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453


这群黑衣人彻底不敢动弹了,哪怕打头的催促,也没有几个人敢举弓射箭。沈元景脚下一点,闪身过去,一把揪住这人,提着他的脖子问道:“是姚世安派你来的?”
头领咬紧嘴唇,闭着眼睛,不肯回答,沈元景冷哼一声,用力一捏,咔嚓一声,将其脖子拧断,随手丢到了地上。
对面余将军远远望见,心里担忧道:“这位也太过鲁莽了,何不收做人质?如此杀人,也不怕引发围攻。”
他这边只是数十人,面对几百人的围攻,自认是敌不过的,沈元景一个处理不好,让这队人马冲了过来,他们都活不了。
果然人群一片鼓噪,旁边几个黑衣人对视一样,抽出长刀,大喝道:“替将军报仇。”纵马杀了过来。
余玠见状,连忙说道:“快,过去帮忙。”余将军在原地不动,护住他,陈庄主几人刚走几步,只见沈元景随手拿过挂在马鞍上的鞭子,往外一甩。“啪”的一声,率先围过来的几人,都捂着喉咙,倒在马下。
后面的人齐齐停住,其中一个惊呼出声:“妖法!”不敢上前。沈元景方才只是在鞭子里面灌注内力,抖做笔直,便如长枪利刃一般,割破了几人的喉咙。这一番动作太快,一般人瞧不出来罢了。
他又一抖长鞭,卷过方才说话那人,拖在马下,问道:“你来说,是谁派你来的?”
这人十分怕死,想也不想,大声回道:“是姚大人。他前几日……”
旁边两骑对视一样,强上前来,要阻止他再往下说,沈元景再次动手,左一鞭,右一鞭,这二人依旧逃脱不得。
其余的黑衣人再也没有敢反抗的了,若只是这样的功夫,并不可怕,但前次那漫卷风雪的一番动作,着实吓人。
沈元景松开马鞭,放过手里的人,这人点头哈腰,连声说道:“多谢少侠!”又见他摊开手掌,接住一片雪花,就见得那雪花快速膨胀,转瞬之间,化作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莲花。
这人吓得“扑通”一声跪下,连胜高呼:“神仙慈悲,神仙慈悲。”旁边也有几件兵刃落下,夹杂着跪地的声音。川人信神鬼,所有人都在暗地里嘀咕,莫不是遇到雪神了。
沈元景一挥手,那雪莲花碎成雪粒,接着狂风大作,吹得周围的人东倒西歪,他说一声:“都走吧。”这些人再也生不起抵抗的心思,不住的往后逃去。
余玠等人见状,连忙走了过来,上前深深一礼,道:“多谢阁下相救!”那陈庄主也跟着大声道:”多谢清微真君救命之恩。”
还没来得及走的黑衣人都听到了,惊叫出声:“清微神仙?”有得跑得更快了,也有的反身过来,朝他磕头。
余玠狠狠的瞪了陈庄主一眼,似乎在怪他不该当众点出沈元景的身份,皇帝知道了,定会起疑心。可这人并不是他手下,反而是听他要返回京师,主动上来护卫的,怎好责骂。
沈元景说道:“余大人,还要去临安么?”
余玠正想说要去,可看见旁边他的部下和士兵,脸上都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又说不出来,咳嗽两声,含糊道:“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赶路,寻一个干燥地方躲避风雪吧。”
这时候,那些黑衣人里面,走出一个身量高大的汉子,大声道:“禀真君,前面有一个山谷,适合歇息,我们来的时候,就躲在那里,若是真君信得过,我可领你们去。”
余将军和陈庄主有些不信,这人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看着沈元景,又道:“真君不必怀疑,小人是从均州来的,受过蒙古人欺辱,若非真君替我出头,小人这一辈子都没法报仇。”
沈元景点点头,率先往前走去。余玠想了想,也跟了上来。不远处果然有一处山谷,不见风雪侵袭。
余玠请沈元景到了一个僻静处,抖落身上的雪花,问道:“真君,你此次来,到底为何?”沈元景开门见山的道:“我来叫你谋反。”
一听此言,余玠吓得跳了起来,大声道:“什么?”惊得余将军领着兵丁就往这边冲,又被他挥手赶走,低声说道:“真君,我要谢你救命之恩,可余某也读过圣贤书,决计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
“你不肯?”沈元景见对方梗着脖子,冷声说道:“那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可惜了今日这谷里的人,一个也别想逃脱。”
余玠先是面带不忍,后又震惊望过去,似乎不敢置信。沈元景盯着他看过,他亦回过眼神,嘴唇都咬出血来,却不肯发一字。
“这般宁死不屈?倒是有节操。罢了,我也不杀你了,反正等你到了临安,难逃一死,阖门上下都是轻的,说不得还要累及家族。”
余玠神色复杂,他死不足惜,倘若让家族为之陪葬,就十分难受了。他脸色变幻,安慰自己道:“姚世安派人来杀我,定然是怕我见了陛下,有翻盘的机会,若非如此,何必狗急跳墙。”
沈元景笑道:“余大人贵庚,三岁或是四岁?姚世安粗人一个,如此不智也便罢了,你以为谢方叔和他一样愚蠢,会纵虎归山?幼稚!”
