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1034

第377章
天大的好消息
  招收人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尤其是有关于文人这方面,更是重中之重。
  学识,并不是林深看重的东西,天底下,除了自家研究所的那七个,能够对自然学科有所认知的人,怕都不到十个。
  大部分都是要从头学起。
  所以林深需要的,得是那些思维还没有被局限在条条框框,能够跳脱肉眼所见的世界去更进一步思考的人才。
  而恰巧。
  这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就如同在大海里捞鲤鱼一样,明明是淡水鱼,偏偏在咸水里捞,能捞到吗?
  林深吩咐了很多东西。
  直到那三个公主,都有些挨不住,睡了下去,直到月亮开始缓缓落下去的时候,林深才差不多把这件事安排妥当。
  吩咐完,也不代表就能放任不管。
  连夜都拟了一封公告,差林大这个不用休息的人工智能连夜抄录了好几份,弄完这一切,就已经天亮了。
  私军的人忙忙碌碌,有的等宵禁结束,开城门离开,把公告送往大唐各地。
  有的则是忙活着,在城中张贴告示。
  小小的城池里,渐渐热闹起来。
  生气。
  一股子,在这片土地上从没有如此蓬勃过的生气绽放出来,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商贾、农户、渔夫、菜贩。
  牵着马、骑着驴、抻着牛。
  叮铃铃一阵阵作响的自行车铃声,在人缝里钻来驶去。
  林深没有睡。
  忙了一夜,他这个时候倒没了困意,站在城墙上,吹着还有些泛冷的风,看着城里热热闹闹的景象,多少有了些人气。
  和他初到寿春城相比,有太多的变化。
  虽然还远没有到他后世的那种“灯红酒绿”,可也有脑子里,往后倒千多年四九城闹市的模样。
  人还是那些人。
  隔了千多年,除了口音,不会有什么变化。
  “师父,你在想什么?”薛仁贵看着林深,有些出神。
  这个时候,在林深身上,那股遗世独立的气息又重了几分,薛仁贵有些形容不好这种感觉。
  他就是觉得,自己师父好像太阳一样,高高挂在天空上观察着这个世界、影响着这个世界,却又偏偏不同这个世界交融在一起。
  林深摇了摇头,摆摆手:“没什么,回去吧。”
  “这段时间做好防备工作,尽量查清每一个人的来历,不要让一个不该来的人,都混入寿春城。”
  薛仁贵点头应喏。
  林深转身,从小巷里走回去。这里,太阳还照不到的地方,阴沉沉的,那股子人气还钻不到这个地方里来。
  告示,成了寿春城百姓们最乐意见的东西。
  这几年,每出一张告示,他们的生活就会好上一些。
  打吃不上饭。
  到现在多多少少能吃上一口饱饭。
  再出几张告示,指不定就能像那些富贵人家那样,一天吃三顿饭,隔上十天半个月还能见一些荤腥。
  抱着这样的美好愿景,在十字街口张贴了这样告示的时候,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围观了过去。
  恰此时,是孩童上去学塾上学的时候。
  大人或牵着、或拖着、或被拖着,围到了告示的面前。
  咋咋呼呼、喧嚷的吵了起来。
  各家的小孩,和各家的大人们解读着告示上的内容。
  没孩子又不识字的,腆着一张厚脸皮,就围在靠近的一户人家旁,听着蒙童怯生生读着告示的内容。
  告示上的内容也很简单。
  主要说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楚王殿下的私军,又开始征募了,年龄十六至二十二的青年汉子,都可去应征。
  每个月饷银二两,管吃、管喝,甚至可以在军伍内读书、识字、学习,若是经过考核,升职之后,也会加薪。
  只是.......
  入了行伍,就得认真服役,每年休假的时间,并不算多。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没人愿意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这支军队的主人是林深,是那位圣人一样的楚王殿下......
  尤其是每月二两的饷银,还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的确是让那些年轻人有些心动。
  不过只征募两千人,而且只要身体素质达到要求,再经过一轮叫做什么“政审”的面试,就能够顺利应征。
  这对年轻人们来说,都不叫事。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没几斤扛把子的力气,缺的只是粮食,而不是力气。
  这只是个小事情。
  相比起来,百姓们倒是被告示上的第二条消息弄的有些心痒痒。
  “全国征募”。
  听听,这四个字。
  从整个国家里面挑选人才。
  这第二件事,说的就是林深准备在全国,征募人才,无论哪个行业,无论是儒家弟子、法家弟子、自学成才的......
  甚至不论性别,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只要识字,都可以参加这次考核。
  若是家境贫寒的,则可到附近的如意超市或是如意银行,支一笔免费的车马旅费。
  时间就定在两个月后。
  入夏后的六月。
  至于考核的内容......
  告示上没有说的太过详细,只是说了,涵盖的东西很多,天南海北的都有,考察的是综合能力。
  录取,也并不是看成绩,而是看名次。
  仅征募一百个人。
  这条消息,让寿春城有些轰动。
  整个大唐,就像是一片被投入了石子的水面一样,泛起一阵阵硕大的涟漪,寿春城就是涟漪的中心。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向外扩散。
  这张告示,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不说林深的名望就能吸引多少人,单单是这条——只要有心参加这场考试,就可往如意超市支一笔车马旅费的举措,就已经赢得天下读书人的好感。
  包括朝廷在内,除了林深之外,谁还有气魄做出来这种事。
  尤其是那条“无论男女老少”的声明,更是博得天下人的好感,让林深又多了一道“不论出身、礼贤下士”的口碑。
  当然......
  没多少男人把这句话当做一回事。
  女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