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53


徐长老又道:“我不知如何是好,想到这谭公谭婆和写信之人颇有渊源,又去请教,得听原委,心里又是可惜,又是可叹。谭婆说她有位师兄是当年之事的亲历之人,便一并请来,做个见证。”
他让到一边,朝着方才那怪人一拱手,道:“这位先生,还是请你说说信中之事吧。”
话到此时,众人均知要紧的地方来了,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第51章
往事
这个关键时候,谭公竟然吃起飞醋来,对着谭婆怒道:“果然是你请他来的,又偷偷摸摸的瞒着我。”谭婆吼过去:“谁偷偷摸摸了,我把信交给徐长老,光明正大的叫师兄过来的。”
两人又吵起来,那怪人也跟着道:“小娟,我就知道你是记得我的。”只顾着回忆和谭婆的往事,不说正事。徐长老一再催促,他也置之不理。
沈元景不耐烦看他三人这等破事,说道:“都住嘴吧,我看你们是刚才泥巴没吃够。”谭公和怪人自知不是他的对手,一起住嘴,见谭婆要说话,反联手将她止住了。
徐长老无奈,说道:“既然这位朋友不肯说,那我就越俎代庖了。”刚要要自己开口,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道:“还是不要说了罢。”
众人回过头来,只见杏子树后转出一个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僧,方面大耳,形貌威严。徐长老喜道:“原来是天台山智光大师,一别三十多年,大师依旧这般清健。”
这和尚在江湖中名头不显,可于民间确实万家生佛的人物。当年为了治愈浙闽两广一代的病疫,飘扬海外寻求良药,救活无数百姓,自己却两次大病,武功全失。
乔峰见他到来,虽觉事情越发严重,可心里未尝没有松一口气,暗道:“智光大师德高望重,自是不会陷害于我。”
众人纷纷上前拜见了一番,这和尚眼神复杂的看着乔峰,连道几声“作孽”,才说:“徐长老,那事已然过去三十年,何必旧事重提?”
徐长老递过书信,摇摇头道:“本帮马副帮主惨死,或与这件事有所牵连,若不追究,恐帮内上下不服,有分崩离析之祸。”
智光接来一看,沉默半晌,突然把那信底下揪了一块,迅速吞到嘴里。徐长老都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毁了也好。”
乔峰虽然隐隐觉得不妥,可并未阻止。智光这才道:“唉,为何要留下这封书信,如此,这段往事,非说不可了。”
那怪人哼了一声,说道:“咱们也是为国为民,又不是错。”
智光摇摇头道:“错便是错,何必辩驳,自欺欺人罢了。”当下不在辩驳,将信中发生之事,娓娓道来:
“那是三十多年前,中原豪杰接到讯息,说有大批契丹武士要去嵩山少林夺取武功秘籍,再教授给辽兵。有一位大人物基于义愤,召集大伙,打听得契丹武士要经过雁门关,便打算提前过去埋伏。”
乔峰心道:“如果真是这样,那的的确确是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为何要隐瞒?”他耐心听下去,智光却不说了,反而问他:“乔帮主,倘若那时候你得了这讯息,又将如何?”
“你这和尚,要说便说,这般给人下套,得人同意,便能减轻你的罪过了?”沈元景突然出声,语带嘲讽。
智光一听,身子抖了一抖,口念了声佛,涩声道:“是了,我们铸成大错,难道就因本意是好的,就能掩盖么?我方才还说那位仁兄自欺欺人,想不到我也一样。唉,这三十年来,我日夜思及此事,总是愧疚不能自已。”
一旁那怪人低着头,也不说话,从来此到现在,才安静了这一会。智光接着说道:“那时候我们二十一人,在带头大哥的带领下,埋伏在道旁的大石头后面,果然到了时辰,就见着一队辽人从另一边过来,我数得清清楚楚,一共十九人,我们放出钢镖、袖箭、飞刀、铁锥各种暗器,当场就料理了十二人,剩下七个侥幸未死的,也被我们一拥而上,尽数诛灭。”
说道这里,他神情有些不对,沈元景嗤笑一声道:“少林寺的和尚武功虽然不甚了得,可要被你们都能砍瓜切菜的这等货色给攻破,那可真是笑话了。”其余人脸上也带着疑惑。
智光叹了一声,说道:“不错,这一仗太过轻松,我们均想着,他们这般本事,是如何敢上少林夺取秘籍的?这时,后面又响起马蹄声,一男一女并骑走了过来,男的高大威猛,相貌堂堂,边上那女子抱着小孩,两人十分亲昵,有说有笑,显然是对夫妻。”
说道这里,乔峰等人更是察觉出异常来,若真是要去办夺取秘籍这般重大的事情,如何会带着一个小小婴孩。
