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1034

  李世民眼神里有深深的忌惮。
  无论从手段、还是从思想上,林深和那位新朝的皇帝,几乎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但李世民就是联想到了那个人。
  王莽会失败。
  是因为土地和钱币。
  他把天下的土地拿在国家的手里——这和所有的勋贵阶级站在了对立面上。
  他又强行推行“新货币”。
  短短七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四次货币制度的大改革,不断的削减钱币的重量,同时却又在不断的提高货币的价值。
  这种行为,就是在实质上的剥削普通百姓,乃至于一些小地主阶级手里的资产。
  可那位楚王却不一样。
  他没有对土地下手——他就像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一样。
  虽然,他也同样对货币下手了。
  但“一文钱”依旧还是“一文钱”,“一两银子”依旧是“一两银子”。
  只不过从沉重的旧金属,变成了常人几乎无法仿造的纸币。
  这并不会剥削任何人手里的资产。
  甚至把自己的资产存放在“如意银行”里,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资产……
  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模样。
  长孙皇后笑了笑,从后面抱住李世民:“陛下,您应当多虑了,那位楚王并不是一位多么有野心的人。”
  “臣妾也有听说,他几乎从不参加同僚之间的聚会,便是联姻、收徒之类的事,也都慎重的很……”
  李世民摇摇头,面色依旧沉重:“观音婢,你不懂。”
  “现在的大唐已经在改变,虽然变得更好,但同样也让朕觉得更加陌生,可朕没有办法掌控住这种改变——”
  “最让朕惶恐的,朕不知道那位楚王殿下,究竟想要什么。”
  李世民不安的就是这个。
  他看不透林深这个人。
  对于一位皇帝而言,所有一切不能看穿的事情,超脱自己掌握的事情,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
  长孙皇后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只好紧紧的抱住李世民。
  用她的温柔,去安抚李世民那颗暴躁的心。
  李世民轻叹了口气:“让治儿去寿春吧,他这个做徒弟的就应当好好跟在师父的身边。”
  长孙皇后一愣,看着李世民有些不解。
  李世民苦笑着:“朕惶恐不安,可朕不能为了朕的一己私欲,又重新让整个天下变得昏暗起来……”
  “楚王的每一步,砍的朕心痛,可朕不得不接受。”
  “那就让他砍吧,总有一天,朕会看清楚他想要什么……”
  李世民眼神坚定。
  卧薪尝胆的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了,渭水之盟他都能忍得下来,更何况是圣人一般的林深。
  长孙皇后有些不舍:“治儿可从来都没离过皇城……”
  李世民说道:“他总归是要成长的。”
第271章
我们该怎么办?
  李世民的痛苦只显露在了长孙皇后的面前。
  在别人面前,李世民依旧是那个威严的皇帝。
  佛教、道教的事,并没有在朝堂上掀起太大的风浪,除了司天监的人在朝堂上不依不饶的说了一些林深不痛不痒的坏话。
  但这个几乎没有实权的部门,并不能对朝廷产生任何的影响。
  甚至于……
  朝廷还借着这个端口,削减了不少针对于包括“佛道”两家在内,所有教派的政策福利。
  长安城外,秦岭之中。
  兴教寺。
  几位法师坐在蒲团上,看这一条从朝廷里发来的政令,不由得叹了口气。
  “朝廷这是何意?”一名老和尚,怒目看着手里的文件,“为何从今往后,我等就不能放贷了……”
  “而且入了我佛门,竟不能完全免了徭役,只削减一半的时间?”
  “欺人太甚,这是欺人太甚!”
  屋子里,没有人开口应和,只是他们紧紧皱起的眉头,无不彰显出他们现在混杂的内心情绪。
  为什么教派会这么吸引人?
  除了因为他们的学说,的确能够给愚昧的百姓们,一个足够的心理安慰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信仰这些教派,真正成了道士、和尚之后,就能免除徭役。
  徭役,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唐规定,凡是年满十六岁,每年便要有二十天的时间用来服役——这二十天是没有工钱的,也就是免费给大唐工作。
  除此之外……
  大唐还有一项新规:府兵制。
  “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只要身体无缺陷的男性,几乎在年满二十一岁之后,都会被征募到府兵之中。
  虽然说,在服役期间基本是减免租调。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任务也无非就是轮班到长安宿卫,但也不免到出征作战,或是边防戍防。
  这可是容易闹出人命的事。
  最关键的是,直到六十岁,方才能够免役。
  几乎就是要将一辈子的时间,都要落在府兵制度上。
  当和尚或者是道士,虽然规矩多了些。
  但总不至于要闹出人命。
  道士还能娶妻生子,只忌五荤。
  和尚也可以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吃肉喝酒、娶妻生子。
  大唐每年都有太多,为了逃避徭役,而去出家当和尚、当道士的人。
  尤其是那些逃无可逃的商贾,家中还有些资产的落寞小世家……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极其欢迎这些人。
  因为这关系到明确的利益。
  他们出家之后,按照教派中的说法,就是断了“尘缘”,至少明面上的一些资产,就会落入教派手中。
  比如说田地、金银……
  他们就可以捏着这些东西,打着各种名义的幌子去“放贷”。
  “高利贷”也是他们这些教派一个非常显著的收入来源。
  这对他们这些教派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可对朝廷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逃避徭役的人多了,朝廷可用的人就会变少。
  更不要说“高利贷”这种东西,对经济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