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453


“前辈谬赞。”癞姑立刻苦起一张脸,做伤心状,说道:“师父常常责骂我不够端重,差了师姐眇姑远甚,忧心我性子如此跳脱,心思驳杂,将来恐难有大成就。”
沈元景哈哈一笑,说道:“令师真是严谨纯一,难怪当年心如神尼特意找了长眉真人,将她讨去做徒弟。不过她此言有些偏颇,你看世间诸多门派掌教,哪个不是心思通透之人?
便是峨眉派,当年长眉真人传承衣钵,为何单单选了齐道友,不也是那玄真子为人偏执,不懂变通;苦行头陀性情冲淡,无论如何做事,都太坦荡。
至于灭尘子,道行功行,为人处事,性情心思,那一点都不如齐道友,若是选他,峨眉焉能有这般兴旺?”
癞姑知道对方既然守在这里,想要逃脱或是传递消息,都是不能,也乐得闲聊,听这些长辈秘闻,津津有味。
见他性子全然不是峨眉许多弟子说的那样,凶狠霸道,蛮不讲理,顿生好感,便完全放松,说道:
“前辈现下这个模样,又和我师父全然不像了。我每每问她江湖秘闻,她总怪我不够专注,曾说若我练到一刀之下,敌人头颅落地,任他过往种种辉煌龌龊,不都一样烟消云散,有何打听的意义?”
沈元景道:“令师真心如神尼弟子也。不过这话心如神尼说来,极为妥帖;你师父如此行事,未免过于刚硬。”
癞姑便知对方似在挑剔师父屠龙师太道行修为,心里隐隐不悦。但她转念一想,此人身份地位,若按峨眉门中猜测,休说师父,便是与师祖心如神尼,也不遑多让,才有释然。
不过任由对方臧否师长,总是不好,她忙道:“方才易师姐的言语,我想前辈应当是听见了,可意态悠闲,似全不在意,难不成是要拿我们几个做人质,换得太行山一众道友平安?”
“你这小尼姑鬼灵精的,是怕你们几个被我困在这里,外面的人不知么?”沈元景笑着虚点了点她,道:
“峨眉敢上门堵我,有把握的,无非是玄真子拿着两仪微尘阵或是齐掌教手执灵翠峰,俱都是聪慧之人,现在定然已经发现不妥,不就就要来此,你就不要多操心。”
李英琼忍不住问道:“那师祖便不怕齐师伯他们,伤害到英男姐姐几个?”
沈元景笑着答道:“玄真子一心光大峨眉,若是他前往,有白矮子前车之鉴,但凡无把握将我杀死,也是不敢以大欺小。换了齐道友过去,他处事计谋深远,为人谨慎有度,更不至如此不智。”
李英琼见他这般说话,也稍稍去了担忧,又升起疑惑,道:“师祖对掌教师伯似乎很是欣赏,为何两派不能求同存异,非得要斗个你死我活?”
沈元景轻笑一声道:“话要说来,可就繁复了,你只需明白,此乃大道之争,不得不为之。”
癞姑接口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无非就是大敌在后追赶,两个富家翁争着要过一座独木桥,谁都不肯相让。”
李英琼仍旧不甘心,追问:“为什么就不能起过桥?”总算她没有说出谁让谁先的话语。
癞姑叹了口气,答道:“追兵甚急,桥只那么宽,若要一起通过,便是两家各要丢掉一些东西。”
这小尼姑意外的聪慧,沈元景赞赏的点了点头,见李英琼沉默不语,说道:“英琼,你不要纠结,峨眉与清玄,并无对错,只当是利益之争。
你也练剑,应知愁情杂绪过多,有碍修为。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若带犹豫,则心不纯,意不顺,剑不利。”
李英琼点点头,深吸口气,突然放出一柄通体紫色,神光奕奕的飞剑,说道:“我先后得父亲、二叔与英男姐姐传授剑法,管中窥豹,得见祖师剑法,天马行空,实非人力所能揣度,常深恨无有当面请教的机会。
今日祖师亲自,又得闲暇,更有法宝护住此间,乃是一个绝佳的演练所在,是以英琼斗胆,请祖师成全。”
沈元景哈哈一笑,说道:“我才说你不够果决,你便扬眉剑出鞘,与英男一般无二,果然是双英并秀。来,让我看看,你这些年的剑法,练出个什么模样。”
李英琼行了一礼,催动紫郢剑,落在两人面前,起手姿态,竟是凌空的一个“苍松迎客”,随后才将飞剑化作一道紫光,激射而来。
沈元景伸手一点,空中现出九天元阳剑,同样紫气盎然,迎了上去,见得对方先使出一入门剑法,接着才展露真正本领,将学来的诸多剑术一一演练,剑上法光也是由淡到浓,气势愈来愈凌厉。
