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3


李世民朝左右打了个眼色,含笑回礼道:“老师父言重了,我等率领大军前来,见此有一佛寺,十分好奇,想要祭拜一番,不知是否方便。”
老僧淡然的道:“禅院本不开放,只是周帝煞气十足,若能沐浴佛光,生出慈悲心思,罢去刀兵,还天下一个清宁,倒也算是一桩功德。这边请!”
众人眉毛倒竖,就要呵斥,李世民伸手止住,随着其一路往禅院中央而去。
李世民越看越是震撼,这大大小小的殿里头,供奉着大大小小的佛祖菩萨,每一尊都是金色躯体,光亮如新。悄悄使人验证,乃是实心,纵然只是外面漆金,那内里的用铜也不知有多少。
到了中央广场,但见佛像高大,陈年檀木熏香袅袅,众人已不再说话。那老僧甚是满意,说道:“本院起自文殊……”
“且慢。”李世民径直往前,伸手在菩萨的脚上摸了一把,老僧勃然色变,呵斥道:“无礼!纵然你是凡间帝王,安敢如此放肆?”
刘黑闼也不说话,上前一刀剁掉菩萨座下狮子脚趾,露出里面金黄色的质地来,惊讶的叫道:“这,这是纯金铸造?”
他问了一句,也不等回答,冲天而起,反手一刀在狮头上劈开一条缝,同样是金色闪耀。他退后几步,脸上生出由衷的赞叹道:“两丈高的菩萨像,全部用纯金浇筑,怕不是有四五万斤,大手笔啊,大手笔!”
李世民面沉如水,一指旁边的三世佛像,果不其然,也是黄金铸就,旁边七座主殿里头的佛像亦然。
那些个随其而来的臣下全都说不出话,纷纷盘算到底是多少黄金;那正中央的铜殿,以及其余百多座大殿里头的佛像,耗铜又有多少。
老僧已然看出不对,语气缓和道:“佛祖有言:‘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我等以金铜铸就佛身,非是佛祖需要,而是我们需要以此来表达舍弃一切,虔诚向佛。”
李世民冷声道:“我不信佛。来人,拆了这些佛像,再做计较!”转身便要回大营。
老僧在背后破口大骂道:“无礼狂悖。李世民你毫无慈悲之心,定遭天谴。你等趁着了空主持不在,就敢放肆,算得什么好汉?”
刘黑闼不屑的道:“我本以为了空高洁,颇有敬意,现下嘛,嘿嘿。给我拆!”
一声令下,众将纷纷动手,等统计出来,吓得虞世南手都有些哆嗦,念道:“……仅佛像及寺内贮藏黄金,已近百万斤,铜过千万斤……”
他索性呈上册子,让李世民自己来看,叹道:“隋文一世积累,恐怕也不及其富。我当作文以记之。”
第141章
恨世充之愚
又过得一日,徐国大军到来,驻扎在洛阳城东。
寇仲遣使者前来,指责李世民对净念禅院做下的暴行,叫他给赶了出去,哂笑道:“听闻寇仲不知死活,竟然承诺据有天下之后,重复禅院佛像之大观。若叫他看到册子中的记载,恐怕就没有这样勇气说话来。”
哄堂大笑,虞世南摇头叹息道:“休说是他,便是我现下都没有勇气再翻开册子。每一分黄金赤铜,都是一分民脂民膏。”
帐内顿时冷场,刘黑闼见势不对,连忙哈哈笑了两声,说道:“那寇仲我也见过,倒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就是有些随性与天真,不似人君。这番话说出来,恐怕是为了安慰了空那个和尚。要他真知道要耗费这么多钱,多半是舍不得,顶多给那佛像木雕泥塑,外面刷一层漆。”
他这话说出来,帐内更加安静,魏徵、虞世南等夏王旧臣,一起瞪来,他顿时慌了,反应过来不当在此夸赞敌国君主,连忙告罪。
李世民大笑,转头调侃道:“无妨,算来他也从华山门中出去的,若是太过废柴,不是显得先生眼光不行么?”