智光脸上露出痛苦神色,说道:“那男子见到前方死人,十分诧异,立时高声质问起来,可他一连串的契丹语,我们也都听不明白。这时候,山西大同府的铁塔方三哥举起一条镔铁棍,就朝那汉子打了过去。
我们正有些责备他太过鲁莽,只见那辽国大汉伸手抓住铁棍,随意挥舞,就将方三哥的胳膊拗断了。我们连忙发出暗器解救,也给他一条铁棍轻松扫落。这般武功委实可怖,我们按下疑惑,一起攻上,那大汉也都接住,丝毫不显出颓势。
几招过后,有人嘴里喊着:‘这点子扎手,消息假不了的。’又分出四五个人,朝那女子攻去。原以为也是一场恶战,哪知那女子竟然不会武功。唉,两位同道出手太快,一人砍断了她的胳膊,另一人削掉了她半边脑袋。”
智光又念了声佛,说道:“那大汉初始只是抵挡,并不伤人,可他妻子一死,眼睛登时红了,双臂一揽,夺了两人兵刃,又往前一送,杀了这两位兄弟。大伙也都红了眼,纷纷涌了上来,那辽人身形如同鬼魅,左一下,右一下,转瞬之间,十几个兄弟就死在他手里。”
“啊呀,这辽狗这般厉害?”还有不明所以的丐帮中人叫到,智光又叹息一声道:“之后我被一掌打在道边,重伤起不了身,剩下带头大哥和汪帮主也被那人用脚尖点了穴位,动弹不得。”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都以为这下都要完了,可出乎我们意料,那辽人大汉并未杀他两人,仰天一声长啸,捡了把刀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许多字,然后,他就抱着妻儿的尸身,照着旁边深谷,一跃而下。”这最后两句语气轻飘,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候。
这个结局也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场上久久平静,等了一会,智光回过神来,这才说道:“我那时惊得忍不住叫出声来,忽然山崖底下传来两声“哇哇”的几声婴儿啼哭,一个黑色襁褓从崖底飞了上来,落在汪帮主身上。
我还想杀了他,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可见他只是一个不满周数的小小婴孩,就下不去手。后面和带头大哥一起,将那辽人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拓下来翻译之后,才知道,错了,是我们错了。”
第52章
汉胡
乔峰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果然智光禅师一口气说了出来:“后来,我们带着这婴孩去了少林,等待了几个月,那辽国武士并没有派人来攻,才知道是上了当了。我们觉得对不起那孩子的父母,愧疚万分,当时只想让他平静长大,就将他送入了嵩山脚下一户没有子嗣的农户人家。”
全冠清跪在地上,却是满脸冷笑,宋奚陈吴四位长老神色复杂,乔峰脸色大变,颤声问道:“智光大师,那……那少室山下的农人,他,他,他姓什么?”
智光说道:“乔帮主,应当猜到了,那农人姓乔,名字叫作三槐。”
乔峰大叫道:“你胡说,三槐公明明就是我生父,我是汉人,你捏造这谎言来骗我。”他猛扑了过去,一把抓在智光胸口。
单正和谭公谭婆以及那怪人大喊道:“不可!”都扑了上来。徐长老也要动作,却见着沈元景在一旁冷笑,不敢出手。
乔峰单手抓住智光,另一只手轰的一掌打出,那单正首当其冲,被一掌打飞,谭公和谭婆落后一步,接了一掌,齐齐后退咳嗽起来,那怪客立马收手,到了谭婆旁边,紧张的问道:“小娟,你没事吧?”
单正五个儿子跟了过来,乔峰一手抓住单老三,丢了出去,又反身一拿,把单老四拿住,按在地下,用脚踩住头颅。
单家父子六人,谭公谭婆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却在片刻之间,被他一人打得落花流水,丐帮那些个长老弟子也全都看得呆了,料想不到,这个平素里头和他们一起大声说笑、大碗喝酒的帮主,武功竟然高到了这般地步。
单正不顾受伤,连忙上前哀求道:“乔帮主,我单家和你无冤无仇,求你放了我家孩儿。”徐长老也说道:“乔峰,智光大师德高望重,你不可伤了他。”
乔峰大声道:“不错,我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们要这帮主的位置,拿去便是,为何要这般污蔑我。”声如杜鹃啼血,那几个拿着兵刃的丐帮长老听了,又纷纷垂下手。
众人都不敢说话,只听那怪人嘿嘿笑道:“可笑,汉人如何,契丹人如何?你硬要冒充,有什么好的,连亲生父母都不认了吗?”
