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53


……
蒙哥虽然嘴上说不在乎,可实际还是非常谨慎,不但让十几位武林高手紧紧跟随,还在四周布满亲卫,外面全是部族内的人,连传令兵过来禀告,都要扒下衣裤,赤身而来。
如此周全,他自认万无一失,才催马往前,走到河面时候,笑道:“众位请看,这河水结冰,纵马随意可行,连老天都在帮我们,一个区区野仙,还能逆天不成。”
话音未落,突然“咔嚓”一声,蒙哥战马下的冰面现出一个大洞,他连人带马,直直落下。旁边江湖人士大吃一惊,纷纷抢步上前。
八思巴和金轮法王反应最为迅速,脚下一点,就冲了过来,一左一右,去抓蒙哥的胳膊。这时候冰洞里面伸出两只手来,点中两人手腕。他俩如遭雷击,哆嗦一下,急速后退。
跟过来的其他人还不明白发生何事,就见着一道白色人影,从洞里跳上来,手里还提着蒙哥。尹克西怪叫一声:“清微真君?”面色惨白。
众人俱都投鼠忌器,不敢上前。汉人衣衫的那个中年人喝道:“妖道,还不放下大汗,速速磕头赔罪,或可留得一命。”
沈元景扫了他一眼,伸手往外一捏,拈起一朵雪花,往外一弹,那人额头一朵红色绽放,死得无声无息。
一个胖胖的和尚惊叫出声道:“拈花指?你是如何学得的?”
沈元景冷哼一声,道:“少林寺的?金国覆灭后不是又闭了山门么?”说完随手一点,一道气劲射出,那和尚想要躲避,已经不及,“噗嗤”一声,胸口开了个洞,嘴里轻声说道:“无相劫指。”气绝倒地。
周围人吓得纷纷退后,那八思巴站出来道:“真君竟然藏在河底,实在是我们预料不到了。不过此处人多,外围又有大军,就算你武功高绝,想要逃脱,恐怕也不能。何不放了大汗,我们即刻退军。”
“哈哈哈哈!”沈元景蓦然大笑,声音震天,传出老远,杨过听了心里一动,喜道:“真君并未离开!”他处在人群之中,看不分明,但也凭空生出几分力气,再次举起厮杀起来。
沈元景周围的江湖人士只觉得这声音炸响耳边,如同雷鸣,不但头疼欲裂,连带着真气运转也自混乱,几乎要走火入魔。
八思巴大叫一声:“各位凝神静气,不要运功!”众人依他所言,才勉强压下心头烦闷。
沈元景道:“好和尚,上次饶你一命,你不珍惜,也怪不得我了。”说罢,捏起四根指头,往外一一弹出。
八思巴连忙往一边闪去,只是后面的蒙哥亲卫无法避让,惨死当场。他见这指力穿透五人身体,才自消除,心里骇然,脱口而出道:“多罗叶指?”
沈元景惊咦一声,看了地下躺着的那和尚,道:“看来这人教了你不少东西。”
八思巴双手合什,道:“天下佛门是一家,不过互相印证法门而已。”他脸色一正,指着另一边道:“真君,如今楚王身死只在顷刻,我蒙古大军借此大胜,必将势如破竹,定鼎中原,为避免大汗震怒,时候报复,以至生灵涂炭,还请你三思。”
沈元景道:“也对,你倒是提醒我了,不能跟你废话。”说罢,他提着蒙哥不退反进,飞身而上,一跃数丈,又踩了几名蒙古兵的头颅,迅速跨到蒙古高台之上。
等八思巴等人追上来时,他已经提着蒙哥上了最高的旗杆上,大声说道:“蒙哥毙命于此!”他用汉语喊一遍,又用蒙语喊一遍,如是再三,声震数里。
所有人都停下了了,抬头看了过来,只见蒙哥被人高高提起,如同一具尸体般,动弹不得。
沈元景喊完话,轻声说道:“念在你也是一代枭雄,便不折辱了。”不顾八思巴和金轮法王在下面喊着“不要”,起手一捏,“咔嚓”一声,蒙哥的脖子折断,顿时毙命,连句遗言也未能留下。
底下之人瞠目欲裂,蒙哥死在这里,等将来问责,他们也难逃命。周围蒙古大军一阵骚动,仆从军将领吓得肝胆俱裂,蒙古本部人马丢下杨过等人,拼了命的往这边冲来。
沈元景随手将蒙哥尸体挂在旗杆之上,从空中落下,攻向众人。先顶上去的两个蒙古武士,连一招也接不住,被打得天灵盖破碎。
他并不停手,起手一掌,打飞攻来一人,双手连点,十道劲风脱手,周围攻来的人如同遇着大风的麦子,纷纷倒地。
很快场上只剩下八思巴、金轮法王和尹克西这武功最高的三人,八思巴道:“真君,我发誓不履中原,可否绕我一命?”