沈元景淡淡的回应道:“自青璇退敌,无垢主政,两人扬名天下之后,世间无人敢说我授徒不当、眼光不行,盖因我之亲传都是千挑万选,只那些不够趟的,才落到记名弟子行列里头。”
李世民顿时语塞,他曾经几次想要正式拜入沈元景门下,都被其毫不犹豫的拒绝,直言武道天分不够,做个记名弟子都是看着其夫人面上。便是因着此事,也受过长孙无垢好多次嘲笑。
他咳嗽一声,说道:“现下徐国已来,我观他们军容不差,人数较我们为多,加之寇仲也是当世名将,如何应对,诸位请试言之。”
沈元景先一开口道:“据我判断,了空应当没有随军,否则以他的性子,定然会亲身来此,当面质问净念禅院之事。他手下那些个武僧可是劲旅,是以徐军定然没有存着与我们正面碰撞的念头,或可利用一番。”
李世民精神一振,当即说道:“却有几分可能,再去探来,徐军中可有和尚方阵。”净念禅院数百个武僧,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战力,亦是寇仲坐稳帝位的保障。
……
两方绕着洛阳城对峙七日,文书往来不断,倒是城中毫无动静,似乎打定了主意准备硬生生的耗下去。
周国既不叫阵,也不攻城,甚至连投书都不曾有,每日安营日稳,扎寨渐深,一副要长居于此的模样。反而对面徐军有些躁动,略做调整,才安静下来。
是夜酉戌之交,洛阳城中喧哗大起,骚动不已,俄而对面徐军也动荡不安,往前行了半里,却是进也不进,退亦不退。李世民只让将领们稳坐不动,并不去理会。
子时,忽有一人奔向后军,惊扰守卫,求见沈元景。
沈元景顷刻而至,说道:“赵德言,你倒是胆子不小,敢孤身一人来见我。”
赵德言苦笑道:“我临阵脱逃,得罪了毕玄与颉利,若丧家之犬躲在洛阳城。虽蒙沈先生不追究,侥幸存留一命,可现下两王相争,洛阳如入沸鼎之中,已然是穷途末路,不敢不来。”
沈元景点点头,请他坐下。他这才松了口气,不敢耽搁说道:“请沈先生下令,速速攻城,有避尘在城中为内应,大事可成。”
“稍等片刻。”沈元景抬手止住,等李世民匆忙赶来,才道:“你从头仔细说来,不要隐瞒。”
赵德言暗中思忖两人关系,心知对方是要自己将事情讲明白,好判断他之来意,不敢怠慢,连忙道:“自邪王在塞外同大明尊教结交上,我与避尘、席应便投效了王世充,欲要助他成事。
邪王联络众方,拟定了梁、江淮、夏三国同时出兵,以及关中、巴蜀两处起义,多家攻周的计划。介时王世充便可假意与原瓦岗诸将对峙,暗中却直取长安。
待到大局定下,又一起归徐,再齐心协力清君侧,驱逐慈航静斋,便可重现上古大周王朝与诸侯共天下的盛世。”
李世民听到此处,脸色十分沉重,坦言道:“我周国纵然强盛,但要同时应对如此多的势力,确实难以抵挡。你等这个计策亦可用阳谋。是以你们并非是要瞒我方,而是不可使慈航静斋与阴癸派察觉罢?”
“周帝果然英明睿智。”赵德言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又冷笑着说道:“那两帮人,恐怕是魔怔了。慈航静斋成天叫嚣除魔卫道,若非寇徐二人对其言听计从,后面又有宁道奇、了空等为之张目,且看杜伏威、瓦岗、王薄、独孤阀、宇文阀,还有南海派、大江会之流,哪一个会理会她们。
至于阴癸派,只能说陷入疯狂的女人不可理喻。明明是我魔门崛起的大好时机,连邪王亦做出让步,立誓十年之后,将领袖的位置让予婠婠,可祝玉妍偏偏不愿,要自己争。林士宏守成之辈尔,只一岭南宋阀,就能将之钉在豫章无法动弹,拿什么和中原群雄争?”
眼见着大业功亏一篑,他越说心里越不是滋味,破口大骂道:“最离谱的是王世充,庸才、蠢货,竖子不足与谋。便是周帝未遣派李靖在潼关铸起防备,他也无有能力攻下长安。
杨公卿乃是他手下第一大将,生生被他任人唯亲逼迫得拥兵自保;欧阳希夷乃是他之挚友,威名远播,被他勾结大明尊教伏击,几乎身死,逃到杨公卿营地才保得一命。唉,这次大乱,便是他俩联络上了寇仲。”
“嗯?”李世民沉声问道“寇仲?赵先生可否详细些说,怎么又扯到寇仲了。”
赵德言叹道:“我从头来说罢。那时我们定好了计划攻打长安,本应是王世充亲自领兵,可他畏惧沈先生的威名,不敢动身,竟然找了个替身,又让他那废物儿子王玄应总领大军。
这废物一路拖拖拉拉,好容易到了潼关,听闻沈先生击杀傅采林,陛下大败窦建德,便吓得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了洛阳,大好计策,毁于一旦。”
说着他又自嘲一笑,道:“好在他没有动手,若不然他那点末微伎俩,只需李靖一支偏军,就能击穿他那几万大军,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
那时我等十分失望,欲要掌控大局,做最后一搏。于是邪王设下计策,在北面让毕玄灭了大明尊教,我等借着一场寿宴,迅速控制皇宫,软禁了王世充。可惜杨公卿早就对他失望,未能前来赴宴,留下了隐患。
杨公卿早在前次寇仲帮助王世充对付李密时候,就对其敬佩不已,更有欧阳希夷不知什么时候和那两个小子勾搭上了,于是就有今夜的反叛。”
李世民恍然大悟,正要说话,冷不丁沈元景突然道:“寇仲是叫你们埋伏了罢?”