旁边癞姑看得眼都不眨,跟着比划两下,倍觉艰难,喃喃自语道:“原来琼师妹的剑法如此高明,难怪师父曾说,单以成就来看,她将来是峨眉三代弟子首位,连灵云师姐也不能及。”
易静也是十分吃惊,暗想:“她身负天眷,得清玄、峨眉两家之长,将剑术练到这等地步,倒也不是浪得虚名,足堪与我为友,以后倒是要亲近一些。”又见紫郢剑古奇威猛,玄奥无匹,羡慕不已。
李英琼心神全在剑上,紫电飞光,矫龙腾云,似天外流星,如半挂朗月,急急不可触,皎皎不可掩,烟华弥散,贵气蒸霞,仙人之降,冯虚御风。
沈元景面上满是赞赏,收敛了元阳剑光,神剑只做抵挡,仿佛海中孤舟,虽巨浪滔天,自起起伏伏,安然无恙。
李英琼越攻越是惊讶,对方显然是有意喂招,她也就放开了手脚,全心全意,本拟纵胜不得,也要占得一点上风,却不料对方剑术也是水涨船高,任她如何用力,都被风淡云轻的应付掉。
她满眼所见对方招数,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精准到了极点,完美无暇,每一招每一丝,恰到好处将自己攻击抵挡,绝不多用一分力气,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斗到最后,李英琼已将所有的剑术尽数用完,再无新招,才将紫郢剑收回,心悦诚服的道:“师祖剑法实非人间所能力,弟子言辞短浅,不知如何言说。”
沈元景笑道:“你已将基础打牢,再往上行,便可蜕变出自己的一门剑术,从此海阔天空,任凭伸展。你且过来,我将清玄剑法说与你听。”
等李英琼过来,他将最关键的剑丸炼制之法,以及剑光分化、剑气雷音等几门神异剑术,传音道来。等对方牢记,才轻轻出声,点出她方才演练剑法里头的一些瑕疵。
癞姑心里一动,凑了过来,挨在英琼身边,聚精会神的听了个分明,自觉大有收获,只是短短片刻领悟,剑术更要往上一层。
等话说完,沈元景正要开口,忽静立不动,沉凝片刻,笑道:“恐怕是齐道友赶过来了,果然是气度超然,胸有丘壑。”
第172章
佛奴
易静心里一喜,暗道:“这里原本就有玄真子师伯与众位前辈,埋伏下两仪微尘大阵,这妖人已经难逃;眼下又有齐师伯带着灵翠峰赶来,定可万无一失,将此人诛灭。”
李英琼脸色却极复杂,张嘴欲言,呐呐不能语;癞姑松了口气,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些什么。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几人等得躁动不安,周遭才泛起涟漪,齐漱溟从虚空中走出来,见峨眉三个弟子完好无损,也不奇怪,只叹口气道:
“道友真是深谋远虑。我三天前就在太行山埋伏,一直未见你出来,只清玄门两个弟子,在一天之前外出,还以为你仍旧像以前一样,让弟子打了头阵。
岂料这是瞒天过海之计,实则你早已暗度陈仓,来到此间。那位俞道友不见身形,想必已经入到圣姑洞府,炼化枢纽去了吧?
果然圣姑与她,姐妹情深,关乎成道大事,还是信任有加,不惜大冒风险,也要提前给她好处。”
易静一听,顿时脸上急切,心中对圣姑生出不满来,暗道:“我一样与你交好,缘何如此便宜俞峦,却不肯成全我?”
她正要说话,就听得齐漱溟道了声“请”,抬手便是一道青光打出,平平不见出奇。
沈元景也不用飞剑,只回了一道紫光,连连相撞,都消散无形。
三个小辈不懂为何齐漱溟突然出手,正自诧异,忽然一道巨力袭来,重如山岳,撞在身上,就算及时激起了护身法光,一样几个踉跄,差点摔倒。
忽然哗哗之声传来,抬头一见,顶上池水一阵抖动,往上激荡;前头五个洞府,大放光芒,五彩闪烁,又是一个交织,投入水中,顿时五光十色,斑斓耀眼。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沈元景将如意水烟罗撤了回来,交手余波,四面扩散,触发了幻波池洞府禁制,五行大阵即刻运转,生发毫光。
齐漱溟冲着沈元景点了点头,随即挥手一卷,将三个弟子拢在身边,化光而去。
等落到地上,易静开口问道:“掌教师伯,为何不拿下清玄子?”