沈元景突然道:“乔兄,你先放了那大和尚,我来问你一件事。”乔峰看着他的眼睛,半晌才松开智光,一剑脚将单老四踢开。
“你可仔细想想,你不愿承认父族非汉人,到底是因为你不愿意自己成了胡人,还是因为你觉得做了胡人就不能当宋人?”沈元景这一问,可让乔峰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他又对着其他人道:“你们费尽心思的要揭穿他之身世,除去他帮主的位置,到底是因他是胡人,还是敌视辽国。”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回答,沈元景伸手一指姓奚的那位长老,说道:“你来说?”这长老犹豫半天,才道:“这有什么不同么?咱们大宋不都是汉人,只有辽国的才是胡人。”
沈元景轻笑一声,说道:“辽国还有许多百姓,都是汉人,你不会连这个不知道吧?”
奚长老忿忿不平的说道:“都是些忘记了祖宗的禽兽,提他们做什么?”
沈元景到:“奚长老这话说得不对,你一乞儿,他们亦是贫苦百姓,都是陷在泥沼中之人,何至于相互看不起?为求生计,背井离乡,非不可耻,或有可哀。
能持身以正,不忘自己乃是炎黄子孙,那就算很好了。况且,那些汉人祖上乃是唐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是曾经的唐土,你要他们认同宋国,可是宋国皇帝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阿弥陀佛,善哉!”智光双手合十,说道:“施主大富贵之人,能以等念待这些劳苦之人,殊为不易。我佛讲众生平等,不外如此。”
那单正扶住儿子,见其并未受伤,放下心来,说道:“那按着沈先生的说法,如西夏张元这等,又如何说?”
沈元景道:“从古至今,贪生怕死、为求荣华富贵投敌者向来不缺,总有人主动投敌之后,动则辽国如何之好,汉国如何之差,恨不能换血改面,弃祖宗,背父母,卑躬屈膝以求辽籍。可知狐死亦首丘,此辈真禽兽不如也?”
单正点头,那奚长老兀自不服,说道:“我没读过什么书,智光禅师和单先生都觉着你对,那自然不错,可咱们今天说的不是汉人。胡人狼心狗肺,忘恩负义,凶狠残暴犹胜过了毒蛇猛兽,和我汉人大不相同。”
沈元景叹口气道:“果然是个不读书的。韩子有云:‘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我讲这么半天,你还是不懂胡人和辽人之别么?帮着辽国欺宋的汉人你要骂,那帮着宋国御辽的胡人,你如何处置?”
奚长老摇头道:“怎么会有这样的胡人?”单正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全冠清心里骂道:“蠢货!”
沈元景哈哈大笑,说道:“你有没想过,你有可能也是胡人之后?”
“什么?”奚长老大惊,接着大怒道:“你,胡说八道!我怎么会是胡人!”
沈元景道:“你知你这姓氏源自何处否?可曾听过北魏鲜卑族有薄奚氏、纥奚氏、可奚氏,迁居中原,改为奚姓;另有唐代北地库莫奚族,曾随安禄山叛乱,后被击败,虽大部分在辽国境内,流离中原的人也不少。”
奚长老脸色刷白,连声道:“这怎么可能?”众人也都惊骇莫名,那宋长老小声嘀咕:“我姓宋,和宋国一个姓,总不能是胡人了吧。”
沈元景继续追问道:“若你真是辽国奚人之后,你算是宋人,还是辽人?”
“当然是宋人。”奚长老不假思索的说道,生怕晚了一下,就落了辽籍。
“可见身心在宋则宋,身心在辽则辽,无关胡汉。”沈元景点点头,说道:“不过我方才是骗你的,所谓‘大禹治水,奚仲造车’,你应是禹王大臣奚仲之后裔。”
奚长老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嘴里不停的念叨“禹王”、“奚仲”几字,紧紧记在心里。
第53章
密信
沈元景又往其他人看去,那丐帮众人不由自主的后退,不敢对视,生怕一不小心,祖上便被胡化了。
他们可不知道,这样牵强附会一番还算是轻的,过得千多年,“古羌周”、“鲜卑唐”之说甚嚣尘上,似乎天下汉人无不祖胡,用心险恶,荒谬绝伦。
沈元景眼神掠过徐长老、单正等,看向智光,说道:“和尚,你出自法华宗,拜的释迦、龙树可都是天竺胡人,倘若宋国与天竺交战,你帮着谁?”
智光道:“佛祖视众生为平等,我只寻常一老僧而已,无有这般境界,自然是帮宋国的。”
沈元景道:“好和尚,你倒是爽利,比那些个少林和尚道貌岸然,扯一些乱七八糟的要强上许多。”
单家之人刚才受了欺负,那老幺忍不住道:“那是因为大师本就是汉人,可这位就不好说了,胡狗心性自然是不一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