这一下将余玠的幻想戳破,他暗道:“是了,我之敌手,从来就不是姚世安。”瞬间变得颓然,说不出话。
沈元景也不打扰,轻轻吟诵:“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余玠惊醒,他曾是白鹿洞的书生,也是听得懂这阙词的好坏,问道:“这首《小重山》是真君所做?”
沈元景摇摇头,道:“岳武穆大作。”
余玠悚然一惊,高宗朝旧事涌上心头,岳飞之死,总是为武将者心里绕不过去的阴影。他忽然发现,如今自己不正是处在当初岳飞那个局面么?
他又想起沈元景的话来,心道:“是了,岳武穆功绩彪炳,自然有人会替他声张,可我何德何能跟他比肩?况且我这一死,说不得二三十年,汉家江山都不在了,前朝的忠烈,谁来祭拜?”
此时天色渐晚,众人开始生火做饭,余玠胡乱吃了一些,在马车里面翻来覆去想了一夜。
一面是朝廷,一面是家族;一头是忠,一头是孝;还有那深埋心底的利与名,始终不得两全。
第二日,他满脸憔悴,找到在一旁打坐的沈元景,见对方神采奕奕,似乎一点疲惫也无,心底一声长叹,道:“真君,我不能失了忠义,又不能害了家族,求真君慈悲,护我家人离开,我自去临安领罪。”
说罢,他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个头。
沈元景沉吟一阵,说道:“也罢,你既然不肯造反,我也不强逼你。不过大忠与大义你可分得清楚?你这一退让,倒是成全了自己的名声,可置川中千万百姓之殷殷期盼于不顾,将其安危交予蒙古人之手,就不觉良心过不去么?”
这番话宛若一个晴天霹雳炸响在余玠脑海,他呆在原地。良久,才茫然的回头看向周围,只见那些跟随他的兵卒,冻得瑟瑟发抖,缩成一团。又想起离开之时,川中百姓扶老携幼、饱含热泪相送。
当年放弃科考之路,投笔从戎,数十年辛苦所为何事?往事一齐涌上心头,他放声大哭。
那余将军正在瞌睡,悚然惊醒,冲了过来,连声问道:“大人,怎么了?”
余玠从地上爬起来,拭干泪水,朝着看过来的众人,大声喊道:“我不走了。”
众人一愣,继而反应过来,呼声震天。
第66章
定川有三策
简单吃了些干粮,一行人匆忙往回赶去。好在天公作美,大雪初晴,微现暖阳,天光明亮。
沈元景坐在马车里面,伸出右手在茶壶上放了片刻,壶内便咕噜噜的开始冒出热气。
余玠坐在对面,眼皮一跳,说道:“真君,现下川中形势复杂,既有外敌,又有内掣。你要我掌控此地,有三件事刻不容缓,函待解决,否则就算我重领那十万大军,所图也不过镜花水月、口中楼阁。”
沈元景从壶里面倒出一杯热茶,往前一送,说道:“愿闻其详。”
余玠放低了声音道:“第一着便是人心。我在此已十多年,革除弊政,招贤纳士,整顿军纪,大兴屯田,数次打退蒙人,自认军政两面都算不错,也受百姓爱戴。只是我本非川人,始终隔了一层,一点错误,便会有人抵触。”
说罢,他望向沈元景,道:“现下真君来了,倒是一个机会。川人重鬼神,倘若真君肯出面安抚,那些个牛鬼蛇神,定然不敢出来闹事。”
沈元景点点头,说道:“好,这事我应下了。我会在此地择一名山,借居三年。”
余玠大喜,心道:“听说峨眉山那位莫愁仙子就是他的传人,或许他早就能预料到今日之事,买下一枚棋子,实在是太过恐怖。”
他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第二桩就是内患。我来此经营多年,力求政令一统,也曾借机处死了残暴不仁的利州都统王夔,可如姚世安这等强硬之辈,始终不受节制,如鲠在喉。他所在云顶城,乃是十分要害之处,若弃之不理,他投了蒙古,则这些年我建起的防御将毁于一旦。或是朝廷征发大军来攻,我们在前头抵御,也会腹背受敌。”
