笑意,语调也变温柔了许多,“非凡啊,你今天要开始上班啦。”
“生活算是步入了正轨。”
“我们的生活,也该恢复如初了吧?”
言非凡抬头迎着厚脸皮的姐姐那殷切的目光,满脸无奈的说:“还是照旧吧!”
言自若嘻嘻的一笑,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哈,像今天这样赖床不起来做早饭的事情,可不许再发生了。”
“再有下次……”
她挥手对着言非凡虚拍了几下,威胁道:“我的降弟十八掌,可是沉寂许久了。”
“如今你的身体,也能挨得住打了。”
言非凡不屑搭理她,继续吃饭……
言家姐弟住的这套房子,是一套有些年头的两室两厅的拆迁安置房。
虽是拆迁户,但两人并没有多少积蓄。
两人的父母,在言非凡三岁时就离婚了,不久之后,他们又各自重组了家庭。
获得言家姐弟抚养权的妈妈,二婚后不久,就把他们丢给了父母,和新婚丈夫移民去了国外。
言家姐弟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和只年长他们七八岁的小舅一起,还算是顺利且健康的长大。
只是在言非凡读高中和大学之时,外公外婆相继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和胃癌去世。
拆迁分到的钱和房子,因为小舅的胡作非为,还有给外公外婆治病,花的是七七八八。
如今,言家姐弟也只剩下这一套房子傍身了。
两人吃过早饭,还不到早上七点半。
因为他们住的小区有些偏远,不敢耽搁时间,简单收拾一下,就出了家门。
两人先坐公交,又转乘轻轨,再换乘地铁,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滨海大学附属医院。
进了医院大门,言自若忽然停住脚步。
她转身,举手,用力拍了拍言非凡的肩膀,一本正经的叮嘱说:“弟弟,时隔一年半,你再次来这里上班,如果有人欺负你,就报出我的名号。”
言非凡看着转身跑向医院综合办公楼的姐姐,很是无语的摇了摇头。
学财会专业的言自若,原本在一家企业工作。
后来言非凡发生了意外,附属医院就提供了言自若一个财务相关的工作岗位,方便她照顾弟弟。
言非凡伸手扯了一下公文包的肩带,也抬步朝眼前的综合办公楼走去……
第3章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大学附属医院负责医务管理工作的副院长刘锦,细细打量着前来报道上班的言非凡。
清爽短发,单薄身材,显得他近一米八的身材更加颀长,却没有像之前那样,给人一种弱不禁风之感。
他那五官分明,清俊阳光的瓜子脸上,能明显看到表示身体健康的红润之色。
刘锦欣慰的点点头,轻笑道:“非凡啊,你的体检报告,还有苗主任出具的精神鉴定报告,我都看过了……”
“你要求回来工作,是没问题的。”
“只是……”
刘锦语带关切的说:“我看你的身体还是瘦弱了些,还没彻底恢复,不在家再休养一些时日?”
言非凡摇摇头,道:“谢谢老师关心,这段时间,在家里实在是待烦了。”
刘锦哈哈一笑,说:“了解,了解!”
“你那个姐姐不止一次的说,你在家里一直闲不住,除了积极康健外,不是看手术教学视频,就是拿手术器械练习找手感。”
停顿了一下,刘锦转而道:“这两天,就你的情况,我和几个科室主任商议了一下……”
他沉吟着说:“非凡啊,你住院医的主要科室轮转实践,还有儿科和妇科没有完成。”
“只是这两个科室,病人扎堆的厉害,工作强度大,我们都担心你一时难以承受……”
就在言非凡准备表态自己身体没有问题,能撑得住高强度工作时,就听刘锦接着道:“我们谈论了一番,决定……”
“先让你去诊断科。”
刘锦又解释道:“诊断科主要面对疑难杂症,需要动脑的工作居多,工作量相对较少。”
“你先适应下医院的工作节奏,身体再恢复了一些,再安排你下一阶段的工作……”
诊断科是一家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实力高低,可以说是一家医院医疗救治水平最直观的体现。
诊断科汇集了全院临床经验最为丰富的医师,会对各科室难以确诊,或者是他院转来的疑难杂症病患,进行反复的检查和试验,确诊病因,给出最终治疗方案。
滨海大学附属医院的诊断科,共有五名专家级别的诊断医师。
他们的临床工作经验都超过了三十年,在各自的擅长领域,在全国医学界都享有盛誉。
他们各带一个中青年医疗团队,在接诊疑难病患的同时,还同时进行教学指点工作。
附属医院各科室的优秀青年医生,都以进入诊断科为目标。
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近距离的接受诊断医疗专家的指点,大受裨益……
言非凡对这个安排,自然是心中欣喜。
他道谢一声,离开了副院长办公室,先去了行政后勤处领取了新的工作服和新工作证。
然后,他又去设备处领取了工作所需的听诊器、医用小手电、签字笔、笔记本、个人平板电脑等一应工具。
检查无误,穿戴整齐的言非凡,匆匆来到了综合诊断楼的六楼。
敲门走进诊断科主任祁胜的办公室,言非凡就见七名中青年医生,正围坐在头发全白,精神矍铄的祁胜医生旁,热烈的探讨病情。
见众人停下讨论,齐齐的看向自己,言非凡朝着祁胜欠了欠身,自我介绍说:“祁主任,我是住院医师言非凡,过来报道了。”
眼前这位祁胜主任,六十一岁,主任级医师,是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医学专家。
至于其他七名年龄不一的医生,言非凡只觉得其中两人面相有些熟悉,其他五人就是全陌生脸。
附属医院作为一家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特级综合医院,全院职工足有三四千人。
言非凡也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
整个医院,他如今见面能准确喊出名字的,也就寥寥四五十人。
祁胜打量了言非凡一眼,随手一指旁边的沙发空位,道:“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