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453


第113章
晋阳生动乱
李世民宣布在长安称帝,分封群臣,并拜大儒王通为太傅,施行科举,开放寒门取士,不分文武,大惠天下,一时应者云集。而世家门阀由是更加忌恨,不肯与之往来。纵然他得到杨公宝藏与和氏璧,仍旧是反对的势力为多。
东面寇仲籍由彭梁会、李子通和瓦岗寨的大部分地盘,宣布建立徐国,自称寇公,徐子陵为徐公,有慈航静斋和四大圣僧,以及独孤阀、王薄、鲁妙子等一干人等为之张目,声势浩大,天下震动,甚至有许多名宿公开叫好。
另一边的阴癸派不甘示弱,帮助林士宏在豫章建立楚国。魔门中人公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还是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紧接着萧铣宣称继承祖宗萧衍之志,复兴梁国,定都巴陵。其余王世充建国号郑,李渊之唐、窦建德之夏,宇文化及之许、薛举之秦、李轨之凉、高开道之燕,还有东道总管杜伏威、宋公辅公祏、江南道总管沈法兴、幽州总管罗艺、定杨可汗刘武周、毗伽可汗梁师都等,以及远在岭南的宋阀势力,中原大地上挤满了十几个皇帝大王,大战一触即发。
……
王通站在沈元景身边,看着脚下那些个年轻人熙熙攘攘,说道:“科举肯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只是我不能给了这些年轻人希望,又让他们失望。你通过我将他们骗来,自身可得挺住,哪怕是只支撑十年,我也有把握将圣人有教无类的理念再度复兴起来。”
沈元景道:“十年都够天下一统了,那时你有的是时间来慢慢推行计划。现下先让寒门士子进来,待其后稳定,再办县学、郡学以及太学,以达‘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目的。这种思想传播下去,等到将来某一日,国力强盛,兴许就是人人有书可读。”
王通脸上现出神往,喟然叹道:“若真有那般时候,便是亘古以来未有过的盛世了。老夫不能见,却可在现下为之添一块砖。”
“太师、太傅,北面急报,陛下请两位大人过去。”一个禁卫军将领急切的奔过来,半跪在地禀报道。
沈元景和王通对视一眼,脸色有些凝重,抬步往大殿走去。不多时就到了宣政殿,只见李靖、长孙无忌、屈突通等朝廷重臣均在此处。
见到两人,李世民等先过来行礼,王通避让一边,等他对沈元景礼毕,才行了君臣之礼,坐在右边的第一个位置,左首第一自然是沈元景。
李世民叹口气道:“唐国出事了,父亲他,唉,我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智云你进来吧,给太师和众位大人讲述一下事情的经过。”
李智云从后面走进来,先跪在沈元景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说道:“多谢沈先生救命之恩。”接着才爬起来,面对众人开始讲述道:“李建成那个畜生,勾结外人将父亲囚禁,威逼他传位,恐怕不日就要举行大典。”
“什么,这是真的?”长孙无忌有些迟疑,说道:“李建成纵然骄横,可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再说,这李唐迟早都是他的,这是为了什么?”
李智云说道:“他本来确实没有这个想法,可是新进犯下了大错,又被李元吉怂恿,勾结了一股莫名的势力,才敢这般肆无忌惮。”
长孙无忌追问道:“究竟是什么大事,要闹得这般境况,不要遮遮掩掩,快点说来?”
“这?”李智云看了李世民一眼,见其痛苦的闭目点头,才轻声说道:“李建成私通了父皇的妃子,被父皇的心腹裴寂发现,欲要告发,他就先下手了,勾结禁卫军统领颜历、王君廓那几个小人,突然发难,将父皇囚禁。”
李世民睁开眼睛,用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李神通和李南天两位呢?有他们在,李建成当奈何不了父亲。”
李智云气愤的道:“便是因为李南天叛变,皇宫才那么容易陷落。父皇在他们手上,神通叔父也投鼠忌器,不敢出手。不过也因他在,李建成等人也不敢太过苛责父皇。二兄,你快点发兵吧,趁着父皇还未被他们逼迫退位,还来得及,否则悔之晚矣。”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张了张嘴,不好劝诫,李世民把牙一咬,正要说话,沈元景突然开口道:“且慢,事情有些不对。李唐与石之轩、突利乃是联盟,哪个势力有这般本事,偷偷渗透进去还不怕反噬?还有,李建成是与哪位妃子偷情?”
李智云一怔,脱口而出道:“是尹德妃。”
沈元景追问道:“尹德妃?她父亲是不尹祖文?”
李世民答道:“正是。先生可曾看出什么不妥?”
