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034

  卢国公是程咬金,蔡国公是杜如晦,邢国公是房玄龄。
  至于千牛卫,那是陛下的人。
  也就是说……这家如意超市,和整个长安城里的勋贵阶级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禀告那人继续说道:“我们还发现,陛下似乎还遣人去了兴化,似乎这家铺子,是兴化那边一个姓林的小士族。”
  侯君集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原来只是不入流的小小士族。”
  “敢在长安不吭不响的开这么一家铺子,还真是有胆气。”
  “这么好的东西留在他们手里,还真是有些可惜,差几个人过去通知他们一声,从今往后,这铺子就跟我姓吧。”
第19章
侯君集的注视
  十万两银子,对侯君集来说,不算什么大钱。
  整个侯家的产业,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营收。
  但那是一整个侯家的产业。
  而如意超市,只是一家小店,才在长安城里开店不到一个月。
  知道这家店铺的人还不多。
  要是再多开几家。
  在长安各坊市,在扬州、在洛阳……
  白花花的银子,岂不是能挣的更多?
  看不起商人是真。
  但也没傻白甜到,连银子都不要的地步。
  在长安城没有任何背景的如意超市,那就是一块丢在街头、没有主人的肥肉。
  大大小小的勋贵,谁都想上来撕咬一口。
  现在的侯君集,就是第一个耐不住性子,想要下手的人……
  宵禁已到。
  按理来说,各家各户都应当蹲在家里,不得外出。
  但潞国公府,几个私兵打着灯笼,招摇的从侧门走出来。
  往来巡逻的不良人见着,看到灯笼上的字,都恭恭敬敬的唱个喏,打声招呼。
  他们也不回礼,一路直往坊门而去。
  刚到坊门前。
  驻守禁军冷呵一声:“什么人!现在是宵禁,坊门已关!”
  私兵中站出一人,挺着胸膛,大声说道:“我等奉潞国公之命,要去太平坊办些事,还请兄弟卖个方便。”
  潞国公。
  听到这个名号。
  禁军的声音不由得柔和起来:“原来是潞国公府上的弟兄,来人,开坊门放行!”
  他没有任何犹豫。
  私兵只是傲慢的抬起手,朝着他们拱了拱手:“多谢!”
  说完之后,也不多言语,直接奔太平坊而去。
  等他们走后。
  禁军里,有一人开口说道:“这群人可真狂妄……”
  视宵禁于空话。
  禁军这么给他们面子,还是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股子浓浓的傲慢之意。
  刚才开口说要放行的兵头,直接摇摇头,轻声说道:“他们可是潞国公的人……要是其他几位国公,我定然不会放行。”
  “可这潞国公,为人浮夸的很,心眼也小,你要是不卖他一个方便,指不定明个就在长安混不下去。”
  禁军们不再说话,耐心的候着坊门。
  私兵出了坊市,一路直奔太平坊去。
  在太平坊门口,报出潞国公的名号,禁军依旧是没敢阻拦,直接放行。
  几步路,也没走多久,他们就到如意超市门口。
  “这家店铺还真阔气,早就听说是用一块整的好铁做的门,没想到还真是如此。”一名私兵看着钛合金门,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又一名私兵,开口说道:“别羡慕了,这是我潞国公府的店铺,指不定明个咱哥几个就有这个福分,守着这里。”
  “这种美差还能轮得到你?”
  “行了,别吵了,我去叫门。”
  为首的那位,打断他们的话,往前一步走,抬手在门重重敲打着上,扯着嗓门嚷道:“屋子里有没有人!”
  “老板醒一醒,我等找你有事!”
  超市里,林深刚刚洗漱完,正准备看一会书,就躺下睡觉。
  这吵吵嚷嚷的声音,让他有些头疼。
  自己不是才打发陈三那群人,让他们警告那群地痞流氓,别来打扰自己,怎么这才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就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这一天天的这么累,能不能让自己喘口气。
  林深伸手一挥:“系统,调出监控。”
  光屏在他眼前展开。
  堵在超市门口的人,顿时映入眼帘。
  一身制式的黑衣,手里提着的灯笼上,用墨笔写着大大的“潞”字。
  不是地痞流氓。
  很像是那些勋贵家的家丁、护卫之流的人。
  林深对这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知道勋贵迟早会对自己下手。
  林深换上一身衣服,走到超市门口,将门打开。
  “你就是这家铺子的老板?”一个私兵,用极其轻佻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林深,“长得还不错,就是白白嫩嫩像个娘们似的。”
  林深皱起眉头,冷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奉潞国公大人之命,过来向你讨要这家铺子,若是识趣,就拱手奉上,别给脸不要脸,找苦头吃。”
  潞国公?
  这个名号耳生的很。
  林深又问道:“潞国公是谁?”
  私兵用一股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林深:“潞国公大人你都不知道,陛下身前的红人,兵部侍郎侯君集,侯大人!”
  侯君集,原来是他。
  林深心中闪过一丝了然之色。
  这个人,他倒是有些了解。
  倒不是因为侯君集这个人多有本事,只是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的确有些特殊。
  从秦王朝开始算起,到宣统退位……
  这数千年来的历史里,侯君集是唯一一位,在王朝盛世、雄主壮年时,就起兵谋反失败,还没被杀全家的异姓大臣。
  “智小而言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