齐漱溟道:“他法力高深,我要胜他,几不可能,何必浪费这些时间。”
“可大师伯不是带了两仪微尘大阵过来,难道也灭不了此人?”易静有些吃惊,连忙问道:“合门中大阵,加之师伯灵翠峰,我再暗中用子午宙光盘,三宝合一,任他手段通天,也难逃劫数。”
齐漱溟摇摇头,说道:“你想得太过简单。若敌人只清玄派一家,或许还能行得通,可今番来此,是为替圣姑除魔,一切恩怨,还要等大事终了才能清算。
大师兄持两仪微尘阵而来,本就不是为了困杀谁人,而是预备阻止攻山的种种魔头,纵然清玄子一直与我等为难,可他与俞峦,今日一样是要来助圣姑脱劫。
是以我们不可轻举妄动,省得自相残杀,叫邪魔外道看了笑话。况且一个不好,激起了幻波池内正反五行大阵,反倒会误了圣姑大事。”
易静忿忿不平,说道:“难不成眼下就眼睁睁的看着俞峦掌控中枢,占据洞府,得了宝物?”
“自然不会。”齐漱溟道:“以幻波池洞府如此复杂,想要炼化洞府中枢,非得四个时辰以上,还要不受干扰才行。我方才与他交手,已经出动了禁制,里面定有感应,她又要耽搁一阵。
况且府外禁制一动,天机运转之下,四面八方都要生出感应。你且耐心等待,不过一个时辰,便会有各方人士云集,俞峦取宝也不得安稳。”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癞姑问道:“师伯,清玄前辈为何就心甘情愿撤掉法宝,任凭你激发禁制?”
齐漱溟笑道:“我出一招,便知要他知晓,我要启动禁制,他不能阻止。是以他只试探一下我的法力,自然就会收了法宝,省去许多功夫。”
易静还是不安,仍旧追问道:“那眼下师伯出来,外面又用了本派大阵守护,清玄子是否会趁机攻破洞府,先取了宝物?”
“勿须担心。”齐漱溟道:“我既不攻,清玄道友自然会明白我的心意。他也是个品质高洁之人,一样会守着这份默契,不会入到洞府中。”
“原来如此,难怪方才祖师也说佩服师伯,果然是英雄相惜。”李英琼说道:“对了,师伯此去太行山涵虚仙府,真如祖师所说,见了几个清玄门道友,不能出手?”
齐漱溟点点头头,说道:“却是如此。我见时辰已到,清玄子却不出门,便知事情有变,先去涵虚仙府问了一声,出来是一个无甚奇特的少年和一个极伶俐可爱的孩童,猜是他弟子商风子和石生,我身为一派尊长,如何能对两个晚辈下去手?”
李英琼松了口气,接着有峨眉醉道人、元元大师等几人,领着一些个小辈到此,业已弄明白沈元景动向,俱都无奈。
正叙话间,忽然空中飞来一直大鸟,不停盘旋,有人传音下来,说道:“白眉禅师门下弟子李宁,奉师尊命令,取毒龙丸,助座下佛奴渡劫,还请峨眉众位高贤,与个方便。”
齐漱溟开口道:“原来是李道友前来,快请下来一叙。我等也是应邀而来,怎敢僭称此地主人?道友尽可随意。”
李宁携着神雕佛奴落到地面。李英芹连忙上前拜见,口呼父亲,双目顿时通红。
“痴儿!”李宁抬手抚其头顶,叹了一声,又冲着峨眉众人一礼,说道:“我师遣我过来之时,就曾说峨眉道友精通天机神算,定然已经早来,果然如此。
既然齐道友坐镇此间,那底下应是有人取宝,却不知哪位道友在,可否通禀一声,免得引起误会。”
“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齐漱溟摇摇头,说道:“道友要取毒龙丸,自行前往便是,下面镇守之人,是你熟识,定不会阻拦。”
李宁有些诧异,见得李英琼点头,便道:“如此我也不耽搁,先下去将佛奴安置,再来与道友叙旧,共对邪魔外道。”
等他入到池底,一见沈元景,顿时激动,上前叩拜道:“弟子见过恩师。”
沈元景伸手虚托,笑道:“我见你如今神采湛然,功行不凡,定是已经恢复前辈子法力,当知道前尘后事,如何还要这般多礼?”
李宁正色道:“正是明了过往,才知今日来之不易。那时天机混乱,我等一应算计,早就作废,岂能保证转劫就能成功。据我这些年打探,就有好几个转劫高人,出了岔子。
幸运的留有后路,还能再转一劫,期待来生;不幸者不是神魂俱灭,就是堕入红尘,杳杳不知音讯,更不知是否还能回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