“这便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阴谋。”沈元景冷笑一声道:“尹祖文乃是魔门灭情道的高手,武功不在左游仙、安隆等人之下。便是裴寂,身份也不明朗,只是无人知道他的来历罢了。”
“又是魔门,简直无孔不入。”李世民重重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来回踱步。救,可能钻入圈套;不救,又失去了道义,事关重大,他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处置,遂走到沈元景前面,躬身一礼道:“先生,还请教我!”
沈元景说道:“救肯定是要救,毋庸置疑。”李智云脸色现出喜色,他接着道:“不过要先弄清楚个中曲折。李建成那边木已成舟,且不去管,当务之急,是弄清楚石之轩在这里面是个什么态度,否则我们攻占了晋阳,就得多出李轨、梁师都、刘武周和窦建德这四个对手来,说不定还要与寇仲接壤。
后面两个暂且不论,李轨背后是吐谷浑与西突厥,梁师都与刘武周背后是颉利和赵德言,如果再加上突利和石之轩,那可就真成了众矢之的。”
李世民也冷静下来,当即说道:“我明白了。今番事关重大,我要亲自出兵,还请先生随行护持。长安城内,请皇后临朝听政,李靖与房玄龄、杜如晦三位为辅,无忌,你和屈将军陪我走这一趟。”
此番出兵,既是国事也是家事,众人不好越俎代庖,况且有沈元景跟随,众人也就稍稍放心。
且不说李世民处如何准备,沈元景只召来石青璇、尚秀芳、宋玉致与独孤凤四人,一同出发。
第114章
归乡情更乱
过得黄河之后,大军一日一日往北靠近,李世民骑在马上,有些神情恍惚,说道:“当年从晋阳出走,心中其实也是忐忑万分,哪是外人吹捧那般,因为雄心壮志得不到施展,实则不过是走投无路罢了。
无非是因为知道将来大哥继位之后,我与观音婢也免不了一死。与其以后在子孙满堂时候,看着一家老小遭劫却无能为力,还不如现下就放手一搏。”
他面带感激说道:“世民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成全,仅仅是救命之恩就无以言谢,其后更是一路提携。
李靖占据竟陵,以他的本事白手起家成为一方诸侯,并不是难事,至少也不会输给薛举、窦建德。屈突通纵然在朝在野人望不足,可乱世之中兵马为大,如朱粲那等杀人魔王都能称尊,他要占据长安,天下谁能奈何?
这两位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加之王通那等天下大儒,飞马牧场等,寻常势力可望而不及,却都因为先生之故,投奔周廷。更不用说还有杨公宝藏与和氏璧这等神物,与宋阀、东溟派乃至于独孤阀都有了勾连,甚至于宫中禁卫,兵家武学,都是先生说出。
常人说先生与我,乃是太公与武王,实则在我看来,用武侯与阿斗来比拟,更为靠近一些。先生有超越武侯之智,而我却无有阿斗之根基。”
许是归乡之情乱,李世民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全都是感谢之语,沈元景等他说了一截,插言道:“我早说过,我选择你自然是有我的道理,无须想太多。”
李世民却恍若未听到一半,接着说道:“先生选中我,或是选中其他人,并无有什么不同。就拿和先生更为亲近的寇仲来说,我仔细研读过他在东海崛起的经历,也不得赞叹他真真是天纵之才。
洛阳之战,将李密的心思算到了极点,勾引其倾巢而出,然后奔袭千里,以少胜多,使之精锐尽失,雄心壮志一朝成空,乃有后面的陨身之祸。
攻打吴国李子通之战,也并不如传闻中的,全赖慈航静斋出手。而在于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作从运河、海上两面而攻,实则化整为零,趁着对方专心水路,却潜入都城,一战而定。
我常常在想,要是先生没有选择我,而是扶植寇仲,似乎也是能一样顺利的取得今天这般成就,甚至都不用受其他事情拖累。”
他一口气说完,才忍不住笑了,说道:“兴许是今天太过兴奋,有些止不住嘴,先生见谅。不过我对先生的感激真心实意,日月可鉴,先生就不必拿那套互相利用的说辞来谦虚了。”
沈元景淡淡的道:“你想太多,我并没有要谦虚的意思。”
李世民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果然如同观音婢所言,先生有时候甚是诙谐,宛若严父偶然也会露出一点顽皮。说到此处,我还要多谢先生替他调养身体,使之康健如新生,也让我儿不至于如我一般,遭受丧母之痛。”
沈元景心里充满了无奈,今日李世民不知是不是真的触景伤情,如同关了十年为说话一样,打开了话匣子就说个不停。
