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10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034

  大唐储备了至少可用十年的资源。
  连通大唐各处的火车铁轨,几乎没有用到大唐储备的铁矿资源。石油资源,更是一直用的都是外邦来的石油。
  不过,大唐也是在国境内发现了一块油田,就在澶水县,原本是叫做“澶渊县”只是避讳李渊的名字,所以换了个字。
  但这一片油田,是作为能源资源储备,建设了发掘场,日常进行维护性的挖掘。
  宋河沉默了一小会,而后轻声说道:“殿下,我不打算留在大唐。”
  林深愣了一下。
  其实在他最开始的思考之中,愿意留下来的应该是宋河,相反的,他认为大当家才是那个不愿意留下来的人。
  毕竟宋河在大唐有根,而大当家在大唐是没有根的。
  “那你想在哪个国家?”林深开口问了一句。
  宋河摇了摇头:“多谢殿下美意,我想同那群红巾贼一起,去为大唐开辟新的世界。”
  林深又愣了一下:“你可以休息的,你付出的已经够多的了。”
  宋河笑了一下,又摇摇头:“殿下,我对这个世界的熟悉程度,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我去过墨洛温、我也去过印加......”
  “天南海北我都去过,在雨林里求生,在旷野上求生,甚至是横穿一片沙漠,这些事我都是做过的。”
  “是的,大唐现在是不缺我一个。”
  “但是有了我,能更轻松一些、更便捷一些。”
  说着,宋河顿了一下,笑得更加温柔了起来:“所以,我想向殿下讨个职位,能够光明正大的带着人去探索这个世界。”
  “等到以后他们成长了,一代人、一代人的将这些知识传承下去,到时候我再回到大唐,就像大兄一样,讨一块田、一间草屋......”
  “要是老到不能动,就厚着脸皮,要让殿下养我了。”
  林深抿了抿嘴,看着宋河,眼里很是感慨。
  英魂能保证的只是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度,能够保证他们是个精锐的军人,但并不能够决定他们的思想如何。
  胡大虫依旧是那个憨憨。
  宋河也依旧是那个宋河。
  林深忽然觉得,自己用了宋河这么多年,方才是第一次认识到这个男人,才知道他内心里的志向和抱负、竟是如此的伟大。
  他是平平无奇的伟大,似他这样的人,在大唐其实不占少数。
  也正是因为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宋河”,这片土地上、这个民族里,才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在失落之后,重新站起来。
  “如果你愿意的话,那也就麻烦你了。”林深长长吐了口气,“我会向朝廷举荐你,保你能做探索队的队长。”
  宋河恭敬作揖,应了下来。
  他们两个人出了书房,大当家神色复杂地看着宋河:“我真没想到,你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宋河微微一笑:“有些事,总归是要有人去做的。”
  大当家感慨一声:“我比你,可真的是差远了。”
  宋河又一摇头:“也不能这么说,你喜欢安稳平和的生活,但我不一样,我更喜欢那种在自然里驰骋的感觉。”
  “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才是我最终决定。”
  大当家摇了摇头。
  话说的这么轻松,可做出来又哪会有嘴上说的这么容易。
  “你要是有什么需求,用不着麻烦殿下的那种,你就同我说,毕竟共事这么多年,你还算我弟弟......”