沈元景道:“上次饶你,投了蒙哥;这次饶你,说不得又去忽必烈那里,总与我作对,还是躺下吧。”
他脚下一点,骤然扑出,行到半路,又往边上一折,喝道:“找死!”原来金轮法王不言不语,掏出武器,挥手丢出,就要将旗杆打断。
沈元景将蒙哥挂在顶端,就是要打击蒙军士气,且吸引蒙人过来,岂容别人破坏。
他伸手一掌,将飞过来的金轮打得四分五裂,接着拳掌交接,把扑过来的蒙哥亲卫一一杀死,回头就见几人都要逃走。
他猛然吸了口气,大吼出声。“轰”的一声,震动得周围之人如饮酒醉,东倒西歪。
八思巴暗道一声不好,可已经迟了,他清醒过来,睁开眼时,沈元景已经一指头点在了他额头上,顿时眼里神采消失,陷入无尽黑暗之中。
金轮法王自知难逃,又反身往旗杆扑去。沈元景嘴里赞叹道:“好一个金刚。”往前猛然一动,一掌劈下,金轮抬手一挡,整个人退后三步。
尹克西要逃也被打回,他咬紧牙关,连同着蒙哥亲卫们一起攻来,金轮法王合身扑上,无惧生死,一心要破坏旗杆。
沈元景手里不停,来人就杀,也不知杀了多少人,始终就不让人去碰这旗杆,哪怕是后来金轮发力,将高台拆了,也未能撼动分毫。
第84章
来兮归去辞
周围的敌人越来越少,杨过很轻易就察觉到了蒙古阵中发生的剧烈变化,他猛然发力,领着部下将还在围攻他的蒙古士兵全部杀死,顾不得休息,连忙立在马上。
远远望去,就见着那根高高的旗杆上,挂着的蒙哥尸体。他满脸欣喜,喃喃自语道:“我都这般神勇了,还是不及你之万一,倒底是如何做到的?”
他又十分遗憾,说道:“可惜,若是大军不曾离开,现下反攻,定可大获全胜。”
就在这时,隆隆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他回头一看,一人大声叫道:“陛下,末将特来与你共死了!”
这人刚喊话出口,便觉不对,因为己方阵中虽然人丁稀落,可在杨过身边,并未有一个敌人。正要询问,就见对方脸上绽出喜色。
一旁高台之上瘫软盘坐着的夏将军,往这边爬了两步,大叫着:“扶我起来。”看护的士兵刚拉起他,他就高声呼喊:“援军来了!蒙古人中计啦!”又招呼身边的人跟他一齐喊,很快声音由小变大,从后往前,一波波的传过。
杨过大叫一声:“都随我冲!”一马当先,往蒙古大军本阵冲去。那些个蒙人正在围攻沈元景,见得呼声大起,往后一看,真是楚军杀来,慌乱中分辨不清有多少人,纷纷逃窜。
此次为了抗衡楚军庞大的数量,蒙古也组成了一只多部族与仆从联合的队伍,由蒙哥亲领。他威望极高,自能压服众军头及内部纷争,可除他之外,其余一个能够服众的也无。
偏偏他死得太过突然,来不及交待后事。想要替他报仇的;想继续进攻捉拿杨过将功折罪的;心思已经飘到下一任大汗身上的;衡量得失的……各有各样。
特别是那些仆从军,二话不说拔腿就跑,带动着周围队伍,下意识的跟随,于是整个蒙古大军,除了还在围攻沈元景的蒙哥亲卫,其余的全都开始撤离。
楚军见此,士气大振。原来那些累瘫的兵卒,深知此刻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又生龙活虎一般,奋勇前进。
沈元景在乱军之中解决了金轮法王与尹克西,随着杨过大军,一起撵着蒙古大军到了大同城。
城中守军少,蒙古本部人马根本不敢进城,绕到一边,径直离开。剩下那些仆从军挤作一团,西域人和高丽人相互厮杀,只为求一条生路。
城内之人看得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杨过率领骑兵,凿穿拦在前面的敌人,冲进城去,很快将大同城完全占领。
他命人喊话,叫城外之人投降。除却逃走了蒙古本部人马,剩余的十几万仆从军全都老老实实丢下兵刃,不敢反抗。
未几,等那些撤退的楚军又被叫回来之后,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一切。杨过并不满足,除却留下看管蒙古仆从军的人马,其余的兵分两路,一路往西,他自己亲自带着大队往东,援助刘整。
忽必烈得到蒙哥惨败身死的消息,在他赶过来前,已然撤军。杨过急追,对方缓缓而退,阵型齐整,仿似缩成一团的刺猬,难以下口。