他说道:“我想起母亲在世时候,那时候父亲和蔼,兄长也十分照顾我,元吉整日追在我屁股后面,玩着领兵打仗的游戏。可母亲去世之后,一切都变了,父亲纵情声色,不再理会我们;兄长成人,不耐和我们玩耍;元吉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说着他眼眶里面饱含这泪水,轻声道:“‘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西北的风带起一片轻尘,打着旋儿,往黄河而去。太阳在阴云里头时隐时现,天气有时候温暖,有时候却冷飕飕的。
……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霍邑。”李世民又恢复了雄主模样,坐在马上指点前面的坚城,说道:“先生你看,那年我便是在此击败了宋老生,帮助父亲踏出涿鹿天下的第一步,没想到两年过去了,他还是只占了这么一点地方。”
沈元景点头说道:“兵贵神速。正好你轻车熟路,不要留手了,尽快打通去往太原的路,应该还来得及。”
那城上之守将本是当年隋军留下的,见着大军到来本就害怕,又听说的李世民领兵,当即连固守的勇气都没有了,杀掉李唐朝廷派来的监军,开城投降。
周军一路往上,并未见着什么抵抗,沈元景和李世民却越发感到事情不对,直到杀入到晋阳城外,石之轩才传来回信,约他往天龙山一叙。
天龙寺内,佛像形体方整,面相略显方圆,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内着僧衣,衣纹简洁朴拙。石之轩着袒右式偏衫,端坐在佛像前面,如同一个老僧,轻轻念着经文。
沈元景等他念完,说道:“看石兄这般模样,应当是心境圆满,且选择的是将两种情感融合,并籍此更上了一层楼,可喜可贺。”
“我以为你不回来。”石之轩睁开眼睛,转身过来,面色和煦,光芒从大殿外头照射过来,映衬得在后的佛像如同他的影子一样。
沈元景不以为然的道:“我不过来,如何知道你们弄出这么大一场戏,到底是个什么打算。想必石兄约我过来,不会有所隐瞒吧?”
石之轩点点头道:“我自然不会对沈兄隐瞒。我与阴癸派合流了。”他不管对方的诧异,仍旧自顾说道:“准确的说,是魔门两派六道,都将合流,共创大业。”
这个消息十分重大,沈元景思索一下,坦言道:“我有些弄不清里面的关键,还请石兄指点一二。”
石之轩轻笑一声道:“莫说是你这外人,便是我也弄不明白,祝玉妍为何肯放下仇恨,主动找上门来服软。她要与我联手,把八大派系整合,将《天魔策》聚集,并支持我登上首领的宝座。
而唯一的条件,便是十年之后,这魔门领袖的大权,要交由双方的弟子中更为强大的那一个。莫非她对阴癸派这代传人,就有如此把握?”
沈元景恍然般说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第115章
同病却殊途
石之轩奇道:“沈兄明白了什么?可否告知小弟。”
沈元景道:“便是你所说的那样,祝玉妍对婠婠充满信心,笃定她一定就能在十年后,击败侯希白。到时候阴癸派岂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了魔门至高的位置,否则再给祝玉妍一辈子,也完成不成这个大业。”
“她终究是觉悟了,江湖中始终是要武力为先,否则光耍弄些阴谋诡计,凭石某的智慧,岂会弱于任何人?”石之轩眉头轻皱,不禁叹道:“若是虚彦还在,怎会叫她如此嚣张。希白终究是心慈手软了一些,对上阴癸派传人难免要吃亏。”
他话语里头说着可惜,面上却是一点可惜的神情都无,否则当初在长安皇宫离开乃至后面回返,一点也未提及杨虚彦的尸首如何处置。
沈元景问道:“如此看来,石兄便算是没有把握,十年之后弟子能够胜过,却还是答应阴后的条件了?”
石之轩轻笑道:“为什么不答应,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阴癸魔女纵然厉害,可别忘了还有慈航静斋那帮尼姑,梵清惠行事无所不用其极,上次她的传人输给了婠婠,定然会想尽办法,重新扳回局势,也指不定下次谁输谁赢。
况且,就算是婠婠赢了,我有这十年,也足够做下许多大事,到时候她继位了,还不是一样要活着我的阴影当中。”这几句话说得甚是霸道,尽显魔门两道之主的意气风发。
沈元景点头道:“我明白了。你们二人合流,自然能够压制住魔门其他派系,不过怎么会盯上世民那小子,莫非就以为沈某好欺负?”
他这语气不咸不淡,倒让石之轩有些诧异,心中暗生戒备,开口道:“祝玉妍对沈兄的武功和智慧忌惮非常,极力言说不可让你做大。况且石某亦觉得如不能取得关中地界,魔门旗下的林士宏、萧铣乃至于辅公祏之流,恐怕都难以和慈航静斋扶持的那个小子竞争。”
沈元景眉毛一挑,说道:“寇仲不过得了东海一隅,不至于让石兄如此忌惮,恐怕里面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发生吧,可否指点一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