沈元景道:“疥癣之疾,无足为患。你整顿好军马,待我取他项上人头,你自去云顶城接管便是。”
余玠端起茶杯,借以掩饰心里的惊慌:“这人不愧是敢于直面蒙古大军的绝代凶人,说杀一都统,竟如同谈论杀鸡一般,这里面未尝没有敲打我的心思吧。”
不料马车突然一歪,他手里一晃,茶水荡了出来,烫得他“唉哟”一声,叫了出来。余将军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道:“大人,这会路途有些坑洼,你注意一些。”
他定了定神,道了一声“没事”,又拿过抹布擦干净溅出来的水,接着说道:“这第三件,便是外敌了。只要解决了姚世安,北面的蒙古我是不惧怕的,可是朝廷那边定然震怒,若派遣吕文德过来,我们失了大义,大军恐又抵触,不肯用心,则难以抵挡。”
沈元景轻笑一声,道:“此事容易。你不能竖起反旗,依旧要对赵昀称臣,只不过要借口不愿复现岳武穆旧事,以抗蒙为由,不听调不听宣即可。其余的事就不须你去操心,我自有办法叫襄阳不来攻。”
余玠的脸色剧变,心里骇然,暗道:“莫非真君连襄阳也拿到手里了?他在这短短一年就做出了这么多大事,手段简直通天了!唉,陛下无故得罪于他,何其不智?”
他一面替朝廷惋惜,一面又暗自庆幸,想道:“亏得我悟通了,没有坚持拒绝,否则说不得他一转身去找姚世安了,那可真就是回天无望了。”
事实上余玠猜测的倒没有错,他不过是因着颇有威望以及统兵厉害,才被列在拉拢人员的首位。若他拒绝,沈元景自会去找姚世安。甚至还准备有第三策,如姚世安别有用心,那便栽赃他杀了余玠,激起川人义愤,让郭靖或者刘整入川,索性明着反抗宋廷。
……
两人计议已定,便兵分两路,余玠先回了府邸,聚拢兵马;沈元景则由陈庄主并吕大等人领着,往云顶城而去。
自成都遭劫以来,余玠迁移当地民众,收拢防线,设此城为要塞,将蒙古大军挡在外面。前任都统病亡,推了姚世安接任,余玠不允,安排心腹前往,却被拒之门外,由是产生嫌隙。
后来赵昀听信姚世安上书,怀疑他别有所图,也是余玠对朝廷生出不满的缘由。
云顶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端是险要。出城进城都有人把守,检查十分仔细,难以混入。
陈庄主说道:“真君,自打姚世安私领此城之后,对余大人防备颇深,不但严查来往人员,对外来的江湖人士十分抗拒。是以我们要进城,都得乔装一番,真君你卓尔不群,恐怕是瞒不过去的。”
沈元景道:“何必如此麻烦。”说罢,轻拍马背,催马疾行,往城门闯去。
守城兵丁听得马蹄声急促,抬头一看,连声大叫:“来人下马。”一边喊,一边推开旁边的商贩,举起枪上前阻拦。
沈元景怎会去听,近到跟上,猛然一拳打出,那些个赶来的兵丁都被隔空打飞出去,落到地面,哎哟呼痛。
他顺手抄起一杆长枪,对陈庄主一招手,道:“愣着作甚,且来指路。”
其余几人连忙跟上,一起冲过城门,往姚世安府邸而去。那吕二战战兢兢的道:“清微神仙,你老人家不会要要带着我们几个攻城吧。”
沈元景一枪挑飞几个守军,说道:“有何不可,快跟上来,要不然死了可别怪我。”边说边往前赶。
吕二往四周一看,越来越多的兵丁吼叫着围了过来,吓得一哆嗦,赶紧跟上。
只见的通往姚府的大道上,一茬一茬的兵丁涌了过来。沈元景长啸一声,震得两面房子的瓦片乱跳。
他索性一拍马背,从马上下来,往前一冲,手里长枪不停,当当当当的,瞬间击出数十下,将那些个砍过来的长刀尽数挑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