他喟然叹道:“今日此人走脱,日后必当为我大敌。”可又无法,只得将怒火烧到辽东,一路由大定杀到会宁,将周边全纳入麾下。
另一面的郭靖得了援助,大发神威,将阿里不哥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回大漠,至此蒙古势力完全被逐出了黄河流域。
杨过在北面修整大半年,又借口高丽派兵随着蒙古侵楚,悍然杀入其境内。高丽本就因为失去了十万精锐而实力大减,越发抵挡不住,不得以向蒙古求援。
此时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大汗的位置,已经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等到高丽王又准备向杨过称臣之时,沈元景赶将过来,将其王室成年之人一夜诛杀大半。
杨过虽不解他对高丽之事为何如此积极,可也抓住机会,趁乱迅速扑灭反抗的势力,将整个高丽吞并。
其后,他才班师回朝,休养生息。百姓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宁静,官员也兢兢业业,不敢造次,一时间政通人和,天下大定。
三年之后,纷争又起。北面阿里不哥在众多汗国的支持下,击败忽必烈,将之毒杀,又兴兵南征。郭靖将其击败,反攻入大漠数百里。
阿里不哥带着重伤回到都城,不久去世,他遗命继承汗位之人不能服众,蒙古诸部接连反叛,内乱不止,再也无力南下,等到杨过腾出手来,被赶得狼狈西窜。
南面余玠、王坚兵分两路,轻松灭掉大理,又攻入交趾都城,擒获其国王,回京献俘,复置交州。吐蕃诸部也不能免,被大军一路横推。
原金国降军也自按捺不住,以完颜守绪身具薄德,亦是中原之人,也需朝贡为由,请求讨伐扶桑。杨过应允。
等这些人摩拳擦掌,从高丽到达扶桑之时,此地已是满目疮痍。他们一路推进,千里无人烟,好容易找到一些倭奴,都衣衫褴褛、手持木棍树枝,哇哇叫着打将过来。
一名亲卫闪出,如同入了矮人国,轻松就将这十几人杀死。其后连续几次皆是如此,倭奴如同疯了一般,见到他们就喊打喊杀,无法交流。
又走了几天,才在一处深山老林找到一个身形高一些的汉子,这人一见楚军打扮,痛哭出声。领军大将召见,竟然是熟识之人,分明就是当年完颜守绪的亲卫将领。
这人狼吞虎咽的饱餐一顿,又猛灌了壶酒,才将这些年的情形娓娓道来。
原来当日金人达到扶桑,已折损了三成人口,后来水土不服,又死了一些。为了找到一块合适的耕种之地,他们一路往北,和倭奴势力起了冲突。
倭奴畏惧强者,选择臣服,可金人发现本地人孱弱,便肆无忌惮起来,毁观破庙,残酷压榨。偶见有人反抗,暴虐本性起,开始屠杀,血腥镇压。
这些人杀红了眼,从南往北推进,无论无辜的或是投靠过来的,老人或是小孩,只要倭奴,都杀得干干净净。
完颜守绪多次阻止,反被太子杀掉。他又被其余兄弟讨伐,先乱了一阵,而后金人分成几部,互相攻伐。
其间倭奴被裹挟入内,无论金国那部,都以之为畜,无论高低贵贱,俱难逃一死。倭奴心生绝望,奋而反抗。金人彪悍,倭奴人多,双方不死不休,扶桑岛上无一息之宁静,无一处之安稳。
战乱频发,瘟疫横生,短短几年,金国出发时候的一百多万人,死得只剩下一万余人,不是残疾,就是妇孺,青壮仅有两千,缩在北面一角。倭奴更是百不存一,城池破灭,田地荒芜,野兽四起,只能到处流浪。
这大将听得目瞪口呆,从未料到此地竟然是这般景象,不由庆幸当年留在中原,投了杨过。他找到那仅存的一万多人,皆是金国太子一党,随手将之剿灭,又命部下将倭奴斩尽杀绝,总报了完颜守绪之仇后,才悻悻回国。
……
又三十年,楚国北至冰川,南到铁州,东起扶桑,西面沿着蒙古人的步伐一直前追,灭国无数。
疆域之广大,远迈巨唐,以至于杨过根本管理不来,便行周天子事,分封诸侯。皇帝据有中土之外,有王、公、侯、伯、子、男,分列各地。中华之裔,人人读书习武,供奉清微玄天上帝,为上等之人。
只是这些事情,沈元景是看不到了,他协助杨过攻破高丽,便退回了武当山,潜心静修,不问世事。直至郭襄与郭阳长大,又闻扶桑之事,生出了去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