  “我一定倾力帮你解决。”
  宋河点头:“一定。”
  海外探索考察队的事,一经林深提议,就被朝廷采纳,这是一个极好的提议,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对朝廷而言,是占便宜的一件事。
  在林深的这个提议中,海外探索考察队是归于大唐朝廷名下,也就是官方考察队,主要负责人都由朝廷指派。
  探索队的花销、开支,也都是由如意超市一力承担。
  而林深做出这一切,也只是举荐了一个叫做“林河”的人进入朝堂,任了海外探索考察队的领队,在朝廷里,挂着一个六品文散官的职位。
  这个所谓的“林河”自然就是宋河了,之所以要改个姓,也是因为宋河迄今还在大唐挂着通缉。
  虽然说同名同姓的人不少,但能避讳一下,还是要尽量的去避讳一下。
  六品的文散官职位不高,这也是林深能为宋河争取来的最高的官衔了,和胡大虫的官衔一般无二,也是给他这几年的补偿。
  宋河在这支探索考察队里的任务,就是带领着他们进行探索、考察,一般情况下,整支队伍的人都会听从他的命令。
  大唐派来的那几位主要负责人,则是负责后勤工作,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接管整支考察队——再通俗一些,就是背锅的。
  他们前往探索的第一站,就是澳洲。
  那片横在大洋上的,孤单可怜的大陆,那也是红巾贼之前一直不曾踏足过的场地。
  蒸汽船在一个雾气濛濛的早晨发出,载着考察队将近百号人,行驶出航。
  码头为他们送行的人也不多。
  除了要例行进行记录的朝廷官员之外,也就只有林深和李世民两人——李世民是过来蹭早饭,被林深拉过来凑个热闹的。
  “这个林河,就是你一直在海外布置的暗子?”李世民眯着眼,看着袅袅雾气,开口问道。
  李世民还是头一次见林深为了一个男人如此上心,就是对他的那两个徒弟,林深都没这么用过心。
  林深点点头:“是啊,这些年他一直在海外,我劝他应该休息一下了,可他没有,还说现在正是他于大唐最有用的时刻,依旧还要出海探索。”
  李世民愣了一下,恍然点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会这么用心,替他在朝廷里谋一个职位。”
  “这是他应该拿到的。”林深摇摇头,笑着说道。
  李世民应一声:“也确实是。”
  林深伸了个懒腰:“行了,回去吧,今天三国演义开播,看看兰陵用心拍了这么久的电视剧究竟如何。”
第996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经过这么长时间,三国演义的拍摄终于是落下了帷幕,最终舍取下来的胶卷,堆了满满一个仓库。
  剪辑工作,也耗费了剧院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部高达八十四集,长达六十三个小时,两天多时间篇幅的电视剧,它从刚刚诞生开始,就一直饱受大唐人的关注,虽然“难产”了这么久的时间,可大唐人对他的期待一直都没有停过。
  今天除了还需要工作的人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聚在了电视机前。
  家里有电视的,早早打开。
  家里没有电视的,也早早去了茶馆,或者去认识的有电视的亲友家,提上一些水果就好了。
  林深和李世民也一路回到家里,
打开了电视。
  等新闻结束,孟金刚的身影消失在屏幕里,一段广告播放之后,画面一闪,映入眼帘的就是浩浩荡荡的黄河。
  琵琶、古琴,丝竹之声入耳,有浑厚的男声,用乐府调唱着临江仙。
  李世民挑了挑眉,这种声音、这种唱法,还真是把那种历史的厚重、时光无奈的感觉给唱了出来。
  简短的片头播放过之后,就是在太和殿实拍的场景——一名肥嘟嘟的小演员,坐在龙椅上,憨憨地看着那群向他顶礼膜拜的大臣们。
  “嚯,你们还真是胆大。”李世民转头一瞥,不由得惊呼了一声。
  拍三国演义的时候,李治可还没退位呢。
  “物尽其用嘛。”林深摇摇头,挥了挥手,“继续看,继续看。”
  旁白也适时响起,简单介绍了一下汉末之乱象,黄巾之起义。
  伴随而来的,就是一副对大唐人而言并不陌生的场景。对于如今的大唐而言,是断壁残垣的房屋,出入其中的是眼神麻木的百姓。
  路有饿殍,有横躺着的乞丐、流民。
  十多年前,他们和电视剧里的这些人,并没什么区别。电视机前,有些老一辈的人看到这幅场景,眼泪不由得就落了下来。
  黄巾起义,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