第142章
畏沈浪之威
赵德言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道:“沈先生怎么知道?”李世民见状,亦是有些惊疑不定。
“王世充的武功不弱,为人多疑,自己老巢不会没有防备。”沈元景却不答,反问道:“光凭你们,恐怕难以控制宫闱。嗯,韦怜香?”
赵德言更加惊骇,说道:“确实是阴癸派的韦怜香,他因当日协助王世充除掉越王杨桐,又是一副武功不高的样子,得了王世充信任,掌控禁中不小的势力。有他出手,我们才能突然袭击,将王家上下一网成擒,不露出半点风声。”
沈元景偏头对一脸雾水的李世民说道:“韦怜香便是经年潜伏在长安皇宫的韦公公,当年被无忌与代王杨侑一齐送到洛阳。阴癸派之人,干正事的本领没有,这等阴谋诡计倒是一流。”
李世民恍然大悟,赵德言心悦诚服的道:“原来沈先生当初便有布局,运筹帷幄至此,王世充焉能不败?”
他不等人追问,继续说道:“王世充被软禁之事,能够瞒住他人,如何能够瞒住杨公卿。我等亦然算计到此,借口无法同时应对两面来攻,将所有兵力收缩,欲要将他哄骗过来杀掉。
这些个久经战阵之人,果然是谨慎异常,他托病不出大营之门,如同蜷缩的刺猬,叫我们无从下口。
不过寇仲到底年轻,耐不住寂寞,偷偷来了洛阳城,联络杨公卿与欧阳希夷等人,似乎是要其充作内应开城投降。这如何逃得出我等之手,便趁他回返之时,伏击了他。”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说道:“赵先生准备的如此周全,寇仲不死也要重伤,杨公卿又暴露出来,危机算是解了一半,再守个三五个月也是正当,为何匆忙出城?”
赵德言苦笑道:“我与辟尘还有席应三人围攻寇仲与欧阳希夷,都叫寇仲逃出生天,反倒是折损了席应兄,叫我们如何不心惊?若是不来献城求肯沈先生与陛下放过一马,就只能坐困愁城,引颈待戮了。”
他不说欧阳希夷结局如何,两人也能猜到此人是死在突围中了,如此便算是和徐国结下大仇,难怪魔门中人病急乱投医。
“席应是否走神,才招致陨身之劫?”沈元景一问,果然赵德言惊讶点头,他笑道:“寇仲在宋缺手下学了一年功夫,席应见之如鼠见猫,不死才怪!”
他边说边起身道:“如此便无疑问了。寇仲或在疗伤,或在神伤,恐怕没有那么快反应过来。兵贵神速,世民速去安排,我与你走这一趟。”
李世民笑道:“早就准备好了,便请赵先生带路。”果不其然,一声令下,兵马立时间集结起来,分作两路。
他道:“为防万一,我领一路人去往东面,拦截寇仲大军;先生带着另一队兵马入城,如何?”
两路都有风险,无所谓高低,沈元景点头,领着步卒朝前;李世民亦是带着骑兵急速往东而去。
两人之间并无隔阂,令赵德言生出三分感慨,很快就到了西城门,他高声呼喊,城头有人探出头来一看,接着城门开了一条缝隙,却不见人。
赵德言便要问话,只见沈元景突然出手,一把揪住他的后颈衣衫。他骇得魂飞魄散,只以为对方要过河拆桥,就听着耳边传来呼呼风声,随着对方纵身往上一跃,三十丈高的城墙如履平地。
他落到城墙,还有些惊魂不定,苦笑一声,连忙对着过来的一人说道:“辟尘兄,是我。”他匆忙过去,轻声介绍道:“这位便是天下第一的沈浪先生!”
辟尘脸瘦身长,额角高隆,鼻梁挺直,倒是一副保养很好模样,细狭的双目透出惊疑,却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早就等待先生多时了,杨公卿正在攻打东门,还请速速入内。”
沈元景早已瞧见城门后面景象,并无多少兵卒,点点头,伸手一招,墙角火把落入手上,微微一晃便燃起来,挥动几下,地面的周军立刻明白,井然有序的涌入城门里头。
他并不随军,反是对辟尘吩咐道:“带我去杨公卿军中。”
这般不客气倒叫对方心里轻松许多,连忙答是,在前引路。不多时就到了东城门口,下面还在厮杀。沈元景站在城墙上,遥遥望去,城外不远处,李世民骑兵正与徐国兵马对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